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道路拥堵情况及 “Managing congestion +”的探讨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以来,伴随我国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人们出行所需交通量也日益增加,城市道路常出现拥堵状态,造成能耗量逐渐增加。但用于汽车燃耗的能量则是少之又少,而大约30%的汽油能源消耗在交通拥堵的情況下。交通拥堵不仅会大量消耗能源,更会使汽车频繁启动,而这一过程大大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因此,解决高峰时段的道路拥堵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交通;预测;治理
  引言
  2015年以来,伴随我国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人们出行所需交通量也日益增加,城市道路常出现拥堵状态,造成耗油量逐渐增加。但用于汽车燃耗的石油量则是少之又少,而大约30%的汽油消耗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交通拥堵不仅会大量消耗能源,更会使汽车频繁启动,而这一过程大大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因此,解决高峰时段的道路拥堵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1交通拥堵环境差的原因分析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需,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道路的通达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更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浪费时间、消耗燃油、加大管理难度、埋下诸多安全隐患等都是交通拥堵产生的危害。交通拥堵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直接的则是抑制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而在发达城市中机动车数量有500万之多,平均堵车时间达到50分钟。这意味着人们的出行将会面临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并难以保证出行效率。
  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大多数城市交通的建设是为了最大可能的舒缓客运压力,避免城市拥堵,保持道路畅通。城市交通体系中大多采用建设高架桥的方式来疏散客运,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节省用地、减少路基沉陷。但对于部分城市来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虽然发达城市大都建立了城市交通体系,但大量车辆仍会在早高峰拥堵在一处,难以形成良好的交通体系,发挥良好的实际价值。
  2交通拥堵治理建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的发展拥堵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时,必须“疏”和“堵”相结合,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借鉴国内外和同类型城市拥堵治理的经验,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增加城市的道路容量,重点建设城市周边的高速公路体系、环城高速以及城市的快速路,加密路网的规划,打通断头路等。加快完善路网结构,对于较容易发生拥堵的路口节点进行改造。首先,以打通未贯通道路为重点,发挥道路微循环系统作用。其次,加快建成规划次支路的建设,便于灵活组织交通,公交支线深入社区。目前济南的多个地方断头路较多,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主干路的交通压力。
  (2)提升轨道能力。首先,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在建线路如期建成。其次,围绕轨道车站完善接驳公交线路,扩大轨道服务范围。再次,提升轨道车站步行可达性。加强轨道车站与重要公共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轨道车站换乘设施建设。可以设置一些公共步行通道、电扶梯减少绕行等,也可以将部分轨道车站的出入口接入到公共设施内部。最后,可以利用现有国铁资源,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开通济南西站、济南站和济南东站三站之间的公交化列车,以此缓解车站客流压力,加强枢纽之间的联系。
  (3)加强政策引导。首先是停车管理政策,主要针对拥堵区域,严格管理停车秩序,增加停车成本,完善停车管理机制。其次是车辆使用管理政策,比方说第一可以设置高峰时段关键通道对于外省车、区县车、货车、三轮摩托和电动助力车实施限行政策。第二早晚高峰时段在关键通道对单人行驶的鲁籍非营运小客车进行收费,其他车辆免费通行。再次,推行主动需求管理政策,积极探索主动式需求管理机制,采取正面鼓励为主的方式,变“行政强制限行”为“市民自愿停驶”。积极探索建立济南市绿色出行积分反馈机制,市民通过城市交通管理平台自由选择无车出行日期,政府对参与“无车出行”活动的市民在停车费、车辆保险费等方面给予绿色积分优惠,以反馈机制引导市民主动选择绿色交通出行,缓解城市小汽车交通压力。最后,加快完善缓堵工作机制,研究出台错时上下班政策。建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时段、分区域错时上下班制度,有效减少出行叠加,缓解早晚高峰交通压力。开展“车道瘦身”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对拥堵截面进行“车道瘦身”,提高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缓解拥堵。深化研究公交体制改革,开展轨道、公交票价政策、民营公交管理机制研究。开展封闭小区道路开放使用政策研究。深化跨区未贯通道路建设的协调机制,促道路的建设。加强市交管局对各行政区界的统筹管理,消除“各自为政”的交通管制带来的人为交通拥堵。以管理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缓堵措施,如:交叉口渠化、临时停车点,建议由市交管牵头组织实施,协调规建管,确保措施顺利推进。
  (4)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布局。首先是疏解内环以内非核心功能,持续推动内环以内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为内环以内主体功能发展腾挪出空间,并减少不必要的潮汐人流和向心人流,缓解交通压力。其次,完善内环内外城市功能。加快内环以外功能承接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最终实现主城区功能、产业、人口、空间、交通、公共服务协调匹配,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促进城市健康良性运行。
  (5)打造缓堵畅通统一平台。首先,成立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协调市级部门、各区政府的管理机构,引领交通缓堵保畅工作。其次,推进“互联网+交通治理”,整合交通大数据资源,升级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实现交通问题快速识别、交通措施实时评估,指导城市交通精准治理。最后,尽快开展交通白皮书编制,统一思路、统一行动。建议分管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共同编制。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截至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达到16个,500万人至1000万人的大型城市达到75个。人口规模的增加使得人口出行需求也随之增加,如果城市规模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不能与城市扩张相匹配,那么,城市扩张必然会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统计表明,从2013年开始,我国各大城市纷纷进入到全球拥堵城市排行榜前30名。新建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化解道路交通压力的举措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国32个城市(含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19个、计划单列市5个、一般地级市4个)已开通运营156条轨道交通线路,通车运营里程达5066.76公里,覆盖196个区(县)。从2013年开始,高德地图利用汽车定位与导航系统获得的大数据,发布了全国城市实时拥堵指数及其排行榜,并从2014年开始按季度公布《城市道路交通报告》。这为研究城市道路拥挤状况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数据。另外,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通车时间、里程都是公开的数据,这为大家评估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影响创造了条件。   当前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是要合理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促進社会和谐、提高安全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的良性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是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可持续交通面临的新局面: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可为我国持续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交通发展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交通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交通发展速度不平衡的矛盾。人们在交通领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跟客货出行在服务质量与体验感、服务安全与效率水平、服务的可选择性与多样性、服务的及时性与经济性等各方面有关,而且在服务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要从“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好”转变,要能够强有力、无缝化地保障人民跨国、跨区、跨城和城内运输需求,高水平、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国民运输需求。因此,可持续交通发展不但面临老问题,也面临着新挑战,特别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着以交通拥堵、城市雾霾、交通运行效率不高与交通服务质量低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病的巨大压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顺畅的交通环境,要想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必须加强对交通系统的管理。城市交通中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形势,不仅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还能得到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使城市交通管理更加智能。毋庸置疑,对交通环境加以优化,可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快速,避免出现交通拥堵问题的干扰及阻碍,符合人们的出行需求,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交通管理服务,使城市内部交通运输环境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趋于智能化发展。
  3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治堵效应并不明显,并且城市之间存在着基于人口规模带来的异质性影响,对于常住人口超过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城市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的治堵效应并不显著,并且线路通车运营后的第6天至第25天不但不能治堵,反而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变得更加拥堵,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大家共同配合,结合“线型城市”的发展特点,改变传统的治理模式,从而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形势。
  参考文献:
  [1] 郝轶,李文刚 . 城市道路拥堵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6):337–339.
  [2] 韦清波,何兆成,郑喜双,等 . 考虑多因素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预测研究 [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17(1):74–81.
  [3] 张婧,任刚 .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态时空相关性分析 [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15(2):175–181.
其他文献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1、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认知与理解  普列汉诺夫由于深受近代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之累,而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倒退为一种反映论,导致了把认识论置于历史观之前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形成。新时期哲学界基本上突破了传统认识论框架的束缚,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增补了一个物质本体论,并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置于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前。  列宁突出了实践在认识中
期刊
摘要:国际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西方国家致力于和平演变,所以国有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也要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新型国有企业的概念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创新构建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以以适应国企改革的深入。本文首先介绍新型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以及思想教育工作对新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之后分析在构建新型国有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众多大城市都出现了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物流的发展与这些问题息息相关:一方面,货运车辆的尾气处理程度低,排量大是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货运车辆车体大,占用较多的交通资源。为改善物流配送车辆带来的诸多问题,大部分城市对货运车辆实施了时间限行政策。然而,这样的政策使得货运车辆的配送时间窗分布过度密集,货运车辆为按时完成配送任务,时常需要高速运行,
期刊
摘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能否得到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在各国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目前,各省、市之间的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正面临着各方面障碍,例如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能严重过剩 ,核心竞争力缺乏等等。安徽省无为县素有“电缆之乡”的美名,电缆产业发达,但近几年却面临效益下降、产能溢余等问题。本文以无为电缆厂为例,对其出现的问题进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团共建促党员素质提升的实践方法。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和培养机制构建,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学生骨干先锋模范作用,新媒体导向和学生实践活动对党员的引导等方面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其在党员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探索党团共建促党员素质提升的创新性方法,进一步党团共建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党团共建;党员素质提升;
期刊
摘要:守初心、担使命是党员一辈子的事,要贯彻总要求。坚守务林人的初心使命:为群山披绿,为百姓造福。  关键词:务林人;初心;使命;总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党通过各个领域改革的成功推进,使发展红利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空前提升。这同党对初心的坚守和使命的担当密切相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我们前赴
期刊
摘要:何谓“肖像权”?按照王利明教授的观点,“肖像权是指以自己的肖像所体现出来的利益作为内容的一项人格权。”公民的肖像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一点毫无争议,同时,死者的肖像不得随意使用作为一种朴素的法理也被人们所普遍认同,那么是否意味着死者也具有肖像权?这一点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中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且不论法律保护的是死者的肖像抑或是死者的肖像权,实务中时常出现因死者肖像,尤其是那些已故的社会知
期刊
摘要:夫妻间赠与既不同于一般赠与行为,也有别于夫妻财产制契约。夫妻间赠与应当是指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将特定的个人财产全部或部分赠与另一方的行为。考虑到其作为家庭财产处分行为具有极强的伦理性特征,该行为应当适用亲属法规则,即原则上该赠与行为一旦生效即可发生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关键词:夫妻间赠与;夫妻财产制契约;赠与合同  一、问题的提出  司法实践中,夫妻间经常
期刊
摘要:潮汕平原在传统建筑装饰方面有独特的木质构造特色,其中潮州木雕具有独树一帜的营造法则。探究潮州木雕在潮汕人的宗祠祭祀、平民民居和案头赏玩等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指出其颇具特色的审美意义,是本文的主旨内容。  关键词:潮州木雕;传统建筑;应用及审美  引言  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
期刊
摘要:《实践论》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应用,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该理论如今对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实践论》产生的背景,《实践论》的基本内容,《实践论》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对《实践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实践论;经验;新时代  一、《实践论》产生的背景  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经验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