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阶段,小组合作学习走形式的较多,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怎样才能有效的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 合理分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英语课程教材中有大量的对话、表演,往往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这样就增多了学生的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的活动能依靠小组的合作进行。要使小组学习能有效地运作,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分组,发挥小组成员的才智。一般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2:3:2的比例搭配好,有时也可以把学习比较困难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以便教师多加关心及时辅导。
2小组成员都有发言权利及其机会。在规模较大的小组里,不爱言语的成员很容易保持沉默:但在规模较小的学习小组里,小组成员就很少有机会隐蔽自己或逃避责任。
3在小组内形成合作、互动的机制。教师在制定小组运作规则时,要尽可能使小组成员以合作和互相帮助为前提,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 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学习刚开始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应该重点突出,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得到有关他们学习进展情况的反馈,增强小组的信心是主要的目的。另外,教师要注意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小组成员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影响以后小组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对于需时较长,包括需要学生课堂完成的小组学习任务,应该等教师和学生对小组学习充满信心之后再行布置。
三、利用交际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分工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成绩好的学生不会等候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是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要求小组展示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那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教师还可以尝试把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再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小组合作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四、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呢?
1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
2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3要培养学生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然,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课堂教学中走形式的合作学习也不是很容易转变的,只有通过对教师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教师之间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一、 合理分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英语课程教材中有大量的对话、表演,往往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这样就增多了学生的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的活动能依靠小组的合作进行。要使小组学习能有效地运作,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分组,发挥小组成员的才智。一般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2:3:2的比例搭配好,有时也可以把学习比较困难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以便教师多加关心及时辅导。
2小组成员都有发言权利及其机会。在规模较大的小组里,不爱言语的成员很容易保持沉默:但在规模较小的学习小组里,小组成员就很少有机会隐蔽自己或逃避责任。
3在小组内形成合作、互动的机制。教师在制定小组运作规则时,要尽可能使小组成员以合作和互相帮助为前提,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 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学习刚开始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应该重点突出,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得到有关他们学习进展情况的反馈,增强小组的信心是主要的目的。另外,教师要注意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小组成员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影响以后小组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对于需时较长,包括需要学生课堂完成的小组学习任务,应该等教师和学生对小组学习充满信心之后再行布置。
三、利用交际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分工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成绩好的学生不会等候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是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要求小组展示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那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教师还可以尝试把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再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小组合作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四、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呢?
1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
2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3要培养学生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然,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课堂教学中走形式的合作学习也不是很容易转变的,只有通过对教师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教师之间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