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保髋关节术中同种异体骨移植与人工椎板置入临床应用差异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髓芯减压术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或人工椎板置入在股骨头坏死保髋关节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病人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髓芯减压术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治疗,B组采用髓芯减压术联合人工椎板置入治疗;治疗前后采用HHS和VA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对治疗的成功率进行评估;治疗前及随访时行X光扫描检查,参照ARCO分期对影像学改变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A组HHS评分为(84.83±2.18)分,B组为(89.49±2.39)分,治疗前HHS评分分别为(57.11±8.32)分和(56.38±7.97)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HHS评分为(89.49±2.39)分,高于A组的(84.8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VAS评分为(4.65±1.03)分,B组为(3.02±0.87)分,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6.55±2.18)分和(6.47±1.9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病人VAS评分(3.02±0.87)低于A组(4.65±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成功率(97.50%)高于A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髓芯减压术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髓芯减压术人工椎板置入可提高股骨头坏死病人髋关节功能,改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采用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病人8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内镜组和引流组,内镜组41例,采用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微创术,引流组41例,采用传统脑室外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48小时后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引流组对比,内镜组术后48小时后血肿清除率更高[(91.24±4.94)%vs(81.21±4.73)%],引流管留置时间[(3.54±0.93)天vs(4.27±1.
目的 探讨甘氨酸甲基转移酶(glycine N-methyltransferase,GNMT)在肺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肺癌病人的癌及癌旁组织140对,使用RT-qPCR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GNMT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分析GNMT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远期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在癌旁组织中GNMT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P0.05),与肿块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性(P<0.05
目的 对比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肺功能以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T1aN0)NSCLC病人16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68例,接受亚肺叶切除术,B组96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结果 A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术后前3天胸管总引流量分别为(140.83±32.17)分钟、(78.45±25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病人血清外泌体中泛素碳末端水解酶L1(UCH-L1)及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F-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7年1月 ~2020年8月就诊的中、重度TBI病人94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受伤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抽取外周血约5 ml,提取外泌体,用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外泌体中UCH-L1及NF-L浓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外周血外泌体中UCH-L1蛋白浓度于伤后12小时达到高峰
目的 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10月 ~2019年10月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血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为第一的肿瘤,其分子亚型中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因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成为其治疗中的难点.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识别TNBC成为靶向治疗TNBC首先要解决的问题.TNBC相关非编码RNA标志物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参与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及信号通路等生命过程,且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与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