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定义质疑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 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一切感性活动皆是实践。“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需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原理,承认“感性的权威”,承认实践是以客观存在为对象的感性的活动,从而使实践概念建立在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之上,成为一个有客观内容即有特定物质涵义的概念。感性的证实未必都是最终的证实,
其他文献
<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疑是正确的。但一般论者在论述这个原理的时候,都强调实践标准是一个“客观标准”。但说来说去都是强调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力量,能够把主观的目的、意图物化出来,转化为客观的对象。实际上并没有能够真正说清楚实践标准是一个“客观标准”。实践能够把主观的目的、意图物化出来,转化为客观的对象,因而就意味着实践标准是“客观”的了吗?——这实在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摘 要:如今,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而英语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如何做好相关教育工作则成为每位英语教师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从教学反思角度出发,对初三英语教学反思与大家进行详细探讨和交流,以给其他英语教师在初三英语教学问题上提供些许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初三英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体会  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教
“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的对象化等等提法,它们的意思差不多,说明这样的问题:即人类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人类的生活的某些意义,在自然的某些特征上表现出来了;或自然界的某些特色,表现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定的意义。这个问题,是美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因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便产生了对美的本质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来探讨对象化问题,反对两个极端的理解,进一步论述马克思关于对象化的意义,最后并联系文学现象来看对象化的表现。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特别广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动力,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一些浅显的讨论,以便读者能更好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是未来的消费主体,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对自身及社会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
摘 要:生活中的英语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布置这类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具有开拓的精神,不要拘泥于書本的知识,将视野扩大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英语的应用性作业是中职英语布置作业的一个方面。英语作业的布置要体现现实性,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中职英语;作业布置;学习效果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不强,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职英语教学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
<正> 幽居观大运(一作“天运”,现据《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3月第1版校),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既昧,昏虐世方行。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孤人胡叹哉!(《感遇》) 清代一些学者为封建正统思想所囿,认为这诗的主旨是影射讽刺武则天,同情李唐宗室讨逆,表现了诗人的忠君品质。如:姚範在《援鹑堂笔记》中说:“此以慨武后也”;陈沆在《诗比兴笺
<正> 我国历代不少古文字研究者认为“薄”字可作“语助”用,如刘淇《助字辨略》说:“诗国风‘薄言采之’毛传云:‘薄,辞也’。……愚案:‘薄,辞也;言亦辞也。薄言,重言之也。诗凡言薄言,皆是发语之辞。”杨树达《词诠》则把“薄”定为“语首助词”。新《辞海·语词分册》在训释“薄”的词义时也列了“作语助”一条。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呢?下面想就我们研究的结果,谈一些不同看法,以就正于广大读者: “薄”字金文作(?),《金文诂林》卷十二引容庚《金文编》说:“(?),从干,经典通作薄。虢季子白盘:(?)伐(
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使学生易于下笔,乐于表现,让学生在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中流淌出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表现、勇于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能力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为整个小学作文教学打基础,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能否夯实,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语文发展水平甚至其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我国学术界长期来讨论的一个问题。文化大革命前,由于种种原因,使这个学术理论问题搞成了政治问题,讨论的一方——杨献珍同志,遭受迫害。同时在理论上也造成了混乱,直到如今尚需要进一步澄清。现在陆续发表了杨献珍同志在当时写的文章,这就把讨论的问题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但是,到目前为止,讨论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分歧仍然存在。为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拟从哲学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