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应然性、实然性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民主政治的合目的性理解与近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艰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然性与现实政治发展有限性的挑战;秩序、效率、幸福:政治的应然性基本功能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路径的选择历程。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应然性和实然性问题,分析了其应然性和实然性的冲突过程,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性,指出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注意宣传这种必然性和实然性,以推动中国政治实践向前发展。
【机 构】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应然性、实然性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民主政治的合目的性理解与近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艰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然性与现实政治发展有限性的挑战;秩序、效率、幸福:政治的应然性基本功能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路径的选择历程。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应然性和实然性问题,分析了其应然性和实然性的冲突过程,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性,指出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注意宣传这种必然性和实然性,以推动中国政治实践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7日至9日,第十一届北京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主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论坛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宣读了李克强的贺信并作了重要讲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频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格塔卓·恩达克(Getachew Engida)、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de Villepin)、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发表致辞。
存在论是哲学大厦之基。作为一种因果还原论,存在论所追寻的乃是越过“最近之因”的“最后之因”。这一追问形成了哲学史上两个迥异的本体论形态:“实体本体论”和“生成本体论”。实体本体论认为,实体即本体,自己构成自己的原因,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据,既无生发也不退场。人类追寻实体的初衷乃是为了寻找“安身立命之本”,结果却使人陷入了“无家可归之境”。有鉴于此,部分哲学家擎起了“拒斥本体论”的旗帜,以实体本体论哲学之误而否定“本体论追求”的合理性。其实,此乃因噎废食之举。解决本体论哲学之误的出路不在于告别本体论,而在于以符
黄式三是晚清汉宋兼采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其《论语后案》“不分汉宋”,于朱熹《论语集注》甚为措意,既肯定了朱熹论“学”的思想倾向、贬斥异端的学派主张,又对朱熹的天理观、人性论、道德论等方面加以批评与修正。《论语后案》对《论语集注》的吸收与批评,既体现了黄式三对宋学的“依违”之态,折射了黄式三通过诠释义理概念以“重构”新学术体系的思想主张,亦可展现汉宋兼采学术理念在《论语》诠释中的具体落实,成为研究汉宋兼采学术思潮演进的鲜活个案。
明人对杜甫律诗的选编与批评是明代杜诗学的主要内容,是明人杜诗研究的主要成果。现存杜律选本四十余种,编刻贯穿于整个明朝,以嘉靖、万历间刊刻选本为多,是杜诗在明代传播与接受的具体反映,与当时的文艺思潮、审美趣味及批评标准密切相关。明人对杜律的选评与解说,可以窥见明代治杜的主要方法、观点和特征。明人对杜律的批评方法多样,主要有以意逆志、以史证诗、以杜解杜、结构论诗、比兴论诗等,并尽可能相互运用,全方位诠释杜律的艺术特征。明代选编的杜律注本虽存在种种不足,但对清代杜诗学影响很大,具有多种学术史和诗学史意义。
本书是由刘伟、郭濂主编,国家开发银行和北京大学合作的系列研究“‘一带一路’协同发展研究丛书”的首部作品,紧跟政策前沿,融合争鸣多元的理论观点,剖析纷繁复杂的经济变局,臧否古今中外的得失经验,运用全球价值双环流模型,全景式地分析呈现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内涵外延、方式方法、机遇挑战与深远影响。
李白从磷之前前后后,作有一系列有关永王磷事件之诗文。本文对之作出笺证,试图解决历来解释失误、失注问题。李白从磷诗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
史事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素材来源,若按其时间界限,小说所叙史事又可分为“前代史事”和“当代史事”两大类。所谓“当代史事”,乃指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小说的编撰时间同处一代,既包含两者时间间隔较短的“时事”“新闻”,也包括时间相隔相对较长但仍属同代的事件,本质上则均为本朝人写本朝事。惟事有大小巨细,写法也有正侧详略,且不同文体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其关于史事的甄选裁剪以及敷演策略又有所不同。
春天是美好的,美好却不久长;美好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写下了无数伤春惜春的诗歌:唐韩愈《晚春》诗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宋欧阳修《游春三首》其一曰:“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2015年6月6日,《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创刊60周年纪念暨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总结办刊经验,探讨新时期高校期刊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人文导向,贯彻“二为”和“双百”的方针,依托北京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反映北大的声音,在学术探索和创新上体现北大的水平,在编校质量、编排规范上坚持北大严谨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