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鉴于当前益阳乡风文明的建设存在诸多的不足,笔者认为,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研究》。分别从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核心、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不断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包含了多个方面,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之用的浅显之见。
1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核心研究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为核心指导思想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和先进的文化,着力改造落后的文化,抵制腐朽的思想和文化。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
新农村乡风文明是自然和历史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的是现代人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需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助推历史发展的助推剂。乡风文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道德等方面综合反映的产物,但同时也是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其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而乡风文明主要强调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文化与思想道德等水平的提高,崇尚文明和科学,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意义研究
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精神动力和持续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果仅满足物质需求而难以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背道而驰,因而要想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那么建设新村乡风文明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在农村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对培养现代“三有一会”(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着极大的关系,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以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社会风气与氛围,形成科学文明的农村生活开始,促进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向文化和谐的方向发展,因此说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通过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在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劲的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存在问题的研究
乡风文明建设本质就是建设精神文明,而农村与城市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给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增加了难度,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认识到存在哪些问题。以下笔者结合实践,对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存在问题做出以下研究。
31农村文化场所建设严重滞后
当前,很多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加上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例如,很多乡镇都有电影院和一些文体场所,然而这些年这些文化场所不是被搁置就是被挪作他用,利用率也急剧下降,因而大量的文化阵地消失殆尽,新的文化阵地又由于资金的缺乏难以有效的建立起来,即使建设了一些文化场地也难以提高利用率,这也是当前很多农村的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场地几乎空白,导致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低下。此外,现代农村的有线广播几乎瘫痪,传统农村普及的广播传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农作物种植信息的缺失,使得很多政策的宣传需要借助电视传播,而这些政策的传播的受众面和时效性都大打折扣。例如根据相关报道传达一份常规性的文件到基层需要71天之久。
32农村教育水平低下
我国很多农村,尤其是益阳地区的农村,很多农村的小学已经拆并,给学生的上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加上当前很多小孩的教育与生活等多方面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从而出现隔代抚养的情况,而很多老人本身就缺乏应有的教育,很多老人的观念就是只要小孩平安和温饱即可,对小孩的管教缺乏正确的辅导与教育方式,加上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极大的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这也是很多地区开展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一直低下的原因。
33农村人口呈老龄化、低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农村人口正呈现老龄化、低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农村的常住人口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主力军”流向城市,极大阻碍农村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导致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就算有资金想开展现代化的文体活动也难以持续高效的进行。
34打牌赌博成风,封建迷信活动犹存
当前,很多农村的娱乐活动除了看电视无外乎就是打牌赌博,而且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大量的麻将馆、棋牌室成了农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与此同时,大量的封建迷信活动犹存,如求神卜卦、算命抽签,很多老人的重男轻女和封建迷信思想十分严重,加上很多农村缺乏公共卫生设施,“脏、乱、差”的现象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形成巨大反差,在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的同时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5乡镇基层干部认识严重不足
很多农村乡镇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不重视,没有认识到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久性,认为建设乡风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多大的关系,只要盖新房、修新路和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就足够,这也是影响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原因。
4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策略的研究
41加大投资力度,丰富农民精神与文化生活 如果说农村文化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硬件”,那么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件”。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如果没有文化场所那么乡风文明的建设也就是“纸上谈兵”,如果“硬件”没有“软件”的支撑,好比我们每天使用的计算机如果没有各种软件的支撑,那么也就是一堆“电子垃圾”。因而加强乡风文明的建设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在加快新的农村文化场所与各种卫生设施的同时,还应加强现有资源的改造和利用,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积极向上的文化阵地,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如桃江县桃花江镇的石高桥村、镇崆峒村,灰山港镇的万功塘村,牛田镇金的光山村,鸬鹚渡镇的玉溪村,之所以2010年度被授予“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就是对新农村文化场所的投资力度加大,尤其是桃江县的继马迹塘镇的三里村还曾被评为2010年度“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些都离不开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当地政府的重视,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农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
42不断完善制度,着力实现村民自治
完成任何一项事业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如此,实现村民自治是确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助推社会主体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对现有的村民自治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体现四大“民主”(民主选举、决策、管理与监督)。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探索和完善,确保各项村民自治制度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
43加大管理力度,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团队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主体是人,其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因而要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就离不开现代化的建设团队。因此必须加大管理力度,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431尽可能地将当前已经处于瘫痪状态的文化团体组织起来,并加强民间文化人的归口管理,开展诸如中国象棋、篮球等积极向上的业余活动,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主体;
432着力发挥农村治安综治协管员、农民技术员、文化体育协管员、农村卫生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与环保协管员俗称“六大员”的作用,打造以“六大员”为主的现代化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团队,从而为确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奠定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44加大整顿力度,建设生态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环保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生态而又环保的环境才能确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因而针对当前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必须加大整顿力度,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镇的活动,对农村的公共卫生与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的整顿,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建公路,清理垃圾、整治污水渠等方式。对于条件较好的农村,还可以创建农村环卫团队,并制定有关卫生管理制度,推广和实行村民门前责任“三包制”等形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5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与道德素质水平
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而农民文明程度的高低与教育水平的高低有着较大关联。因而必须加大农民与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教育。对于农民,可以通过开办夜校、农技知识培训班普及科普与文化知识,对于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则应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在给予学生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例如创建留守儿童之家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辅助方式之一;对于老人尤其是看护留守儿童的老人,采取文艺宣传的方式使其认识到封建迷信的危害性和在确保所看护儿童安全和温饱的前提下加大其教育力度,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51加强农民道德文化素质水平的教育,结合本地实情,积极倡导“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成为农民自身追求的行为规范;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关心公益、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营造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际关系;建设团结互助、和谐共济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农民在道德实践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品德境界得到升华。要逐步完善适合村组操作的乡规民约和行为规范,组织开展创造“五好家庭”等道德实践活动,坚持用道德的力量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52不断增强农民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提高农村社会整体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水平,目前农村转移的劳动力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不少,追根溯源,和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关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没有民主和法制观念,不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更不知道如何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对法律的认同感不强,信任度低,民主参与意识不强。农民个体只有养成民主议政、参政的意识,才能做农村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投资力度,丰富农民精神与文化生活;不断完善制度,着力实现村民自治;加大管理力度,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团队;加大整顿力度,建设生态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与道德素质水平,助推社会主义乡风文明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西热甫古丽·依塔木.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2]谭慧玲.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3]李晓丽,张琳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J].文教资料,2011(23).
[4]毕云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都学坛,2011(05).
[5]铁建聪.对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0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包含了多个方面,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之用的浅显之见。
1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核心研究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为核心指导思想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和先进的文化,着力改造落后的文化,抵制腐朽的思想和文化。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
新农村乡风文明是自然和历史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的是现代人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需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助推历史发展的助推剂。乡风文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道德等方面综合反映的产物,但同时也是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其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而乡风文明主要强调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文化与思想道德等水平的提高,崇尚文明和科学,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意义研究
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精神动力和持续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果仅满足物质需求而难以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背道而驰,因而要想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那么建设新村乡风文明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在农村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对培养现代“三有一会”(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着极大的关系,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以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社会风气与氛围,形成科学文明的农村生活开始,促进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向文化和谐的方向发展,因此说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通过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在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劲的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存在问题的研究
乡风文明建设本质就是建设精神文明,而农村与城市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给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增加了难度,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认识到存在哪些问题。以下笔者结合实践,对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存在问题做出以下研究。
31农村文化场所建设严重滞后
当前,很多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加上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例如,很多乡镇都有电影院和一些文体场所,然而这些年这些文化场所不是被搁置就是被挪作他用,利用率也急剧下降,因而大量的文化阵地消失殆尽,新的文化阵地又由于资金的缺乏难以有效的建立起来,即使建设了一些文化场地也难以提高利用率,这也是当前很多农村的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场地几乎空白,导致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低下。此外,现代农村的有线广播几乎瘫痪,传统农村普及的广播传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农作物种植信息的缺失,使得很多政策的宣传需要借助电视传播,而这些政策的传播的受众面和时效性都大打折扣。例如根据相关报道传达一份常规性的文件到基层需要71天之久。
32农村教育水平低下
我国很多农村,尤其是益阳地区的农村,很多农村的小学已经拆并,给学生的上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加上当前很多小孩的教育与生活等多方面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从而出现隔代抚养的情况,而很多老人本身就缺乏应有的教育,很多老人的观念就是只要小孩平安和温饱即可,对小孩的管教缺乏正确的辅导与教育方式,加上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极大的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这也是很多地区开展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一直低下的原因。
33农村人口呈老龄化、低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农村人口正呈现老龄化、低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农村的常住人口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主力军”流向城市,极大阻碍农村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导致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就算有资金想开展现代化的文体活动也难以持续高效的进行。
34打牌赌博成风,封建迷信活动犹存
当前,很多农村的娱乐活动除了看电视无外乎就是打牌赌博,而且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大量的麻将馆、棋牌室成了农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与此同时,大量的封建迷信活动犹存,如求神卜卦、算命抽签,很多老人的重男轻女和封建迷信思想十分严重,加上很多农村缺乏公共卫生设施,“脏、乱、差”的现象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形成巨大反差,在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的同时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5乡镇基层干部认识严重不足
很多农村乡镇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不重视,没有认识到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久性,认为建设乡风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多大的关系,只要盖新房、修新路和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就足够,这也是影响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原因。
4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策略的研究
41加大投资力度,丰富农民精神与文化生活 如果说农村文化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硬件”,那么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件”。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如果没有文化场所那么乡风文明的建设也就是“纸上谈兵”,如果“硬件”没有“软件”的支撑,好比我们每天使用的计算机如果没有各种软件的支撑,那么也就是一堆“电子垃圾”。因而加强乡风文明的建设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在加快新的农村文化场所与各种卫生设施的同时,还应加强现有资源的改造和利用,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积极向上的文化阵地,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如桃江县桃花江镇的石高桥村、镇崆峒村,灰山港镇的万功塘村,牛田镇金的光山村,鸬鹚渡镇的玉溪村,之所以2010年度被授予“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就是对新农村文化场所的投资力度加大,尤其是桃江县的继马迹塘镇的三里村还曾被评为2010年度“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些都离不开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当地政府的重视,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农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
42不断完善制度,着力实现村民自治
完成任何一项事业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如此,实现村民自治是确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助推社会主体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对现有的村民自治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体现四大“民主”(民主选举、决策、管理与监督)。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探索和完善,确保各项村民自治制度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
43加大管理力度,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团队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主体是人,其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因而要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就离不开现代化的建设团队。因此必须加大管理力度,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431尽可能地将当前已经处于瘫痪状态的文化团体组织起来,并加强民间文化人的归口管理,开展诸如中国象棋、篮球等积极向上的业余活动,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主体;
432着力发挥农村治安综治协管员、农民技术员、文化体育协管员、农村卫生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与环保协管员俗称“六大员”的作用,打造以“六大员”为主的现代化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团队,从而为确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奠定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44加大整顿力度,建设生态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环保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生态而又环保的环境才能确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因而针对当前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必须加大整顿力度,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镇的活动,对农村的公共卫生与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的整顿,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建公路,清理垃圾、整治污水渠等方式。对于条件较好的农村,还可以创建农村环卫团队,并制定有关卫生管理制度,推广和实行村民门前责任“三包制”等形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5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与道德素质水平
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而农民文明程度的高低与教育水平的高低有着较大关联。因而必须加大农民与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教育。对于农民,可以通过开办夜校、农技知识培训班普及科普与文化知识,对于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则应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在给予学生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例如创建留守儿童之家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辅助方式之一;对于老人尤其是看护留守儿童的老人,采取文艺宣传的方式使其认识到封建迷信的危害性和在确保所看护儿童安全和温饱的前提下加大其教育力度,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51加强农民道德文化素质水平的教育,结合本地实情,积极倡导“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成为农民自身追求的行为规范;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关心公益、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营造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际关系;建设团结互助、和谐共济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农民在道德实践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品德境界得到升华。要逐步完善适合村组操作的乡规民约和行为规范,组织开展创造“五好家庭”等道德实践活动,坚持用道德的力量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52不断增强农民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提高农村社会整体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水平,目前农村转移的劳动力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不少,追根溯源,和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关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没有民主和法制观念,不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更不知道如何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对法律的认同感不强,信任度低,民主参与意识不强。农民个体只有养成民主议政、参政的意识,才能做农村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投资力度,丰富农民精神与文化生活;不断完善制度,着力实现村民自治;加大管理力度,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团队;加大整顿力度,建设生态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与道德素质水平,助推社会主义乡风文明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西热甫古丽·依塔木.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2]谭慧玲.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3]李晓丽,张琳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J].文教资料,2011(23).
[4]毕云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都学坛,2011(05).
[5]铁建聪.对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