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声乐教学中不同歌唱风格的呈现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声乐以旋律为手段,通过不同曲目的手法,使歌词本身音乐化、艺术化,从而体现了声乐艺术独有的魅力。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演唱风格。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演唱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演唱的作品内涵深刻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围绕不同歌唱风格的声乐教学,进一步探讨了相关演唱技巧。
  【关键词】因材施教;声乐教学;歌唱风格
  声乐教学与一般的唱歌不同,民族声乐是一门具有专门的教学规律、教学理念的学科,声乐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演唱风格,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关注演唱者的个性,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从多方面进行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声乐作品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将演唱者的情感抒发出来,给观众带来审美享受。在我国的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挥在那,声乐具有不同的歌唱风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1 不同民族歌唱风格的体现
  1.1 民族差异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民族声乐对民族的风格进行继承。例如同样的《绣荷包》,来表达爱情的抒情小调,由于山西、云南、四川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风俗民情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演唱方法,给人不同的感受。云南的《绣荷包》委婉秀丽,四川的《绣荷包》明亮活泼,而山西的演唱兼有两家之长,两种风格都有。
  1.2 地区风格
  民族声乐对我国的戏曲演奏中的地区风格进行继承。中国的戏曲种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很多种,其中有名的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上海沪剧、广东粤剧、北京京剧等由于地域差异,演唱技巧、语言都不同。例如河南豫剧有严格的格式,四大正板的差异使演奏风格不同。其中很有名的常香玉的演唱方法,发展豫剧的板式唱腔。在进行声乐学习时,有很多的歌曲都带有戏曲的风格,例如《一支歌一颗心》,就是用流水板的特点进行歌曲演唱。
  1.3 不同时代的民族风格
  不同的时代的作品的风格不同,同样演奏风格也不同。民族声乐主要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演唱艺术的演唱风格。民族声乐经历了带有戏曲特色,又不能将民族声乐完全作为戏曲看待的时代,近代的演唱风格发生了变化。例如《看见你们格外亲》,此曲将塞北民歌与山西梆子的演唱风格结合起来,将戏曲音乐板腔体的结构运用到歌曲的处理中,从而唱出此曲的独特韵味。在歌曲中进行说唱,民族声乐将全国300多种说唱的风格进行整理融合,使具有说唱风格的声乐作品的质量更加好。例如《重整河山待后生》,以鼓词为音乐素材,在演唱时,运用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实现鼓词风格的艺术效果。
  1.4 不同民族的艺术表演
  在进行民族声乐的演唱中,不仅仅是声音要感动观众,情绪表演也很重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扎根与生活中才能进行更好的创作,民族声乐要继承传统演唱艺术的舞台表演的方法。戏曲涉及的范围极广,戏曲演员不仅要掌握唱法,还要掌握各种舞台表演的方法,能够自由的控制戏曲的走向,民族声乐也要这样,对于演唱者的舞台上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
  由于我国声乐演唱风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音色、音调、知识结构、实际的演唱水平,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教授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演唱风格,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准确的将声乐作品的内涵、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能够感动观众,实现情感共鸣。
  2 演唱风格与演唱技巧
  学生要想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就要主动对演唱的技巧进行学习,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尽可能的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声乐演唱。
  2.1 吐字
  我国声乐教学中,声乐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吐字”,这不仅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要求,更是贯穿于我国传统演唱的始终。声乐的咬字与声乐演唱风格具有较大的联系,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咬字内容不同,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该适当区分。如陕北民歌的演唱中,声音广阔、音域较宽,咬字比较清晰,整体呈现出比较果断的咬字态度;而闽南地区的声乐作品的演唱上,受到地域文化和不同的演唱风格的影响,咬字趋向于委婉,有一种“你侬我侬”的感觉,教师在声乐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具体分析声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对学生进行教学。
  尽管声乐歌曲类型繁多,风格各异,但在声乐基本技巧教学上,尤其是在咬字教学上,教师在培养学生不同的咬字技巧的同时,要对咬字的一般技巧进行教学,如声乐演唱上“咬字”要求“出字、归韵、收音”,讲究“四呼、五音、四声”,演唱者在声乐表演时,要果断吐字和发音,即使演唱的声乐作品有所不同,但在实际的演唱中仍旧不能犹豫,要尽量做到咬字归韵的要求;另外,由于不同的字有不同的口型,而不同演唱风格的作品字词也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要做到口型到位、发音准确、收音干脆。例如现代的歌曲《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的开场白“阳春三月我满十八,报名参军要离开家”,是对河南豫剧小香玉戏曲唱法的继承。
  2.2 用氣
  在民族声乐教学上,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的用气技巧不同,但综合来说,用气技巧包括“换气、偷气、提气、歇气、就气、收气,以及表达不同情感的用气技巧。”教师在声乐教学上,要想学生形成明确的歌唱风格,就要按照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呼吸技巧。首先,要想保证声乐演唱的力量,就要让学生锻炼气息,如要气沉丹田,自主控制气息,避免出现气息不稳、声音发颤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吐字、呼吸技巧进行训练,不同的声乐作品的吐字、呼吸的方法不同,教师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具体的训练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演唱风格。
  3 演唱风格与情感表达
  声乐教学中,不同歌唱风格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进行培养、提高,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还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对声乐作品进行二次创造,同时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还可以进行演唱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特点,以此培养自身的能力。
  教师在声乐教学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声乐演唱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4 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与一般的唱歌不同,民族声乐是一门具有专门的教学规律、教学理念的学科,声乐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演唱风格,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关注演唱者的个性,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从多方面进行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声乐教学中,不同歌唱风格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进行培养、提高,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成为高水准的声乐演唱家。
  参考文献
  [1]马慧琼.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特征[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5.
  [2]李玉聪.中国民歌《茉莉花》南、北地区演唱风格之比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刘菡.山西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李霞辉.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刘跃华.因材施教,彰显不同的歌唱风格——声乐教学笔记[J].中国音乐,2010(01):231-233+260.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结合情感这一理论基础,对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情感运用对其演奏技巧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正确运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使钢琴演奏的技巧及其表现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情感运用;钢琴;演奏技巧;作用  钢琴的演奏效果跟演奏者的情感投入与运用是息息相关的,正确地、合理地运用情感可以有效地促进钢琴演奏效果的提升,对此,我们必须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运用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演奏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