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共进,成为了各个高职院校双创教学团队重点探讨教学改革的难题。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结合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方法,深入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力图提升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广大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院校目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创新创业为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育人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打造现有形势下最强有力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职生创新创业团队,把创新创业这种最高级形式的就业完美呈现。
1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要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在育人的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理念浸润到学生的心田。创新创业教育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因而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不仅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引领者,更是学生良好人格塑造和正确人生价值观养成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导师在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的育人功能,最有效地推动就业。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教育导师的专门培养,在拥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更多的是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综合素养。这样的高职生在素养、知识和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更有实力取得创新创业的成功。
2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课程思政”的改革是助推当今大学生构建三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推动改革的内生动力。广大教师还没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没有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门门课程讲创新,教师人人讲育人、讲创新的良好氛围。第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等顶层设计亟待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尚待开发和挖掘。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考核评价需加快改革,目前还没有形成代表性的课程。第三,广大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能力支持。第四,“课程思政”支持服务体系尚未建成。试点课程改革力度不大,示范课程建设推进乏力。鉴于以上四点,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视角下“课程思政”的改革教学势在必行。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3.1爱国主义教育
伴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创新创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为此,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诸多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使我国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风气。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我国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的“天眼”“墨子号”“打飞机”“天宫2号”等重大项目成果,激发广大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让他们形成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爱国爱党情怀。
3.2奋斗精神教育
艰苦奋斗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这也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双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如“两弹一星”“铁人王进喜”“中国航天”等创新精神的鲜活案例,着重培养高职学生不惧任何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奋斗精神。
3.3责任担当教育
在双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应贯穿于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起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意外责任与风险。这对于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双创教育课程特点,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看企业重大生产责任事故、公共安全新闻或者企业突发事件处理案例视频等纪录片,自发地对创新创业过程中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岗位责任等进行思考,然后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勇于担当的社会有用之才。
3.4奉献精神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凸显,许多人在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和价值时,早已忘记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只是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而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之脑后。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于整个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企业家、科研人员在艰苦环境中满怀热忱、默默付出,全身心投入国家和社会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培养高职学生吃苦耐劳、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这样,大学生在未来的创新创业道路上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结束语
按照“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学生自觉形成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敏杰.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0):44-45.
[2]黄淑敏,李秋红,宫亮.“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92-96.
[3]杨丽贞,叶葳葳,杨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2):114-115+117.
作者简介:谢淑芳(1979.10-),女,湖南长沙,讲师,硕士研究生。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院校目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创新创业为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育人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打造现有形势下最强有力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职生创新创业团队,把创新创业这种最高级形式的就业完美呈现。
1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要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在育人的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理念浸润到学生的心田。创新创业教育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因而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不仅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引领者,更是学生良好人格塑造和正确人生价值观养成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导师在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的育人功能,最有效地推动就业。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教育导师的专门培养,在拥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更多的是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综合素养。这样的高职生在素养、知识和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更有实力取得创新创业的成功。
2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课程思政”的改革是助推当今大学生构建三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推动改革的内生动力。广大教师还没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没有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门门课程讲创新,教师人人讲育人、讲创新的良好氛围。第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等顶层设计亟待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尚待开发和挖掘。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考核评价需加快改革,目前还没有形成代表性的课程。第三,广大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能力支持。第四,“课程思政”支持服务体系尚未建成。试点课程改革力度不大,示范课程建设推进乏力。鉴于以上四点,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视角下“课程思政”的改革教学势在必行。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3.1爱国主义教育
伴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创新创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为此,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诸多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使我国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风气。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我国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的“天眼”“墨子号”“打飞机”“天宫2号”等重大项目成果,激发广大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让他们形成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爱国爱党情怀。
3.2奋斗精神教育
艰苦奋斗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这也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双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如“两弹一星”“铁人王进喜”“中国航天”等创新精神的鲜活案例,着重培养高职学生不惧任何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奋斗精神。
3.3责任担当教育
在双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应贯穿于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起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意外责任与风险。这对于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双创教育课程特点,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看企业重大生产责任事故、公共安全新闻或者企业突发事件处理案例视频等纪录片,自发地对创新创业过程中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岗位责任等进行思考,然后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勇于担当的社会有用之才。
3.4奉献精神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凸显,许多人在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和价值时,早已忘记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只是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而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之脑后。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于整个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企业家、科研人员在艰苦环境中满怀热忱、默默付出,全身心投入国家和社会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培养高职学生吃苦耐劳、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这样,大学生在未来的创新创业道路上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结束语
按照“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学生自觉形成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敏杰.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0):44-45.
[2]黄淑敏,李秋红,宫亮.“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92-96.
[3]杨丽贞,叶葳葳,杨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2):114-115+117.
作者简介:谢淑芳(1979.10-),女,湖南长沙,讲师,硕士研究生。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