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提高认识,讲究方法,建立诗歌教学的新思路等几个方面,阐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 新思路
[作者简介]陈艳秋(1968- ),女,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刘苹(1972- ),女,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156-01
一、增强诗歌教学的审美意识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他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它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引起强烈情感共鸣。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是其审美目的。然而现在学校教育却仍然是围着高考转,有考试就要应试,于是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定位于识记的能级上。在教学上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学生对诗歌中的审美感觉和艺术感觉的捕捉力已严重老化。无疑,这是对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二、优化诗歌教学方法
1.由情入境,熏陶渐染。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具抒情性。“情动于内而形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强烈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诗人的创作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读者正是通过作品这个媒介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深刻共鸣,融入其中,同喜同悲,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我们可以这样说,诗歌是人们心中情动的产物,因此,体察情、把握情、渲染情及领悟情,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诗一样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富有激情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妙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手段,创设课文所需要的情境,做到师生共同随李白漫游天姥仙境,置身于绿水荡漾的神仙境地,让微茫的烟涛拂去尘世的纷扰;和杜甫相对而坐,解读他深沉的目光里蕴含的“国破山河在”的忧伤,感喟他胸中澎湃着的哀伤民生的情怀;更把一生的敬意献给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铸造坚强的灵魂,争做民族的脊梁。
2.以意观志,领略诗魂。诗歌是思想情感的产物,这思想这情感,又是通过诗歌形象即意象表现出来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象即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客观物象,是构成诗的基本单位和关键因素。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鉴赏之始必须首先把握和理解诗中的意象,才可能进一步切入诗歌的深层意蕴,体察到诗人的感情韵致,即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以意观志”。诗歌欣赏要牢牢抓住诗歌的意象,琢磨品味,感知体会,透过诗歌形象,去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表现的主题。诗歌教学也应该体现这一点,即让学生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与感悟,从而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成自身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诗的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闻一多的《死水》中,用“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写出了黑暗社会的腐朽与绝望,用“破铜烂铁”变成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绿酒,泡沫变成珍珠等比喻衬托出死水的肮脏和丑恶,造成感觉上的反差,让人产生强烈的憎恶,达到彻底否定它的目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一味追求实指,让诗的意境被不断地拓宽,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慢慢接近,直至相撞。
3.点拨指导,以练带学。朗读吟诵是学习诗歌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然而当前社会浮躁的人们不愿意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教师以校园为阵地,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叶圣陶说: “文章要美读”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好的朗读吟诵能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地带进诗词中,去领略诗歌那摇荡心灵的美。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大声朗读、轻轻低吟、齐读、个别读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韵律美。另外,教师还应该以课堂或文学社团为阵地,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原创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这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好得多,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
三、诗歌教学的新思路
1.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诗歌教学是一项进行多元智能开发的教学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现能力的平台。教师在诗歌教学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诗歌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探究性学习。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指出:“所谓探究学习即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诗歌教学中,师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资料,进而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师生共同商讨切磋得出结论,通过探讨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当然,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很多知识性的教学内容如有些概念、名词术语等还是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领会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进行,这些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更易于让学生领会。
2.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具体到诗歌教学中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练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在教学个案中,可启发学生通过“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扩散思维,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辐合思维就是要对发散思维所得到的多种结果进行比较,依据给定的零散信息得出一个有效的或合理的答案或结论。也就是说,辐合思维是在发散思维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基础上,经过分析和比较,从中提出一个可能正确的答案和结论,然后经过检验、修改、再检验,甚至被推翻,再在此基础上集中提出一个最佳的、有效的答案或结论,这个答案或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才是新教学理念的价值追求。
3.建立整体教学观。诗人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完整性,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试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如果离开了诗歌的本体,也就只有诗歌语言本身透视出来的意象,而失去了更深层次的意韵。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就要从立意的高度去把握诗歌教学的整体性,注重“情”“景”的融合。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里的情和景实际上是意和象的关系。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在古诗的积累中,老师往往让学生背诵一些传统名句,养成名句积累的习惯,而不注重诗歌的整体消化和欣赏,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做出的所谓的应变之策,背离了诗歌教学的初衷。
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最丰富的情感、最美妙的想象组合而成的语言艺术,它有绘画一样的视觉,音乐一样的风格,神话一样的意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运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诗歌中包含的美学意蕴,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对真善美的认识、升华,创设自己富有诗意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晓慧.大学语文诗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2]娄丹枫.诗歌教学应加强研究性学习[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 新思路
[作者简介]陈艳秋(1968- ),女,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刘苹(1972- ),女,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156-01
一、增强诗歌教学的审美意识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他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它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引起强烈情感共鸣。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是其审美目的。然而现在学校教育却仍然是围着高考转,有考试就要应试,于是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定位于识记的能级上。在教学上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学生对诗歌中的审美感觉和艺术感觉的捕捉力已严重老化。无疑,这是对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二、优化诗歌教学方法
1.由情入境,熏陶渐染。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具抒情性。“情动于内而形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强烈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诗人的创作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读者正是通过作品这个媒介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深刻共鸣,融入其中,同喜同悲,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我们可以这样说,诗歌是人们心中情动的产物,因此,体察情、把握情、渲染情及领悟情,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诗一样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富有激情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妙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手段,创设课文所需要的情境,做到师生共同随李白漫游天姥仙境,置身于绿水荡漾的神仙境地,让微茫的烟涛拂去尘世的纷扰;和杜甫相对而坐,解读他深沉的目光里蕴含的“国破山河在”的忧伤,感喟他胸中澎湃着的哀伤民生的情怀;更把一生的敬意献给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铸造坚强的灵魂,争做民族的脊梁。
2.以意观志,领略诗魂。诗歌是思想情感的产物,这思想这情感,又是通过诗歌形象即意象表现出来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象即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客观物象,是构成诗的基本单位和关键因素。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鉴赏之始必须首先把握和理解诗中的意象,才可能进一步切入诗歌的深层意蕴,体察到诗人的感情韵致,即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以意观志”。诗歌欣赏要牢牢抓住诗歌的意象,琢磨品味,感知体会,透过诗歌形象,去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表现的主题。诗歌教学也应该体现这一点,即让学生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与感悟,从而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成自身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诗的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闻一多的《死水》中,用“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写出了黑暗社会的腐朽与绝望,用“破铜烂铁”变成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绿酒,泡沫变成珍珠等比喻衬托出死水的肮脏和丑恶,造成感觉上的反差,让人产生强烈的憎恶,达到彻底否定它的目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一味追求实指,让诗的意境被不断地拓宽,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慢慢接近,直至相撞。
3.点拨指导,以练带学。朗读吟诵是学习诗歌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然而当前社会浮躁的人们不愿意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教师以校园为阵地,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叶圣陶说: “文章要美读”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好的朗读吟诵能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地带进诗词中,去领略诗歌那摇荡心灵的美。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大声朗读、轻轻低吟、齐读、个别读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韵律美。另外,教师还应该以课堂或文学社团为阵地,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原创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这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好得多,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
三、诗歌教学的新思路
1.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诗歌教学是一项进行多元智能开发的教学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现能力的平台。教师在诗歌教学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诗歌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探究性学习。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指出:“所谓探究学习即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诗歌教学中,师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资料,进而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师生共同商讨切磋得出结论,通过探讨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当然,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很多知识性的教学内容如有些概念、名词术语等还是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领会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进行,这些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更易于让学生领会。
2.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具体到诗歌教学中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练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在教学个案中,可启发学生通过“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扩散思维,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辐合思维就是要对发散思维所得到的多种结果进行比较,依据给定的零散信息得出一个有效的或合理的答案或结论。也就是说,辐合思维是在发散思维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基础上,经过分析和比较,从中提出一个可能正确的答案和结论,然后经过检验、修改、再检验,甚至被推翻,再在此基础上集中提出一个最佳的、有效的答案或结论,这个答案或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才是新教学理念的价值追求。
3.建立整体教学观。诗人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完整性,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试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如果离开了诗歌的本体,也就只有诗歌语言本身透视出来的意象,而失去了更深层次的意韵。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就要从立意的高度去把握诗歌教学的整体性,注重“情”“景”的融合。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里的情和景实际上是意和象的关系。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在古诗的积累中,老师往往让学生背诵一些传统名句,养成名句积累的习惯,而不注重诗歌的整体消化和欣赏,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做出的所谓的应变之策,背离了诗歌教学的初衷。
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最丰富的情感、最美妙的想象组合而成的语言艺术,它有绘画一样的视觉,音乐一样的风格,神话一样的意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运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诗歌中包含的美学意蕴,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对真善美的认识、升华,创设自己富有诗意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晓慧.大学语文诗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2]娄丹枫.诗歌教学应加强研究性学习[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