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仔细斟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反复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认为探究的七个要素不是在每一节课中都全面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能进行几个要素就进行几个要素,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搞成“模式化”。现在我把自己进行课堂探究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探究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造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对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和表扬。3、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提出问题。4、积极引导,诱发学生提出我们所期望的问题。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很难提出“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演示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按成像的大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改变了,所成像的情况也随之改变的现象,使学生顺利提出我们所期望的问题来。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归纳,引到我们要解决的知识上来。
2.猜想
让学生充分的猜,并要求说出这样猜的理由,以防胡乱猜或模式化。猜想并不是无目的、无根据地瞎猜,必须进行科学的猜想。有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就很容易猜想出来,有些内容学生知道的少,这时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导。
3.制定计划与实施
要让学生制定好计划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器材、过程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做事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把设计的方案提出后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张扬了个性,会充满自信心。设计实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我们的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设计,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哪组设计的方案好,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要另以积极的引导。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这一过程是学生直接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基本技能的体现。同时也要求老师对学生加以指导:例如,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5.分析与论证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只有对所进行的实验和证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才能获取知识得出科学规律,这是从动手实践上升到建立理论的思维过程。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如何从许多看似无联系的数据中找出共性,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时,通过实验学生找到了各种成像情况,也测出了物体到透镜距离和像到透镜距离等多组数据,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6.评估
做好评估,可以完善探究活动,使用权深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评估可以来自教师,更要注重学生们之间的评估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具有成就感。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个别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使他们互通有无,加强了学生间的友好相处的情感,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养成良好的评估习惯,在取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不足、纠正错误的学习态度。
7.交流与合作
这一活动贯彻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团队精神,探究中必须合作。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深化了对创造原理的渗透,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以便同共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探究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造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对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和表扬。3、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提出问题。4、积极引导,诱发学生提出我们所期望的问题。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很难提出“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演示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按成像的大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改变了,所成像的情况也随之改变的现象,使学生顺利提出我们所期望的问题来。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归纳,引到我们要解决的知识上来。
2.猜想
让学生充分的猜,并要求说出这样猜的理由,以防胡乱猜或模式化。猜想并不是无目的、无根据地瞎猜,必须进行科学的猜想。有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就很容易猜想出来,有些内容学生知道的少,这时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导。
3.制定计划与实施
要让学生制定好计划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器材、过程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做事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把设计的方案提出后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张扬了个性,会充满自信心。设计实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我们的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设计,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哪组设计的方案好,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要另以积极的引导。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这一过程是学生直接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基本技能的体现。同时也要求老师对学生加以指导:例如,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5.分析与论证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只有对所进行的实验和证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才能获取知识得出科学规律,这是从动手实践上升到建立理论的思维过程。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如何从许多看似无联系的数据中找出共性,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时,通过实验学生找到了各种成像情况,也测出了物体到透镜距离和像到透镜距离等多组数据,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6.评估
做好评估,可以完善探究活动,使用权深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评估可以来自教师,更要注重学生们之间的评估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具有成就感。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个别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使他们互通有无,加强了学生间的友好相处的情感,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养成良好的评估习惯,在取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不足、纠正错误的学习态度。
7.交流与合作
这一活动贯彻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团队精神,探究中必须合作。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深化了对创造原理的渗透,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以便同共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