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民族理论经典─—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该著作中马恩早期关于民族形成、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殖民地问题、民族语言形成问题的思想理论。认为马恩关于民族形成的上限同国家形成的上限的一致性的观点始终是一贯的,指出任何把民族形成的上限再往前推断都不符合马恩的观点。文章对如何观察、认识民族关系的理论,作了深入系统地论述,着重论述了马恩所讲的“外部交往”即民族关系的交往对“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的发展与变化的作用问题;如果把误解为“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不仅发生和存在于民族之间,也发生和存在于民族本身的内部,并以此作为经典依据,是不符合原著的本意的。在统一的民族语言形成问题上,论述了我国的苗族、裕固族、景颇族未形成统一的语言的原因;认为今后这些民族未必再形成统一的民族语言,很可能在更高层次上与其他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其他文献
期刊
文章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最胜上乐集本续显释记》的题名为切入点,对这部汉译密教文献的翻译、流传乃至由此隐现出来的藏传密教在西夏早期传播的历史进行了探究。考证出这部文献系西夏覆亡前10年(1216—1227)间翻译完成的作品,系对当时流传于西夏的一种上乐根本续厘定本的注疏。而作者"庄(口浪)法幢"是著名译师玛尔巴朵巴法自在((?))的弟子(?),二人均为早期宏传上乐教法的著名祖师。《显释记》依题目所示,其所注上乐根本续版本为法幢的师祖和师傅善慧称((?),Sumatikirti)和法自在最终勘定、桂译师依拉瓦
本文探讨了新式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阶段与特点,认为清末民初在鄂温克地区兴起的以汉语文教学为主、以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的新式教育,是鄂温克族教育发展史上从旧式旗学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转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打破了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一统鄂温克族教育的格局,冲破了旗学教育及其封建守旧观念对鄂温克族民众的思想束缚,顺利地完成了鄂温克族教育同旗学教育的分离过程。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式评估法等对黄河源区玛多县166家牧户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牧户对气候变化和草地生态环境变化的认知与应对措施,以及牧户对草场建设的参与性等。结果表明:总之,黄河源区的草地生态初见成效,但生态移民融入城镇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应以人为本,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将生态补偿长期化和法制化,并大力发展黄河源区的民族教育,提高牧民素质。
公元9世纪,为了翻译佛经的需要,藏族译师编纂了《翻译名义大集》,并由吐蕃赞普敕命刊行,使其成为翻译梵文佛经的语典,被尊奉为金科玉律。《翻译名义大集》共分283类,有9565个专用名词,梵藏对照,系藏族历史上第一部双语对照辞书,1000多年来不仅是人们查考的主要工具书和规范藏文的语典,同时还是编纂藏文辞书的语料库,对藏文辞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会议于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在京的部分藏学专家学者、中央统战部、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6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期间,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弘扬优良传统,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许多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民族文字古籍。本文以彝文、东巴文、傣文文献为重点,全面论述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产生、构成以及在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哲学、文艺和伦理等方面的珍贵研究价值,并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分布、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译注出版和建立信息交流中心等可行性开发利用措施。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几年的全区古籍普查工作当中发现了不少珍贵文献,继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元刻《因明正解藏论》和西藏博物馆藏元刻《释量论》,2012年拉萨市尼木县发现多种元刻本,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量理宝藏》《阿毗达磨杂集论》《大乘庄严经论》《律藏》《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律仪轨》等6种古籍,不仅充分展现元大都刊刻藏文古籍的盛大画面的同时,而且反映萨迦王朝与元中央政权的密切关系。文章即介绍拉萨市尼木县切嘎曲德寺古籍普查及发现元刻本的始末。
玛悟觉寺■位于西藏山南措美县,由娘·尼玛沃色创建于12世纪中叶。文章介绍了寺院历史、宗教活动、历代阿达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其创始人娘·尼玛沃色及其子珠贡的情况。
第四世阿莽活佛·晋美次臣南嘉是一位在拉卜楞教区历史上处于较大变革时期的重要人物,为拉卜楞教区的社会稳定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等做了诸多工作。本文以他一生中的几个阶段和一些重要事件为聚焦点,叙述了位于西藏东北边缘、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四川省北部的广大拉卜楞教区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