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控制裂隙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在当前建筑物普遍向高层、大型化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墙体裂缝防治工作已迫在眉捷。为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墙体裂缝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一、建筑墙体裂缝类型
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3、水平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如果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考虑不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两皮砖的灰缝处。
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二、建筑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引起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的变化,设计上对房屋的构造处理不当,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原因,具体如下: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墙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墙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的强度时,墙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都是斜向的,且多发生在门窗洞口上下;这种裂缝的表现在其外形是裂缝一般呈倾斜状,说明系因砌体内主拉应力过大而使墙体开裂,裂缝较多出现在纵墙上,较少出现在横墙上,说明纵墙的抗弯刚度相对较小;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比较集中。
2、温度变化引发的墙体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墙体裂缝。外界温度变化使组成房屋建筑的结构构件产生胀缩变形(热胀冷缩),根据其本身对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许多缺少使用经验,并且根据材料的不同,其受外力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如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温度应力。有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导致裂缝。
3、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图纸、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而导致的墙体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队的疏忽,并未按照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监督,特别在填充墙方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时会疏忽,造成砖砌体裂缝。
4、受力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受力裂缝多出现在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上,虽然有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等整体连接,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出现裂缝。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外力导致的,例如发生在房屋底层窗台处的竖向裂缝,多数是由于纵墙开窗较大,地基受荷载后变形不均匀,窗台墙起到反梁的作用而引起的。
5、承载力较小,所导致的裂缝。由于强体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较低,往往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可能是结构破坏的特征。使得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三、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施工技术的应用
1、防止屋盖温度变化与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措施
(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BGJ32-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干缩引起裂缝的措施
(1)设置控制缝
控制缝的设置位置,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l层~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做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控制缝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或硅树脂等填缝。
控制缝的间距。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到5m。
(2)设置灰缝钢筋
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于600mm,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mm,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上下不小于38mm: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處理。
3、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
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对地震设防烈度不小于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190mmX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10,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墙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房屋建筑美观,也不利于房屋建筑的功能,而且还会形成各种问题和隐患,影响房屋建筑整体施工和质量,引发建筑纠纷。为此,必须选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防治建筑墙体裂缝。
参考文献
[1] 张宇,雷贺松.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2).
[2] 乔双双,孙海峰.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2).
[3] 吳华堂,毕玥,罗元发. 配筋带在防止结构裂缝中的应用[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 高国辉. 浅谈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1).
[5] 贾兴文. 重庆市区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裂缝状况与成因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一、建筑墙体裂缝类型
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3、水平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如果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考虑不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两皮砖的灰缝处。
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二、建筑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引起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的变化,设计上对房屋的构造处理不当,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原因,具体如下: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墙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墙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的强度时,墙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都是斜向的,且多发生在门窗洞口上下;这种裂缝的表现在其外形是裂缝一般呈倾斜状,说明系因砌体内主拉应力过大而使墙体开裂,裂缝较多出现在纵墙上,较少出现在横墙上,说明纵墙的抗弯刚度相对较小;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比较集中。
2、温度变化引发的墙体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墙体裂缝。外界温度变化使组成房屋建筑的结构构件产生胀缩变形(热胀冷缩),根据其本身对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许多缺少使用经验,并且根据材料的不同,其受外力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如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温度应力。有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导致裂缝。
3、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图纸、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而导致的墙体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队的疏忽,并未按照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监督,特别在填充墙方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时会疏忽,造成砖砌体裂缝。
4、受力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受力裂缝多出现在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上,虽然有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等整体连接,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出现裂缝。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外力导致的,例如发生在房屋底层窗台处的竖向裂缝,多数是由于纵墙开窗较大,地基受荷载后变形不均匀,窗台墙起到反梁的作用而引起的。
5、承载力较小,所导致的裂缝。由于强体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较低,往往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可能是结构破坏的特征。使得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三、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施工技术的应用
1、防止屋盖温度变化与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措施
(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BGJ32-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干缩引起裂缝的措施
(1)设置控制缝
控制缝的设置位置,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l层~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做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控制缝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或硅树脂等填缝。
控制缝的间距。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到5m。
(2)设置灰缝钢筋
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于600mm,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mm,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上下不小于38mm: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處理。
3、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
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对地震设防烈度不小于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190mmX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10,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墙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房屋建筑美观,也不利于房屋建筑的功能,而且还会形成各种问题和隐患,影响房屋建筑整体施工和质量,引发建筑纠纷。为此,必须选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防治建筑墙体裂缝。
参考文献
[1] 张宇,雷贺松.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2).
[2] 乔双双,孙海峰.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2).
[3] 吳华堂,毕玥,罗元发. 配筋带在防止结构裂缝中的应用[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 高国辉. 浅谈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1).
[5] 贾兴文. 重庆市区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裂缝状况与成因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