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及其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LVEF、LVEDD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8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結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配合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28-01
心血管内科就诊中心肌梗死人群较多,因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以心肌坏死为表现一种临床综合征[1]。机体往往会并发多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凶险性极高,据不完全统计得出,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占比为75%,且研究得出[2],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h内病死率高达50%,为此,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开展期间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多配合常规护理模式,但上述护理模式以基础护理措施为主,缺乏针对性,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偏低,为此,积极寻找其他护理模式尤为重要。循证护理为一类科学、有效措施,结合他人研究成果及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配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3]。文章就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诊断;②无其他影响研究开展疾病,如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③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本次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伴有颅内出血者;②治疗期间配合治疗完成者;③临床一般资料不全者。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8~76岁,平均(54.6±4.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77岁,平均(55.2±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遵医嘱配合患者对症药物干预,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监护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告知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上级医师,协助进行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①提出问题:在网络资源库“知网”“万方”搜索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要点,并寻找证据,分析本科室该类疾病护理期间常见问题,科内成员进行探讨并分析问题,制定出最优护理方案。②组建小组:当患者入院后,护士长挑选出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过硬护理人员组间小组,全面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状况,并展开护理前相关培训。③护理实施:(1)病情监测: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建立氧气通道,增加巡视次数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及心律等,及时对各种心律失常心电表现加以识别,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上级医师。抽取患者静脉血送检,对患者血清电解质状况进行观察,加强对患者相关急救准备,如呼吸器、除颤仪等。(2)用药护理: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控制静脉药物滴注速度,评估患者治疗药效情况,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师,加强监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当合并交感神经兴奋状况,配合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3)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伴有痛苦、忧心情绪,多数患者合并严重心理障碍,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通过积极引导,详细为患者讲解预后相关病例,不良心理对疾病恢复消极影响,强调主动配合治疗作用。(4)康复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专业康复医师制定康复计划,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鼓励患者下床,保障肢体血液循环。(5)出院指导:出院前1d,详细告知患者出院后各项注意事项,及时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知识手册,内容包括心肌梗死防治知识、运动康复知识及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当患者存在漏服时,叮嘱家属督促患者服药,定时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LVEDD)。(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为以下三类标准:满意(90~100分)、一般(70~89分)、不满意(<70分),(满意+一般)/例数×100%=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LVEDD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8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整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心律失常整体并发症发生率逐步上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当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时,早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死亡率上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现阶段医疗科技不断发展,对疾病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但由于疾病反复发作,治疗后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需配合合理护理干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为现阶段常见护理模式,为现阶段临床医学发展产物,特点为系统性、规范性及科学性高,临床整体护理开展应用中,能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查阅临床相关文献资料,为后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合理理论依据,为后续护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5]。文章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整体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循证护理下,通过开展多种护理措施开展,如病情监测,加强新功能监测,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对症处理,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加强用药护理干预,监测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保障患者临床用药[6]。心理护理模式下,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保障临床治疗配合程度,同时,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开展下,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后疾病恢复,出院指导有效帮助患者注意出院后日常护理干预,通过上述各项护理措施开展,进而提高临床整体护理满意度[7]。文章表2得出,循证护理下,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提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循证护理开展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上升。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再次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整体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配合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爱霞,丁海平.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208-3210.
[2]邢程,温晓燕.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1):72-74.
[3]孙莹.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7):171-173.
[4]胡咏娟. 探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1):94-96.
[5]丁一.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821-3823.
[6]刘晓辉,梁云艳,聂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01.
[7]武爽.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0):184-185.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28-01
心血管内科就诊中心肌梗死人群较多,因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以心肌坏死为表现一种临床综合征[1]。机体往往会并发多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凶险性极高,据不完全统计得出,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占比为75%,且研究得出[2],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h内病死率高达50%,为此,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开展期间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多配合常规护理模式,但上述护理模式以基础护理措施为主,缺乏针对性,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偏低,为此,积极寻找其他护理模式尤为重要。循证护理为一类科学、有效措施,结合他人研究成果及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配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3]。文章就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诊断;②无其他影响研究开展疾病,如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③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本次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伴有颅内出血者;②治疗期间配合治疗完成者;③临床一般资料不全者。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8~76岁,平均(54.6±4.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77岁,平均(55.2±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遵医嘱配合患者对症药物干预,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监护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告知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上级医师,协助进行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①提出问题:在网络资源库“知网”“万方”搜索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要点,并寻找证据,分析本科室该类疾病护理期间常见问题,科内成员进行探讨并分析问题,制定出最优护理方案。②组建小组:当患者入院后,护士长挑选出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过硬护理人员组间小组,全面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状况,并展开护理前相关培训。③护理实施:(1)病情监测: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建立氧气通道,增加巡视次数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及心律等,及时对各种心律失常心电表现加以识别,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上级医师。抽取患者静脉血送检,对患者血清电解质状况进行观察,加强对患者相关急救准备,如呼吸器、除颤仪等。(2)用药护理: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控制静脉药物滴注速度,评估患者治疗药效情况,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师,加强监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当合并交感神经兴奋状况,配合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3)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伴有痛苦、忧心情绪,多数患者合并严重心理障碍,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通过积极引导,详细为患者讲解预后相关病例,不良心理对疾病恢复消极影响,强调主动配合治疗作用。(4)康复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专业康复医师制定康复计划,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鼓励患者下床,保障肢体血液循环。(5)出院指导:出院前1d,详细告知患者出院后各项注意事项,及时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知识手册,内容包括心肌梗死防治知识、运动康复知识及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当患者存在漏服时,叮嘱家属督促患者服药,定时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LVEDD)。(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为以下三类标准:满意(90~100分)、一般(70~89分)、不满意(<70分),(满意+一般)/例数×100%=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LVEDD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8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整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心律失常整体并发症发生率逐步上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当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时,早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死亡率上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现阶段医疗科技不断发展,对疾病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但由于疾病反复发作,治疗后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需配合合理护理干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为现阶段常见护理模式,为现阶段临床医学发展产物,特点为系统性、规范性及科学性高,临床整体护理开展应用中,能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查阅临床相关文献资料,为后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合理理论依据,为后续护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5]。文章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整体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循证护理下,通过开展多种护理措施开展,如病情监测,加强新功能监测,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对症处理,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加强用药护理干预,监测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保障患者临床用药[6]。心理护理模式下,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保障临床治疗配合程度,同时,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开展下,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后疾病恢复,出院指导有效帮助患者注意出院后日常护理干预,通过上述各项护理措施开展,进而提高临床整体护理满意度[7]。文章表2得出,循证护理下,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提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循证护理开展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上升。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再次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整体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配合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爱霞,丁海平.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208-3210.
[2]邢程,温晓燕.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1):72-74.
[3]孙莹.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7):171-173.
[4]胡咏娟. 探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1):94-96.
[5]丁一.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821-3823.
[6]刘晓辉,梁云艳,聂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01.
[7]武爽.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