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针对当前中职生的特点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创设各种项目管理情境,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结合班级管理实例,对项目导向的班级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许多领域,项目开发与实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运营方式,企业的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各种手段,以实现项目的需求。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即借鉴和吸收企业项目管理理念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把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包或相互联系的板块,通过开放的、民主的途径选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类似于企业管理的项目经理,在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项目团队的组建,工作任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以及项目目标的实现负全部责任。班主任在项目管理中要不断跟踪纠偏,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建立学生业绩积分档案(学生个人或小组可以事先竞标取得项目),期末对学生个人积分进行量化评比,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助学金评定和党团组织发展的主要依据。
二、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实施项目管理,将班级任务或活动进行竞标,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这个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因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还会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与集体观念
实施项目管理,将班级任务或活动进行分解,一些任务需要团队集体来完成,这就要求项目成员积极配合协作,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目标任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实施项目管理,将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并有效整合班级管理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尽快跟社会接轨、跟市场接轨,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更好地服从企业管理。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策略
1.在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引入企业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引入企业文化,对教室文化氛围进行精心设计,如设计班级标识、班训、班歌等代表班级文化的符号,建立一个仿真企业办公环境,张贴优秀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标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
2.在班级组织结构上,实行企业项目组织架构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模拟企业管理模式,班长和团支书分别任总经理和总监,各支委任部门经理,将班级日常管理事务分由部门经理负责,临时性工作、活动进行打包由项目组负责,项目组即类似于企业项目经理部,明确成员、人数和各自的职能分工,达到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彼此间很好地交流与合作。所有班级“领导”和项目组负责人都需竞聘上岗,明确责任分工,参照企业实施每日例会制度等。
3.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优秀企业管理方式
班级日常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可以引入海尔的“日清工作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养成做事“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职业素养。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实训场地卫生管理实行企业“7S”现场管理方法,把工作任务分解成诸如卫生清洁、环境布置、文明礼仪等一个个项目,每一项目选出项目负责人,分区包干,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为了使“7S”管理目标能落到实处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要加强检查与评比工作,制订相关检查与考核制度,用“7S”管理模式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引入企业员工评价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班级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非常关键。可以学习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办法,制订学生绩效考核制度,用个人业绩积分代替学生综合评定,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个人表现,还要评价学生对组织、团队的贡献。可以引入优秀企业好的用工机制,如海尔的“赛马”机制,在班级“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的选拔、评优评先等方面形成竞争机制,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让每位学生如同在企业一样感受到来自内部的竞争压力,并引导学生将压力变成竞争动力。
5.在开展班级活动方面,采用企业项目运作方式
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学校、班级要经常组织各类活动,以前班级活动比较粗放,仅参与的少数学生得到锻炼,活动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现在按企业项目管理的流程组织活动,不再是班委几个人的事,而是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个项目团队,负责开展各项活动,这样不仅参与活动的同学得到锻炼,参与组织的同学也学会了做事。同时企业的工作规范也会慢慢渗透到班级的活动组织当中。
6.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推行小组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科代表引领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或推选一名组长(类似于项目组负责人),组长带领成员设订共同的学习目标,做好任务分工,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让本组成员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在学生培养模式上,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实行企业订单教育模式,实现“订单教育班”;班级冠企业名,学生着企业装、戴工作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合企业的文化特征,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班级指导,改变单一的师生教学模式,给学生以新鲜感,提高其学技能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另外,根据教学实习要求,阶段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实习锻炼,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实地培养学生严谨、规范、有序的行为习惯。
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中班级管理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在班级事务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水平。带有挑战意味的任务能够历练学生心志,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当然,班级管理在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后,也可能会因为项目组织不完善、管理设计不科学、部分学生不配合,以及班主任对出现的问题缺少判断和考虑,造成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所以,还需要师生一起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责编 周继平)
一、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许多领域,项目开发与实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运营方式,企业的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各种手段,以实现项目的需求。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即借鉴和吸收企业项目管理理念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把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包或相互联系的板块,通过开放的、民主的途径选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类似于企业管理的项目经理,在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项目团队的组建,工作任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以及项目目标的实现负全部责任。班主任在项目管理中要不断跟踪纠偏,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建立学生业绩积分档案(学生个人或小组可以事先竞标取得项目),期末对学生个人积分进行量化评比,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助学金评定和党团组织发展的主要依据。
二、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实施项目管理,将班级任务或活动进行竞标,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这个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因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还会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与集体观念
实施项目管理,将班级任务或活动进行分解,一些任务需要团队集体来完成,这就要求项目成员积极配合协作,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目标任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实施项目管理,将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并有效整合班级管理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尽快跟社会接轨、跟市场接轨,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更好地服从企业管理。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策略
1.在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引入企业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引入企业文化,对教室文化氛围进行精心设计,如设计班级标识、班训、班歌等代表班级文化的符号,建立一个仿真企业办公环境,张贴优秀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标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
2.在班级组织结构上,实行企业项目组织架构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模拟企业管理模式,班长和团支书分别任总经理和总监,各支委任部门经理,将班级日常管理事务分由部门经理负责,临时性工作、活动进行打包由项目组负责,项目组即类似于企业项目经理部,明确成员、人数和各自的职能分工,达到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彼此间很好地交流与合作。所有班级“领导”和项目组负责人都需竞聘上岗,明确责任分工,参照企业实施每日例会制度等。
3.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优秀企业管理方式
班级日常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可以引入海尔的“日清工作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养成做事“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职业素养。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实训场地卫生管理实行企业“7S”现场管理方法,把工作任务分解成诸如卫生清洁、环境布置、文明礼仪等一个个项目,每一项目选出项目负责人,分区包干,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为了使“7S”管理目标能落到实处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要加强检查与评比工作,制订相关检查与考核制度,用“7S”管理模式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引入企业员工评价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班级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非常关键。可以学习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办法,制订学生绩效考核制度,用个人业绩积分代替学生综合评定,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个人表现,还要评价学生对组织、团队的贡献。可以引入优秀企业好的用工机制,如海尔的“赛马”机制,在班级“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的选拔、评优评先等方面形成竞争机制,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让每位学生如同在企业一样感受到来自内部的竞争压力,并引导学生将压力变成竞争动力。
5.在开展班级活动方面,采用企业项目运作方式
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学校、班级要经常组织各类活动,以前班级活动比较粗放,仅参与的少数学生得到锻炼,活动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现在按企业项目管理的流程组织活动,不再是班委几个人的事,而是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个项目团队,负责开展各项活动,这样不仅参与活动的同学得到锻炼,参与组织的同学也学会了做事。同时企业的工作规范也会慢慢渗透到班级的活动组织当中。
6.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推行小组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科代表引领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或推选一名组长(类似于项目组负责人),组长带领成员设订共同的学习目标,做好任务分工,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让本组成员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在学生培养模式上,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实行企业订单教育模式,实现“订单教育班”;班级冠企业名,学生着企业装、戴工作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合企业的文化特征,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班级指导,改变单一的师生教学模式,给学生以新鲜感,提高其学技能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另外,根据教学实习要求,阶段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实习锻炼,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实地培养学生严谨、规范、有序的行为习惯。
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中班级管理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在班级事务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水平。带有挑战意味的任务能够历练学生心志,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当然,班级管理在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后,也可能会因为项目组织不完善、管理设计不科学、部分学生不配合,以及班主任对出现的问题缺少判断和考虑,造成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所以,还需要师生一起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