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全力推进思政课建设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7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2019年9月2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河北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河北省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组织省委常委带头到学校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提高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后,河北省委迅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先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提出“五个一”的贯彻落实意见,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王东峰同志先后多次赴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等大中小学校进行调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交流,了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主持召开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三进”工作、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方法、坚持立德树人和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培育具有良好师风师德和过硬业务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省委常委到学校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领导带头,12位省委常委到学校随堂听课并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王东峰同志认真研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调阅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案、讲义以及大学生课堂笔记,并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2019年4月15日,王东峰同志来到河北师范大学,随堂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重任,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主题,为全校9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省委常委以开阔的视野、翔实的数据、精彩的案例,结合个人经历,结合国情省情,深入浅出地宣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领导的授课贴近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贴近立德树人工作实际,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育部门切实抓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省市县教育部门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抓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和水平。
  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确保教材、课时、教师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专题必选课。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制定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根据《若干意见》精神结合省委领导要求,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针对我省工作实际,对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进行了重点部署。切实增强党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保障思政课建设的经费需求,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办好学校思政课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切实加强河北省德育共同体建设。在办好省级德育共同体的基础上,推动各市、县建设德育共同体,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贯通学段,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构建大中小幼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体系。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结对带教计划”,组织高校与中小学校结对子、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结对子,全面提高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总结推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典型。鼓励各地改革创新,遴选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秀成果,树立一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省级示范课巡讲活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集中宣传一批各地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优秀教师典范,营造建设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
  高职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河北省有61所高职高专院校,经过长期努力,高职高专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河北省将抓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成立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建立了高职院校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结对帮扶机制并安排了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各高职院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上下功夫,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上求实效,为真正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养料,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坚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高校党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上重要日程,大力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和工作机制,构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使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有了坚强保障。党委成员带头走进课堂讲思政课,为大学生讲清国事、讲清国情,真正发挥党委统一引领作用,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堅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各高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省要求,以合理比例选强配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两个维度”的切入点锻造“信仰之师”。在数量上,按照不低于1:350的师生比不断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后备力量更加充足;在质量上,通过教学研讨常态化、教学能力优质化、素质素养高格化等有效途径与措施,以“六个要求”为标准持续提高思政课教师各项能力水平。
  坚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各高校在夯实理论课堂方面,注重运用高新信息技术,将VR技术、手机APP课堂互动、“移动课堂”等极具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思政课建设,特别是动画情景剧的创制,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获得学生一致好评。在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方面,注重实践教学。以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征集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为契机,充分挖掘梳理了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形式上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充分发挥抗大博物馆、岸下村教学学习点、西柏坡纪念馆等思政资源作用,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与此同时,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元素的“地方文化情景剧”让学生当主演,使其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报国之志。
  育人者先自育,改革者恒应变。河北省高职院校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探索出诸多具有特色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好评,取得了一定育人成效,极大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度和参与度,学生从过去传统课堂单一地被动听被动学,到如今理论课上“忙”起来,实践课上“动”起来,教师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双主体。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多所学校的多名教师参加国家、教育部、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奖,创新改革典型经验被媒体深度报道,年轻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也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深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创新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认真做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贯彻落实。
  压实党委、政府抓思政课建设的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省市县(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支持思政课建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思政课教科研水平。加大思政课教科研力度,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在一系列研究项目中设立思政课专项;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具体形式和推进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实施省级思政课优秀讲义出版工程,为更有针对性大学生思想引导、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聚焦高校思政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衔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设置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究方向。
  落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及配套激励措施。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2021年前配备到位。通过名师工作室、教研工作坊、授课大赛等一系列手段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培训。把思政课教师和优秀辅导员纳入省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加大支持力度。设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巧设问题链,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并通过对问题链的分析、探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优化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
摘要:乒乓球在中国体育运动中地位举足轻重,在乒乓球的教学中要抓住其特殊性,分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和技术知识的教学,同时把受教者按年龄及受教阶段,分为小学时期、中学时期和大学时期,教学者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应地培养其学习动机。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学习动机;动机培养  国球“乒乓球”是国人的骄傲,不仅体育界赫赫有名,而且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健身方式。乒乓球教学历史
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近年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力推进以思政教育为引领的校内理论实践课堂、校外社会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创新融合,实行“三环联动”, 打造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相融性实践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进而“红”起来。  搞活“小课堂”,让思政教育“新”起来  “一个便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全在审议朱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人世既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从长远看机遇大于挑战,从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从教育工作角度来看,就是要着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目标,不断优化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制度保障。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
每年都有大量的乳腺癌患者,因此,许多人对乳腺癌的致病因素,尤其是那些潜在性的可变因素很感兴趣,不孕不育的读者也不例外。就这件事。Burkman及其同事们对一项关于4575名乳腺癌病人的重要研究作了报告,并检查了助育药物疗法是否与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有关。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篮球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意志锻炼、身体素质培养以及篮球技巧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注意事项,促进高职篮球教学效率、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篮球游戏;高职篮球教学;实践应用  篮球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但结合教学实践
200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见参加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的代表时强调,民政工作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
摘要:小学生高年级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开展足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关注和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足球、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足球趣味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实施趣味教学的意义、小学高年级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小学高年级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足球;趣味;教学改革;措施  足球运
山东省胶州市铺集镇中心幼兒园坐落于山东省青岛西南翼德孝文化乡镇——铺集。幼儿园占地面积18009㎡,建筑面积3372㎡,户外活动场地面积11000㎡,绿化比例达65%。  儿童需要返璞归真的教育,幼儿园始终坚持“守护童真,激发童趣,共享童乐”的办园策略,以“让每一颗童心自然绽放”的办园目标,积极构建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园所活动场地布局科学合理,赋予环境以对话功能,建有四园八区八室,给予幼儿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