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上的示范教学应把握“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重新审视它,赋予它新的意义。大家认识到太牢的示范教学,约束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然而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模仿,老师用娴熟的画笔亲历地为学生作技法示范的情景几乎看不到了,从而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不动笔墨光动嘴皮,这种矫枉过正、顾此失彼的现象,应该说是个目前美术教学改革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那么只有权衡示范教学中的利与弊,恰如其份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才能在中间地带找到合适的位置,真正地处理好“适度”而不“失度”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太阳 围墙 示范 适度
  一、引言
  人类由于自身个性的差异会使其对事物产生的看法各不相同,自然也体现在绘画风格上。不同的人,他们在表现事物的方法上是不同的,那么儿童绘画也应如此,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构思、想法。可我发现总有一部分孩子无论是画何种题材的画,总会在自己的的画面中画上红红的太阳,而且总是画在画面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露出半截的那种。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学来的,从何时学的,为什么会如出一辙?仿佛是习惯性的。为什么太阳不能出现在中间?为什么不能出现在下面?为什么空中就不能画点其他东西?为什么……?这不得不引发我们进行思考了。
  二、由“右上角的太阳”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思考一:“围墙”下传统美术教学存在的弊端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教给学生如何造型、如何构图及如何上色。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从而使技能技巧得到训练。看似这种教学扎实、严谨。殊不知,这种不要求孩子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老师的画法步骤临摹的方法,恰恰忽视了儿童自己的想法,忽视了儿童的愿望和自己的一片天空。因此,这种模仿绘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思考二:彻底推翻“围墙”的弊端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教学的弊端。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决不能一味厌“旧”求“新”。而在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的课上,教师该如何示范就要三思而后行了。电脑是不能代替一切的,尤其是上色彩课,如色彩的明度、纯度,大家都知道,电脑上的色彩与现实中的是有色差的,而从电脑再投影到屏幕上,色彩又再一次发生了变化。那么,如果用透明器皿来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则可以更直观地来感受和认识,同时也能和学生一起更顺利地尝试探索颜色的混合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明度、纯度的变化。
  思考三:突破“围墙”,但应把握“度”
  “度”,可以理解成关于质和量的界限。教育方法总有个界限,超越了这个界限,就会适得其反。美术课中我们的教师该如何示范,示范到何种程度,才能充分发挥示范的有效性呢?
  (1)重点示范,精选示范环节。例如:上中国画《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我们就可以把重点放在人物的绘画步骤及笔墨的用法等方面,接下来就由学生自己去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脸部特点,画出一幅有特点的国画人物肖像。这样既帮助学生学有重点,又使学生学得灵活,作业效果不会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点。
  (2)预制若干习作。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作为一名好的美术教师必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运用多媒体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中外优秀的作品,能够开阔眼界,拓宽思维,但在更多的学生心目中它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多的是一味地羡慕别人。那如果教师能准备自己的范画和学生中的优秀作业,这样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学生更易接受。它们更渴望看到是那种更直观的东西,既直观又简练,还事半功倍。
  (3)启发示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如便签盒的设计,我们就可以先做个半成品,启发学生这是个什么?像什么?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发挥。这样做,不仅仅给了学生一个结果,也给了学生一个结果的形成过程,既给了学生“鱼”,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渔”。
  (4)反例比较。比如《参观券的设计》,参观券是由主券、副券和票价组成的,图片需要有代表性(即使没有文字也应当能够看出出自哪的门票)。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些“问题作品”,学生在欣赏反例中,列举它的不足,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将参观卷的特点总结出来了。
  三、小结
  办事说话要有个“分寸”,吃饭喝酒不可过“量”。戏剧表演讲究到位,不瘟不火,烹调不但要有适量的佐料,还要讲究“火候”……可见,凡事都有个“度”。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重新审视它,赋予它新的意义。那么只有权衡示范教学中的利与弊,恰如其份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才能在中间地带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使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把握更加适度、更加有效、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2.《美术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并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以激趣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
期刊
随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也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到底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本着从自身做起,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的原则,从构建和谐高效化学课堂入手,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一点成效,现简单介绍如下,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三种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课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尝试改变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不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来袭,高中生课外阅读凸显实用主义阅读、颓废主义、娱乐主义阅读、网络阅读、“懒羊羊”式阅读等四大现象。要改变高中生阅读现状,需要学校、家庭齐管共抓。  关键词:阅读 现状 习惯 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不善于阅读的人就不善于思考,隐藏着“智力生活缺乏的严重危险”。诗人普希金也曾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然而,信息化时
期刊
摘 要:当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 “五新”。“五新”即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新形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要有新情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有新实度与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新知识含量”,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新技术含量”。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之本。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方法 工作内容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
期刊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四种
期刊
通过改革开放,先进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时尚的家用电器等正迅速地走进农村生活,从而使农村小学生安全问题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交通事故、中毒、触电、意外伤害等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
期刊
在音乐教学中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出的。通过对具体音乐现象的理解概括形成音乐概念。笔者认为,直观性原则在音乐课中的运用应理解为:使学生认识音乐现象,必须首先通过他们的视、听觉对音乐的感受来实现。因此,视、听觉直观性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条件,是从感性到理性形成音乐概念的前提。有时从具体的音乐现象感知,有时也可以从概念理性开始。尽管感受的序列形式不同,但都是
期刊
一、新课标下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有“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