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篇迟到的测评。几个月前,就有朋友提醒我关注一下松下DMP-BD60。可惜,商借样机是个繁琐的过程,尤其是大品牌旗下作为“陪衬”出现的“小产品”。
说到蓝光播放机,松下的名头不算太响。前有索尼、先锋挡道,后有华录、OPPO等国产品牌的紧追,压力不小。就产品线的丰富程度而言,索尼发布至今已是第四代,且价格优势明显。先锋虽然在产品数量上弱势,可它于碟机领域的技术优势显而易见。至于华录,本来就是松下的代工厂,OPPO更以少见的“发烧机”闻名,可以说是各具优势。那么,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DMP-BD60来做测评呢?且待我来分解。
发烧级的入门机
DMP-BD60的定位是“入门级”机型。与其一同面市的,还包括先锋BDP-320、索尼BDP-S360以及雅马哈、天龙、安桥的多款机型。这些日系产品与目前国内市场比较主流的华录BD1001和丽特BDX-BC21等相比,在价格上有一定差距。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即便作为“入门机”出现,它们也有档次之分。以索尼为分水岭,松下、先锋走相对高端的路线。换句话说,它们并非完全是被用来参与“价格战”的。此举虽然令其在市场占有率上比较失势,却赚得了一个好的名头:那就是“发烧”。对于还没有实力选购真正“发烧”级蓝光机的用户,他们多半对影音质素有一定要求,又不屑于购买价格和质素同样低端的入门机,那么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超薄机身,简约布局
DMP-BD60的机身厚度为49mm,这令它得以跻身“超薄型”行列。DVD时代,我们就发现超薄型机身比较受用户欢迎。就技术层面而言,它有两层意思可以表述:一来代表时尚和流行(没人喜欢笨头笨脑的东西)二来也意味着技术的成熟。单芯片解决方案的出现,令周边元器件大幅减少。体积自然也得到相应缩减,甚至连成本也跟着降低了。
一眼看去,DMP-BD60的面板设置非常简洁:硕大的蓝光Logo、显示屏及其下方“隐藏式”的碟仓,还有便是位于右侧的标识(Lego)和一小块隐藏式盖板。盖板内包含操作按键(连快进、快退都被省略了)、USB端口以及SD卡槽。USB和SD卡槽可以外接存储设备,像是由松下DV拍摄的影像数据,还有就是JPEG图片和MP3音乐。
后背的端口设置,包含了色差、复合视频以及AV音频和光纤音频输出。当然,HDMI和LAN网络端口是必不可少的。HDMI负责传输全数字化的音视频信号,LAN端口则用于BD Live的连接。
Uniphier,松下的独门秘器
内部的布局同样很简单:开关电源、转盘和解码电路板。
转盘是Asa(爱商科技)的出品,我之前用过的华录BD1001和OPPO BDP-83也都选用了这家的制品。区别在于,OPPO对
它做了加固处理。
核心的解码芯片,被安顿在右侧解码电路板的背面。从资料上得知,是松下自家的制——Uniphier芯片。它应用到被称为是“PHL同等标准色度处理器”的技术,目的在于通过精密的处理,来还原丰富的色彩数据。另外,内置的P4HD则能针对周边像素作出分析,来获得更为精细的影像,以及对运动画面中出现的锯齿现象进行必要的修正。相关的技术描述,读者可以自行前往松下中国的网站进行了解。我们侧重的,是其最终的表现。
既爱又恨的操作体验
个人以为,日系中松下和索尼是两个极端。就拿菜单界面来看,索尼追求的是“炫”,松下强调了“直观”。不过有一点两者是相同的,它们的界面都沿袭于自家的电视机(哦,索尼电视机则沿袭了PS3)。因此,若你之前用过松下的电视机,对这样的菜单界面一定会很熟悉,也容易上手。
除了常规的文字界面,松下的菜单界面于左下角有个十字键的操作提示,告诉你哪个是“返回”,哪个是“确认”。
对于数码环绕声,DMP-BD60可以分别设置Bitstream和PCM两种规格。如果你有对应HD环绕声解码的AV放大器,可以选择Bitstream的源码输出,否则就以PCM输出。还记得第一代蓝光机只有PCM输出的“窘境”,现在就算是入门机也都具备了源码输出。
从端口配置上,我们已经知道DMP-BD60没有内置环绕声的解码输出,哪怕5.1声道都不具备。因此,若是想获得环绕声效果,就必须另外选配AV放大器,最低标准也是以前那些对应Dolby Digital和DTS 5.1声道解码的(通过PCM输出)。
说一下操作体验吧,这让我既爱又恨。松下的遥控器,做得很大气:硕大的按键、足够的间隙、弹跳自如的键程。我想,就算眼神不好的老年人,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啥问题。只是,播放机的反应速度奇慢,让已经习惯快速操作的我,很不适应。这一年里,蓝光机的响应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因此便觉得它有些落伍了。顺便说一下,大连工厂的制造工艺看来还是有待提高:机箱边缘部分不用那么“原生态”吧,稍微打磨一下也好,否则很容易将手指划破。为松下维修站的技师们祷告吧,但愿他们的手指完好如初。
细腻与高对比兼具
我不想纠结于之前那些画质技术的描述,只是谈一下主观的视觉感受。
松下向来强调画面的艳丽和色彩层次的丰富度,而且始终是偏暖色调的。这一点,在DMP-BD60身上得到了延续。不仅如此,画面的层次感也得到了良好的还原,因此呈现出兼具细腻和高饱和度的画质。这是在以往的低端蓝光播放机中比较少见的,比如说,有的机型为了强化“高清”效果,会刻意提升锐度,但整个的色系都偏硬,直接就会影响到色彩的丰富性。低端机型受制于成本,有些在运动画面的表现上也会出现偏差。这一些,至少在DMP-BD60身上没有发现。我想,如果以画质表现而论,其目前2300元左右的零售价,依然还是值得的。后记
商借样机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一部上市已有一段时间的旧机型,是否还有必要去做这样的测评。因为在价格和响应速度上,它完全不占优势(即使经历了持续的降价,它依然比市面上常见的同类机型要高一些)。可是,有时你不得不承认:一分价钱一分货。技术的进步,令成本降低,固然值得赞赏。另一方面,有时的确会造成一些细节上的损失。因此,如果从画质和音质角度来衡量,你会发现,它其实还是值得拥有的。
蓝光机的普及,正成为一种趋势。之前,我曾经咨询过某连锁卖场负责蓝光机零售业务的人士。他告诉我说,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蓝光机的零售价降至1500元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刺激了消费。就近期新品发布的趋势来看,也的确如此。1500元是个分水岭,国产机型大多在1500元以内,索尼和松下则在15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吸引的,就不只是那些想要“尝鲜”的人群,距离大众也近了不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入门级机型面世。
说到蓝光播放机,松下的名头不算太响。前有索尼、先锋挡道,后有华录、OPPO等国产品牌的紧追,压力不小。就产品线的丰富程度而言,索尼发布至今已是第四代,且价格优势明显。先锋虽然在产品数量上弱势,可它于碟机领域的技术优势显而易见。至于华录,本来就是松下的代工厂,OPPO更以少见的“发烧机”闻名,可以说是各具优势。那么,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DMP-BD60来做测评呢?且待我来分解。
发烧级的入门机
DMP-BD60的定位是“入门级”机型。与其一同面市的,还包括先锋BDP-320、索尼BDP-S360以及雅马哈、天龙、安桥的多款机型。这些日系产品与目前国内市场比较主流的华录BD1001和丽特BDX-BC21等相比,在价格上有一定差距。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即便作为“入门机”出现,它们也有档次之分。以索尼为分水岭,松下、先锋走相对高端的路线。换句话说,它们并非完全是被用来参与“价格战”的。此举虽然令其在市场占有率上比较失势,却赚得了一个好的名头:那就是“发烧”。对于还没有实力选购真正“发烧”级蓝光机的用户,他们多半对影音质素有一定要求,又不屑于购买价格和质素同样低端的入门机,那么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超薄机身,简约布局
DMP-BD60的机身厚度为49mm,这令它得以跻身“超薄型”行列。DVD时代,我们就发现超薄型机身比较受用户欢迎。就技术层面而言,它有两层意思可以表述:一来代表时尚和流行(没人喜欢笨头笨脑的东西)二来也意味着技术的成熟。单芯片解决方案的出现,令周边元器件大幅减少。体积自然也得到相应缩减,甚至连成本也跟着降低了。
一眼看去,DMP-BD60的面板设置非常简洁:硕大的蓝光Logo、显示屏及其下方“隐藏式”的碟仓,还有便是位于右侧的标识(Lego)和一小块隐藏式盖板。盖板内包含操作按键(连快进、快退都被省略了)、USB端口以及SD卡槽。USB和SD卡槽可以外接存储设备,像是由松下DV拍摄的影像数据,还有就是JPEG图片和MP3音乐。
后背的端口设置,包含了色差、复合视频以及AV音频和光纤音频输出。当然,HDMI和LAN网络端口是必不可少的。HDMI负责传输全数字化的音视频信号,LAN端口则用于BD Live的连接。
Uniphier,松下的独门秘器
内部的布局同样很简单:开关电源、转盘和解码电路板。
转盘是Asa(爱商科技)的出品,我之前用过的华录BD1001和OPPO BDP-83也都选用了这家的制品。区别在于,OPPO对
它做了加固处理。
核心的解码芯片,被安顿在右侧解码电路板的背面。从资料上得知,是松下自家的制——Uniphier芯片。它应用到被称为是“PHL同等标准色度处理器”的技术,目的在于通过精密的处理,来还原丰富的色彩数据。另外,内置的P4HD则能针对周边像素作出分析,来获得更为精细的影像,以及对运动画面中出现的锯齿现象进行必要的修正。相关的技术描述,读者可以自行前往松下中国的网站进行了解。我们侧重的,是其最终的表现。
既爱又恨的操作体验
个人以为,日系中松下和索尼是两个极端。就拿菜单界面来看,索尼追求的是“炫”,松下强调了“直观”。不过有一点两者是相同的,它们的界面都沿袭于自家的电视机(哦,索尼电视机则沿袭了PS3)。因此,若你之前用过松下的电视机,对这样的菜单界面一定会很熟悉,也容易上手。
除了常规的文字界面,松下的菜单界面于左下角有个十字键的操作提示,告诉你哪个是“返回”,哪个是“确认”。
对于数码环绕声,DMP-BD60可以分别设置Bitstream和PCM两种规格。如果你有对应HD环绕声解码的AV放大器,可以选择Bitstream的源码输出,否则就以PCM输出。还记得第一代蓝光机只有PCM输出的“窘境”,现在就算是入门机也都具备了源码输出。
从端口配置上,我们已经知道DMP-BD60没有内置环绕声的解码输出,哪怕5.1声道都不具备。因此,若是想获得环绕声效果,就必须另外选配AV放大器,最低标准也是以前那些对应Dolby Digital和DTS 5.1声道解码的(通过PCM输出)。
说一下操作体验吧,这让我既爱又恨。松下的遥控器,做得很大气:硕大的按键、足够的间隙、弹跳自如的键程。我想,就算眼神不好的老年人,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啥问题。只是,播放机的反应速度奇慢,让已经习惯快速操作的我,很不适应。这一年里,蓝光机的响应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因此便觉得它有些落伍了。顺便说一下,大连工厂的制造工艺看来还是有待提高:机箱边缘部分不用那么“原生态”吧,稍微打磨一下也好,否则很容易将手指划破。为松下维修站的技师们祷告吧,但愿他们的手指完好如初。
细腻与高对比兼具
我不想纠结于之前那些画质技术的描述,只是谈一下主观的视觉感受。
松下向来强调画面的艳丽和色彩层次的丰富度,而且始终是偏暖色调的。这一点,在DMP-BD60身上得到了延续。不仅如此,画面的层次感也得到了良好的还原,因此呈现出兼具细腻和高饱和度的画质。这是在以往的低端蓝光播放机中比较少见的,比如说,有的机型为了强化“高清”效果,会刻意提升锐度,但整个的色系都偏硬,直接就会影响到色彩的丰富性。低端机型受制于成本,有些在运动画面的表现上也会出现偏差。这一些,至少在DMP-BD60身上没有发现。我想,如果以画质表现而论,其目前2300元左右的零售价,依然还是值得的。后记
商借样机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一部上市已有一段时间的旧机型,是否还有必要去做这样的测评。因为在价格和响应速度上,它完全不占优势(即使经历了持续的降价,它依然比市面上常见的同类机型要高一些)。可是,有时你不得不承认:一分价钱一分货。技术的进步,令成本降低,固然值得赞赏。另一方面,有时的确会造成一些细节上的损失。因此,如果从画质和音质角度来衡量,你会发现,它其实还是值得拥有的。
蓝光机的普及,正成为一种趋势。之前,我曾经咨询过某连锁卖场负责蓝光机零售业务的人士。他告诉我说,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蓝光机的零售价降至1500元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刺激了消费。就近期新品发布的趋势来看,也的确如此。1500元是个分水岭,国产机型大多在1500元以内,索尼和松下则在15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吸引的,就不只是那些想要“尝鲜”的人群,距离大众也近了不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入门级机型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