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背景下的学术出版创新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学科建设;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刘中飞,安徽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04
  1995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下文《“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计社会〔1995〕2081号),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这标志着“211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启动“985工程”,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同年9月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虽有变化,但学科建设的内涵始终未变,而且“双一流”建设是对“211工程”和“985工程”专注于学科建设上的继承和发展。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中国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實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展现的重要手段,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天然的纽带联系。根据《总体方案》,未来30年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爆发式增长期,将产生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为学术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术出版的含义
  广义的学术出版指记载与传播学问的出版行为,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科学思想的重要方式[2]。学术出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导向作用,推动科研发展,甚至催生新的科研领域。学术出版通常包括以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为载体的学术出版和专门的学术图书出版。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学术图书出版。
  二、学术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术出版是出版社塑造品牌的重要抓手,其严肃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学术出版受众面窄、成本高的现实[3]。目前,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资助项目解决了部分学术图书的出版难题。但是,部分出版社仍有可能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放松对学术出版流程和质量的要求。当前,部分学术图书的稿源水准不高、含金量较低、质量低下,缺乏创新价值和社会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对学术图书质量的认定困难重重,这也导致了学术图书同质化、平庸化以及原创性缺失等问题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学科细化和交叉趋势明显。在提倡专业化的编辑与编辑专业化的前提下,编辑应该对自己所熟悉的专业领域予以关注并深入研究,但因出版社编辑人员有限,多数情况下无法保证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其所负责的图书类型完全一致。学术图书通常涉及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编辑在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同时应积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但是,部分出版社只注重编辑出版领域培训,不重视提升编辑学科素养,或只对编辑提出要求,未能提供学科素养提升的途径及方法。编辑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编审校工作量大,自学机会较少,长此以往,跨专业编审校水平难以保证,会间接影响学术图书的出版质量,同时难以培养出学术型编辑和学者型编辑。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化转型是出版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具有独特的优势:作者与读者群体稳定,且对数字化的接受度高。但是,对于多数出版社而言,数字化转型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出版行动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缺少数字出版人才、技术和资金;二是存在传统出版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当前,数字化发展步伐加快,学科建设热火朝天,如何以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为突破点,融入数字化转型大潮,需要出版人认真思考。
  三、学科建设背景下的学术出版策略
  学科建设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相关学科领域容易凝聚一流学者,为学术出版提供坚强的作者和编委队伍保障,这为提升学术出版水平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0余所已经把提升学术出版水平纳入学科建设方案。其中,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的建设方案明确提及出版资助的相关内容。
  如何抓住学科大发展的重大机遇,服务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推动学术出版进一步发展,是出版人应该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而以学术出版促进学科建设,也是出版单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第一轮高校“双一流”建设收官评估、第二轮建设即将启动的背景下,提出学科建设背景下的学术出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强化传统出版
  出版的核心是内容,出版的本质是选择。优质的内容是营造良好口碑、建立特色品牌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科建设背景下,学术出版的本质是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因此,强化传统出版、提升内容质量是学术出版持续发展的基础。
  (1)依托学科优势,开展深度合作
  学科建设背景下,出版社可以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围绕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开展工作,充分挖掘出版资源,推动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学术图书。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围绕母体高校优势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策划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图书,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等,对母体高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凭借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辛勤耕耘成为我国当代主题出版的重要阵地。   除与单一高校合作外,出版社还可以与行业协会、学会合作或主动搭建学术平台,整合不同地区、高校的作者资源,聚散为整,打造成系列学术精品。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常年与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机构合作,出版了一大批经典教材和学术图书,成为医药卫生领域的金字招牌,其H指数(高引用次数)在我国医药卫生学科榜单上位列第一[4]。
  (2)探索新兴学科,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范式的相互借鉴逐渐成为常态。2020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增设“交叉学科”门类,至此,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而这也为学术出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三级学科是一级学科的细化和具体化,交叉学科是对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的矫正,两者是学术逻辑与现实需求的有机结合。针对此类新兴学科开展学术出版工作,填补市场空白,有利于出版品牌做深、做精、做专。例如,同济大学出版社瞄准国内城市风险管理系统性出版物的空白,联合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策划出版“城市风险管理出版工程”丛书,为城市风险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瞄准新兴学科的学术出版可以帮助出版社建立学术品牌,更可以带动学科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便是很好的案例。2005年,浙江大学成立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和研究工作。其后,随着《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先秦漢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等图书的出版,浙江大学陆续成立文化遗产研究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艺术与考古学院,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艺术与考古学科生态体系。
  (3)激活经典图书,彰显新活力
  在拓展新项目的同时,结合科技发展和当下的社会生活,从“老书”中寻找“新活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既可以稳固原有读者群,又可以吸收新的读者群。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双一流”建设政策出台之际,整合之前打造的特色学术丛书“一流大学研究文库”,趁势推出“双一流”建设书单和社会文化书籍《一流大学研究文库(典藏套装版)》,并携书参加第三届“大学之道·上海论坛”“2018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等学术会议,迅速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5]。
  无论是关注优势学科、重点学科,还是探索新兴学科,抑或老书新做,做好学术出版要独具慧眼,能够从信息海洋里找到有价值、有生命力的选题。
  2.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
  《总体方案》指出,高校要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中国高校与中国学术想要实现“走出去”,掌握学术话语权,学术出版“走出去”无疑是重要途径。
  出版社可以在引进译著的同时,学习海外成熟的策划理念和先进的版权输出经验,为版权输出打好基础;也可以资源换资源,以市场换市场,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合作,扩大图书影响力。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近年推出“量子科学出版工程”丛书,并与施普林格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出版协议。这套丛书是国内首套系统总结和整理我国量子科学领域重要成果的丛书,其版权输出会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除了单纯的版权输出,也有部分出版机构选择于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宣传、推广中华优秀文化和科研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印度SMP出版公司、印度NCBA出版社等于2019年联合成立中国—南亚科技出版中心,翻译出版一系列代表中国科技水平的精品学术图书,对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多项扶持项目的资助下,学术出版“走出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任重道远。眼下正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术出版“走出去”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将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向世界。
  3.探索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学术出版的必然之路。这既是出版行业应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术出版服务学科建设的要求。
  (1)数字出版
  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可以从纸质图书电子化着手,通过发展数字出版、建立电子书平台,为进一步建立数据库、智库积累经验。在电子书平台建设方面,科学出版社(科学文库)、清华大学出版社(文泉书局)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前沿在线)等出版社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其中,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科学文库收录了科学出版社自1954年成立以来出版的5万余种图书,可提供全文检索、在线浏览等服务,极大地满足了教科研人员与高校学生群体对专业优质的数字图书资源的需求,有效支撑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推出的文泉书局数字出版平台则是以战略联盟形式建设的数字出版共享平台,共有18家大学出版社加盟,文泉书局不仅解决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内部数字资源转换的问题,而且完成了以数字化的方式为高校教师和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任务,为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6]。
  (2)数据库
  数据库是智库建设的基础,可作为出版社试水智库的先行军。目前,国内多数出版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学术著作与多媒体资源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知识服务数据库。科学出版社针对各学科推出了中国生物志库、中科医学资源库和中国古生物地层知识库等一批数据库产品,其中,中国生物志库收录了中国近10万种现生生物物种,是国内首个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中国生物物种全信息数据库,目前已有200余家高校图书馆开通试用,在辅助相关领域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法律出版社立足于自身所拥有的法律类出版产品,全面整合学术出版资源,为读者开发了专业性与个性化的“法信”数据库,利用业内领先的类案检索、同案智推、智能问答等智能搜索引擎,对海量法律条文、案例要旨、法律观点、裁判文书等学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分类聚合、串联推送,为用户提供精准、全面、高效的一站式法律解决方案和案例大数据智能推送服务。   (3)智库
  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等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重要功能[8]。《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提升科研水平,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在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多数高校都将智库建设纳入了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学术出版是我国科学研究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传播科学知识、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出版社可以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鼓励高校智库建设的契机与高校合作,积极探索智库建设的可能性,发挥出版社在智库成果输出方面的優势,扩大智库影响力,助力高校学科发展。
  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为例,其“拳头产品”皮书数据库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现覆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等1300余家国内外重点院校、公共图书馆及科研机构[9]。智库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对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一点在皮书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在皮书数据库良好发展的影响下,北京林业大学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成立了国家级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并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合作建立了生态文明研究院,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在学科建设背景下,学术出版探索数字化转型应以学科建设的具体需求为导向,建设专题数据库、学术分享平台,提供专业、精准的知识服务,催化学术成果产出,力争成为服务高校教科研发展、服务学科建设的重要引擎。
  4.拓展合作外延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学术出版要想做大做强,除了抓住学科建设的机遇,强化传统出版,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探索数字化转型,还需要积极拓展合作外延,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1)与期刊社合作
  要使“双一流”建设目标达成并获得认可,高校需要产出一系列学术成果,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和评价标准。创建专业化、规模化的学术期刊集群并跻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行列,是实现掌控的最有效途径[10]。目前,自主创办学术期刊数量较多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均已积极筹备期刊中心,打造学术期刊集群,以加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推动本校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出版社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出版流程和发行营销等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积极参与期刊集群建设,建设依托出版社的期刊集群,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重组。例如,清华大学于2011年成立的期刊中心便是依托于出版社的期刊集群。历经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的期刊种类已从成立之初的8种发展到如今的22种。其间,深入的书刊互动有效促进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发展,形成了学术图书、学术期刊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学术图书与学术期刊同属于学术出版的范畴,都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和传播平台。二者拥有基本相同的作者和读者群体,关系密切。除了协助建设期刊集群,出版社与期刊社还可以在策划选题、建设专家库、举办学术会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享优质出版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部分出版社因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而难以判断图书的学术价值,造成学术图书选题同质化、平庸化等问题。对此,学术期刊成熟的专家审稿制度和评审机制可以为出版社提供支持,以保障学术图书的学术价值。
  (2)与高校图书馆合作
  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之一,是学科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10余所高校在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均对图书馆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在学科建设浪潮下,图书馆要积极寻找融入教学与科研的契合点,对传统图书馆服务进行拓展与创新。目前,提供学术出版服务、助力科研成果快速发布、促进学术交流已成为图书馆拓展服务内容的重要途径,不少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建立知识库,发展期刊数字化。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发布北京大学期刊网,有效整合了北京大学众多学术期刊,为期刊发展搭建了可靠、统一的支撑平台。
  高校图书馆的求变、求新与出版社不谋而合。出版社可以此为契机,以定向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与高校图书馆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以及出版社在策划、编辑、审读、校对、发行等方面的优势,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例如,复旦大学出版社利用其内容优势,与复旦大学文科处、图书馆合作,于2018年共建学术共享平台——复旦新学术,以贯穿学术活动、学科建设、科研过程、学术成果发表的全过程,为复旦大学的学术提升、“双一流”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支撑与内容支撑。
  (3)与技术服务商合作
  数字化转型初期,出版社通常需要面对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对此,与专业技术服务商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与上海精灵天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大辞海》在线数据库,实现了大部辞书向“知识顾问”的转变,具有及时反映当代学术知识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与期刊社、高校图书馆合作,还是与技术服务商合作,出版社迈出的脚步体现了求变的决心。从长远看来,这种互相引流、共享平台和资源的合作带来的会是“1+1>2”的叠加效应。
  四、结语
  当前,我国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我们都亟须输出一流学术成果,抢占学术话语权,扩大学术影响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术出版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学术出版应对标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规划安排和时间节点,充分发挥传统优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积极转型,服务教学与科研,促进优秀学术成果转化为出版物,助力中国学术亮相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EB/OL].(2017-09-23)[2021-06-15]. http://www.gov.cn/xinwen/
  2017-09/23/content_5227104.htm.
  [2]孙婷,王健. 数字时代学术出版融合发展的初步探索[J]. 出版广角,2020(18):16-18.
  [3]谢炜. 新时代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探索: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20(18):6-9.
  [4]中国学术出版影响力分析 [J]. 出版人,2019(1):29-30+32+34+36+38+40+42–43.
  [5]易文娟.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术出版的思考:以“一流大学研究文库”为例 [J]. 出版参考,2019(6):85–86+21.
  [6] 崔立. 文泉书局:建构大学社的公共平台 [J]. 出版人,2014(5):42.
  [7] 王静. 精品学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中国生物志库”为例 [J]. 出版参考,2020(5):61–63.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5-01-20)[2021-06-15].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9] 孙瑶. 知识服务视角下皮书数据库运营管理策略探析 [D]. 保定:河北大学,2018.
  [10] 朱剑. 被遗忘的尴尬角色:“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学术期刊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16+201.
其他文献
文章在正确认识“社会效益”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深入理解“社会效益考核指标”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专业分工有利于出版社健康发展、向社会提供优秀产品的结论.中国农业
【关 键 词】中原文化;译介;出版;改革开放  【作者单位】刘畅,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268015);2021年度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ZXSKGH-2021-0180)。  【中圖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
【关 键 词】数字时代;教育出版;模式创新  【作者单位】陈卓,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晓曼,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帝,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1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给出版业带
2021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为让在校学生从小对党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小学开展为期—周的“学史
期刊
美术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怎么借助多媒体教学形成美术技能呢?线条是绘画中很重要的三大艺术元素之一,线条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绘画表现
期刊
文章以“十四五”发展为研究背景,对政策引领、市场需求、技术赋能等作用下我国出版业的高质量、多元化、跨越式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判,同时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防控
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在于对价值观的培养,优秀的文化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简化教学难度,提升教学质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
期刊
学术出版与“双一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联,二者可以互为助力.大学“双一流”建设语境下,学术出版存在优质稿源外流、平庸出版增加、出版评价异化等危机.要转换思路,
4月18日,ISI亚洲滑冰协会2021花样滑冰等级测试赛在郑州冰纷万象滑冰场拉开帷幕.郑州市二七红军小学校长艾怡鑫及学生代表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活动,近距离感受和体验冬奥会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有关单位不仅需要进行制度与政策的创新,也需要寻找合适的基层传播途径.《乡村干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