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给绿色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带来了推动契机。可持续生活方式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既能满足人类良性生活需求,又能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内容包括低碳行为、可持续消费、健康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青少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校应以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理念,养成可持续生活方式,培养生态文明素养,从而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但就当前北京中小学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情况分析,青少年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认知与行动还存在不足,低碳行为、可持续消费、健康生活的意识缺乏,没有真正深入理解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内涵,积极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态度与真实的可持续生活行为存在距离。
新时期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面临的挑战
青少年缺乏健康生活与卫生安全知识。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来临之时,反映出了人们基本健康安全知识的缺乏及生态意识与行为的欠缺。青少年缺乏健康与安全知识,还不能深刻体会到保持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居家学习期间以及暑假里,很多青少年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还出现了长时间上网游戏、吃喝无度、作息不规律等令人忧心的现象,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理念也没有很好地践行。因此,家庭与学校合力帮助青少年养成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当前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青少年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过程中认知与行动脱节。生态文明素养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关键能力与行为等。当前的相关教育多止于书本与屏幕,青少年缺少親身经历与实践体验的机会。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而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益于社会的人。
2018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组对首都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垃圾分类情况如下:每次都注意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学生只占32.11%,有时能做到的学生占比57%,可见,垃圾分类的意义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理解,行为落实有待加强。根据课题组2019年的调查,青少年在可持续生活方式上依然存在着知行脱节、知易行难的现象。经常使用空调且温度设置在 26 度以下的学生占 35.55% ;42.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休闲活动被严重网络化,以看微信、打游戏等活动为主。
基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为基础教育领域生态文明意识的建立发挥奠基性作用。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绿色消费、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与公益活动是社会成员的职责,更是青少年面向未来发展的社会责任。
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推进方略
完善宣传机制与青少年生态行动,建立可持续生活方式长效机制。从启蒙教育开始,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形成可持续生活方式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学校是开展可持续生活方式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优势,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体现出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可持续消费及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内涵,彰显其重要价值。通过课程及各种实践体验、宣传教育和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各年龄段学生体会生活与自然相融的感觉,培养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并将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使人们有效践行可持续消费、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完善社区治理与青少年公民责任,促进生态智慧社区共同体建设。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疫情期间社区功能凸显,很多社区采用多种智能科技产品助力防疫,如机器人送餐、测体温等,生态智慧社区正在缓缓打开,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垃圾分类是新时期社区治理的又一重要目标,涉及居民、社区、企业与政府等多个层面,具有关联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就对社区治理乃至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应以垃圾分类落实为契机,与学校、家庭联手,开展绿色社区课程研发,服务社区生态治理,建设生态智慧社区,完善益于开展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配套设施,增强各个阶段的学习者尤其是青少年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责任感,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以青少年生态行动带动家庭的整体行为,从而形成基层社区治理的智慧行动共同体。
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与劳动教育,构建教育联动共同体。垃圾分类作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北京市教委已要求将其知识融入相关课程,并发布《北京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校园垃圾分类重点任务同步发布,规定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朴素、乐观向上的优良品格。家长要与中小学生一起进行家庭与社区劳动,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树立良好家风,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在家庭成员心中落地生根。通过青少年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的落实,带动家庭以及生活的社区共同实现垃圾分类全民行动。以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行为与意识为纽带创造跨时空、跨文化的课堂、学校、家庭、社区共同体。
敬畏自然与行为规范,以法制教育规范青少年行为方式。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人类脆弱且渺小,因此需要教育青少年敬畏自然,尊重生态规则。学校应引导青少年学习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2020年4月北京公布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行为,如禁止猎食野生动物、乱放生破环生态等。新条例体现了立法的初衷“立法是规范,罚款是约束,自觉是目标。”因此,教育青少年知法、懂法并依法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履行公民义务,敬畏自然、关注环境、保护资源、珍惜生命,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新时代生态公民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与节能减排教育,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青少年深入理解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构建可持续生活方式,通过更健康、更包容、更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去迎接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香玉
青少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校应以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理念,养成可持续生活方式,培养生态文明素养,从而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但就当前北京中小学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情况分析,青少年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认知与行动还存在不足,低碳行为、可持续消费、健康生活的意识缺乏,没有真正深入理解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内涵,积极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态度与真实的可持续生活行为存在距离。
新时期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面临的挑战
青少年缺乏健康生活与卫生安全知识。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来临之时,反映出了人们基本健康安全知识的缺乏及生态意识与行为的欠缺。青少年缺乏健康与安全知识,还不能深刻体会到保持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居家学习期间以及暑假里,很多青少年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还出现了长时间上网游戏、吃喝无度、作息不规律等令人忧心的现象,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理念也没有很好地践行。因此,家庭与学校合力帮助青少年养成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当前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青少年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过程中认知与行动脱节。生态文明素养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关键能力与行为等。当前的相关教育多止于书本与屏幕,青少年缺少親身经历与实践体验的机会。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而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益于社会的人。
2018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组对首都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垃圾分类情况如下:每次都注意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学生只占32.11%,有时能做到的学生占比57%,可见,垃圾分类的意义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理解,行为落实有待加强。根据课题组2019年的调查,青少年在可持续生活方式上依然存在着知行脱节、知易行难的现象。经常使用空调且温度设置在 26 度以下的学生占 35.55% ;42.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休闲活动被严重网络化,以看微信、打游戏等活动为主。
基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为基础教育领域生态文明意识的建立发挥奠基性作用。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绿色消费、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与公益活动是社会成员的职责,更是青少年面向未来发展的社会责任。
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推进方略
完善宣传机制与青少年生态行动,建立可持续生活方式长效机制。从启蒙教育开始,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形成可持续生活方式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学校是开展可持续生活方式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优势,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体现出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可持续消费及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内涵,彰显其重要价值。通过课程及各种实践体验、宣传教育和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各年龄段学生体会生活与自然相融的感觉,培养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并将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使人们有效践行可持续消费、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完善社区治理与青少年公民责任,促进生态智慧社区共同体建设。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疫情期间社区功能凸显,很多社区采用多种智能科技产品助力防疫,如机器人送餐、测体温等,生态智慧社区正在缓缓打开,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垃圾分类是新时期社区治理的又一重要目标,涉及居民、社区、企业与政府等多个层面,具有关联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就对社区治理乃至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应以垃圾分类落实为契机,与学校、家庭联手,开展绿色社区课程研发,服务社区生态治理,建设生态智慧社区,完善益于开展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配套设施,增强各个阶段的学习者尤其是青少年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责任感,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以青少年生态行动带动家庭的整体行为,从而形成基层社区治理的智慧行动共同体。
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与劳动教育,构建教育联动共同体。垃圾分类作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北京市教委已要求将其知识融入相关课程,并发布《北京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校园垃圾分类重点任务同步发布,规定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朴素、乐观向上的优良品格。家长要与中小学生一起进行家庭与社区劳动,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树立良好家风,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在家庭成员心中落地生根。通过青少年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的落实,带动家庭以及生活的社区共同实现垃圾分类全民行动。以青少年可持续生活方式行为与意识为纽带创造跨时空、跨文化的课堂、学校、家庭、社区共同体。
敬畏自然与行为规范,以法制教育规范青少年行为方式。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人类脆弱且渺小,因此需要教育青少年敬畏自然,尊重生态规则。学校应引导青少年学习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2020年4月北京公布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行为,如禁止猎食野生动物、乱放生破环生态等。新条例体现了立法的初衷“立法是规范,罚款是约束,自觉是目标。”因此,教育青少年知法、懂法并依法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履行公民义务,敬畏自然、关注环境、保护资源、珍惜生命,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新时代生态公民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与节能减排教育,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青少年深入理解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构建可持续生活方式,通过更健康、更包容、更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去迎接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