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基因/化疗药物双层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抗乳腺癌效应初步研究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血管生成为靶点治疗肿瘤的假说验证后,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因其明显的优势而受到关注,与化疗联合,既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亦杀灭肿瘤细胞,协同增强抗肿瘤效应。文中探讨了共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小型干扰RNA(siRNA)与化疗药物(EPI)的双层纳米粒的负载基因能力和体内外抑制乳腺癌初步效应。方法将合成的mPEG-g-CS与PLGA纳米粒通过超声透析法制备成双层纳米粒(DL NPs),外层为mPEG-g-CS,负载siRNA,内层为PLGA纳米粒,包载化疗药物EPI,研究双层纳米粒的理化性质
其他文献
目的内镜下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瘤(R-NENs)的疗效仍有争议。文中旨在评估R-NENs内镜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5月75例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经内镜下治疗后确诊为R-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判断为黏膜层病变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黏膜下病变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标本根据Ki-67阳性指数进行肿瘤分期(G1、G2、G3期)。完整切除定义为内镜下完整切除病变,无论切缘病理状态。患者在术后6个月、随后每年复查结肠镜及常规影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17是一种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与Th1和Th2细胞不同,其具有独立的分化和调节机制。Th17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可介导炎症和感染的发生,在机体促炎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Th17细胞还可特异性表达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等核转录因子,在免疫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RORγt共同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生发展过程。随着对Th17细胞亚群研究
炎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发生与环境、遗传、免疫相关,肠道菌群的改变不同程度影响了宿主与肠道细菌间的共生关系。而色氨酸作为哺乳动物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参与了包括神经元功能、免疫力和肠道稳态等多种生理过程。微生物群分解色氨酸产生的代谢物包括芳香烃受体配体、犬尿氨酸及血清素(5-羟色胺),3种代谢途径相关产物均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及发展相关。因此,未来通过改变色氨酸代谢途径或代谢产物可能成为治疗IBD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