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刻不容缓。而改变这种状况可以结合物理课堂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转变学生长期以来老师家长让我学的观点,变为主动学习积极自学,优化物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自学教学设计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已逐步由传统的应试型教育转向综合素质型教育。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如果能够被培养出良好的自学能力,会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受益匪浅,能够真正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自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通过自学来丰富知识、学习经验和增长才干,逐步地培养起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物理课程而言其理论性相对较强、教学实验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转变方式,思想疏导
由于很多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这种教学法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们已经产生了一种依赖式的学习方式,一切都按照老师说的去办,自己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学习中只是单纯地追求结果而对相关原理和过程很少去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急于求成也使这种现象更加普遍,特别是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琐,涉及的公式众多,教学中学生们极易出现一学就会、一看就懂、动笔就错、放书就忘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味灌输,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课程进度,特别是基础知识,它的掌握为进一步的综合运用提供保障。
老师要从思想上消除学生自学的顾虑,自学不是让学生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迷茫和困惑。自学需要老师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知识。比如对教材内容的提前预习就是一种自学。只用让学生从思想上不抵触自学,能够认识自学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从而保证自学在物理课堂中发挥作用。
二、课堂拓展,培养兴趣
高中学生都很乐意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学习物理知识也同样如此。因此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旦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必然会被极大的调动。仅仅依靠物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想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不可能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
课堂不能是只有教师讲的状态,一堂高质量的物理课需要老师带着学生的思维去授课,这样使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课堂进度。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适时的启发式提问、物理课堂随堂实验中邀请学生参与等,在这些参与和互动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思考,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印象。
对于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神州十号飞船遨游太空之际,飞行员王亚平精彩的太空授课分别展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四个科普物理实验。众多学生收看了实况直播,这些实验强烈地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而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牛顿第二定律、太空失重、角动量守恒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知识。在新学期里很多学生对物理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热情高涨,很多学生都养成了主动查阅资料拓展知识自学的习惯。
三、联系生活,引导自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将一些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的事物加入到教学设计中去。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息息相关,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以及光学等。例如,在讲解物体的相对静止状态时,老师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当你坐在一辆行驶中的客车上看另一辆与你同方向行驶的客车时,有些时候你会感觉旁边的客车没有运动,这就是两辆客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另外,有的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比较感兴趣,也可以通过这些知识与物理课程的联系来激发他们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自学,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很多都是可以通过高中物理知识进行解释清楚的,比如像人造地球卫星的发送主要就是通过对卫星的速度进行控制,将其送入预定的空间轨道上,其中还可以联系加速度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当学生碰到能和自己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就会自主学习,这样潜移默化通过生活中的长期自学,学生必然会对所学的物理知識掌握的更加熟练,并且会产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主动自学性,使自学能力逐渐提高。
四、时间保障,多管齐下
通过各种措施培养出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通过引导使他们培养出了自学能力。然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众多,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课后作业。学生们真正能够用来自习的时间非常少,因此老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学时间,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形式,避免误入题海战术,老师在给学生预留作业时要经过精心考量,抓住重点、精选典型,真正做到题目少而精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自学,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物理课堂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能够展示出更好的课堂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实验较多,由于学校实验设备条件的限制有的实验无法现场完成,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方面就体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的自学开辟了另一条渠道,极大地方便了学对所需资料的收集。自学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要引导学生去运用好。
五、结语
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需要从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转变开始,适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增强学习热情;需要老师联系生活的引导自学;更需要足够的自学时间来保障,多种方式并用才能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璞扬.中学物理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方东楠.新课程理论下高中物理“自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2,(5):50-51.
\[3\]孙永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物理的能力\[J\].科学时代,2010,(17):136-137.
高中物理自学教学设计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已逐步由传统的应试型教育转向综合素质型教育。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如果能够被培养出良好的自学能力,会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受益匪浅,能够真正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自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通过自学来丰富知识、学习经验和增长才干,逐步地培养起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物理课程而言其理论性相对较强、教学实验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转变方式,思想疏导
由于很多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这种教学法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们已经产生了一种依赖式的学习方式,一切都按照老师说的去办,自己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学习中只是单纯地追求结果而对相关原理和过程很少去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急于求成也使这种现象更加普遍,特别是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琐,涉及的公式众多,教学中学生们极易出现一学就会、一看就懂、动笔就错、放书就忘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味灌输,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课程进度,特别是基础知识,它的掌握为进一步的综合运用提供保障。
老师要从思想上消除学生自学的顾虑,自学不是让学生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迷茫和困惑。自学需要老师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知识。比如对教材内容的提前预习就是一种自学。只用让学生从思想上不抵触自学,能够认识自学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从而保证自学在物理课堂中发挥作用。
二、课堂拓展,培养兴趣
高中学生都很乐意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学习物理知识也同样如此。因此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旦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必然会被极大的调动。仅仅依靠物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想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不可能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
课堂不能是只有教师讲的状态,一堂高质量的物理课需要老师带着学生的思维去授课,这样使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课堂进度。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适时的启发式提问、物理课堂随堂实验中邀请学生参与等,在这些参与和互动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思考,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印象。
对于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神州十号飞船遨游太空之际,飞行员王亚平精彩的太空授课分别展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四个科普物理实验。众多学生收看了实况直播,这些实验强烈地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而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牛顿第二定律、太空失重、角动量守恒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知识。在新学期里很多学生对物理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热情高涨,很多学生都养成了主动查阅资料拓展知识自学的习惯。
三、联系生活,引导自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将一些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的事物加入到教学设计中去。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息息相关,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以及光学等。例如,在讲解物体的相对静止状态时,老师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当你坐在一辆行驶中的客车上看另一辆与你同方向行驶的客车时,有些时候你会感觉旁边的客车没有运动,这就是两辆客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另外,有的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比较感兴趣,也可以通过这些知识与物理课程的联系来激发他们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自学,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很多都是可以通过高中物理知识进行解释清楚的,比如像人造地球卫星的发送主要就是通过对卫星的速度进行控制,将其送入预定的空间轨道上,其中还可以联系加速度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当学生碰到能和自己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就会自主学习,这样潜移默化通过生活中的长期自学,学生必然会对所学的物理知識掌握的更加熟练,并且会产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主动自学性,使自学能力逐渐提高。
四、时间保障,多管齐下
通过各种措施培养出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通过引导使他们培养出了自学能力。然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众多,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课后作业。学生们真正能够用来自习的时间非常少,因此老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学时间,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形式,避免误入题海战术,老师在给学生预留作业时要经过精心考量,抓住重点、精选典型,真正做到题目少而精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自学,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物理课堂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能够展示出更好的课堂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实验较多,由于学校实验设备条件的限制有的实验无法现场完成,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方面就体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的自学开辟了另一条渠道,极大地方便了学对所需资料的收集。自学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要引导学生去运用好。
五、结语
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需要从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转变开始,适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增强学习热情;需要老师联系生活的引导自学;更需要足够的自学时间来保障,多种方式并用才能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璞扬.中学物理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方东楠.新课程理论下高中物理“自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2,(5):50-51.
\[3\]孙永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物理的能力\[J\].科学时代,2010,(1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