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雪作为当代文坛的一个独特存在,其文本一直备受学界关注。选择身体的角度来阐释残雪的小说,是因为残雪小说中存在着丰富的身体书写。残雪的每篇小说都是其精神自传,由于身体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因而通过身体来表达精神就成为残雪小说的重要旨趣。残雪小说经常出现各式各样的病人,他们患有各种各样的怪病,然而这里的疾病却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它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
【关键词】:残雪;小说;身体;疾病
很多人都对残雪的小说表示无法理解,看不懂,究其缘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残雪小说让读者觉得非常奇怪,而这种奇怪也与她对疾病的描写有关。
我認为残雪小说中奇怪的疾病主要有三个方面。奇怪的表现之一就是疾病主体的模糊性。残雪小说中的病人到底是谁,生病的人说自己没病,没病的人说别人有病,是大家都没病,还是大家都有病?《山上的小屋》中主人公埋怨,所有人的耳朵都出了毛病,因为她听到了大家听不到的声音,而她的家人却在黑咕隆咚的地方窃笑她才是真正的病人。这就好比,一个听力异常好的人,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是他有病还是别人有病?如果以他的听力标准为正常,那么别人肯定就不正常,反之,如果别人是正常,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病的。疾病的认定,有时仅仅是因为标准的不同。个体的清醒对抗大众的疾病,生病的不是大众,而是那个本来健康的个体。在小说《山上的小屋》中,我们很难判断,生病的是主人公,还是她的家人。疾病有时不是一个生理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概念。然而,残雪的立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她小说中的“病人”,往往都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奇怪的表现之二,人物表征与疾病症状的矛盾。生病的人,没有相应的疾病症状,反倒是那些健康的人“病”得不轻。从某种角度来看,身患疾病的人物都是一些精神的斗士,他们不但没有被疾病打倒,反而越病越勇。《盗贼》里的胡三老头,虽然身患癌症,但一点也不悲观,反而像注了兴奋剂,像毛头小子一样好斗,几个回合就把盗贼击败了。《生死搏斗》中老裴的侄儿没有一点征兆地就患上了晚期癌症,从表面上看一点儿也不像病入膏肓的患者。他死去的时候脸庞栩栩如生,并且浑身洋溢着活力。《黑眼睛》中的黎嫂,大家都觉得她看上去很健康,身体好得很,不像有病的人。但独具慧眼的三叔,却认为某个女人越是健壮,她的生活就越是绝望。没过多久,黎嫂突发脑溢血死在了小水沟里。“‘病’和‘强健’大概也是一对矛盾,病得越深自我意识越清晰,理智越健全,健全的理智又似乎是为了促进疾病的泛滥。”在那些身患重病的人的体内,“病”与“强健”的矛盾比平常人的矛盾更激烈,患者的自我意识也越清晰。这种来自疾病强大的作用力又促使了“强健”的发展,“强健”越发展疾病越泛滥。
奇怪的表现之三,疾病本身的怪异。《阿娥》里的小女孩阿娥,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奇怪的病,发病的时候脸色铁青,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她既当病人又当医生地要求自己睡在一种玻璃容器中进行“隔离”,还说柜子里面很有意思,阳光使她的血变黑,花粉使她的气管黏膜肿胀。《一种奇怪的大脑损伤》的第一句话就以疾病开头。主人公的一位朋友,说他患有一种疾病,但是没有人发现他生病了。他自己把这种疾病定义为“一种特殊的大脑损伤”。这种病的症状是看不见的,只能从语气中去体会,接着他又说道,这种病相当于先天性心脏病之类,但并不致命,他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这种疾病。《变迁》里的主人公也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医生说是‘硬皮症’。开始是四肢大面积地脱皮,脱得露出里面的红肉,到后来除了头部,全身的皮都脱光了。
残雪小说中那些身患怪病的人物,都不是一些普通的人,他们的灵魂来自另一个世界。怪病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用常理和现实去印证他们的“怪”,而是从这种“怪”中把反思的矛头转向自己,让读者和描述者在自我反思中达到内心的澄明。而残雪所做的工作就是“将病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津津乐道地来做形而上的分析,并在说的过程中唤起人对生命对理想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病入膏肓不一定是不幸,这样的灵魂有可能更充分地感受到天堂光芒的照射……。”表面越肮脏,生命力越旺盛;肉体愈残缺,灵魂越饱满;肉体病得越重,精神的境界越高
从深层次来看,残雪小说中的大部分疾病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而是一种表现主义的符号。《天窗》里的主人公,一生下来便被扔进尿桶里面,因为被尿泡过,长大后,他的“眼珠老往外鼓,脖子软绵绵的,脑袋肿得像个球,肋骨早被结核杆菌啃空了”。他的父亲是一个晚期梅毒病患者,鼻子烂成两个吓人的小孔,母亲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他的两个兄弟像猴子一样在屋顶上爬来爬去,两兄弟的腹部空虚透明,一个巨大的胃痉挛地渗出绿色的液体。显然,这里的疾病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疾病是截然不同的。从常理来说,现实中是不存在“空虚透明的腹部”,也不存在“生下来就被泡在尿桶”的人,如果谁的“肋骨被结核菌啃空了”,“胃里面渗出绿色液体”就好比判了死刑。
苏珊·桑塔格也认为,疾病表达了一种人物对事物不满的感觉。表面上描写的是疾病,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表達。《天窗》里的一系列有关疾病的描写实质上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达,是主人公内心世界语言的体现。主人公首先不满的就是自己,一是自己的出生,二是自己的身体。众所周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更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作为这个家庭里思想觉悟最高的人,却一生下来就被扔进尿桶,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悲剧。“尿桶”在这里象征了肮脏的家庭环境和低劣的出身,而“我”那被啃空的肋骨则是“我”受病态环境折磨的结果和与生俱来劣根性的证明,这直接导致了“我”对自己身体的不满。其次,是“我”对父母亲的不满,表现在“我”对父亲疾病的揭丑。在常人看来,梅毒是一种难以启齿的性病,它通常与不正当的性关系联系在一起。而“我”不仅不履行“子为父隐”的职责,反而多次提及父亲的这种疾病,表面上是在说疾病,实际上是在谴责父亲性生活糜烂,从侧面反映了“我”对母亲的不满。归根结底,父母是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并让“我”承受痛苦的罪魁祸首。第三,“我”对兄弟的不满。他们因为饥饿,腹腔已经变得透明,“巨大的胃痉挛地渗出绿色的液体”,欲望已经从他们的身体里满溢而出,驱使着他们像猴子一样在地面上爬行,原始的动物本能遮蔽了人性的光辉。
能指的堆砌是符号的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布谷鸟叫的那一瞬间》中,自述者作为一名白内障患者,体质虚弱,她的母亲也认为她有肺气肿。
“我问妈妈:为什在深夜,每一张紧闭的房门一敲就开,然后看见同样一面可怕的镜子?妈妈说,那是由于我患有肺气肿。凡是患有肺气肿的人,都喜欢在夜里去敲人家的门,他们内心世界不平衡,一生都在冒险的冲动中。”
这里的“肺气肿”实际上是一个丧失了所指的能指。我们可以用“肺结核”“抑郁症”“精神病”等其它我们能够想到的词语来替换它,并保持原文意思不变。小说语言之间的断裂是导致能指的漂浮的根本原因。“看见可怕的镜子”与“肺气肿病”,这两个事件之间是没有因果联系的。“患肺气肿病的人”与“夜里敲别人家的门”这两个事件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从这段话的结构来看,它主要是由“因为……所以……”和“凡是……都……”这两种结构组成。这两种语句结构决定了其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将那种不具备这种逻辑关系的内容强制置入语句结构之中,那么结果将会导致语言结构的破裂与能指的漂浮,造成语言含义的模糊。这是残雪语言的特点,也是大多数人觉得残雪小说费解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能指的漂浮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读者应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和分析,而不应该断章取义。
注释:
[1]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74.
[2]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74.
[3]残雪.从未描述过的梦境[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5.
【关键词】:残雪;小说;身体;疾病
很多人都对残雪的小说表示无法理解,看不懂,究其缘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残雪小说让读者觉得非常奇怪,而这种奇怪也与她对疾病的描写有关。
我認为残雪小说中奇怪的疾病主要有三个方面。奇怪的表现之一就是疾病主体的模糊性。残雪小说中的病人到底是谁,生病的人说自己没病,没病的人说别人有病,是大家都没病,还是大家都有病?《山上的小屋》中主人公埋怨,所有人的耳朵都出了毛病,因为她听到了大家听不到的声音,而她的家人却在黑咕隆咚的地方窃笑她才是真正的病人。这就好比,一个听力异常好的人,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是他有病还是别人有病?如果以他的听力标准为正常,那么别人肯定就不正常,反之,如果别人是正常,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病的。疾病的认定,有时仅仅是因为标准的不同。个体的清醒对抗大众的疾病,生病的不是大众,而是那个本来健康的个体。在小说《山上的小屋》中,我们很难判断,生病的是主人公,还是她的家人。疾病有时不是一个生理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概念。然而,残雪的立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她小说中的“病人”,往往都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奇怪的表现之二,人物表征与疾病症状的矛盾。生病的人,没有相应的疾病症状,反倒是那些健康的人“病”得不轻。从某种角度来看,身患疾病的人物都是一些精神的斗士,他们不但没有被疾病打倒,反而越病越勇。《盗贼》里的胡三老头,虽然身患癌症,但一点也不悲观,反而像注了兴奋剂,像毛头小子一样好斗,几个回合就把盗贼击败了。《生死搏斗》中老裴的侄儿没有一点征兆地就患上了晚期癌症,从表面上看一点儿也不像病入膏肓的患者。他死去的时候脸庞栩栩如生,并且浑身洋溢着活力。《黑眼睛》中的黎嫂,大家都觉得她看上去很健康,身体好得很,不像有病的人。但独具慧眼的三叔,却认为某个女人越是健壮,她的生活就越是绝望。没过多久,黎嫂突发脑溢血死在了小水沟里。“‘病’和‘强健’大概也是一对矛盾,病得越深自我意识越清晰,理智越健全,健全的理智又似乎是为了促进疾病的泛滥。”在那些身患重病的人的体内,“病”与“强健”的矛盾比平常人的矛盾更激烈,患者的自我意识也越清晰。这种来自疾病强大的作用力又促使了“强健”的发展,“强健”越发展疾病越泛滥。
奇怪的表现之三,疾病本身的怪异。《阿娥》里的小女孩阿娥,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奇怪的病,发病的时候脸色铁青,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她既当病人又当医生地要求自己睡在一种玻璃容器中进行“隔离”,还说柜子里面很有意思,阳光使她的血变黑,花粉使她的气管黏膜肿胀。《一种奇怪的大脑损伤》的第一句话就以疾病开头。主人公的一位朋友,说他患有一种疾病,但是没有人发现他生病了。他自己把这种疾病定义为“一种特殊的大脑损伤”。这种病的症状是看不见的,只能从语气中去体会,接着他又说道,这种病相当于先天性心脏病之类,但并不致命,他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这种疾病。《变迁》里的主人公也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医生说是‘硬皮症’。开始是四肢大面积地脱皮,脱得露出里面的红肉,到后来除了头部,全身的皮都脱光了。
残雪小说中那些身患怪病的人物,都不是一些普通的人,他们的灵魂来自另一个世界。怪病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用常理和现实去印证他们的“怪”,而是从这种“怪”中把反思的矛头转向自己,让读者和描述者在自我反思中达到内心的澄明。而残雪所做的工作就是“将病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津津乐道地来做形而上的分析,并在说的过程中唤起人对生命对理想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病入膏肓不一定是不幸,这样的灵魂有可能更充分地感受到天堂光芒的照射……。”表面越肮脏,生命力越旺盛;肉体愈残缺,灵魂越饱满;肉体病得越重,精神的境界越高
从深层次来看,残雪小说中的大部分疾病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而是一种表现主义的符号。《天窗》里的主人公,一生下来便被扔进尿桶里面,因为被尿泡过,长大后,他的“眼珠老往外鼓,脖子软绵绵的,脑袋肿得像个球,肋骨早被结核杆菌啃空了”。他的父亲是一个晚期梅毒病患者,鼻子烂成两个吓人的小孔,母亲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他的两个兄弟像猴子一样在屋顶上爬来爬去,两兄弟的腹部空虚透明,一个巨大的胃痉挛地渗出绿色的液体。显然,这里的疾病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疾病是截然不同的。从常理来说,现实中是不存在“空虚透明的腹部”,也不存在“生下来就被泡在尿桶”的人,如果谁的“肋骨被结核菌啃空了”,“胃里面渗出绿色液体”就好比判了死刑。
苏珊·桑塔格也认为,疾病表达了一种人物对事物不满的感觉。表面上描写的是疾病,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表達。《天窗》里的一系列有关疾病的描写实质上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达,是主人公内心世界语言的体现。主人公首先不满的就是自己,一是自己的出生,二是自己的身体。众所周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更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作为这个家庭里思想觉悟最高的人,却一生下来就被扔进尿桶,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悲剧。“尿桶”在这里象征了肮脏的家庭环境和低劣的出身,而“我”那被啃空的肋骨则是“我”受病态环境折磨的结果和与生俱来劣根性的证明,这直接导致了“我”对自己身体的不满。其次,是“我”对父母亲的不满,表现在“我”对父亲疾病的揭丑。在常人看来,梅毒是一种难以启齿的性病,它通常与不正当的性关系联系在一起。而“我”不仅不履行“子为父隐”的职责,反而多次提及父亲的这种疾病,表面上是在说疾病,实际上是在谴责父亲性生活糜烂,从侧面反映了“我”对母亲的不满。归根结底,父母是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并让“我”承受痛苦的罪魁祸首。第三,“我”对兄弟的不满。他们因为饥饿,腹腔已经变得透明,“巨大的胃痉挛地渗出绿色的液体”,欲望已经从他们的身体里满溢而出,驱使着他们像猴子一样在地面上爬行,原始的动物本能遮蔽了人性的光辉。
能指的堆砌是符号的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布谷鸟叫的那一瞬间》中,自述者作为一名白内障患者,体质虚弱,她的母亲也认为她有肺气肿。
“我问妈妈:为什在深夜,每一张紧闭的房门一敲就开,然后看见同样一面可怕的镜子?妈妈说,那是由于我患有肺气肿。凡是患有肺气肿的人,都喜欢在夜里去敲人家的门,他们内心世界不平衡,一生都在冒险的冲动中。”
这里的“肺气肿”实际上是一个丧失了所指的能指。我们可以用“肺结核”“抑郁症”“精神病”等其它我们能够想到的词语来替换它,并保持原文意思不变。小说语言之间的断裂是导致能指的漂浮的根本原因。“看见可怕的镜子”与“肺气肿病”,这两个事件之间是没有因果联系的。“患肺气肿病的人”与“夜里敲别人家的门”这两个事件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从这段话的结构来看,它主要是由“因为……所以……”和“凡是……都……”这两种结构组成。这两种语句结构决定了其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将那种不具备这种逻辑关系的内容强制置入语句结构之中,那么结果将会导致语言结构的破裂与能指的漂浮,造成语言含义的模糊。这是残雪语言的特点,也是大多数人觉得残雪小说费解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能指的漂浮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读者应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和分析,而不应该断章取义。
注释:
[1]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74.
[2]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74.
[3]残雪.从未描述过的梦境[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