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和进步,为推动阅读教学改革,语文教育水平提升,笔者从阅读兴趣培养、注重沟通交流、阅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阅读教学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为解决教学方法陈旧、思维观念滞后等问题提供了参考,积累了经验,也为西部地区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沟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27-02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学校处于西部落后地区,阅读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思维存在滞后,创新观念不足,不能适应高原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亟待更新改进。如何在新形势下破除各种艰难险阻,推动阅读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水平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在阅读兴趣培养中深化对学习劲头的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要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一种境界,一种享受!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开启心灵的窗口,激发阅读的欲望,撩拨情感的浪花。使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在发现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阅读;在体验中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教师则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深入发现知识之真、文字之美、生命之贵,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进步、自我提升的价值。
一要巧用悬念,引发阅读兴趣。教师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讲述一段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惊险、或有趣、或感动、或奇特的故事王国里,引发学生探索后文、阅读原文、精读美文的兴趣。二要巧谈感受,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讲述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可利用名人名家读书成才的典故,引发示范效应,促使学生崇拜读书,渴望成才,产生与书交友的强烈意愿。三是营造氛围,诱发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起到熏陶感染的功用,让学生自己创建班级图书角,学生阅读兴趣高涨,对书本内容的评价和自身的阅读收获也成了学生讨论的话题。积极健康的阅读气氛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浪潮。四是适当引领,引导阅读兴趣。我经常有意识地推荐优秀文学作品,以此引导学生的读书欲望[1]。在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亲自背诵书中最精彩的那一段,学生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听完后,不约而同地想拜读原著,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就来了吗?五是开展活动,诱导阅读兴趣。为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多样的读书活动是科学高效的捷径。比如好书推荐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经典诵读等。我们班在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的同时,结合“书香校园”奖励平台,评选出“阅读之星、读书小天使”等。以激励促阅读,以活动伴阅读,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强化对文学内涵的把握
阅读活动是一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流,要想达到这种境界,需搭建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交流平台,创立教师、学生、文本间的沟通渠道,实现真正的阅读教学;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引导、点拨、提升,强化沟通载体,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发展[2]。
一是师本沟通。即教师与文本之间的沟通,要领会文本编选意图、了解学生学情,特别要深入领悟文本内涵,找准文本精髓,提炼沟通话题。二是生本沟通。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独立自主对文本进行理解、欣赏和评价,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鉴赏、学会批评,在此过程中,学生与作者、编者处在平等地位,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则会更精彩、更深刻、更加个性化,感悟到更多语言、篇章、文学的魅力。三是师生沟通。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是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是完成教学的基本条件,是教学相长的必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沟通的双方,是沟通的主体。在和谐的气氛中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沟通中分享对文本的感悟,碰撞思想的火花,领略精神的愉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高瞻远瞩,发挥“点石成金”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挖掘出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真实的情感,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3]。四是生生沟通。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交融,共享经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感悟、共享文学的奥秘与神奇。五是自我沟通。主要指学生自己的情感沟通,它是思维的整理、理性的思考、文本的反思,可通过写日记、谈感想等手段,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观点、情感、态度等作正反比较,反思自己情感、价值观的偏见与局限,促进自身言语能力、学习方法、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发展进步。
三、在阅读教学方法中注重向能力素质上倾斜
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保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可促进学生正确领会文本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一是博览与精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不仅在于一个“精”字,也在于一个“广”字,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广泛涉猎优秀文学篇目,博览与精读正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例如,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后,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红军历史书籍,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红军,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二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些课文来自于中外名著的节选,因此学习节选课文之后,研读一下原著或者相关文学资料,对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大有裨益。例如,学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后,我就让学生看冰心的相关散文。之后,我专门在班会课中搞了一次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此一来,学生对冰心的印象岂能不深?三是欣赏与批判相结合。文学作品品种繁多,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来讲,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当学生一册在手、陶醉其中之时,教师要提醒其不要忘记用自己的眼睛去分辨真伪,去粗存精。四是读书与动笔相结合。学生阅读时遇到好词佳句,可以摘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并可配以合适的插图和线条,日积月累,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逐步提高文学素养。五是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专门设立阅读教学奖惩机制,奖励可采取“精神为主,物质为辅”的原则,激励学生争当先进、勇创先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则要适当处罚,促其改进缺点,纠正不足,端正态度,不断进步。奖惩措施双管齐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六是基础与创新相结合。以课堂内容为学习基础,可促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观念,开创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既可结合当前文本概括自己的看法,也可综合几本读物的相关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既可对读物的内容和思想作新的论述,也可对读物的观点、态度提出质疑和批判。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阅读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还有待于继续深化学生自主意识,健全师生平等沟通机制,拓展阅读教学参考范畴以及逐步强化阅读兴趣培养。我们必须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不断求索,在学生主体上下工夫,在阅读内容上求深入,在教学方法上寻突破,不断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621.
[2]熊川武.学习策略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25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0.
[4]钟以俊.现代学习原理与学法指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沟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27-02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学校处于西部落后地区,阅读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思维存在滞后,创新观念不足,不能适应高原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亟待更新改进。如何在新形势下破除各种艰难险阻,推动阅读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水平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在阅读兴趣培养中深化对学习劲头的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要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一种境界,一种享受!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开启心灵的窗口,激发阅读的欲望,撩拨情感的浪花。使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在发现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阅读;在体验中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教师则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深入发现知识之真、文字之美、生命之贵,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进步、自我提升的价值。
一要巧用悬念,引发阅读兴趣。教师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讲述一段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惊险、或有趣、或感动、或奇特的故事王国里,引发学生探索后文、阅读原文、精读美文的兴趣。二要巧谈感受,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讲述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可利用名人名家读书成才的典故,引发示范效应,促使学生崇拜读书,渴望成才,产生与书交友的强烈意愿。三是营造氛围,诱发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起到熏陶感染的功用,让学生自己创建班级图书角,学生阅读兴趣高涨,对书本内容的评价和自身的阅读收获也成了学生讨论的话题。积极健康的阅读气氛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浪潮。四是适当引领,引导阅读兴趣。我经常有意识地推荐优秀文学作品,以此引导学生的读书欲望[1]。在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亲自背诵书中最精彩的那一段,学生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听完后,不约而同地想拜读原著,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就来了吗?五是开展活动,诱导阅读兴趣。为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多样的读书活动是科学高效的捷径。比如好书推荐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经典诵读等。我们班在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的同时,结合“书香校园”奖励平台,评选出“阅读之星、读书小天使”等。以激励促阅读,以活动伴阅读,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强化对文学内涵的把握
阅读活动是一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流,要想达到这种境界,需搭建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交流平台,创立教师、学生、文本间的沟通渠道,实现真正的阅读教学;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引导、点拨、提升,强化沟通载体,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发展[2]。
一是师本沟通。即教师与文本之间的沟通,要领会文本编选意图、了解学生学情,特别要深入领悟文本内涵,找准文本精髓,提炼沟通话题。二是生本沟通。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独立自主对文本进行理解、欣赏和评价,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鉴赏、学会批评,在此过程中,学生与作者、编者处在平等地位,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则会更精彩、更深刻、更加个性化,感悟到更多语言、篇章、文学的魅力。三是师生沟通。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是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是完成教学的基本条件,是教学相长的必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沟通的双方,是沟通的主体。在和谐的气氛中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沟通中分享对文本的感悟,碰撞思想的火花,领略精神的愉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高瞻远瞩,发挥“点石成金”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挖掘出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真实的情感,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3]。四是生生沟通。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交融,共享经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感悟、共享文学的奥秘与神奇。五是自我沟通。主要指学生自己的情感沟通,它是思维的整理、理性的思考、文本的反思,可通过写日记、谈感想等手段,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观点、情感、态度等作正反比较,反思自己情感、价值观的偏见与局限,促进自身言语能力、学习方法、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发展进步。
三、在阅读教学方法中注重向能力素质上倾斜
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保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可促进学生正确领会文本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一是博览与精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不仅在于一个“精”字,也在于一个“广”字,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广泛涉猎优秀文学篇目,博览与精读正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例如,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后,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红军历史书籍,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红军,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二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些课文来自于中外名著的节选,因此学习节选课文之后,研读一下原著或者相关文学资料,对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大有裨益。例如,学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后,我就让学生看冰心的相关散文。之后,我专门在班会课中搞了一次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此一来,学生对冰心的印象岂能不深?三是欣赏与批判相结合。文学作品品种繁多,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来讲,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当学生一册在手、陶醉其中之时,教师要提醒其不要忘记用自己的眼睛去分辨真伪,去粗存精。四是读书与动笔相结合。学生阅读时遇到好词佳句,可以摘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并可配以合适的插图和线条,日积月累,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逐步提高文学素养。五是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专门设立阅读教学奖惩机制,奖励可采取“精神为主,物质为辅”的原则,激励学生争当先进、勇创先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则要适当处罚,促其改进缺点,纠正不足,端正态度,不断进步。奖惩措施双管齐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六是基础与创新相结合。以课堂内容为学习基础,可促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观念,开创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既可结合当前文本概括自己的看法,也可综合几本读物的相关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既可对读物的内容和思想作新的论述,也可对读物的观点、态度提出质疑和批判。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阅读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还有待于继续深化学生自主意识,健全师生平等沟通机制,拓展阅读教学参考范畴以及逐步强化阅读兴趣培养。我们必须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不断求索,在学生主体上下工夫,在阅读内容上求深入,在教学方法上寻突破,不断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621.
[2]熊川武.学习策略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25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0.
[4]钟以俊.现代学习原理与学法指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