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不仅缘于它们自身的天然联系及本质内涵的一致性,也是当代文化语境中美学学科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求。审美文化学与文化美学试图通过对生命价值与人类文明之理想形态的知识建构,促成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深层会通,从而开启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基于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联姻关系日益密切的趋势,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理应坚持理论思辨与现实关切相结合,以反思性、批判性意识干预大众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以开放与恪守并举的姿态实现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有效对接以及与西方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从而建构既适应时代的文化现状又体现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理论。
关键词:审美;文化;会通;中国当代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89-05
审美与文化虽是不同的范畴,但作为人之生命意义与终极关怀的重要体现和实现人之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不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存在着互融互动的紧密关联。伴随着后现代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美学学科现代转型的内在需要,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相会通的趋势日渐明显。审美文化学和文化美学致力于会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学科尝试,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促发我们以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省察与思考中国当代美学的知识生产路径问题。
一、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会通的学理依据
纵观美学史,不难发现美学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历来便是互动生成的关系。文化既为人类审美提供了具体的人文语境,也成为人的审美意识的外化和延伸。而审美则是人类文化的典型体现和最终归宿,“审美活动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形式,必然内在地展示主体发展的自觉历程以及它在文化上的进步”。古希腊艺术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②,而它无疑是植根于希腊文化的土壤而成长起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在美学艺术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自然是和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倡导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文化思潮密切相关的。德国古典美学之所以能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顶峰,也和德国古典文化追求人之精神自由和道德完善的思想理念分不开。以中国百年美学的发展史观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受西学东渐之文化潮流的影响,才出现了与民族启蒙和传统文化批判相结合的美学热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之改造为主题,中国掀起了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及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种种西方文化思潮涌人中国之际,美学又肩负起了人性解放和文化复兴的时代重任。由此可见,美学与文化学之间的关联与沟通是自然而然、不可分割的。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思潮的兴起与泛审美时代的来临,将审美之维和文化之维的会通推向了前台。文化研究这个在西方起步较早“成名”却晚于后现代主义的人文思潮“不是一套为文学研究而设的方法,而是一系列没有界限的、评说天下万物的各种著作,从哲学殿堂里学术性最强的问题到人们以不断变化的方法评说和思考的身体问题,无所不容”。文化研究超越了单一的、确定的知识范围和学科领域,意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的融通。此外,文化研究不主张对文本的封闭性阅读,而关注文化理论之于社会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和效用性。“文化研究最终目标并不是文本,而是在每一个流通时刻的主体形式的社会生活。”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反文本倾向和实践精神,为处于僵化和封闭境地的美学理论在学术视野、旨趣、方法路径等方面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如果说文化研究只是一种学术思潮,那么,审美泛化则是人人可见可感的文化事象。消费时代的审美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而是急遽转向一个被广泛扩张和泛化的状态,日益蔓延和渗透到社会文化及大众的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这种由审美泛化而来的文化状态,对传统美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僭越,促使其向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方向发展。诚如舒斯特曼所指出的:“美学研究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广了,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美的艺术的领域。不仅兴起了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且出现了家庭美学和产品设计美学、日常生活美学、体育美学等等……审美化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的生活世界之中。”因此,当文化研究扩展至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当审美泛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之时,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便成为一种适时、适势的必然。
审美与文化在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也使得审美之维和文化之维的会通成为必然。文化问题向来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文化问题的重要,并不在于用多少种定义对它进行界定与描述,而在于把握其实质与指向”。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趋优而创新,迈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步。就其根本而言,文化指涉的是生命的终极关怀问题。如伊格尔顿所说:“文化可利用它漂流在社会之中这一事实,超越社会狭隘的界限,探究那些对全人类至关重要的事件。它可以具有普遍性,而非仅局限于狭窄的历史性。它能提出终极问题,而不仅仅是那些实用的或狭隘的问题。”康德也曾指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般地(因而以其自由)对随便什么目的的这种适应性的产生过程,就是文化。所以只有文化才可以是我们有理由考虑到人类而归之于自然的最后目的。”康德所谓的这个“能独立于自然界而本身自足”的终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审美。“审美的这种形式合目的性,是自然与人类心理结构同构对应关系的实现,是对人类把握自然整体能力的培育,因而具有全人类的伟大目的,亦即康德所说的‘文化’目的。”因此,审美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从而成为“作为本體看的人”,也即文化——道德的人之重要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缘于两者均与人类对其生存状态与生命意义的关切紧密相关。
二、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会通的学科尝试
审美文化学和文化美学是以知识图景的方式,致力于沟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有效尝试。尽管前者重在将文化视角引入美学体系之中,并从审美超越的角度来塑造、提升和推进人类当代文化;后者则更多地立足于当下时代新的文化视野,以文化意识与文化精神为导向,来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美学理论形态。但在方法论立场和价值取向上,两者则是趋于一致的。它们都注重审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通,都致力于个体生命意义与人类文明之理想形态的理论建构。诚如有学者所言:“真正的文化应当是审美文化,真正的美学应当是文化美学,两者都关照于人的发展状态。”
(一)审美文化学:文化的审美塑造与提升
审美文化研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内外广泛讨论但争议颇多的一个论域,仅就“审美文化”的概念界定和学科定位就存在诸多分歧。我们无意于对各家学说作盖棺定论式的最终裁决,而是 力图通过对审美文化研究的意义与内涵的分析,探究其在促成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联结与互动方面做出的努力。
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消费社会的理论产物。20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以世俗娱乐为主导的消费文化勃然兴起,人们的审美观念也由单一性、封闭化状态而发展为一种极具扩张性的活跃因子,渗透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和文化层面。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观的转变,要求有相应的美学理论对此做出合理的阐释与审视。审美文化研究正是以一种对消费社会的文化转型的正面回应、对传统美学研究范式积极革新的姿态应运而生的。由于审美文化研究尤其重视文化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现实影响以及审美在人类文化形态中的意义生成,因而,在研究视野上,它试图打通审美与文化之间的隔阂,并将文化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崭新维度纳入到美学理论的阐释范围之中;在路径选择上,它摒弃了传统美学抽象而封闭的纯理论思考,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对与大众生活实践相关的审美文化现象进行阐释与分析。
如伊格尔顿所说:“文化涵盖了从阳春白雪的艺术高峰到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低谷。”从摇滚音乐到武侠小说,从艺术设计到商品包装,从风俗时尚到伦理生活,从电子传媒到图文艺术……一切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相联系,且含有审美因素的社会文化现象都被纳入到审美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中。表面看来,审美文化似乎成了对消费时代诸多文化类型的一种概括,但审美文化并不能简单地与其划等号。不可否认,“由于生活方式在今天为审美伪装所主宰,所以美学事实上就不再仅仅是载体,而成了本质所在”,这使得“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等文化形态与审美文化存在着重合交叠之处。但不同的是,审美文化的基本出发点是美学的立场,审美价值含量标示了审美文化的特殊品质。如果说“消费文化”、“媒介文化”等文化类型的兴盛在极大程度上以迎合与满足大众的世俗享受为导向,审美多半只是作为一种外在装饰或符号象征,对其推销、推广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效应,那么,审美文化尽管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实用功利性,但它更多地基于人类精神升华的需要,将审美和艺术因素凝聚、内化于文化形态之中,以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最终目的。就此而言,审美文化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功能性与审美性、现实性与超越性高度协调与统一的文化形态。
因此,审美文化研究绝不止于从学术角度对消费社会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而是要沉潜到实践层面,对具体的审美文化现象进行实证性的个案考察,以审美价值和审美精神来塑造和提升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向,从而真正实现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内在统一。这要求审美文化以一种有别于宗教精神与实践精神的艺术精神方式,也即依照“美的规律”介入到社会文化以及大众日常生活之中,彰显文化之于审美的现实影响以及审美之于文化的意义生成,以文化的现实关怀意识干预人的生存质量、精神状态及情感生活,以审美的超越精神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引导其尽可能地朝着全面、完整的人格理想发展,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也即“审美王国”迈进。正是通过将纷繁驳杂的文化事象纳入到美学的阐释体系,并以审美精神和审美理想来塑造和提升當代文化乃至人自身的方式,审美文化研究有效地贯通了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从而扭转了封闭式、独白式的美学研究格局,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与空间。
(二)文化美学:美学的文化学观照与阐释
与审美文化一样,文化美学的出现也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和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逻辑延伸。面对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与传统的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语境,以审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为出发点,以文化意识与文化精神为导向,建构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美学便势在必行。
所谓文化意识,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动态发展的眼光,一是兼容并蓄的胸襟。荷兰当代哲学家皮尔森认为:“我们在考察文化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已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其一个阶段的历史过程。”皮尔森对文化的动态性、发展性之强调,正切中了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就意味着美学理论必须立足于不断发展变迁的文化现实,以一种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适时地对其研究重心及学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惟有如此,美学研究才可能保持自身的内在活力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阐释力。文化意识的另一层内涵——兼容并蓄的胸襟,则依赖于高度的理性自觉。人类创造活动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在内容、类型及层次上的多样性、异质性和复杂性,而不同的文化形态只有在承认各自差异的前提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能共生共荣。正如费孝通所说:“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个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在美学研究中,需要这样一种既尊重各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异质性,又探求不同文化背后的共通性和普遍性的自觉意识,以便在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中,提炼出恒定不变的文化精神,对美学理论进行新的思考和诠释。
就其本质而言,文化精神则涵盖了创造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等诸多内涵。如我们所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文化存在物,人类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文化创造活动。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历史过程,也是文化精神不断积淀和凝聚,人自身趋向自由自觉的“类特性”的过程。因此,文化之于人自身的发展完善这样一种精神内涵,必然要求当代美学研究以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为己任,积极干预个体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然,文化并非只作为一种进步和解放的力量而存在,对文化的不当使用也可能使其成为限制和贬低人的一种异在力量。比如,当前的消费社会中,人类审美价值取向上的物质享乐主义倾向、审美生产中的机械复制性做法、审美消费中的感性原欲的膨胀等都属于文化异化的表征。“在市场决定价值的文明体里,随着艺术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文化反而能够将自身的非必要性变成德性。它还能在这充满铁律和无情势力的世界里,为偶发事件、零星的特例、毫不相干的事物、奇迹般的例外大声疾呼。”⑩建设当代形态的美学学科,必然要求灌注新的文化精神,以文化的批判性、超越性来平衡和消解消费文化的世俗性、功利性,从而导引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方向与进程。
事实上,早在20世纪末,胡经之先生就倡导走向文化美学研究。依照他的设想,文化美学既要坚 守美学立场和审美精神,从美学角度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审视;又要关注当今现实,探索当代文化如何走雅俗共赏之路,并唤起新的审美精神。这和我们对文化美学内涵的上述分析是基本一致的。尽管作为学术构想的文化美学与系统化的文化美学学科距离尚远,但仅仅是这样的学术倡导和致思取向,便体现出当代学人致力于沟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学科努力,从而为当代美学研究开拓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
三、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
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启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应对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对各种审美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观照与阐释,已成为当代美学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因此,美学研究应正视复杂多变的文化现实,重视审美与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拓宽研究视野,转变研究范式,坚持与时俱进,谋求新的建构。审美文化学和文化美学致力于会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学科尝试,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
其一,当代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形而上的理论思辨与形而下的现实关切相结合。这是美学学科走出僵化、狭隘的理论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思路的有效路径。传统美学因缺少文化学的维度,一味执著于形上的理论思辨和抽象的逻辑演绎,从而在依靠哲学话语寻求学理完满性和逻辑自洽性的同时,忽略和舍弃了审美与整个社会文化及大众审美实践之间的联系。因而,在时代背景与社会境遇发生转变之时,面对层出不穷的审美文化现象,传统美学因无法对其作出合理有效的阐释,而陷入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呼唤当代美学从审美与文化的互动论视角出发,在完善自身理论建设的同时,积极介入日常生活领域,从生活世界中寻求生机与活力。这就是说,作为哲学的美学仍然必须坚持理论形态的学科建构,对审美现象及审美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作为“感性学”(Aesthetica)的美学理应用诗性智慧去关注现实生活领域中的审美实践与审美经验,力求在话语形态上实现由“形上向世俗”的蜕变,在价值指向上体现“重经验阐释和个性超越”的现实功能。总之,理性思辨与现实关切的结合,要求美学既不能满足于自语独白式的玄学思辨,也不能止步于简单的现象描述和经验实证,而要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事实出发,对具体的审美现象进行个案分析与考察,并将其抽象凝结为系统化的话语理论,用以指导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
其二,当代美学的发展应更加突出其作为人文学科的反思性与批判性。如我们所见,“在一个科学与商业为主导的世界,人文科学日渐被排挤到边缘”。批评性的自我反省,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无疑是其化解危机、超越自身的根本方式。当前要凸显美学的反思性与批判性,不能仅仅依靠以“人文精神”、“终极关怀”为指向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浪漫主义批判,更需要彰显美学的政治文化功能。這并非倡导取消美学自律性,回归“文艺为政治服务”。我们所说的政治维度,不是指与权力关系和阶级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更多意指一种与人的自由发展和审美解放相关的文化政治、生活政治,它体现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沉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从根本上导引着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进程。基于此,一方面,美学学科需要对自身进行反思,以便从狭隘封闭的学院研究中抽身出来,确立一种日常性的价值立场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开拓生活与意义的生成空间,使之成为与人的感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另一方面,面对消费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众将无边蔓延的娱乐自由和消费自由当成自由以及存在意义的全部,并以此掩盖政治生活的自由参与和文化生活中的自由创造之现实状况@,美学理应以批判性意识对当下社会的文化现状进行补偏救弊,对大众的价值取向乃至文化的发展走向进行引导规约。
其三,当代美学发展需要在守持本土化的前提下,发展跨文化整合的知识形态。全球化时代,在西方文化不断地强势入侵,中国文化因遭遇“殖民化”而“失语、失位”的状态下,中国当代美学亟需思考其出路及走向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立足民族文化的独特背景、守持民族文化的身份特征和文化根基的前提下,积极地展开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正如舒斯特曼所认为的,当欧洲哲学如今大谈“终结”与“边缘化”的时候,既尊重传统又注重革新的中国哲学却可以发展出比欧洲哲学更强而有力、更丰富多样、更具包容性的思想,以满足新的世界需要。依此而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需要实现古今对接,即挖掘和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美学理论资源,将其融通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之中,以确立起中国审美经验的现代话语表述;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美学需要同西方文化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对话机制。这需要我们在秉持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搁置东西方美学体系高下优劣的价值判断,以一种“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和在其他人的生疏感面前承认熟悉的自我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同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之中。“以中国而言,它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时下的全球辩论中占一要席。并非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和理论不感兴趣,在我看来,更多地毋宁是当代中国确实没有任何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值得由汉学家介绍到西方。由此,在时刻关心全球发展之际,中国人应以新颖的手法坚守他们的立场,这不仅会给无知的西方人提供经由创造性诠释的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而且还为纯粹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讨论增添全新的维度,从而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中国思想可以也应该像其他区域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思想家那样作为普遍的参照系。其实,西方现代思想本身就是对一个悠长而内容丰富的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因此现代西方理论家会再自然不过地在他们的论述中参照此种传统,而对欧洲以外的思想史毫无概念。但是中国色彩应该不仅限于中国传统,也要包括以批判态度积极加入理论讨论,挑战西方盛行的观点。当然这也可包括创造性地诠释(或误释)和吸取西方思想。”德国汉学家卜松山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切诊把脉”,开出的这张“药方”值得我们在建构中国当代美学的过程中去认真思考。
责任编辑:采薇
关键词:审美;文化;会通;中国当代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89-05
审美与文化虽是不同的范畴,但作为人之生命意义与终极关怀的重要体现和实现人之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不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存在着互融互动的紧密关联。伴随着后现代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美学学科现代转型的内在需要,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相会通的趋势日渐明显。审美文化学和文化美学致力于会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学科尝试,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促发我们以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省察与思考中国当代美学的知识生产路径问题。
一、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会通的学理依据
纵观美学史,不难发现美学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历来便是互动生成的关系。文化既为人类审美提供了具体的人文语境,也成为人的审美意识的外化和延伸。而审美则是人类文化的典型体现和最终归宿,“审美活动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形式,必然内在地展示主体发展的自觉历程以及它在文化上的进步”。古希腊艺术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②,而它无疑是植根于希腊文化的土壤而成长起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在美学艺术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自然是和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倡导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文化思潮密切相关的。德国古典美学之所以能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顶峰,也和德国古典文化追求人之精神自由和道德完善的思想理念分不开。以中国百年美学的发展史观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受西学东渐之文化潮流的影响,才出现了与民族启蒙和传统文化批判相结合的美学热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之改造为主题,中国掀起了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及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种种西方文化思潮涌人中国之际,美学又肩负起了人性解放和文化复兴的时代重任。由此可见,美学与文化学之间的关联与沟通是自然而然、不可分割的。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思潮的兴起与泛审美时代的来临,将审美之维和文化之维的会通推向了前台。文化研究这个在西方起步较早“成名”却晚于后现代主义的人文思潮“不是一套为文学研究而设的方法,而是一系列没有界限的、评说天下万物的各种著作,从哲学殿堂里学术性最强的问题到人们以不断变化的方法评说和思考的身体问题,无所不容”。文化研究超越了单一的、确定的知识范围和学科领域,意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的融通。此外,文化研究不主张对文本的封闭性阅读,而关注文化理论之于社会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和效用性。“文化研究最终目标并不是文本,而是在每一个流通时刻的主体形式的社会生活。”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反文本倾向和实践精神,为处于僵化和封闭境地的美学理论在学术视野、旨趣、方法路径等方面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如果说文化研究只是一种学术思潮,那么,审美泛化则是人人可见可感的文化事象。消费时代的审美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而是急遽转向一个被广泛扩张和泛化的状态,日益蔓延和渗透到社会文化及大众的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这种由审美泛化而来的文化状态,对传统美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僭越,促使其向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方向发展。诚如舒斯特曼所指出的:“美学研究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广了,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美的艺术的领域。不仅兴起了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且出现了家庭美学和产品设计美学、日常生活美学、体育美学等等……审美化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的生活世界之中。”因此,当文化研究扩展至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当审美泛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之时,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便成为一种适时、适势的必然。
审美与文化在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也使得审美之维和文化之维的会通成为必然。文化问题向来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文化问题的重要,并不在于用多少种定义对它进行界定与描述,而在于把握其实质与指向”。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趋优而创新,迈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步。就其根本而言,文化指涉的是生命的终极关怀问题。如伊格尔顿所说:“文化可利用它漂流在社会之中这一事实,超越社会狭隘的界限,探究那些对全人类至关重要的事件。它可以具有普遍性,而非仅局限于狭窄的历史性。它能提出终极问题,而不仅仅是那些实用的或狭隘的问题。”康德也曾指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般地(因而以其自由)对随便什么目的的这种适应性的产生过程,就是文化。所以只有文化才可以是我们有理由考虑到人类而归之于自然的最后目的。”康德所谓的这个“能独立于自然界而本身自足”的终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审美。“审美的这种形式合目的性,是自然与人类心理结构同构对应关系的实现,是对人类把握自然整体能力的培育,因而具有全人类的伟大目的,亦即康德所说的‘文化’目的。”因此,审美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从而成为“作为本體看的人”,也即文化——道德的人之重要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缘于两者均与人类对其生存状态与生命意义的关切紧密相关。
二、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会通的学科尝试
审美文化学和文化美学是以知识图景的方式,致力于沟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有效尝试。尽管前者重在将文化视角引入美学体系之中,并从审美超越的角度来塑造、提升和推进人类当代文化;后者则更多地立足于当下时代新的文化视野,以文化意识与文化精神为导向,来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美学理论形态。但在方法论立场和价值取向上,两者则是趋于一致的。它们都注重审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通,都致力于个体生命意义与人类文明之理想形态的理论建构。诚如有学者所言:“真正的文化应当是审美文化,真正的美学应当是文化美学,两者都关照于人的发展状态。”
(一)审美文化学:文化的审美塑造与提升
审美文化研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内外广泛讨论但争议颇多的一个论域,仅就“审美文化”的概念界定和学科定位就存在诸多分歧。我们无意于对各家学说作盖棺定论式的最终裁决,而是 力图通过对审美文化研究的意义与内涵的分析,探究其在促成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联结与互动方面做出的努力。
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消费社会的理论产物。20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以世俗娱乐为主导的消费文化勃然兴起,人们的审美观念也由单一性、封闭化状态而发展为一种极具扩张性的活跃因子,渗透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和文化层面。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观的转变,要求有相应的美学理论对此做出合理的阐释与审视。审美文化研究正是以一种对消费社会的文化转型的正面回应、对传统美学研究范式积极革新的姿态应运而生的。由于审美文化研究尤其重视文化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现实影响以及审美在人类文化形态中的意义生成,因而,在研究视野上,它试图打通审美与文化之间的隔阂,并将文化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崭新维度纳入到美学理论的阐释范围之中;在路径选择上,它摒弃了传统美学抽象而封闭的纯理论思考,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对与大众生活实践相关的审美文化现象进行阐释与分析。
如伊格尔顿所说:“文化涵盖了从阳春白雪的艺术高峰到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低谷。”从摇滚音乐到武侠小说,从艺术设计到商品包装,从风俗时尚到伦理生活,从电子传媒到图文艺术……一切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相联系,且含有审美因素的社会文化现象都被纳入到审美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中。表面看来,审美文化似乎成了对消费时代诸多文化类型的一种概括,但审美文化并不能简单地与其划等号。不可否认,“由于生活方式在今天为审美伪装所主宰,所以美学事实上就不再仅仅是载体,而成了本质所在”,这使得“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等文化形态与审美文化存在着重合交叠之处。但不同的是,审美文化的基本出发点是美学的立场,审美价值含量标示了审美文化的特殊品质。如果说“消费文化”、“媒介文化”等文化类型的兴盛在极大程度上以迎合与满足大众的世俗享受为导向,审美多半只是作为一种外在装饰或符号象征,对其推销、推广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效应,那么,审美文化尽管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实用功利性,但它更多地基于人类精神升华的需要,将审美和艺术因素凝聚、内化于文化形态之中,以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最终目的。就此而言,审美文化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功能性与审美性、现实性与超越性高度协调与统一的文化形态。
因此,审美文化研究绝不止于从学术角度对消费社会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而是要沉潜到实践层面,对具体的审美文化现象进行实证性的个案考察,以审美价值和审美精神来塑造和提升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向,从而真正实现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内在统一。这要求审美文化以一种有别于宗教精神与实践精神的艺术精神方式,也即依照“美的规律”介入到社会文化以及大众日常生活之中,彰显文化之于审美的现实影响以及审美之于文化的意义生成,以文化的现实关怀意识干预人的生存质量、精神状态及情感生活,以审美的超越精神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引导其尽可能地朝着全面、完整的人格理想发展,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也即“审美王国”迈进。正是通过将纷繁驳杂的文化事象纳入到美学的阐释体系,并以审美精神和审美理想来塑造和提升當代文化乃至人自身的方式,审美文化研究有效地贯通了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从而扭转了封闭式、独白式的美学研究格局,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与空间。
(二)文化美学:美学的文化学观照与阐释
与审美文化一样,文化美学的出现也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和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逻辑延伸。面对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与传统的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语境,以审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为出发点,以文化意识与文化精神为导向,建构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美学便势在必行。
所谓文化意识,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动态发展的眼光,一是兼容并蓄的胸襟。荷兰当代哲学家皮尔森认为:“我们在考察文化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已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其一个阶段的历史过程。”皮尔森对文化的动态性、发展性之强调,正切中了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就意味着美学理论必须立足于不断发展变迁的文化现实,以一种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适时地对其研究重心及学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惟有如此,美学研究才可能保持自身的内在活力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阐释力。文化意识的另一层内涵——兼容并蓄的胸襟,则依赖于高度的理性自觉。人类创造活动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在内容、类型及层次上的多样性、异质性和复杂性,而不同的文化形态只有在承认各自差异的前提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能共生共荣。正如费孝通所说:“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个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在美学研究中,需要这样一种既尊重各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异质性,又探求不同文化背后的共通性和普遍性的自觉意识,以便在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中,提炼出恒定不变的文化精神,对美学理论进行新的思考和诠释。
就其本质而言,文化精神则涵盖了创造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等诸多内涵。如我们所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文化存在物,人类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文化创造活动。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历史过程,也是文化精神不断积淀和凝聚,人自身趋向自由自觉的“类特性”的过程。因此,文化之于人自身的发展完善这样一种精神内涵,必然要求当代美学研究以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为己任,积极干预个体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然,文化并非只作为一种进步和解放的力量而存在,对文化的不当使用也可能使其成为限制和贬低人的一种异在力量。比如,当前的消费社会中,人类审美价值取向上的物质享乐主义倾向、审美生产中的机械复制性做法、审美消费中的感性原欲的膨胀等都属于文化异化的表征。“在市场决定价值的文明体里,随着艺术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文化反而能够将自身的非必要性变成德性。它还能在这充满铁律和无情势力的世界里,为偶发事件、零星的特例、毫不相干的事物、奇迹般的例外大声疾呼。”⑩建设当代形态的美学学科,必然要求灌注新的文化精神,以文化的批判性、超越性来平衡和消解消费文化的世俗性、功利性,从而导引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方向与进程。
事实上,早在20世纪末,胡经之先生就倡导走向文化美学研究。依照他的设想,文化美学既要坚 守美学立场和审美精神,从美学角度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审视;又要关注当今现实,探索当代文化如何走雅俗共赏之路,并唤起新的审美精神。这和我们对文化美学内涵的上述分析是基本一致的。尽管作为学术构想的文化美学与系统化的文化美学学科距离尚远,但仅仅是这样的学术倡导和致思取向,便体现出当代学人致力于沟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学科努力,从而为当代美学研究开拓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
三、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
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启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应对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对各种审美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观照与阐释,已成为当代美学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因此,美学研究应正视复杂多变的文化现实,重视审美与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拓宽研究视野,转变研究范式,坚持与时俱进,谋求新的建构。审美文化学和文化美学致力于会通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学科尝试,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
其一,当代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形而上的理论思辨与形而下的现实关切相结合。这是美学学科走出僵化、狭隘的理论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思路的有效路径。传统美学因缺少文化学的维度,一味执著于形上的理论思辨和抽象的逻辑演绎,从而在依靠哲学话语寻求学理完满性和逻辑自洽性的同时,忽略和舍弃了审美与整个社会文化及大众审美实践之间的联系。因而,在时代背景与社会境遇发生转变之时,面对层出不穷的审美文化现象,传统美学因无法对其作出合理有效的阐释,而陷入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呼唤当代美学从审美与文化的互动论视角出发,在完善自身理论建设的同时,积极介入日常生活领域,从生活世界中寻求生机与活力。这就是说,作为哲学的美学仍然必须坚持理论形态的学科建构,对审美现象及审美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作为“感性学”(Aesthetica)的美学理应用诗性智慧去关注现实生活领域中的审美实践与审美经验,力求在话语形态上实现由“形上向世俗”的蜕变,在价值指向上体现“重经验阐释和个性超越”的现实功能。总之,理性思辨与现实关切的结合,要求美学既不能满足于自语独白式的玄学思辨,也不能止步于简单的现象描述和经验实证,而要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事实出发,对具体的审美现象进行个案分析与考察,并将其抽象凝结为系统化的话语理论,用以指导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
其二,当代美学的发展应更加突出其作为人文学科的反思性与批判性。如我们所见,“在一个科学与商业为主导的世界,人文科学日渐被排挤到边缘”。批评性的自我反省,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无疑是其化解危机、超越自身的根本方式。当前要凸显美学的反思性与批判性,不能仅仅依靠以“人文精神”、“终极关怀”为指向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浪漫主义批判,更需要彰显美学的政治文化功能。這并非倡导取消美学自律性,回归“文艺为政治服务”。我们所说的政治维度,不是指与权力关系和阶级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更多意指一种与人的自由发展和审美解放相关的文化政治、生活政治,它体现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沉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从根本上导引着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进程。基于此,一方面,美学学科需要对自身进行反思,以便从狭隘封闭的学院研究中抽身出来,确立一种日常性的价值立场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开拓生活与意义的生成空间,使之成为与人的感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另一方面,面对消费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众将无边蔓延的娱乐自由和消费自由当成自由以及存在意义的全部,并以此掩盖政治生活的自由参与和文化生活中的自由创造之现实状况@,美学理应以批判性意识对当下社会的文化现状进行补偏救弊,对大众的价值取向乃至文化的发展走向进行引导规约。
其三,当代美学发展需要在守持本土化的前提下,发展跨文化整合的知识形态。全球化时代,在西方文化不断地强势入侵,中国文化因遭遇“殖民化”而“失语、失位”的状态下,中国当代美学亟需思考其出路及走向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立足民族文化的独特背景、守持民族文化的身份特征和文化根基的前提下,积极地展开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正如舒斯特曼所认为的,当欧洲哲学如今大谈“终结”与“边缘化”的时候,既尊重传统又注重革新的中国哲学却可以发展出比欧洲哲学更强而有力、更丰富多样、更具包容性的思想,以满足新的世界需要。依此而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需要实现古今对接,即挖掘和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美学理论资源,将其融通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之中,以确立起中国审美经验的现代话语表述;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美学需要同西方文化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对话机制。这需要我们在秉持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搁置东西方美学体系高下优劣的价值判断,以一种“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和在其他人的生疏感面前承认熟悉的自我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同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之中。“以中国而言,它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时下的全球辩论中占一要席。并非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和理论不感兴趣,在我看来,更多地毋宁是当代中国确实没有任何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值得由汉学家介绍到西方。由此,在时刻关心全球发展之际,中国人应以新颖的手法坚守他们的立场,这不仅会给无知的西方人提供经由创造性诠释的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而且还为纯粹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讨论增添全新的维度,从而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中国思想可以也应该像其他区域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思想家那样作为普遍的参照系。其实,西方现代思想本身就是对一个悠长而内容丰富的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因此现代西方理论家会再自然不过地在他们的论述中参照此种传统,而对欧洲以外的思想史毫无概念。但是中国色彩应该不仅限于中国传统,也要包括以批判态度积极加入理论讨论,挑战西方盛行的观点。当然这也可包括创造性地诠释(或误释)和吸取西方思想。”德国汉学家卜松山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切诊把脉”,开出的这张“药方”值得我们在建构中国当代美学的过程中去认真思考。
责任编辑: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