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里的绿色精灵——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的一个大类,传统的蕨类植物还包括石松类植物,但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石松类是最早起源的维管植物,是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姊妹群。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是产生孢子的维管植物,全世界约有12000种,中国有2100~2300种。虽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但作为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类群,恐龙都灭绝了,为什么它们还能生机盎然、幸存至今呢?蕨类植物为常绿的多年生草本,大型叶,幼时蜷卷,像婴儿的拳头一样,待慢慢长大后展开,既不开花也不结果,那它们是靠什么进行繁殖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原来在叶的背面覆盖着密密麻麻像虫卵一样的东西,叫作孢子囊。待孢子囊成熟后以特种巧妙的机制(环带)被散布出来,落地后萌发成配子体。配子体上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精子借助水为媒介,游动到颈卵器和卵子结合受精,形成胚,由此生长发育成为绿色的孢子体,成熟的孢子体在它的叶上产生孢子囊,这样孢子和配子世代循环进行,完成蕨类植物的生活周期。
恐龙时代的树蕨——桫椤
在恐龙称霸的时代,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们也同样茂盛地在地球上生长。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500万年前,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但我们知道恐龙早已灭绝,而蕨类植物却还生机勃勃地存在。虽然绝大部分植物和恐龙一样,没能逃过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但却有极少数种类逃过一劫,仍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留下屈指可数的植物后裔,这类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或“活化石”。
桫椤(Alsophila spinolosa)就是一类和恐龙齐名的植物。
现在全世界分布有桫椤60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中国有14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现代蕨类基本都是草本植物,桫椤却非常特殊—它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依然苍秀叶茂,是典型的“树蕨”,具有较高园艺观赏价值。在今天草本居多的蕨类王国之中,可谓威风凛凛。
这些恐龙时代的“遗老遗少”们,躲过了亿万年来的多难多灾,而在灯火辉煌的当下,面对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却有些招架不住了。环境的破坏和过度砍伐,导致桫椤逐年减少,中国相应地建立了世界上以桫椤为保护对象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恐龙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现在要好好保护这些身边的远古蕨类“巨人”—桫椤。
酷似动物的植物——金毛狗
大家所熟知的金毛狗是一种犬类动物的名字,但这里我们所说的金毛狗,却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药用蕨类植物,其药材也称金毛狗脊。
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是一種树状蕨类植物,原来划分在以南半球分布的蚌壳蕨科,现在独立成为金毛狗科。其植株高1~3米,体形似树蕨,有粗壮的木质化的根状茎,匍匐或直立,孢子囊群生于叶背面,囊群盖两瓣开裂形似蚌壳。它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内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集中在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华南和西南,也分布于东南亚及琉球群岛。
金毛狗的根状茎和叶柄基部密被丝丝缕缕的“金色毛发”,毛茸茸很像是一条金毛小狗,所以它得此美名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在中世纪,金毛狗被想象成鞑靼神话中的“植物羊”,它无所不吃,弯曲的根须能将土地中的养分吸收殆尽,最终,它吃尽周边的植物,最后自己也死去。
虽然金毛狗的长相有点奇葩,但它株形高大,叶姿优美,坚挺有力,叶片革质有光泽,四季常青,颇有南国风光意境。在庭院中适于做林下配置或在林荫处种植。它也可盆栽作为大型的室内观赏蕨类。
金毛狗植株上金黄色的茸毛,是良好的止血药,中药名为金毛狗脊。在伤口流血处,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根状茎还有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壮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根状茎含淀粉30%左右,可用于酿酒等,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工艺用蕨类——铁芒萁
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山地,也分布到南亚和东南亚,是常见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生于强酸性土壤的荒坡、林窗或林缘、灌木丛、山谷或沿河边缘,喜阳光强烈的开阔地带,特别是在森林砍伐后或放荒后的坡地上易形成优势群落。
为什么叫铁芒萁?因为它的叶柄像铁丝一样细长且具有一定的韧性。铁芒萁和其同属的芒萁、大芒萁等植物的叶片是插花爱好者的首选,用来搭配各种花束。叶柄可以用于编织成手工艺品和各式各样的篮子,还可以从中提取色素作为天然染料用。
药用植物——石韦
石韦(Pyrrosia lingua),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药材。《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学巨著很早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石韦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常见于岩石上、石壁上或附生树干上,成片生长。石韦叶片单一,质地厚,革质,被星状毛,根状茎横走。常见的有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和西南石韦等。本属植物多为传统中药,《中国药典》收载石韦、庐山石韦和有柄石韦作为药材石韦的基原,具有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