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中药饮片“代茶饮”对于一些较轻的疾病或慢性疾病是有疗效的。但中医专家认为,现在很多人将中医误认为以“养生”、“保健”、“治未病”为主,忽视、混淆了“中医治疗”。加上中药药材是天然草木,往往被认为是无毒害,可以随意使用的。于是,民间流传着许多调理方子,药店里,消费者可以随意配伍这些“偏方”回家泡水喝,超市里贩卖许多包装精美的“清心茶”、“明目茶”、“润喉茶”、“养颜茶”、“安睡茶”……这些是否真的会对身体有益?是否也会有隐患和不良作用?
不要混淆“治疗”与“养生”
近日,网上一位业内人士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被很多人讨论:“滥用药茶埋下严重健康隐患”菊花茶清热解毒,人参茶补元气,橘皮茶消炎、化痰、开胃,胖大海润喉,决明子茶清肝明目,银杏叶茶降血脂…… 这些茶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中药专家认为,这些加入中药的茶,都属中药饮片代茶饮范畴,人们随意在茶中加泡中药饮片是严重的药物滥用行为。”
“中医90%的内容是治疗学,而不是用来养生的。中医不等于养生,用中医来治未病的愿景很好,但实际操作可能性非常差,一个人没有病,上医院开什么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明说。将“代茶饮”这种治疗疾病、增加患者依从性的方式,是建立在医生专业诊断和权衡的前提下的,没有那么高的普适性。
“一个什么都不偏的人,天天喝清热解毒的,反而会损伤阳气,反而吃偏了。”陈明教授举例说,预防疾病的能力不是通过吃什么药来提高的,关键是饮食合理、起居规律,才能抵抗外邪。“不要动不动就要用药物来预防。中药也是一种药。”
中医辨证治疗讲究个体差异
“我认为,保健市场上的许多宣传点虽然打着中医的旗号,却不是按照中医的理论来的,他们往往给人造成‘一药治百病’的错觉,实际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人有胖、瘦之分,也有容易上火的,有怕冷的,有怕热的,每个个体的体质不同,在吃保健品或药品时,也不能一样。”陈明教授说。
夏天里许多人爱喝凉茶,怕上火。“实际上,夏枯草不能当作食物来吃。含有夏枯草的凉茶,虽然可以泄肝火,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脾胃虚寒者就不适。中医里讲心火要清,肾火要滋,脾火要生,不是见上火就要喝凉茶。”陈明教授解释中医的辨证治疗首先要辨证,各有定位。
中医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字面上看,即上火的人要用寒凉的药食去克制,虚寒的人用热性药食祛之。“这是同类相聚,细菌病毒感染与人的身体环境息息相关,喜欢凉爽环境的细菌,往往会容易侵犯那些虚寒的人;喜欢温暖环境的病毒,往往容易感染容易上火的人。中医药不是用来杀菌消炎的,而是通过改善全身身体环境和状态,来使得细菌、病毒存活不了。”
陈明举例道,同样的浅表性胃炎的胃镜报告,其中一人是一吃凉的就胃胀,还有一个吃凉的胃才舒服,冬天要吃冰淇淋才舒服的那种,前者开热药,后者开凉药。中医用药不是看表现为什么症状,而是通过对病机的判断来给药。“一群人看不同的病,结果病机相同,可能使用的就是同一个方子;而同一种病如浅表性胃炎,可能病机不同,虚寒表现不一,可能会开五六个不同的方子。不是可以随便去药店自己配一服治疗胃痛的饮片就可以的。”
随意使用中药代茶饮或导致不良后果
当归、黄芪等,在南方是经常作为食材,炖汤中使用,有补血之效。网上也有一些治疗妇女痛经的“偏方”中用到当归、黄芪烧水喝,“血虚的人可以吃,但血稠的人吃的话就反了,反而会淤血。”陈明说,当归是温补的,对虚寒性痛经有效,对湿热的人是无效的。
陈明说,中医与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是,西医看的是高血压,目的在降压,看的是“人的病”;而中医看的是“病的人”,看的是个体的体质。“在没有医生辨证的情况下,不加选择使用中药代茶饮,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可能因为不对症而增加不适,或是选用了不应长期选用的中药,而导致毒性,所以是不可取的。”
不要混淆“治疗”与“养生”
近日,网上一位业内人士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被很多人讨论:“滥用药茶埋下严重健康隐患”菊花茶清热解毒,人参茶补元气,橘皮茶消炎、化痰、开胃,胖大海润喉,决明子茶清肝明目,银杏叶茶降血脂…… 这些茶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中药专家认为,这些加入中药的茶,都属中药饮片代茶饮范畴,人们随意在茶中加泡中药饮片是严重的药物滥用行为。”
“中医90%的内容是治疗学,而不是用来养生的。中医不等于养生,用中医来治未病的愿景很好,但实际操作可能性非常差,一个人没有病,上医院开什么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明说。将“代茶饮”这种治疗疾病、增加患者依从性的方式,是建立在医生专业诊断和权衡的前提下的,没有那么高的普适性。
“一个什么都不偏的人,天天喝清热解毒的,反而会损伤阳气,反而吃偏了。”陈明教授举例说,预防疾病的能力不是通过吃什么药来提高的,关键是饮食合理、起居规律,才能抵抗外邪。“不要动不动就要用药物来预防。中药也是一种药。”
中医辨证治疗讲究个体差异
“我认为,保健市场上的许多宣传点虽然打着中医的旗号,却不是按照中医的理论来的,他们往往给人造成‘一药治百病’的错觉,实际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人有胖、瘦之分,也有容易上火的,有怕冷的,有怕热的,每个个体的体质不同,在吃保健品或药品时,也不能一样。”陈明教授说。
夏天里许多人爱喝凉茶,怕上火。“实际上,夏枯草不能当作食物来吃。含有夏枯草的凉茶,虽然可以泄肝火,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脾胃虚寒者就不适。中医里讲心火要清,肾火要滋,脾火要生,不是见上火就要喝凉茶。”陈明教授解释中医的辨证治疗首先要辨证,各有定位。
中医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字面上看,即上火的人要用寒凉的药食去克制,虚寒的人用热性药食祛之。“这是同类相聚,细菌病毒感染与人的身体环境息息相关,喜欢凉爽环境的细菌,往往会容易侵犯那些虚寒的人;喜欢温暖环境的病毒,往往容易感染容易上火的人。中医药不是用来杀菌消炎的,而是通过改善全身身体环境和状态,来使得细菌、病毒存活不了。”
陈明举例道,同样的浅表性胃炎的胃镜报告,其中一人是一吃凉的就胃胀,还有一个吃凉的胃才舒服,冬天要吃冰淇淋才舒服的那种,前者开热药,后者开凉药。中医用药不是看表现为什么症状,而是通过对病机的判断来给药。“一群人看不同的病,结果病机相同,可能使用的就是同一个方子;而同一种病如浅表性胃炎,可能病机不同,虚寒表现不一,可能会开五六个不同的方子。不是可以随便去药店自己配一服治疗胃痛的饮片就可以的。”
随意使用中药代茶饮或导致不良后果
当归、黄芪等,在南方是经常作为食材,炖汤中使用,有补血之效。网上也有一些治疗妇女痛经的“偏方”中用到当归、黄芪烧水喝,“血虚的人可以吃,但血稠的人吃的话就反了,反而会淤血。”陈明说,当归是温补的,对虚寒性痛经有效,对湿热的人是无效的。
陈明说,中医与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是,西医看的是高血压,目的在降压,看的是“人的病”;而中医看的是“病的人”,看的是个体的体质。“在没有医生辨证的情况下,不加选择使用中药代茶饮,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可能因为不对症而增加不适,或是选用了不应长期选用的中药,而导致毒性,所以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