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咳嗽等症状。但部分重症患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严重的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紊乱,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传播途径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主要包括密切接触、飞沫和气溶胶传播。因此,医务人员在实施气管插管术等容易产生高病毒载量气溶胶的医疗操作时,面临着很高的职业暴露和传染的风险。针对新型冠状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咳嗽等症状。但部分重症患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严重的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紊乱,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传播途径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主要包括密切接触、飞沫和气溶胶传播。因此,医务人员在实施气管插管术等容易产生高病毒载量气溶胶的医疗操作时,面临着很高的职业暴露和传染的风险。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术的现状,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学组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气管插管术的专家建议(1.0版)"。该建议从气管插管术指征、安全防护措施、器具准备、气道评估、气管插管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导奋战在一线的麻醉科医师和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安全有效地实施气管插管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5个时刻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用药依从性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干预法,包括常规住院用药宣教、微信推送乙肝相关信息和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5个时刻"干预法,给予患者"5个时刻"用药宣教,引导患者运用"5个时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正在全国及境外部分国家蔓延。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这一新型疾病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应用有效的培训手段及完整的课程设置并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对各级人员开展培训。笔者联合北京市乃至全国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专家团队,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期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手术室相关培训的开展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便于大家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始发于湖北省武汉市并波及全国,其中社区与居家成为防控关键。本文基于循证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与居家防控提出推荐意见,包括社区人员的评估初筛排查、风险识别与分类、居家医学观察或日常生活感染防护规范以及社区机构、生活小区网格化管理等,旨在推动公共卫生与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及水平的进步。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产妇在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对其母婴阻断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分娩的100例HBV携带产妇的病例资料,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均随访至7月龄,比较两组的主要观察指标(HBV母婴阻断率)及次要研究指标(手术助产情况、会阴侧切率、产时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常规FS-LASIK矫正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9─10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接受屈光手术的近视及散光患者60例(120眼),按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组(TOPO-G组)30例(60眼)和常规FS-LASIK组30例(60眼)。术
在临床工作中,眼科工作人员尤其是视光师在第一线面对感染性眼表疾病患者时,必须肩负起两个艰巨问题,即近视防控和感染防控的双重责任和压力。本文明确了眼科视光师在感染控制、屈光检查设备和场所消毒两个方面的实施细则,以进一步规范眼科屈光检查的临床操作流程,加强感染控制专业知识、方法与技能,降低被感染风险,避免交叉感染。汇总目前各大医疗机构的经验,从预防医学和眼科学角度,为眼科屈光检查时的感染控制提供全面且
目的评价CD34+细胞移植对大鼠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体重21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6):对照组(C组)、放射性脑损伤组(RIBI组)和CD34+组。采用CT照射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另取6只大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分离提取CD34+细胞,并进行BrdU标记。CD34+组于建模后第7天进行CD34+细胞移植。C组和R
目的评价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2+-CaMKⅡ-CREB)信号通路在U50488H减轻CPB致大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5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S组)、CPB组(C组)、CPB+κ受体激动剂U50488H组(U组)和CPB+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U
目的评价甲烷对脊髓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时嘌呤能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P2X7R)/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3月龄,体重350~3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甲烷组(M组)。S组经右髂总动脉逆行置入Fogarty球囊套管至胸主动脉但不阻断缺血;I/R组采用阻断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由于需要更多的人员照顾和护理,交叉感染风险明显增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如何保障患儿和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加速患儿康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逐一介绍:(1)围术期处理:涉及到术前会诊评估、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室内安排、手术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