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并与徒手置钉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对照的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20例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脊柱疾病患者纳入机器人辅助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1~85岁,平均54.1岁。同期选取20例脊柱疾病患者纳入徒手置钉组,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54.8岁。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脊柱CT薄层扫描,机器人辅助组利用机器人辅助系统进行术前置钉规划,术中辅助置钉,记录透视次数及置钉时间等,术后复查CT根据判断螺钉位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94枚,机器人辅助组1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因自身原因改用徒手置钉,其他19例成功应用机器人引导置入124枚螺钉。机器人辅助组(平台安装+透视匹配)平均透视次数为(7.0±2.5)次,徒手置钉组平均透视次数为(12.6±4.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平均机器匹配时间(机器匹配+平台安装)为(18.9±7.2)min,机器人辅助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3.7±1.5)min,徒手置钉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4.3±0.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术中透视和术后CT显示所有机器人引导置入的螺钉(100%)均准确的置入椎弓根内。根据Rampersaud分类法,机器人辅助组124枚螺钉位置均为A类。徒手置钉组Rampersaud分类为A类198枚,B类28枚,C类16枚,D类4枚。其准确率(A类和B类)为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机器人组平均总手术时间(268.3±74.0)min,徒手置钉组平均总手术时间(267.5±65.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0)。机器人组平均手术出血量(285.0±240.2)ml,徒手置钉组平均手术出血量(640.0±389.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可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辐射量,进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其在脊柱微创、翻修、脊柱畸形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