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第五九研究所,是一个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为主的,基础性、公益性科研院所。“十五”以来,该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兵装集团公司“科技兴司、建设科技创新先导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集团”等战略牵引下,坚定不移地走材料工艺技术的集成创新之路,突破了传统基础性、公益性科研院所的若干发展瓶颈,正在实现快速发展:
——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已经确立了在行业的领军地位,在行业已具备相当的影响力。
——以大无畏的胆识进入弹药领域,磨砺5载,集多项技术之大成,终有所得。
——“十五”至今,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2项,申报各类专利16项;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为20多家企业解决了上百项技术难题和工艺瓶颈。
——科研课题已覆盖总装、国防科工委、国家科技部、各军工集团,为装备研制提供功能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服务。
2007年3月,五九所喜获“国防科技工业工艺创新先进集体”殊荣。5月,又被重庆市科委和教委授予首批“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称号。
技术立所精准定位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五九所凭借当时国内一流的系列成形技术、车用阴级电泳技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创造了可圈可点的业绩,直接促成了该所的繁荣和辉煌。但也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该所的主要精力发生了偏离,眼光更多地停留在对经济规模和利益指标的追逐上,科研研发投入减少,技术进步迟缓,很快便丧失原有的、技术上的先发优势,研究所的科研、生产经营危机四伏,陷入低谷。“由技术而兴,又由技术而衰”,在刻骨铭心的痛楚中,2002年,所里牢固树立了“科研兴所”的办所思路,确立了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实现了研究所主业发展的回归。
2003年,五九所抓住机遇,以自然环境试验、隐身材料及工程化应用两个专业为基础,着力建设该所科研的核心能力,构建了该所全新的科研试验体系。
2004年,为顺应国防工业“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五九所将科研的超前意识、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等观念引入科研开发工作,对全所近十个专业发展方向进行结构调整、归并、融合。
2005年,在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兴司”、“科技创新先导性企业”等战略牵引下,五九所将2002年提出的“科研兴所”进行升华和具体化,提出了实施“技术立所”发展战略,立足集成创新,强化核心技术研发。
2006年,五九所“八大核心技术”体系初见端倪,集成创新成效显著。五九所已由在原兵器工业部无足轻重的研究所,转变成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三个省部级技术中心的科研单位,成为兵装集团公司不可或缺的骨干研究所。
同时,该所还通过获取各种资质,拓展了发展空间,“十五”至今相继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国家和国防实验室认可、计量资质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
集成创新挑战观念
“十五”初期的五九所,专业面广而发展的深度不够,系统集成技术匮乏,直接导致科研对产品生产的支撑力度不强,配套层次低下,不能成系统地解决产品在材料和制造技术中的难题,从而成为制约研究所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所领导班子又敏锐地看到产品的发展迫切需要工艺和材料的集成技术来支撑,而经过“九五”科研工作的积淀,五九所各专业间互融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市场在呼唤,发展在召唤,五九所以“保军报国”的使命感和“强所富民”的责任感,以发展眼光求得创新观念,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文化理念推进创新行动,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中实施技术升级换代的集成创新工程。
专业结构的整合必然带来观念的碰撞,人、才、物等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触及利益的调整和分配。一时间,所里思潮涌动,人心浮动。但是所班子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看到一旦脱离了技术的集成和创新,五九所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始终处于国防科技工业边缘化的地位,研究所的未来岌岌可危。所班子在统一思想认识后引导全所干部职工开展“五九所发展定位”的大讨论,各专业也针对专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几上几下的分析、研讨。很快,全所上下统一了思想和行动。短短几年,五九所的科研开发体系由原10个专业调整重组为3大强势专业,3个特色专业共6大专业,8大核心技术构成的科研开发体系。科研研发实现了单项技术向多技术集成的转变;实现了从单纯的材料工艺、试验测试研究向产品设计领域的延伸。
五年前,该所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弹药专业,只是在弹箭的功能材料研究上掌握了一些单项的核心技术,弹药研发的人才队伍还相当弱小。所领导班子牢记“保军报国”的神圣使命,在兵装集团公司“科技兴司、军品立位”战略指导下,果断决策,提出整合所内优势专业,引进弹药人才,联合企业院校共同开发,走集成创新之路发展先进弹药事业。这项开先河的事业,倾注了所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步在行业中崭露头角。集成创新 ,是该所对“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的最好诠释。五九所弹药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的正是“敢为人先”的创新胆识,以大无畏精神在新的技术领域扬长避短,实现了自我发展的超越。
集成创新有容乃大
五九所领导班子一致认为,集成创新必是以共同愿景为前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真诚合作后的多方共赢。在集成本所内部各单项技术的同时,该所选择了“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走出去、引进来,与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开放式合作关系,强强联手,共谋发展。
在某测试技术系统的研究与建设中,该所与国内数家高校、科研院所精诚合作,将他们先进的测试理论和评价方法集成到该所的材料研究中,集成多个学科的优势技术,突破了数十项技术难题,建成了国内唯一的某性能测试系统,取得了多项突出的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在某弹药的联合攻关中,该所用先进材料及工艺技术,整合了国内某高校优化设计的理念及国内数家弹药制造厂家的验证、制造的条件和经验。虽然合作各方有明确的责、权、利,但在合作过程中,五九所不计得失,主动为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如某厂的弹药装配场地缺防爆装置,五九所把价值20多万元的防爆空调、防爆除湿机等装备搬到现场,改善试验条件;某厂经多次试验,始终不能解决攻克一技术难关,五九所派出技术人员与该厂共同研究改进方案,除该厂外,五九所也积极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最终解决了该技术难关;某厂具备有关试验的试验平台,但缺少检测的测试元件,五九所也无偿给予提供,没有耽误一天试验。
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是明确的,也是相对的,为了共同奋斗的大目标,五九所用“容”的胸怀,赢得了合作方的认同和配合,“产、学、研”的各方在共同的平台上,见仁见智,集成创新结出了技术的硕果。
集成创新方法独到
“集成创新,不是单项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系统性能质的飞跃。”为了达到这一研究目的,该所在集成创新的科研方法上有独到之处:
首先是实现了研究原理上的创新突破。目前国内外在某弹药的研究上常规的作法是采用串联式结构。该所经大量科学试验,成功地实现了并联式结构研究原理的实践验证,突破了串联式的技术局限,达到了最佳增程效果,同时还降低了串联式结构带来的高昂成本。目前,该所已成为国内外唯一采用并联式结构而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的单位,已将多项成熟的、低成本制造技术用于产品组件研制,既保证了集成后产品技术的可靠性,又使产品在研制阶段就具备了良好的低成本特性。
其次是采用多因素-单因素排查和验证法,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科学地寻求技术解决方案。影响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的原因往往是系统而复杂的,有原理上的,也有工艺上的、材料上的,因此,技术的拆分尤其重要。该所在研究过程中把复杂的多因素技术难点拆分成单因素,对每一个单因素进行分析排查,当单因素上的技术梗阻点找到后,便开展多个解决方案的研讨,排除不可行的方案后,即着手成熟方案的验证试验,并在验证中不断优化设计,直到技术问题的解决。单因素上的单个技术问题逐一解决后,再逐级向上综合,多因素的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在某产品的研制试验中,该所共分解了7、8个部件,10多个因素,反复进行多因素-单因素拆分、排查、攻关,单因素验证-多因素集成验证,方案不断得到了优化。目前此方法已在该所集成项目中广为推广应用。
第三是“头脑风暴”开拓思路。在方案讨论中,项目组成员在项目总师的带领下,进行充分讨论,对技术方案发表意见与看法,提反对意见者、或者持“异端学说”,都不会被招致异议,相反有创新思维的,被验证取得技术突破的,还会得到所里的重奖。这极大地激发了项目组成员对问题的探索,事实恰好证明,许多复杂问题的破解方向正是在这种激烈的争论声中逐渐清晰、明了。该所用这种方式鼓励创新思维,发挥项目组的群体智慧,破解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集成创新管理出新
技术的集成性和管理的集成性在该所集成创新的过程中始终相生相伴。无论是是单项技术向多项技术的集成,还是单纯的材料、工艺、试验研究向产品领域的拓展,都需要克服传统共性技术单一的研究、开发、应用的管理模式,按集成性的管理模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一是将产品管理模式引入过程管理,强调产品文化的规范性。产品管理在企业里并不是新鲜事,但在一个以技术基础、工艺材料研究为主的研究所里绝对是管理理念上的变革。该所在技术集成项目和产品研发项目中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实行“项目预验收和预答辩评审制”等过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技术状态的管控,初步形成了产品管理的雏形。大力倡导产品管理和产品文化,加速了该所集成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
二是组织跨部门、跨专业的技术攻关及管理团队,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以项目为纽带组成,是“产、学、研”模式在所内的缩影版。“团结、协作、责任、荣誉”是团队成员共同的理念,它是由专家带领的、跨专业的、高协调性的研发或管理队伍。研发团队重学习、交流、取经,抓验证、总结、提高,及时激发潜在的灵感,大胆突破原有设计思维的局限,加速了研发过程。在该所集成创新的征途中,涌现出多个优秀的创新团队。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创新团队进行表彰奖励足以见得创新团队对集成创新事业的贡献,“集成创新靠创新团队来实现。”已成为该所所领导班子的共识。
三是用考核和激励政策推进集成创新。在将系统集成理念引入科研工作以后,该所对技术集成项目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同时为了保证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该所在科研项目的不同阶段实行层次分明的考核和激励政策,分立项、鉴定验收、工程化应用、对核心技术的支撑力度四个方面实施考核、激励,有效地避免了重立项、轻研制;重成果、轻应用;重单项,轻集成的研发倾向。该所还高度重视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技术研发上的创新成果和专利的成果完成人给予物质上的重奖。如此种种,用政策保障了技术集成创新的永续推进。
技术创新人才为本
创新的时代也是创新人才的时代。该所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用事业的平台吸引人,用优越的工作条件留住人,更用成长的土壤造就人。近年来,该所建立了“人才双通道”机制,制定了《五九所学术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五九所后备学术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五九所技能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并开展了首届评选活动,为专业技术人员增强进取意识,快速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还取得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资格;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良禽择木而栖”,近3年来,该所共吸引和培养了硕士以上专业人才50余人,推动了人才资源向核心优势专业的集聚,为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该所主要专业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行业内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增强了该所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硬件作保障
集成创新项目需开展大量的试验和验证,对测试手段和条件的要求较高,近年来,五九所抓住机遇争取国家研制保障条件建设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科研试验条件,满足了开展集成创新项目的硬件条件需求。同时该所还利用这些手段条件,与北京科技大学、美国TA公司、日本耐候试验中心、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国内外的研究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试验研究,为集成创新项目搭建良好的硬件平台。
技术引领发展,创新书写未来。在“技术立所”战略的牵引下,该所凭借对“保军报国”使命的执着追求,以创新观念推进创新行动,以强强联合拓展创新平台,以集成创新快速突破核心技术,综合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对兵装集团主导军品乃至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撑力度不断增强,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向国防军工骨干研究所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