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杭白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颍泉区杭白菊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制定扶持政策;成立专门产业服务组织,强化服务指导;成立产业联合体,重视全产业链塑造等。
  关键词:颍泉区;杭白菊;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5-88-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杭白菊市场销量越来越大,价格逐年稳步提高。颍泉区自2013年开始引种杭白菊,因种植技术简单易学,投资成本不高,经济效益好,杭白菊产业发展迅速。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自引进种植以来,发展迅速,已从2013年的12hm2,扩大到目前的400h㎡左右,种植区域也由原来的行流镇,辐射到伍明、老庄、周棚、中市等镇、办,尤其是以徽宏家庭农场、景超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行流镇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已达到了200hm2。当前群众种植积极性较为高涨,发展种植的势头较好,预计2016年种植面积将达1 000hm2,杭白菊产业将成为带动颍泉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
  1.2 产品加工初具雏形 作为杭白菊,鲜花的采摘期集中,保质期较短,人工传统蒸晒受天气影响较大,一旦错过季节,损失较大。围绕杭白菊初加工,乾丰杭白菊有限公司、荣乐杭白菊有限公司采取微波蒸汽杀青工艺,引进了加工设备,保证了菊农的种植利益。目前乾丰杭白菊有限公司能够满足240hm2鲜花的加工能力,荣乐杭白菊有限公司能够满足200hm2鲜花的加工能力。根据发展需要,目前2公司均在扩大加工能力,扩产后,2家企业可满足2 000hm2鲜花的加功能力。
  1.3 饮用菊品牌初步打造 目前,各杭白菊企业较为重视品牌的打造,分别注册了“久香缘”、“艺雅堂”、“益寿菊”等饮用菊品牌,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久香缘”、“艺雅堂”杭白菊先后参加了上海农展、合肥年货交易大会,现场交易额分别达到了84万元和117万元,产品受到了上海、合肥市民的广泛欢迎,开拓了茶用菊市场。
  2 产业特点
  一是杭白菊种植技术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二是投入成本小。除土地租金外,其主要投入为人工成本,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性投入每667hm2不到500元;三是投资回报快。在我地杭白菊既可春栽,也可在午季小麦收获后种植,11月份即可采摘上市,当年采收完毕,每hm2纯收入在30~60万元之间;四是加工流程易于操作,在其加工过程中,没有提取、浸出、分离等复杂工艺,工序易于操作;五是产业带动能力强,杭白菊从种植到采摘用工较多,据测算每h㎡可带动用工400个以上,尤其在采摘期,用工集中,是产业扶贫的良好选择。
  3 存在问题
  3.1 种植规模偏小、标准化程度不高 杭白菊价格虽然连年走高,市场前景较好,种植规模达到了400hm2,但产业规模明显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够。同时,广大种植户管理粗放,用肥、用药全凭经验,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在越来越重视质量安全的今天,生产者明显质量安全意识不够。
  3.2 种苗意识不强、种植品种较少 杭白菊主要通过扦插进行繁殖,属无性繁殖。其经过连年的种植繁殖,种质明显退化,产量明显较低,抗性减弱。种苗原则上应3a更换1次,绝对不能超过5a。但目前,无论农户、家庭农场,还是合作社、企业,均对种苗的更换没有意识,品种来源是否纯正更无从谈起。同时种植的品种99%为杭白菊,仅有极少一部分种植皇菊,茶用菊品种明显偏少,更没有适合当地生产的专属地域品牌,高端市场不能占领。
  3.3 品牌意识不强、市场细分程度不够 虽然企业也注册了杭白菊商标,但品牌的意识明显不强,没有一家通过绿色、有机认证,更没有一家获得名牌产品认证,没有形成自己的专属品牌,主要还是依靠杭白菊、皇菊品牌效应。同时不同企业产品包装缺乏差异化,都是同类产品一样的包装,消费目标人群缺乏定位,市场缺乏细分。
  3.4 行业缺乏团队意识、良性、错位发展没有形成 从目前我区杭白菊从业者抱团闯市场、互惠互利的团队意识普遍缺乏,尤其是大户、企业之间,同质化经营、恶性竞争,甚至互相拆台、诋毁,没有形成集团优势、良性竞争、错位发展。
  3.5 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保健功能没有得到延伸 目前全区杭白菊产业的发展仅仅限于种植和初加工,其产前的种苗产业、产后的深加工行业均没有涉足,而凉茶生产、茶饮文化、和其具备的保健休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4 发展对策
  4.1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制定扶持政策 杭白菊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能力大,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典型产业,但目前该产业并没有纳入全区的现代农业扶持政策之中。因此建议区政府及时制定杭白菊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颍泉区杭白菊产业发展基金。从标准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和产业经营等方面进行产业扶持,引导更多农户投身到杭白菊产业中来。
  4.2 成立专门产业服务组织,强化服务指导 区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杭白菊产业服务组织,强化对杭白菊企业从种植到加工,从品牌打造到产品营销的指导服务,引导杭白菊种植、加工企业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大学院所等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进行科技协作攻关,创新品、树品牌,开展品种选育,“颍菊”或“淮菊”专属品牌;引进凉茶、医药等深加工产业,提高全区杭白菊产业的加工能力、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开展根茎叶综合利用研究和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杭白菊附加值,实现杭白菊产业的深层次发展。
  4.3 成立产业联合体,重视全产业链经营 要成立杭白菊产业联合体,通过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经营行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种苗、栽培、加工、营销、保健、养生等全产业链经营,良性、错位发展态势,促进杭白菊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紧密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基地、农户扩大合作,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政策扶持,解决加工企业用地和扶持加工设施设备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和技术改造,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提升杭白菊整体质量档次和效益水平。
  4.4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颍泉杭白菊品牌 以“绿色、优质、安全”作为提升杭白菊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标准化制度;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为抓手,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创建为手段,创立一批杭白菊知名品牌;强化品牌创意和营销策划,举办“颍菊节”等节庆活动,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拓展市场营销;深度挖掘杭白菊茶饮文化,充分发挥其可食、可酿、可饮、可药、可观的功能,引导企业围绕产业发展旅游、休闲、保健产业。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介绍了徽州区无公害大棚蔬菜的生产与发展现状,梳理了徽州区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的优势,分析了制约无公害大棚蔬菜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全区无公害大棚蔬菜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无公害;大棚蔬菜;对策;徽州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73-02  徽州区地处皖南腹地。京福高铁快速通道、合铜黄高速、205国
摘 要:阳江市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每年的用种量达120万kg。通过对阳江市种子市场监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进一步规范和净化阳江市的种子市场,提高相关机构的专业水平,为种子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种子市场;监管现状;阳江市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18-02  种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保障广大农户切身利益的一个重要
摘 要:该文阐述了灵山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茶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灵山县茶叶产业化、品牌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灵山县茶叶;产业化;品牌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11-02  灵山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据载,灵山县从元朝开始种植茶叶,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49年前,全县茶叶生产规模小,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年深入,农村沼气呈现出使用率不高、闲置弃用严重等,严重阻碍了国家投资效益的发挥。该文通过对江西省铅山县农村沼气使用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影响当前农村沼气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促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沼气使用;现状;对策;铅山县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为了解不同保留密度秃杉人工林生长和林下植被状况,对保留密度分别为1 600株/hm2、1 800株/hm2和2 000株/hm2的秃杉人工林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留密度越大,秃杉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总蓄积量均越小,林下植被的种类也越少,植物多样性指数越低。其中以保留密度为1 600株/hm2的秃杉林的生长量和蓄积量最大,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  关键词:秃杉;保留密度;林
摘 要:通过对成都地区冬小麦蚜虫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蚜虫的种类主要为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发生高峰期为小麦孕穗至抽穗期,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小麦拔节期。  关键词:冬小麦;蚜虫;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1-0075-02  麦蚜,俗称蜜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为害小麦,也为害水稻、高粱、看麦娘等多种禾本科植
目前以Arc GIS软件为主的"3S"系统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以Shapefile格式为主。Shapefile格式文件虽然简单易用,但在面对大数据和复杂林业数据模型时会出现
摘 要:延平区食用野果资源利用历史悠久,但利用水平低。通过对食用野果的调查、统计、分析,提出食用野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延平区;野果资源;保护利用;初探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79-03  食用野果资源目前尚无准确定义,本文所指的食用野果主要指植物的种子、种皮、假种皮、种托、果实、果托、花序轴等能够为人生食或经简单加能
摘 要:通过开展马铃薯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处理比切块播种处理的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0.8%、7.1%、13.4%、7.5%、3.7%,增产24.9%。  关键词:马铃薯;整薯播种;切块播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75-02  马铃薯在民乐县栽培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