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分析与指导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扩招的背景下,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较为严峻,表现为就业率偏低,就业结构单一,就业质量不高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存在偏差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安徽大学历史系为例,在对三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从就业观入手,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旨在加强对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的教育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其就业。
  关键词: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就业观 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扩张和研究生扩招导致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剧增。据统计,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从2005年的312292人,一直扩大到2014年的560000人,十年间,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总规模增长近80%。其中2010年的招生规模增幅最大,达到13.7%。近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增幅保持在4%左右[1]。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就业问题,尤其是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相对于其他学科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处于较弱态势,无论是总就业率、就业结构还是就业质量,都不容乐观。在当前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对于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发展形势、政府政策调控、单位人才消费观念变化、高校教育管理等方面。本文以安徽大学历史系近三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为基础,着眼内因,从学生自身就业观入手,力图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以引导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更好地促进其就业。
  一、就业观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内容阐释
  就业观是指个体对选择职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求职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就业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就业主体形成对就业目标的合理期望、定位和选择,对行为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从而支配就业主体合理的就业行为[2]。就业观在硕士研究生择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它对研究生就业实践和就业目标的实现具有推动和导向作用。正确的就业观不仅能够指导研究生自我分析、合理定位、规范行为,从而适应社会并成功就业,而且能够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市场导向,找到最适合自身能力的位置,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反,错误的或不合理的就业观将影响择业目标的准确定位和职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困境
  人文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该群体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加大对其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路径的关注。近年来,人文学科和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被形容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安徽大学历史系2013年—2015年三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为例,相对于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学习能力等压力,在校研究生就业感知压力高居第一位,主要原因有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日益升温的考研热造成“学历泡沫”,以读研逃避就业压力造成“学历缩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自身期望与就业市场的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等。在就业现状方面,近三年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就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初次就业率较低。初次就业率(截止每年6月30日)基本在40%~60%范围波动。二是就业结构单一。根据一次就业率(截止每年9月1日)统计数据分析,就业诉求集中在编制、稳定、社会地位等方面,私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非常小。三是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工作专业对口率低和高能低用两方面。
  三、高校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观现状
  笔者以安徽大学历史系近三年毕业硕士研究生为例,在就业目的、择业标准、就业方式和就业态度四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显示,研究生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让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并为建立家庭奠定经济基础,在就业目的的选择上,个人价值的实现高于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择业标准方面,笔者从就业地区、单位性质、月薪要求三个方面考察。调研显示,在就业地区方面,研究生对内地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京津沪直辖市更加青睐,而对于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或基层地区则较为排斥。在单位的选择方面,学生多希望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办学校、国有企业的相关职位,对民营企业、学校和个人自主创业选择较少。对单位选择的主要参考标准是收入高、稳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等,对是否与专业对口及是否有创业机会等考虑较少。月薪期望方面,主要集中在3000元至5000元和5000元以上这两个薪酬段。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观总体是积极合理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就业目标设定模糊;就业期望值较高,对基层单位或偏远地区就业排斥;就业过程中缺乏诚信意识,经常出现违约现象等。究其根源,除了一些外部原因外,研究生自身价值取向也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以安徽大学历史系近三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例,学生普遍存在价值取向重利,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经济利益因素,对职业的长远发展缺乏判断,对一些偏远基层地区不愿考虑。由于研究生比本科生多投入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他们希望得到与教育投资相对应的回报,自我评估偏高,未能及时转变观念。加之研究生学校生活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社会形势和就业状况的准确了解,读研期间只注重单纯的知识增加而忽视了实践的参与,也存在能力养成片面等现象。
  “毕业生的择业观或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离,则会导致真正的‘就业难’,因为择业观的偏离往往会导致择业行为的偏离,价值观的偏离才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伴随“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等社会形势的出现,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认清低质就业的现实因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究合理的方法路径,达到树立就业观、改善就业情况的目的。
  四、高校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引导   (一)建立就业观引导体系
  1.树立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就业目标
  马克思提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依托于社会并属于社会的,其与社会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此,研究生在选择就业目标时应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设定就业目标时可以包含自身个人价值的诉求,但个人价值的实现应该建立在符合社会价值的基础上,而不能一味追求名誉、金钱、地位等表面因素,力求在就业目标的设定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
  2.确立理性分析与立足现实相结合的择业标准
  引导研究生在择业的过程中科学、理性地对自身的专业能力、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帮助其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解决自我定位、目标设定和能力培养三个基本问题。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面对社会与校园的差异,明确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方向,寻求适合的工作类型。
  (二)拓宽就业观引导途径
  1.将就业观融入思想理论教育
  以安徽大学历史系为例,与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多集中于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严重缺乏系统化的就业观教育。实际上,就业对于学习近二十年的研究生而言,是其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和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各种就业问题,引导研究生树立合理、理性的就业观,对研究生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急需提上日程。针对新形势下研究生的需求和特点,开展相关理想、信念教育,消除该群体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是促进研究生成才立业的必然要求。
  2.将就业观融入专业教学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性和科研性,在专业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以专业为基础形成职业理想,将专业融入实践踊跃服务基层。专业课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介绍该专业领域的工作性质、就业状况、行业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让学生了解该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达到对专业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树立专业指导科学就业观。
  3.将就业观融入职业规划指导
  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将就业观融入职业规划指导,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校时期就进行动态、连续的就业指导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急需引入的内容。笔者对研究生最希望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信息、应聘技巧、职业规划辅导、求职心理辅导等都是研究生最缺乏的辅导内容;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多集中于面临毕业的学生,缺乏全程化、系统性的就业指导,也不利于正确的就业观的形成。因此,应尽快将就业指导课纳入研究生教学计划,成立专门针对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加强对校级领导、专职教师和院系辅导员的培训,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正确的就业观树立为目的,以专业化职业辅导为辅助的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面临更多挑战,在外部条件无法快速解决的形势下,毕业生合理规划生涯路径、完善各方面能力并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是提高就业率、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武毅英.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第一版):133.
  [2]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第一版):473.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几乎是一个社会思想道德的风向标,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不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举措。课题组选择湖南农业大学2012—2014级三个年级本科学生进行网上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进行随机质性访谈。基本掌握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
摘 要: 目前众多学习者在本国非目的语环境中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汉语,并且以初级阶段为主。《今日汉语》是在南美国家普遍使用的教材,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今日汉语》进行评析,继而对该教材的有效使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目的语环境 汉语初级阶段 教材 有效使用 《今日汉语》  一、非目的语环境与教材的有效利用  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有两种:一种是目的语环境,这种环境下,学习者
摘 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搞好党建教育,及时落实党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应加强当代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的预备党员为例,对预备党员教育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存在问题的而根本1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做好预备党员的党性党风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 预备党员 体育健康学院 党建教育 管理机制  随着
摘 要: 词义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传统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义演变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本文分别利用这两种理论,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的帮助下,对“笨”的词义演化过程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词义演变 范畴化原型 家族相似性  1.引言  “笨”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般是指理解能力差,不聪明,是个明显的贬义词,没有人希望被别人说“笨”。但“笨”字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
摘 要: 方玄绰、潘先生作为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知识分子形象,历来受人诟病,争议的焦点即他们在职业上同处于知识分子阶层,但在精神品质上却未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特征。本文从知识分子真伪性角度切入,主要从知识储备、社会责任感、批判意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从本质上看,他们都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相比较而言,方玄绰不敢反抗,潘先生则不懂反抗,一为软弱一为愚昧,而这是由当时社会背景及作者创作心态决
摘 要: 毕飞宇的小说围绕“疼痛”母题从多个层面写出了人们在禁锢与突围冲突中受到的压抑与伤害。这涉及到生存空间方面,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文化方面。正是在对突破重围的疼痛书写中,体现了作者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 毕飞宇 文化 囚禁  江苏作家毕飞宇一直以执著的现实关怀及对人性的深入剖析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小说围绕“疼痛”母题从多个层面写出了人们在禁锢与突围冲突中受到的压抑与伤害,写出了处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完善不断,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现象,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解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特征,分析造成这部分群体未就业的原因,指出目前高校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体系的相关建议,以
摘 要: 高职院校升格、合并为本科院校后,本科生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通过对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师资队伍结构、素质进行SWOT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升本转型后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  关键词: 升本转型 师资队伍建设 SWOT分析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几年全国掀起了大、中专学校升格、合并的热潮。一方面,并校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
摘 要: 特长生是普通高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内心充满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梦想,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他们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背后,其实是一颗火热的心灵。班主任如果能根据他们的长处规划教学、因材施教,同样能飞翔蓝天、一展宏图。本文就特长生的培养和转化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特长生 培养 转化 尊重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善于观察,不难
摘 要: 蔡元培对中国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作出过大量开拓性的贡献。本文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创办为例,对蔡元培与中国近代中等美术教育之关系作专门的考察。通过对中等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国立代表性学校——北京美术学校进行考察、研究,以其中等部为侧重点,力图揭示蔡元培领导下中国近代中等美术教育的概貌。  关键词: 蔡元培 中等美术教育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一、历史背景研究  近代美术师范教育发端于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