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毒性物质教育研究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起诉包括绿山、711、星巴克在内的90家公司(主要为咖啡零售商)违反《加州65号法案》,没有警告消费者咖啡产品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学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
事件一出,“星巴克致癌”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全球,为星巴克带来股价波动和舆论风波的同时也让部分公众陷入恐慌——我们每天都在喝的咖啡真的致癌吗?
千亿罚金,星巴克从麦当劳手里“接锅”
3月28日,星巴克股票(SBUX)出现震荡,当日最高跌幅达到1.75%。
而这一切,都要从《1986年安全饮用水和有毒物质强制法案(Safe Drinking Water and Toxic Enforcement Act of 1986)》,即《加州65号法案》说起。
顾名思义,《加州65号法案》正式通过于1986年,它要求所有在加州境内销售产品的企业都必须向本州消费者告知产品中可能存在或排放到环境中的毒性化学物质含量。这里的“毒性化学物质”专门有一份清单,清单内容每年更新,最初公布时仅有800项内容,但截至去年年底(2017年12月29日),这份清单所列毒性化学物质已达到997项之多。
根据65号法案和这份清单,加州企业推向消费市场的产品包含已知毒性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清晰且合理”的警告(比如在产品上贴上警示标签)。未按要求执行或在清单更新化学物质后没有在12个月内更新消费警示的企业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早在2002年,加州毒性物质教育研究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以下简称CERT)就以快餐店薯条中包含丙烯酰胺但未注明为由起诉过麦当劳、汉堡王等连锁快餐企业并在2008年胜诉,加州法院当时判决麦当劳、汉堡王等连锁快餐企业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薯条中丙烯酰胺存在的致癌风险,并向CERT支付法律代理罚金。
胜诉的CERT并没有就此停歇,两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他们又以类似的理由起诉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企业,认为后者如果不能在咖啡生产过程中降低甚至消除丙烯酰胺,就必须根据《加州65号法案》明确告知顾客“咖啡中含有致癌物”。
这场诉讼持续了八年,而CERT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3月28日,加州法庭宣布星巴克等企业败诉:“控方提供了咖啡可能增加健康风险的证据,虽然流行病学专家证实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关联,但被告无法提供咖啡对健康无害的有效证据。”
而除了对丙烯酰胺进行标注提醒之外,CERT还要求这些咖啡企业赔偿自2002年以来所有使用过咖啡产品或可能暴露在丙烯酰胺中的消费者每人2500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法院在最终三审时维持原判,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企业将向约4000万消费者赔偿1000亿美金。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一案件已引发多方争议,“星巴克致癌”的传闻也由此借互联网浪潮“飘洋过海”,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恐慌。
和星巴克可能会面临的天价罚金相比,大众更加关心的问题显然在于: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喝咖啡究竟致癌吗?
30份中杯下肚,我们再来讨论“致癌”
事实上,丙烯酰胺并非仅存于咖啡。
各色包装袋里香脆可口的薯条、薯片,面包机里加热至焦黄的烘焙面包,锅里高温翻炒的家常菜肴,清晨街边小贩吆喝叫卖的油条、薯饼……包含淀粉和氨基酸的食材一旦经过高温(120℃左右)烹饪,就会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微量的丙烯酰胺。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形成的丙烯酰胺就越多。
正因为如此,1990年1月1日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才正式以“致癌风险”为由将丙烯酰胺加入《加州65号法案》的“毒性化学物质”列表,2015年2月25日,又在列表中为其额外补充了“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两点危害。
但这并不意味着丙烯酰胺与癌症有着必然的关联,在工业中一般被认为具有毒性而需要避免暴露接触的丙烯酰胺,目前仅在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现出了致癌特性和神经毒性;国际癌症协会则将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质”,即“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对其他某些动物致癌的证据充足”。
因此,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与人类罹患癌症并无直接关联。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署2002年的报告,人每天摄入的丙烯酰胺低于0.5微克/公斤体重是相对安全的,即便按照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给出的标准(即“毒性化学物质”清单),一名体重为70kg的成年男子每天可以接受的丙烯酰胺最大允许剂量水平(MADL)也有140微克。
在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发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中,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13微克/公斤,根据这一数据,一名70kg重的成年男子需要在24小时内饮下10kg咖啡才可能因丙烯酰胺的生殖和神经毒性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这已经接近30份星巴克中杯咖啡的分量了。
而即使是这般剂量的咖啡,距离致癌也许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根据美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ATSDR)公布的《丙烯酰胺毒理学简介草案》,在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得出的半致死剂量(LD50)最小约为150毫克每公斤,即150000微克每公斤,这是万倍于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剂量。
即便败诉,咖啡的味道也并不会改变
有人认为,尽管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咖啡致癌”这一说法,但既然丙烯酰胺位列“毒性化学物质”清单,按照《加州65号法案》起诉星巴克等公司也自然在理。因此CERT此番胜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看作是消费者知情权的胜利。
一些咖啡行业从业人士则表示,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将会是一个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的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威廉·莫瑞在发布的公告中就表示:“咖啡早已被证明是对健康有益的饮品。此次法律诉讼产生了一个可笑的结果,这项第65号判决使消费者倍感困惑,并且也无益于公众对健康的认知。”
一方面,任何抛开剂量因素谈食物毒性的行为都难逃走向消费谣言的命运。在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数据作为支撑的前提下要求咖啡店贴上“致癌”标识,这几乎等同于让他们自证有罪。“星巴克致癌”谣言的迅速发酵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11年这一年,以65号提案为依据的诉讼案件就高达338起,涉及和解金额高达1630万美元,而在过去十年间,加州企业因此缴纳的罚款金额已超过1446亿美元。
但因此产生的改变却微乎其微。由于“毒性化学物质”清单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已经有近千种,围绕这些化学品的潜在诉讼不仅还会有很多,企业方面也往往无从下手。加州迪士尼乐园园区的电线杆上就有很多根据65号法案张贴的“毒性化学物质”警示牌,但它们既没有写明具体涉及什么化学物质,也没有告诉人们该如何有效避免。就像香烟上印刷的“吸烟有害健康”字样,这些警示牌周围来往的人群与别处一样,依然充斥着欢声笑语。
星巴克的股价目前总体稳定,那些甚嚣尘上、刷爆你我朋友圈的“星巴克致癌”文章的作者们,喝完这杯咖啡也该继续打开电脑搜寻下一个热点了。
事件一出,“星巴克致癌”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全球,为星巴克带来股价波动和舆论风波的同时也让部分公众陷入恐慌——我们每天都在喝的咖啡真的致癌吗?
千亿罚金,星巴克从麦当劳手里“接锅”
3月28日,星巴克股票(SBUX)出现震荡,当日最高跌幅达到1.75%。
而这一切,都要从《1986年安全饮用水和有毒物质强制法案(Safe Drinking Water and Toxic Enforcement Act of 1986)》,即《加州65号法案》说起。
顾名思义,《加州65号法案》正式通过于1986年,它要求所有在加州境内销售产品的企业都必须向本州消费者告知产品中可能存在或排放到环境中的毒性化学物质含量。这里的“毒性化学物质”专门有一份清单,清单内容每年更新,最初公布时仅有800项内容,但截至去年年底(2017年12月29日),这份清单所列毒性化学物质已达到997项之多。
根据65号法案和这份清单,加州企业推向消费市场的产品包含已知毒性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清晰且合理”的警告(比如在产品上贴上警示标签)。未按要求执行或在清单更新化学物质后没有在12个月内更新消费警示的企业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早在2002年,加州毒性物质教育研究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以下简称CERT)就以快餐店薯条中包含丙烯酰胺但未注明为由起诉过麦当劳、汉堡王等连锁快餐企业并在2008年胜诉,加州法院当时判决麦当劳、汉堡王等连锁快餐企业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薯条中丙烯酰胺存在的致癌风险,并向CERT支付法律代理罚金。
胜诉的CERT并没有就此停歇,两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他们又以类似的理由起诉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企业,认为后者如果不能在咖啡生产过程中降低甚至消除丙烯酰胺,就必须根据《加州65号法案》明确告知顾客“咖啡中含有致癌物”。
这场诉讼持续了八年,而CERT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3月28日,加州法庭宣布星巴克等企业败诉:“控方提供了咖啡可能增加健康风险的证据,虽然流行病学专家证实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关联,但被告无法提供咖啡对健康无害的有效证据。”
而除了对丙烯酰胺进行标注提醒之外,CERT还要求这些咖啡企业赔偿自2002年以来所有使用过咖啡产品或可能暴露在丙烯酰胺中的消费者每人2500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法院在最终三审时维持原判,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企业将向约4000万消费者赔偿1000亿美金。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一案件已引发多方争议,“星巴克致癌”的传闻也由此借互联网浪潮“飘洋过海”,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恐慌。
和星巴克可能会面临的天价罚金相比,大众更加关心的问题显然在于: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喝咖啡究竟致癌吗?
30份中杯下肚,我们再来讨论“致癌”
事实上,丙烯酰胺并非仅存于咖啡。
各色包装袋里香脆可口的薯条、薯片,面包机里加热至焦黄的烘焙面包,锅里高温翻炒的家常菜肴,清晨街边小贩吆喝叫卖的油条、薯饼……包含淀粉和氨基酸的食材一旦经过高温(120℃左右)烹饪,就会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微量的丙烯酰胺。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形成的丙烯酰胺就越多。
正因为如此,1990年1月1日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才正式以“致癌风险”为由将丙烯酰胺加入《加州65号法案》的“毒性化学物质”列表,2015年2月25日,又在列表中为其额外补充了“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两点危害。
但这并不意味着丙烯酰胺与癌症有着必然的关联,在工业中一般被认为具有毒性而需要避免暴露接触的丙烯酰胺,目前仅在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现出了致癌特性和神经毒性;国际癌症协会则将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质”,即“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对其他某些动物致癌的证据充足”。
因此,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与人类罹患癌症并无直接关联。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署2002年的报告,人每天摄入的丙烯酰胺低于0.5微克/公斤体重是相对安全的,即便按照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给出的标准(即“毒性化学物质”清单),一名体重为70kg的成年男子每天可以接受的丙烯酰胺最大允许剂量水平(MADL)也有140微克。
在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发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中,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13微克/公斤,根据这一数据,一名70kg重的成年男子需要在24小时内饮下10kg咖啡才可能因丙烯酰胺的生殖和神经毒性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这已经接近30份星巴克中杯咖啡的分量了。
而即使是这般剂量的咖啡,距离致癌也许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根据美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ATSDR)公布的《丙烯酰胺毒理学简介草案》,在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得出的半致死剂量(LD50)最小约为150毫克每公斤,即150000微克每公斤,这是万倍于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剂量。
即便败诉,咖啡的味道也并不会改变
有人认为,尽管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咖啡致癌”这一说法,但既然丙烯酰胺位列“毒性化学物质”清单,按照《加州65号法案》起诉星巴克等公司也自然在理。因此CERT此番胜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看作是消费者知情权的胜利。
一些咖啡行业从业人士则表示,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将会是一个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的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威廉·莫瑞在发布的公告中就表示:“咖啡早已被证明是对健康有益的饮品。此次法律诉讼产生了一个可笑的结果,这项第65号判决使消费者倍感困惑,并且也无益于公众对健康的认知。”
一方面,任何抛开剂量因素谈食物毒性的行为都难逃走向消费谣言的命运。在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数据作为支撑的前提下要求咖啡店贴上“致癌”标识,这几乎等同于让他们自证有罪。“星巴克致癌”谣言的迅速发酵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11年这一年,以65号提案为依据的诉讼案件就高达338起,涉及和解金额高达1630万美元,而在过去十年间,加州企业因此缴纳的罚款金额已超过1446亿美元。
但因此产生的改变却微乎其微。由于“毒性化学物质”清单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已经有近千种,围绕这些化学品的潜在诉讼不仅还会有很多,企业方面也往往无从下手。加州迪士尼乐园园区的电线杆上就有很多根据65号法案张贴的“毒性化学物质”警示牌,但它们既没有写明具体涉及什么化学物质,也没有告诉人们该如何有效避免。就像香烟上印刷的“吸烟有害健康”字样,这些警示牌周围来往的人群与别处一样,依然充斥着欢声笑语。
星巴克的股价目前总体稳定,那些甚嚣尘上、刷爆你我朋友圈的“星巴克致癌”文章的作者们,喝完这杯咖啡也该继续打开电脑搜寻下一个热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