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教育孩子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李大钊的高尚人格与一言一行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很大。在审问李大钊的法庭上,女儿李星华面对凶残的敌人,说自己是李家最大的孩子,以保护她的哥哥。可见她受父亲的影响之深。
  李大钊一向对子女严格要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到院子里去扫雪吧。要高兴的话,还能堆个大雪人呢!”外祖母心疼孩子,说:“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还能增强抵抗力。待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就和孩子们拿了扫帚与簸箕,走到院子里。他一边扫雪,一边对孩子们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越扫越有劲了。
  李大钊不但教育子女热爱劳动,还要他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李大钊喜欢音乐,他就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夏天的晚上,只要有空闲,他就将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喊进书房唱歌。一天,他对孩子们说:“唱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歌给我听听。”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校歌》:“啊,我们亲爱的孔德!啊,我们的北河沿!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国……”孩子们一口气把歌唱完,满心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夸奖,没想到父亲听完歌,只是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里面常泡着死猪、烂狗,臭烘烘的,怎么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首歌太不真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他就教孩子们唱《国际歌》。他一边弹琴,一边深情地唱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为了不让警察、暗探听见,他的歌声很低沉。他不仅教孩子们会唱,还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们听,并且用家乡一位穷苦大伯一年辛苦到头,全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一事做例子,帮助孩子领会歌词的意义,加深印象,结果没教唱几遍,孩子们都会唱了,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首雄壮的歌曲!
  孩子们就这样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成长起来了。
  读后思考
   1.根据意思写带“虫”俗称。
   例:不劳而获的人——寄生虫
   (1)不肯劳动的人——( )      (2)隨声应和的人——( )
   (3)不明事理的人——( )  (4)危害他人的人——( )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再照样子写一个反问句。
   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
   (1)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______,从中我们还能看出______。
   4.为什么冬天待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
   5.文中举了李大钊哪两个教育子女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参考答案
   1.(1)大懒虫 (2)应声虫 (3)糊涂虫 (4)害人虫 2.这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 造句略。 3.李大钊不但教育子女热爱劳动,还要他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承上启下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冬天天气冷,待在家里不动弹,血液循环就慢,身上就冷。 5.(1)教育子女热爱劳动;(2)教育子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两条是做人的根本。前者是生存之源,后者是为人之道,每个人都应做到这两点。
其他文献
《匆匆》一文的作者朱自清为了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在文中首尾三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十一个问句。这些句子感情强烈,各有特色,毫无重复累赘之感。  疑问句 文章开头与结尾都有一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疑问句。它提出了问题,表示了疑问语气;句末语调上扬,用问号结束句子。前后形成呼应,强调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惋惜。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因此反复使用。当这一疑问句结束后,又紧接着追问
期刊
1、2、3、4期為合刊
期刊
来作文城的第二天,胖大头约拓跋鼠去看电影。   电影院里的人特别多,有的人脑袋圆圆的,如大南瓜;有的人脖子长长的,像长颈鹿;还有人个子太高,把头从腋下伸进去,再从后面挺出来……不一会儿,电影开始了,今天上映《百年星球》,屏幕上,茫茫无边的原始森林里,杨树、柳树慢慢吐出了嫩芽,山豆花、喇叭花悄悄地绽开了……池塘里,鳄鱼爬了出来,扑向了赶来喝水的小鹿……一个个画面非常美,非常惊险,可是没有一点儿声音。
期刊
《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号召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章内容深刻,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好教材。在写作上,丝丝入扣,层层深入,颇具特色。  引用 毛泽东同志在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时,引用了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里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接着加以发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
期刊
登高远眺 风物清华   臨江建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它与周围美景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渐渐地,这些时常出现在文人笔下的楼阁浸染上了人文气息,形成独特的文化,使我们在登楼远眺欣赏美景时,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   滕王阁,读中学就知道的,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一篇《滕王阁序》让滕王阁天下驰名。   抬头望去,楼基宽大而高厚,阁楼矗立其上,雄伟壮观,气派非凡。六层楼阁,明
期刊
文题在线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畅快 感动 激动 盼望   欣慰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惧怕 愤怒 难过 愧疚   沮丧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配合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训练)  大手导写   寒来暑往、花开花
期刊
历代建的黃鹤楼各有特色,但不论哪个年代所建,黄鹤楼都显得形体巍峨,建构俊伟。现时的黄鹤楼移离了长江边100米,主楼以清代同治年间复建的为蓝本。黄鹤楼主景由主楼、黄鹤铜像、两座配亭、廊院等组成,51.4米高的主楼矗立崇台上,占地1200平方米,为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有72根砥柱支撑。外观5层,内为10层,飞檐翘角,上饰屋脊鱼尾,下饰角梁龙头,前端皆挂铜铃,风起叮当作响。整座楼层檐飞展,凌空托起,气势
期刊
街上,依然流淌着或舒缓或激昂的旋律。形形色色的人们在闪闪烁烁的霓虹中,显得靓丽,或者说是妩媚。他们的脚步是缓慢的,远比白天要缓慢,大约是经历了白天的匆匆后,这时才能让脚步和心情一样平静下来。不一定非要进哪家商场或酒吧,只沿着街随便走走,沐浴在一片朦胧的灯光中就可以了。  安然已经多次来这座小城,但晚上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还是第一次。若是白天,妈妈可以放开他的小手,让他在喧嚣中跑一跑,跳一跳。晚上
期刊
果戈理的“万宝”笔记   果戈理(1809-1852,俄国19世纪优秀的讽刺作家)是有名的“笔记迷”。他有一本厚达490页的大型词簿,名为“万宝全书”,实际上就是搜集创作素材的笔记本,里面天文地理、民族风情、贫民生活、趣闻逸事等内容极为丰富。出门时,他常带这个袖珍笔记本。有一次,他请朋友到饭店吃饭,发现一份很有意思的菜单,掏出笔记本就抄,上菜后他还在抄,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朋友生气地对他说:“你是
期刊
现在是竹子生长的好季节。   有一次我爬九宫山,爬到500多米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株竹子长在岩石中。竹竿呈青绿色,刚劲挺直,一看就知道是一根生命力蓬勃的竹子。可是,植物都要有根,这岩壁上哪来的地方供根生长呢?细细端详,我不觉大吃一惊:它的根就长在一条岩缝里!这该有多强的生命力啊!   一年冬天,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到竹林里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老枯树,叶子全掉光了。我把目光从老枯树上移开,又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