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装配式建筑是一种较为新式的施工方式,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科学分析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问题,以及所遇到的挑战,结合实践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发展现状 ;建议
装配式建筑是国外首先兴起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是在加工厂中先把相关的建筑构件和原材料进行加工,然后运到施工现场组装,最后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把构件连接起来,建成建筑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优点很明显,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施工方法简单明了,技术难度低。在国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运用。目前,这种施工方式在我国还刚刚起步,还需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建立规范的标准体系,提高企业的建设能力。
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1 建造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其建设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三块构成,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中生产和运输环节造成的。在生产环节中,加工构件时开模成本是造成成本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起步,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缺乏,各种预制构件种类繁多,造成模板无法得到重复利用,浪费了材料,提高了成本。同时,预制工厂的位置选择不够合理。在选择预制工厂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与当前施工现场距离近些,又要考虑到今后与施工现场的距离;建厂时既要考虑到场地的空间大小,也要考虑到预定厂址的周边交通是否便利,一旦选址不当,就会很大程度上因为交通等问题增加成本,导致生产亏损。
1.2 技术准备不够
对于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经过百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制度。但在我国却是刚刚开始发展,经验缺乏,相应的技术尚未熟练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标准也不完备,还没有能力引导传统建筑行业整体转型。当前,国内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大部分放在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领域,对于剪力墙的连接研究,主要是现浇边缘构件现浇的连接,采用浆锚搭接或竖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底部,对于其他技术则关注较少。另外,对于其他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的应用研究的较少。
1.3 政策不完善
目前,政府虽然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见,但是奖励政策落实不到位,鼓励发展的政策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以提高建筑的装配率和预制率,但由于经验不够,在具体发展规划和落实政策上做得好不够,相关的组织工作、教育培训工作也不到位;国家虽然制定出了奖励政策,但是还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导致奖励问题无法落实;企业方面,由于宣传教育的缺乏,重视度不够,导致不了解相关政策,因而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另外,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备,形不成独立的标准,有的环节还借用混凝土方面的标准。在制定标准规范方面较为被动跟不上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要求。
1.4 市场环境不理想
我国目前房价各地区差异很大。研究证明,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比传统建筑要高出约每平米500~700元。这多出的部分除了政策能够消解一部分,另一部分就要由消费者承担,并由此造成装配式建筑价格上升,这对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全国推广。由于装配式建筑进入我国较晚,社会对其还是不太了解,缺乏信任,认为其安全性不够。同时,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大量建筑预制构件遭受破坏,酿成更大的损失,更加重了人们的怀疑,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购买意向,也降低了企业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不愿转型。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办法
2.1 加强技术研究
积极学习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增加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力度,尽快形成适合我国的技术工艺和操作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设计标准,和细化实用的控制指标,优化建筑结构,提高建筑力学性能,改进施工技术,解决构建安装和防水等技术难题。要加强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鼓励企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研制适用的精度控制机具和定量控制机具。要严格执行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工作,深化设计构件,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当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要做好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提高装配式建筑水平的主要工作。
2.2 加强全方位管理
要与建设项目实际相结合,建立有现实操作性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奖惩监管机制,保证各项政策和标准规范落实到位。要加紧强化从设计到施工的管理,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对各环节程序进行优化和规范。加强施工和设计、加工等各单位之间的协调交流工作,力争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经营。加强原材料质量的管理检测,提高预制件和装配件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政府的支持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备条件,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对行业的监督约束,对装配式建筑予以政策扶持,保证其稳定发展。
2.3 加强人才培养
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培养装配式建筑的人才,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学习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专业化人才,并对企业其他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展开经常性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大力培养各种技术工人。还可以与高校开展联合培训工作,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2.4 控制建筑成本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不考虑实际情况,不按照科学的方式施工,不考虑建筑结构等问题,采取一刀切和下行政命令的办法强令规定装配率施工,结果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成本。因此,要想降低成本,首先就要降低预制构件的费用;其次,根据项目情况设定装配率,装配部件要根据建筑结构来安排,尽可能的使用可重复使用和可装配的部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公众认识度的提高,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业主流是大势所趋。因此,作为市场的组成要素,各建筑企业应未雨绸缪,深入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向,了解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抓住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结合自身情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J]. 周蝉.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5)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J]. 麦俊明,杨豹.广东建材. 2014(01)
[3]国內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 蒋勤俭.建筑技术. 2010(12)
[4]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研究与实践[J]. 徐勇刚.住宅产业. 2012(07)
[5]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中应用[J]. 陈彤,郭惠琴,马涛,秦珩.建筑结构. 2011(02)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发展现状 ;建议
装配式建筑是国外首先兴起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是在加工厂中先把相关的建筑构件和原材料进行加工,然后运到施工现场组装,最后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把构件连接起来,建成建筑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优点很明显,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施工方法简单明了,技术难度低。在国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运用。目前,这种施工方式在我国还刚刚起步,还需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建立规范的标准体系,提高企业的建设能力。
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1 建造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其建设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三块构成,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中生产和运输环节造成的。在生产环节中,加工构件时开模成本是造成成本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起步,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缺乏,各种预制构件种类繁多,造成模板无法得到重复利用,浪费了材料,提高了成本。同时,预制工厂的位置选择不够合理。在选择预制工厂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与当前施工现场距离近些,又要考虑到今后与施工现场的距离;建厂时既要考虑到场地的空间大小,也要考虑到预定厂址的周边交通是否便利,一旦选址不当,就会很大程度上因为交通等问题增加成本,导致生产亏损。
1.2 技术准备不够
对于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经过百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制度。但在我国却是刚刚开始发展,经验缺乏,相应的技术尚未熟练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标准也不完备,还没有能力引导传统建筑行业整体转型。当前,国内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大部分放在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领域,对于剪力墙的连接研究,主要是现浇边缘构件现浇的连接,采用浆锚搭接或竖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底部,对于其他技术则关注较少。另外,对于其他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的应用研究的较少。
1.3 政策不完善
目前,政府虽然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见,但是奖励政策落实不到位,鼓励发展的政策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以提高建筑的装配率和预制率,但由于经验不够,在具体发展规划和落实政策上做得好不够,相关的组织工作、教育培训工作也不到位;国家虽然制定出了奖励政策,但是还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导致奖励问题无法落实;企业方面,由于宣传教育的缺乏,重视度不够,导致不了解相关政策,因而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另外,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备,形不成独立的标准,有的环节还借用混凝土方面的标准。在制定标准规范方面较为被动跟不上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要求。
1.4 市场环境不理想
我国目前房价各地区差异很大。研究证明,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比传统建筑要高出约每平米500~700元。这多出的部分除了政策能够消解一部分,另一部分就要由消费者承担,并由此造成装配式建筑价格上升,这对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全国推广。由于装配式建筑进入我国较晚,社会对其还是不太了解,缺乏信任,认为其安全性不够。同时,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大量建筑预制构件遭受破坏,酿成更大的损失,更加重了人们的怀疑,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购买意向,也降低了企业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不愿转型。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办法
2.1 加强技术研究
积极学习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增加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力度,尽快形成适合我国的技术工艺和操作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设计标准,和细化实用的控制指标,优化建筑结构,提高建筑力学性能,改进施工技术,解决构建安装和防水等技术难题。要加强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鼓励企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研制适用的精度控制机具和定量控制机具。要严格执行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工作,深化设计构件,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当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要做好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提高装配式建筑水平的主要工作。
2.2 加强全方位管理
要与建设项目实际相结合,建立有现实操作性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奖惩监管机制,保证各项政策和标准规范落实到位。要加紧强化从设计到施工的管理,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对各环节程序进行优化和规范。加强施工和设计、加工等各单位之间的协调交流工作,力争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经营。加强原材料质量的管理检测,提高预制件和装配件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政府的支持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备条件,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对行业的监督约束,对装配式建筑予以政策扶持,保证其稳定发展。
2.3 加强人才培养
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培养装配式建筑的人才,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学习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专业化人才,并对企业其他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展开经常性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大力培养各种技术工人。还可以与高校开展联合培训工作,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2.4 控制建筑成本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不考虑实际情况,不按照科学的方式施工,不考虑建筑结构等问题,采取一刀切和下行政命令的办法强令规定装配率施工,结果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成本。因此,要想降低成本,首先就要降低预制构件的费用;其次,根据项目情况设定装配率,装配部件要根据建筑结构来安排,尽可能的使用可重复使用和可装配的部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公众认识度的提高,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业主流是大势所趋。因此,作为市场的组成要素,各建筑企业应未雨绸缪,深入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向,了解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抓住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结合自身情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J]. 周蝉.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5)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J]. 麦俊明,杨豹.广东建材. 2014(01)
[3]国內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 蒋勤俭.建筑技术. 2010(12)
[4]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研究与实践[J]. 徐勇刚.住宅产业. 2012(07)
[5]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中应用[J]. 陈彤,郭惠琴,马涛,秦珩.建筑结构.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