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稀缺资源。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项建设都应节省土地资源。本文对土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构了公路工程土地的价值计量模型。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公路网总里程增加了25万公里,达到193万公里。“十一五”计划将再增加37 万公里。然而,公路建设将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我国耕地保护的情况不容乐观。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1996年公布的我国耕地总量为19.51亿亩,然而至2006年10月,耕地面积锐减为18.27亿亩。十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24亿亩。
为此,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提出了“公路每亿车公里用地”面积下降20%的目标。要下降公路建设的用地面积,客观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就是一个有力的措施。
一、土地价值的内涵
(一) 土地和土地资源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土壤、岩石、水文、气候、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人类的活动可以引起土地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性质、用途的变化。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地。一个国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广度、深度及合理性,是这个国家农业生产水平、国民经济水平乃至其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和标志。如何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当前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二)土地的价值理论
1.关于土地价值的有关理论
关于土地价值已经有了许多理论,包括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哲学价值论和价值工程价值论等等。
其中,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其效用,而物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类生活的欲望。根据效用价值论,物品是否有价值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它的效用,二是它是否短缺。在我们这一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是稀缺的,土地中的耕地的效用更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类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时,马克思还引用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名言,证明劳动和自然是形成产品的两个原始要素,是财富的共同源泉。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土地中的耕地既是人类一切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抽象劳动的成果。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新的土地价值理论
我国长期以来对土地价值缺乏完整的认识,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被无偿占有或者被掠夺性开发和浪费。近年来,我国学者结合效用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等提出了一些新的土地价值理论。如李金昌的生态价值论,姜文来的资源环境价值论,于连生的自然资源功能价值论和自然资源补偿价值论等等[3]。在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土地价值应该取决于其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即功效;还应取决于人类对土地的劳动耗费。这样,土地价值不仅决定于土地的经济效用而且还取决于土地的生态效用、景观效用、社会保障效用以及代际公平等多种因素。其价值不但与其效用和生产费用成正比,同时还受到土地资源稀缺性、替代性及供求关系的影响。从这些方面入手分析,才能完成土地价值的复位。
为完成这一复位,笔者认为,按照前文的土地价值分析,公路占用土地的价值评估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评估。第一种方式是评估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评估市场价值,即必须分析土地的最佳用途(highest and best use)。土地市场价值中的最佳用途是指土地在其自然条件许可、法律允许、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效用时产生的价值。公路占用土地的最佳用途就是建设公路,因此公路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应根据公路建设后产生的价值进行评估。
第二种方式是根据土地目前的效用对农户进行的补偿来进行评估。这需要评估土地的自然价值(未经过人类付出劳动时的价值)、经济价值(基于人类劳动投入后产生的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土地使用过程中导致生态破坏应补偿的代价)。土地资源此三项价值的内容如图1所示。
二、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价值评估实例
(一)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西安至兴平段占用土地的基本情况
公路是带状的构造物,区域跨度大,占用的土地类别也较多,且往往需要占用耕地。西宝高速公路1995年开始兴建,其中,西安至兴平段,总里程为34.103公里。全线总计占用土地2157.02亩,其中农业用地2114.353亩,占总面积的98.02%,且这些土地属于陕西省商品粮及油料生产基地区域,土地十分肥沃。
在1994年征地时,这些粮田栽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即使以当年的粮食收购价计算,每亩平均年收入可达1,100元,年纯收入可达310元;当年种植果蔬的园地每亩平均年收入可达1,700元,年纯收入可达到900元。但是,当时这些耕地的征地补偿费平均每亩仅为4,000元。
(二)占用土地价值的重新评估
关于公路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的评估,在此不准备赘述。本文仅对第二种评估方式进行概述。即分别评估土地的自然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土地作为荒地时的价值可视作土地的自然价值。但目前要确定这些耕地作为荒地时的价值是较困难的。我们可以从土地使用权市场上来考虑土地的自然价值。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时,土地使用者是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土地出让金是与土地的用途、位置紧密相关的,是与土地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城乡潜在发展因素紧密相关的。因此土地出让金可以作为征用土地应补偿的自然价值。我们权且以1995年宝鸡市兴平县城区工业用地中三级生地的出让金4.12元/亩·年作为此次征用土地自然价值补偿的计算依据。
2.计算征用土地的经济价值。此农业用地的经济价值根据农业预期净收益进行计算。土地在使用期限内,其经济价值等于预期净收益经过折现的现值。
占用土地的经济价值=
其中:
B——年净收益,粮田年纯收入按照1994年每亩310元进行计算,园林地年纯收入按照1994年每亩900元进行计算;
r——净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在计算中采用的比率为 3%;
i——社会折现率(%),在计算中采用的比率为 10%;
n——折现年序数;
令n = 50 ,
经计算,每公顷粮田的经济价值
=310×15×(1+3%)t-1(P/F,10%,t)
≈63,948元
每公顷园林地的经济价值
=900×15×(1+3%)t-1(P/F,10%,t)
≈185,655元
3.公路建设占用土地的同时,将产生植被破坏,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产生噪声并破坏附近水域的水质等等的环境问题。在此次征用土地的价值评估中仅计算因植被破坏导致不能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生态补偿。
这些征用土地绝大部分原来拥有茂密的植被,这些植被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并释放氧气O2。这些都应进行补偿,不过这些补偿的一部分应向政府的环保部门缴纳,剩余部分作为对当地居民的直接补偿。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形成1克植物干物质需要消耗CO21.63 克。根据相关资料,热带雨林的平均干物质生产力为2 000克/(m2·年),热带季雨林为1 500 克/(m2·年),树林和灌丛为600克/(m2·年),耕地为644克/(m2·年),荒(草)地为500克/(m2·年)。在此次计算中,原粮田取644克/(m2·年),原园林取600克/(m2·年)。
对于固定CO2经济价值的计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人工固定CO2成本法。此段公路固定CO2补偿的单价取我国森林固定CO2的成本价273.3元/吨,由此可以计算出由于该段公路的修建减少固定CO2的价值折现后为:
每公顷粮田固碳的价值= 10 000×644×1.63/1 000 000×273.3/6%≈28 689元
每公顷园林固碳的价值= 10 000×600×1.63/1 000 000×273.3/6%≈26 729元
因其它农业用地、建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的植被情况不明确,所以不列入固碳补偿价值与下列的制氧补偿价值的计算。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形成1 克干物质还将生成O2 1.2 克。释放氧气的价格按600元/吨计算,则由于该段公路的修建,减少释放O2的损失折现价值为:
每公顷粮田释氧价值=10 000×644×1.2/1 000 000×600/10%≈46 368元
每公顷园林释氧价值=10 000×600×1.2/1000000×600/10% ≈ 43 200元
每公顷粮田生态补偿价值 = 28 689 +46 368 = 75 057(元)
每公顷园林地生态补偿价值 = 26 729 + 43 200 = 69 929(元)
因公路占地后,还有一部分将可以继续绿化,植被损失面积以占地面积的80%计,单位生态价值补偿也以上述计算价值的80%计。此外,公路建设的生态补偿其中一半应缴纳非政府的环保部门,另一半补偿给农户,这样,给予农户因建设公路的单位生态补偿价值如表2所示。
西宝高速公路(西安-兴平段)占用土地补偿价值的重新评估如表3所示。
三、结语
通过对公路工程所使用土地资源价值的深入分析,客观地评价土地资源的价值,耕地的补偿费将增加一倍以上。这实际上将有助于缓解我国耕地减少的严重态势,并给环境保护提供了资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正翔.从地租理论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广西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5-58.
[2] 洪银兴,葛扬.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 研究,2005,(8):3-6.
[3] 于连生.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4] 张驰,梁爽,王擎,等.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在环境影响 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5):13-14.
[5] 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生态价值论[M].重庆:重 庆大学 出版社,1998.
[6] 刘丽仙.农用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2005.
[7]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5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8] 郑顺义,曾学贵.交通建设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 中国公 路学报, 2001,14(4).
[9]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3).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0] 曲福田.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 [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
[11] 张华君.公路工程生态破坏的环境经济损失估算.公路交通 技术, 2006(1).
[12] 贺永,乐颖.土地利用效率与机会成本[J].山西建筑,2004(3).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公路网总里程增加了25万公里,达到193万公里。“十一五”计划将再增加37 万公里。然而,公路建设将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我国耕地保护的情况不容乐观。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1996年公布的我国耕地总量为19.51亿亩,然而至2006年10月,耕地面积锐减为18.27亿亩。十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24亿亩。
为此,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提出了“公路每亿车公里用地”面积下降20%的目标。要下降公路建设的用地面积,客观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就是一个有力的措施。
一、土地价值的内涵
(一) 土地和土地资源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土壤、岩石、水文、气候、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人类的活动可以引起土地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性质、用途的变化。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地。一个国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广度、深度及合理性,是这个国家农业生产水平、国民经济水平乃至其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和标志。如何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当前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二)土地的价值理论
1.关于土地价值的有关理论
关于土地价值已经有了许多理论,包括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哲学价值论和价值工程价值论等等。
其中,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其效用,而物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类生活的欲望。根据效用价值论,物品是否有价值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它的效用,二是它是否短缺。在我们这一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是稀缺的,土地中的耕地的效用更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类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时,马克思还引用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名言,证明劳动和自然是形成产品的两个原始要素,是财富的共同源泉。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土地中的耕地既是人类一切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抽象劳动的成果。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新的土地价值理论
我国长期以来对土地价值缺乏完整的认识,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被无偿占有或者被掠夺性开发和浪费。近年来,我国学者结合效用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等提出了一些新的土地价值理论。如李金昌的生态价值论,姜文来的资源环境价值论,于连生的自然资源功能价值论和自然资源补偿价值论等等[3]。在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土地价值应该取决于其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即功效;还应取决于人类对土地的劳动耗费。这样,土地价值不仅决定于土地的经济效用而且还取决于土地的生态效用、景观效用、社会保障效用以及代际公平等多种因素。其价值不但与其效用和生产费用成正比,同时还受到土地资源稀缺性、替代性及供求关系的影响。从这些方面入手分析,才能完成土地价值的复位。
为完成这一复位,笔者认为,按照前文的土地价值分析,公路占用土地的价值评估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评估。第一种方式是评估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评估市场价值,即必须分析土地的最佳用途(highest and best use)。土地市场价值中的最佳用途是指土地在其自然条件许可、法律允许、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效用时产生的价值。公路占用土地的最佳用途就是建设公路,因此公路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应根据公路建设后产生的价值进行评估。
第二种方式是根据土地目前的效用对农户进行的补偿来进行评估。这需要评估土地的自然价值(未经过人类付出劳动时的价值)、经济价值(基于人类劳动投入后产生的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土地使用过程中导致生态破坏应补偿的代价)。土地资源此三项价值的内容如图1所示。
二、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价值评估实例
(一)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西安至兴平段占用土地的基本情况
公路是带状的构造物,区域跨度大,占用的土地类别也较多,且往往需要占用耕地。西宝高速公路1995年开始兴建,其中,西安至兴平段,总里程为34.103公里。全线总计占用土地2157.02亩,其中农业用地2114.353亩,占总面积的98.02%,且这些土地属于陕西省商品粮及油料生产基地区域,土地十分肥沃。
在1994年征地时,这些粮田栽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即使以当年的粮食收购价计算,每亩平均年收入可达1,100元,年纯收入可达310元;当年种植果蔬的园地每亩平均年收入可达1,700元,年纯收入可达到900元。但是,当时这些耕地的征地补偿费平均每亩仅为4,000元。
(二)占用土地价值的重新评估
关于公路征用土地的市场价值的评估,在此不准备赘述。本文仅对第二种评估方式进行概述。即分别评估土地的自然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1.土地作为荒地时的价值可视作土地的自然价值。但目前要确定这些耕地作为荒地时的价值是较困难的。我们可以从土地使用权市场上来考虑土地的自然价值。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时,土地使用者是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土地出让金是与土地的用途、位置紧密相关的,是与土地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城乡潜在发展因素紧密相关的。因此土地出让金可以作为征用土地应补偿的自然价值。我们权且以1995年宝鸡市兴平县城区工业用地中三级生地的出让金4.12元/亩·年作为此次征用土地自然价值补偿的计算依据。
2.计算征用土地的经济价值。此农业用地的经济价值根据农业预期净收益进行计算。土地在使用期限内,其经济价值等于预期净收益经过折现的现值。
占用土地的经济价值=
其中:
B——年净收益,粮田年纯收入按照1994年每亩310元进行计算,园林地年纯收入按照1994年每亩900元进行计算;
r——净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在计算中采用的比率为 3%;
i——社会折现率(%),在计算中采用的比率为 10%;
n——折现年序数;
令n = 50 ,
经计算,每公顷粮田的经济价值
=310×15×(1+3%)t-1(P/F,10%,t)
≈63,948元
每公顷园林地的经济价值
=900×15×(1+3%)t-1(P/F,10%,t)
≈185,655元
3.公路建设占用土地的同时,将产生植被破坏,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产生噪声并破坏附近水域的水质等等的环境问题。在此次征用土地的价值评估中仅计算因植被破坏导致不能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生态补偿。
这些征用土地绝大部分原来拥有茂密的植被,这些植被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并释放氧气O2。这些都应进行补偿,不过这些补偿的一部分应向政府的环保部门缴纳,剩余部分作为对当地居民的直接补偿。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形成1克植物干物质需要消耗CO21.63 克。根据相关资料,热带雨林的平均干物质生产力为2 000克/(m2·年),热带季雨林为1 500 克/(m2·年),树林和灌丛为600克/(m2·年),耕地为644克/(m2·年),荒(草)地为500克/(m2·年)。在此次计算中,原粮田取644克/(m2·年),原园林取600克/(m2·年)。
对于固定CO2经济价值的计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人工固定CO2成本法。此段公路固定CO2补偿的单价取我国森林固定CO2的成本价273.3元/吨,由此可以计算出由于该段公路的修建减少固定CO2的价值折现后为:
每公顷粮田固碳的价值= 10 000×644×1.63/1 000 000×273.3/6%≈28 689元
每公顷园林固碳的价值= 10 000×600×1.63/1 000 000×273.3/6%≈26 729元
因其它农业用地、建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的植被情况不明确,所以不列入固碳补偿价值与下列的制氧补偿价值的计算。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形成1 克干物质还将生成O2 1.2 克。释放氧气的价格按600元/吨计算,则由于该段公路的修建,减少释放O2的损失折现价值为:
每公顷粮田释氧价值=10 000×644×1.2/1 000 000×600/10%≈46 368元
每公顷园林释氧价值=10 000×600×1.2/1000000×600/10% ≈ 43 200元
每公顷粮田生态补偿价值 = 28 689 +46 368 = 75 057(元)
每公顷园林地生态补偿价值 = 26 729 + 43 200 = 69 929(元)
因公路占地后,还有一部分将可以继续绿化,植被损失面积以占地面积的80%计,单位生态价值补偿也以上述计算价值的80%计。此外,公路建设的生态补偿其中一半应缴纳非政府的环保部门,另一半补偿给农户,这样,给予农户因建设公路的单位生态补偿价值如表2所示。
西宝高速公路(西安-兴平段)占用土地补偿价值的重新评估如表3所示。
三、结语
通过对公路工程所使用土地资源价值的深入分析,客观地评价土地资源的价值,耕地的补偿费将增加一倍以上。这实际上将有助于缓解我国耕地减少的严重态势,并给环境保护提供了资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正翔.从地租理论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广西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5-58.
[2] 洪银兴,葛扬.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 研究,2005,(8):3-6.
[3] 于连生.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4] 张驰,梁爽,王擎,等.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在环境影响 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5):13-14.
[5] 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生态价值论[M].重庆:重 庆大学 出版社,1998.
[6] 刘丽仙.农用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2005.
[7]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5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8] 郑顺义,曾学贵.交通建设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 中国公 路学报, 2001,14(4).
[9]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3).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0] 曲福田.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 [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
[11] 张华君.公路工程生态破坏的环境经济损失估算.公路交通 技术, 2006(1).
[12] 贺永,乐颖.土地利用效率与机会成本[J].山西建筑,2004(3).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