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重视学生素养,育具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兴趣,领略数学之美,体现数学价值,陶冶情操。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美与价值;数学习惯
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已经来临,一个崭新的世纪向我们走来,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迫在眉举。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提高的最好时候。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素质教育中创造有利的思想方法,积极施加恰当的行动方案,让小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在数学素质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那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还得需要从小学生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协调发展说起。
一、知情结合,有机进行学生素养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机进行学生素养教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中的思想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如九章算術、刘徽出入相补原理、圆周率等内容。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系统记载了我国古代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还记载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小学《数学》课本中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以及“求井深和绳长”等思考问题都出自其中。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锻炼了小学生的理解的能力、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略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如两个量相比较的关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两个量一一对应时,它们相等;当不能一一对应时,它们不等;两个不等量的比较,以较小的量为标准进行差比时,得到“多几”;以较大的量为标准进行差比时,得到“少几”;以较小的量为标准进行倍比时,得到“倍数”;以较大的量为标准进行倍比时,得到“分数(率)”。点集成线,线集成面,面合成体。
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我还经常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读、写”练习,进行绘制统计图表的练习等。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观念提高了,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改善,对数学产生了求知欲望。
2、培养正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体现数学的价值。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培养正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先导。
小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经常向他们介绍有趣的数学知识。如人体不仅是对称的,而且相关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成人的头长相当于全身长的七分之一,人的肘关节把手臂分割为1:0.168的两部分......树冠呈圆锥状,以利树叶沐浴阳光,蜂巢呈六角形,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妙,处处有数学。
设置“吊学生胃口”这一细节进入课堂,让学生随意说出数,判断出是否是3的倍数,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总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主动借阅数学课外读物,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成功欲。教学中,教师常常讲数学家的故事、组织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向往成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热爱学习。
3、实施教学美育,陶冶高尚情操。
实施教学美育,陶冶高尚情操,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内在因素之一。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无疑也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爱好,学会数学,领略数学的美妙之处。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数学知识和技巧也给人以美感。数学课上,教师端庄亲切的仪表,简练明快的数学语言,规范工整的板书,寻称精确的几何图形,鲜明雅致的教具,师生间和谐默契的情感交流,无不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
数学知识内容中,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对称,运算定律、方程等号两边的巧妙平衡,递等式自始至终的恒等,数学概念概括和简约,数学的推理的严谨与简洁,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简明、和谐、整齐、统一的美。
数学解题方法的巧妙,也给人以美感。解题过程简单明快,反映了数学的简约美。在寻求最佳解题方法时,学生受到数学简约美的陶冶,诱发出创造美的激情。
二、意行统一,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排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将数学思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理应联系教学实际,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智力、能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重视儿童坚强的意志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日常生活做起,让儿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学检验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养了坏习惯将难以改正。综上所述,每个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华罗庚教授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家成功的秘诀在于锲而不舍。数学是一门科学,要求我们一丝不苟,耐心细致。我坚持每天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仅注意听老师讲课,还要听同学发言;每天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当日事,当日毕;要求独立思考,认真审题计算。在计算时,坚持检查,草稿计算按题号顺序排列,书写整洁,便于核对、改正。及时评价,予以鼓励或纠正。坚持数日,天天如此,最终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有益于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于育人,培养有素养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义务,是育人的一种动力。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能完成育人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育部审定2013),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3页,第92页,
[2]小学教育专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s://wenku.baidu. com/view/cf1ce 400
a32d7375a4178076.html
[3]小学教育管理:《在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 10450
94393.html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美与价值;数学习惯
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已经来临,一个崭新的世纪向我们走来,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迫在眉举。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提高的最好时候。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素质教育中创造有利的思想方法,积极施加恰当的行动方案,让小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在数学素质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那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还得需要从小学生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协调发展说起。
一、知情结合,有机进行学生素养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机进行学生素养教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中的思想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如九章算術、刘徽出入相补原理、圆周率等内容。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系统记载了我国古代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还记载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小学《数学》课本中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以及“求井深和绳长”等思考问题都出自其中。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锻炼了小学生的理解的能力、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略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如两个量相比较的关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两个量一一对应时,它们相等;当不能一一对应时,它们不等;两个不等量的比较,以较小的量为标准进行差比时,得到“多几”;以较大的量为标准进行差比时,得到“少几”;以较小的量为标准进行倍比时,得到“倍数”;以较大的量为标准进行倍比时,得到“分数(率)”。点集成线,线集成面,面合成体。
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我还经常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读、写”练习,进行绘制统计图表的练习等。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观念提高了,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改善,对数学产生了求知欲望。
2、培养正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体现数学的价值。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培养正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先导。
小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经常向他们介绍有趣的数学知识。如人体不仅是对称的,而且相关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成人的头长相当于全身长的七分之一,人的肘关节把手臂分割为1:0.168的两部分......树冠呈圆锥状,以利树叶沐浴阳光,蜂巢呈六角形,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妙,处处有数学。
设置“吊学生胃口”这一细节进入课堂,让学生随意说出数,判断出是否是3的倍数,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总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主动借阅数学课外读物,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成功欲。教学中,教师常常讲数学家的故事、组织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向往成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热爱学习。
3、实施教学美育,陶冶高尚情操。
实施教学美育,陶冶高尚情操,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内在因素之一。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无疑也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爱好,学会数学,领略数学的美妙之处。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数学知识和技巧也给人以美感。数学课上,教师端庄亲切的仪表,简练明快的数学语言,规范工整的板书,寻称精确的几何图形,鲜明雅致的教具,师生间和谐默契的情感交流,无不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
数学知识内容中,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对称,运算定律、方程等号两边的巧妙平衡,递等式自始至终的恒等,数学概念概括和简约,数学的推理的严谨与简洁,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简明、和谐、整齐、统一的美。
数学解题方法的巧妙,也给人以美感。解题过程简单明快,反映了数学的简约美。在寻求最佳解题方法时,学生受到数学简约美的陶冶,诱发出创造美的激情。
二、意行统一,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排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将数学思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理应联系教学实际,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智力、能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重视儿童坚强的意志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日常生活做起,让儿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学检验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养了坏习惯将难以改正。综上所述,每个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华罗庚教授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家成功的秘诀在于锲而不舍。数学是一门科学,要求我们一丝不苟,耐心细致。我坚持每天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仅注意听老师讲课,还要听同学发言;每天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当日事,当日毕;要求独立思考,认真审题计算。在计算时,坚持检查,草稿计算按题号顺序排列,书写整洁,便于核对、改正。及时评价,予以鼓励或纠正。坚持数日,天天如此,最终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有益于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于育人,培养有素养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义务,是育人的一种动力。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能完成育人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育部审定2013),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3页,第92页,
[2]小学教育专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s://wenku.baidu. com/view/cf1ce 400
a32d7375a4178076.html
[3]小学教育管理:《在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 10450
9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