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管理作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度计划、安全性和成本支出情况的关键步骤,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涉及范围广、周期长、专业多的特点,把控和管理好关键问题十分必要。本文从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针对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展开重点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对策
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综合效益等直接挂钩,随着建筑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需要各企业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施工关键环节的管理,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经济效益。科学的施工管理,尤其注重关键环节的把控,从全面性、系统性的角度入手,细化管理各个分项、各道工序,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1、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施工安全问题
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措施明显不合理,在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防火灭火设备的缺失、线路乱接乱挂、脚手架等安全保护措施的不稳固、作业人员不佩戴安全帽等,现场环境的杂乱,作业标准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警示性标志牌等[1],施工器械、设备检修工作的不到位,使得现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1.2材料选择与存放问题
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来源模糊,尤其是一些小型的施工企业,缺乏材料管控的科学制度,设置出现部分企业为缩短支出,购买质量不达标的原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成质量。材料进场之前检测手段的不力,使得材料中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再加上建材的储存、领取等多个环节的不标准,使得施工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1.3各施工工序的不协调
由于建筑企业本身的责任意识、管控水平不高,各道工序、项目的责任人员不明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之间的衔接性不好,导致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当前多数企业选择以包代管的施工形式,将工程建设的权力交由项目经理,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指导和监督,无论是部分性的还是专业性质的分包,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2],一旦产生差错,企业就会陷入被动状态中。
1.4监理工作不到位
尽管当前我国应出台了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监理制度,但由于观念上的不重视、执行的不到位,导致施工方交付日期延后、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依然频发,再加上监理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使得施工质量无法得到良好监督,容易产生问题。
2、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性、持续性工程,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安全评价指标加入到绩效考核行列中,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一旦某一部门发生安全事故,那么此部门的绩效即为零[3]。另外,加大对安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购买更加完备的、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用具,做好施工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尤其是在一些易发生事故的隐蔽工程中,通过安全检查、安全交底、应急处理模型的创制等方式保障施工安全。
2.2材料管理
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材料管理。在原料采购环节,需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方案、成本预算情况做出具体购买计划,并在一定时期内密切观察建材市场的原料价格浮动水平,基于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对比各家供应商的产品价格,同时还需审查供应商的生产资质、产品合格证件等,以减少施工费用的浪费[4]。材料入场之前,需做好全方位检测,不怕麻烦,全方位检查所有材料。材料入场之后则需做好储存,根据其不同特性、类型进行分类别储存。在材料领用时,施行登记领取制度,严格控制好领取的标准,并计算每天所发放的材料数量,避免浪费。
2.3完善质量保障制度
为了加强各工序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应当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其覆盖面的广泛性和精准性。具体包括:施工责任制、材料控制制度、过程会审标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监督和工程验收标准等,每一道管理条例都应当细化到各道具体工序、施工要素中,做好制度的执行与落实[5]。另外,应当由管理人做好各道施工环节分界点的明确,从而使得各负责人的职责更加明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2.4施工进度管理
为保证施工开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应当高度重视对施工进度的管控,尤其是施工中的重点工序和关键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施工条件、设备、人员情况等,制定施工进度计划,通过需求曲线将工程造价、预算和进度所对应的具体时间划定好,并加强严格执行管理和监督控制。科学的施工管理,尤其注重关键环节的把控,从全面性、系统性的角度入手,细化管理各个分项、各道工序,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施工实际作出适当性调整,各道工序负责人需要每周、每月、每季度上报施工进度,报告中需包含施工各项数据及要素真实情况。
2.5设备管理
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高度重视对施工设备的日常养护与维修,提升设备的运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升工程的管理有效性。加强各设备规范化操作的培训,保证各作业人员对设备操作流程的熟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减少对器械所造成的磨损。近些年来,施工的自动化設备开始增多,更加需要加强每日的检修和养护,尤其是针对那些易磨损的零部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避免对施工产生不良影响。
2.6人员管理
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需重视对作业人员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建立可行性更高、更为系统化的人员管理、培训制度,针对其做好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到操作程序和规范、专业技术、安全教育、材料和设备的领用规则、管理知识等。将各工序施工人员的责任明确,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协作意识,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并明确工序分界点。另外,加强对人员作业标准化的监督与考核,定期举办新型技术讲解、新设备原理等讲座,不断提升其综合性技术水平。
2.7监理工作的管理
在监理人员的引进中,需提高准入标准,选择那些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严格规范监理人的上岗资质,保证持证上岗,同时加强监理队伍的培训工作力度,提升其整体素质,为工程的稳定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为保证监理工作的执行到位,针对每一工序所设计的重要工作,都应当由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进行签字,保证监理工作的绝对标准化。
2.8竣工验收的管理
工程施工完毕后,在对项目进行验收与检查时,应由项目负责人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入场检查,对各项数据和检查结果进行合理性评定,将结果以书面方式报送质量监管部门,由部门作出最终核定。工程交工后,如果依然存在需返工的工程、需纠正的地方,应当组织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共同讨论调整方案,进行补充性施工。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由于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要素较多,需要加强对关键问题、环节的管理,包括施工安全、进度、成本、人员等多个方面,保证施工单位综合利益,推动施工的顺利开展,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栋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07(03):281-282.
[2]张啸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12):68-69.
[3]王绍宁.建筑施工关键问题及现场布置管理方法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19):129-130.
[4]林和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点控制探讨[J].四川建材,2009,03(11):291-292.
[5]惠青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7,02(05):176-177.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对策
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综合效益等直接挂钩,随着建筑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需要各企业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施工关键环节的管理,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经济效益。科学的施工管理,尤其注重关键环节的把控,从全面性、系统性的角度入手,细化管理各个分项、各道工序,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1、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施工安全问题
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措施明显不合理,在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防火灭火设备的缺失、线路乱接乱挂、脚手架等安全保护措施的不稳固、作业人员不佩戴安全帽等,现场环境的杂乱,作业标准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警示性标志牌等[1],施工器械、设备检修工作的不到位,使得现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1.2材料选择与存放问题
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来源模糊,尤其是一些小型的施工企业,缺乏材料管控的科学制度,设置出现部分企业为缩短支出,购买质量不达标的原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成质量。材料进场之前检测手段的不力,使得材料中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再加上建材的储存、领取等多个环节的不标准,使得施工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1.3各施工工序的不协调
由于建筑企业本身的责任意识、管控水平不高,各道工序、项目的责任人员不明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之间的衔接性不好,导致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当前多数企业选择以包代管的施工形式,将工程建设的权力交由项目经理,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指导和监督,无论是部分性的还是专业性质的分包,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2],一旦产生差错,企业就会陷入被动状态中。
1.4监理工作不到位
尽管当前我国应出台了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监理制度,但由于观念上的不重视、执行的不到位,导致施工方交付日期延后、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依然频发,再加上监理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使得施工质量无法得到良好监督,容易产生问题。
2、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性、持续性工程,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安全评价指标加入到绩效考核行列中,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一旦某一部门发生安全事故,那么此部门的绩效即为零[3]。另外,加大对安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购买更加完备的、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用具,做好施工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尤其是在一些易发生事故的隐蔽工程中,通过安全检查、安全交底、应急处理模型的创制等方式保障施工安全。
2.2材料管理
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材料管理。在原料采购环节,需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方案、成本预算情况做出具体购买计划,并在一定时期内密切观察建材市场的原料价格浮动水平,基于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对比各家供应商的产品价格,同时还需审查供应商的生产资质、产品合格证件等,以减少施工费用的浪费[4]。材料入场之前,需做好全方位检测,不怕麻烦,全方位检查所有材料。材料入场之后则需做好储存,根据其不同特性、类型进行分类别储存。在材料领用时,施行登记领取制度,严格控制好领取的标准,并计算每天所发放的材料数量,避免浪费。
2.3完善质量保障制度
为了加强各工序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应当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其覆盖面的广泛性和精准性。具体包括:施工责任制、材料控制制度、过程会审标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监督和工程验收标准等,每一道管理条例都应当细化到各道具体工序、施工要素中,做好制度的执行与落实[5]。另外,应当由管理人做好各道施工环节分界点的明确,从而使得各负责人的职责更加明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2.4施工进度管理
为保证施工开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应当高度重视对施工进度的管控,尤其是施工中的重点工序和关键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施工条件、设备、人员情况等,制定施工进度计划,通过需求曲线将工程造价、预算和进度所对应的具体时间划定好,并加强严格执行管理和监督控制。科学的施工管理,尤其注重关键环节的把控,从全面性、系统性的角度入手,细化管理各个分项、各道工序,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施工实际作出适当性调整,各道工序负责人需要每周、每月、每季度上报施工进度,报告中需包含施工各项数据及要素真实情况。
2.5设备管理
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高度重视对施工设备的日常养护与维修,提升设备的运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升工程的管理有效性。加强各设备规范化操作的培训,保证各作业人员对设备操作流程的熟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减少对器械所造成的磨损。近些年来,施工的自动化設备开始增多,更加需要加强每日的检修和养护,尤其是针对那些易磨损的零部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避免对施工产生不良影响。
2.6人员管理
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需重视对作业人员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建立可行性更高、更为系统化的人员管理、培训制度,针对其做好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到操作程序和规范、专业技术、安全教育、材料和设备的领用规则、管理知识等。将各工序施工人员的责任明确,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协作意识,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并明确工序分界点。另外,加强对人员作业标准化的监督与考核,定期举办新型技术讲解、新设备原理等讲座,不断提升其综合性技术水平。
2.7监理工作的管理
在监理人员的引进中,需提高准入标准,选择那些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严格规范监理人的上岗资质,保证持证上岗,同时加强监理队伍的培训工作力度,提升其整体素质,为工程的稳定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为保证监理工作的执行到位,针对每一工序所设计的重要工作,都应当由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进行签字,保证监理工作的绝对标准化。
2.8竣工验收的管理
工程施工完毕后,在对项目进行验收与检查时,应由项目负责人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入场检查,对各项数据和检查结果进行合理性评定,将结果以书面方式报送质量监管部门,由部门作出最终核定。工程交工后,如果依然存在需返工的工程、需纠正的地方,应当组织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共同讨论调整方案,进行补充性施工。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由于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要素较多,需要加强对关键问题、环节的管理,包括施工安全、进度、成本、人员等多个方面,保证施工单位综合利益,推动施工的顺利开展,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栋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07(03):281-282.
[2]张啸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12):68-69.
[3]王绍宁.建筑施工关键问题及现场布置管理方法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19):129-130.
[4]林和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点控制探讨[J].四川建材,2009,03(11):291-292.
[5]惠青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7,02(0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