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来源 :甘肃科技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信息服务基地,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顺势而为,围绕学校的任务目标和学科建设,积极地进行服务创新,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力求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馆藏结构、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人员素养等方面的创新策略,旨在促进高校图书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 服务创新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这一方案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全新的战略部署,随后许多高校相继出台了本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契机,进行服务创新和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其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出更为关键的作用。
  1“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不仅是“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科技进步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结果[1]。①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丰富的内容和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在逐年升高,以我馆电子下载量为例,2015-2018年分别为361万篇;420万篇;560万篇;676.5万篇。高校图书馆以纸质资源为主的馆藏结构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短、平、快”的信息需求。②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说过:“学科建设是创建一流研究性大学的关键,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上达到一流水平,一所一流大学一定有某些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达到一流水平,在经费和人才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选准突破口,集中人力和财力,有可能创建一流水平的学科”。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为配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就必须在资源配置中向重点学科倾斜,优化资源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为一流的学科提供一流的资源服务。③学科服务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还停留在查新、查收查引、资源推荐、用户培训等基础阶段,这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深层次需求和学科建设的需要。高校图书馆要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以学科服务为核心,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探讨,加大创新力度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便契合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和读者深层次的专业化的信息需求。总之,“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与挑战,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势在必行。
  2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
  2.1 更新服务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容易将工作内容局限在一定的物理时空和现有的服务条件和用户需求之上[9]。高校图书馆必须更新服务理念,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读者需求为导向,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要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与归宿,建立动态的、广泛的思维模式,在“双一流”背景和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服务于读者的显性需求,而且要变被动为主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资源为读者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从而树立“双一流”背景下的大服务观,在服务类型的交融性、服务内容的延续性,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和服务产出的成效性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与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2.2 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
  高校图书馆应以“双一流”建设为目的,以学科服务为中心整合、重组部门与岗位,将业务相近、功能相似的部门精简重组,将业务和人员结构的重心集中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中,从而高效、高质为用户提供专业化、集成化和个性化的服务[3]。比如我们馆就把原来的流通部、阅览部合并为借阅部,把采访部与编目部合并为采编部,把情报部更名为信息咨询部,对信息咨询部的工作任务与服务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选拔业务能力比较高的馆员从事信息咨询工作,在硬件建设和专用资金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另外,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围绕“双一流”建设和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重构考核标准,明确发展方向、岗位职责、人才引进方案及竞争激励机制等,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公平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3 注重文献资源的建设与设备系统的利用
   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都离不开一流文献资源的支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馆藏数量、质量、多元载体服务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科研的成效。各高校在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或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势必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科服务的质量。但是由于建设经费有限,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科文献资源有所取舍,确保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对学校重点学科所需的信息资源要给予充分的考虑与平衡[6]。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要深入了解学科建设和科研计划,利用新媒体搭建起和读者的沟通通道,及时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满意的学科信息资源。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流,实现从纸质资源为主向数字资源为主的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电子资源发展迅速,其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子资源内容丰富、更新快、獲取方便、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深受读者的喜爱,读者对馆藏数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双一流”建设的需要和网络环境下读者的借阅倾向调整馆藏结构,进一步扩大电子文献的馆藏比例,加强电子文献开放获取资源的收集、整合、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与出版单位进行文献交流的途径,优化文献资源的配置。③“双一流”建设中,精良的设备与先进的系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本前提,图书馆应加大投资力度,引进一系列先进的设备系统,比如RFID系统、自助服务系统、3D打印系统、数字化学习系统、人工智能答应系统、云服务平台等,使传统业务如馆藏整理、编目、借阅等自动化,以及咨询的智能化与值守的无人化等,极大地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缓解高校图书馆人员不足的现状[2]。   2.4 以学科服务为核心,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
  学科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依托图书馆特有数据源、信息技术和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群体,基于教学和科研,形成多方协同、面向一线、嵌入全程的一种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9]。“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提出使学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和教学科研环境以及用户对图书馆不断变化的、深层次的文献需求使学科服务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①我们要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和重点学科的特点,因馆制宜建立相应的学科服务体系。②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平台提供的服务还停留在一些基础性服务上,必须在智能性、可用性等方面加大设计力度,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③就学科服务的内容而言,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服务只限于论文检索、科技查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传统业务上,并不能体现学科服务的真正价值。要想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就必须对教学和科研实行嵌入式服务,改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主动参与到对口学科的科研项目中,将学科服务渗透到用户解决信息问题的整个过程中。争取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收集各种专业文献及动态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地分析与加工并及时反馈给读者,做读者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信息组织者与发布者,从而满足读者专业化、精准化、高时效化的信息需求[10]。
  2.5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馆员素质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图书馆,而一流的图书馆需要一流的图书馆员队伍。“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双一流”高校都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但学科馆员配置比例特别低,学科馆员的专业素养也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就迫切需要加快推动馆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因此图书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①高校图书馆要用优质的服务和广泛的宣传提升自身的美誉度,争取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在人员编制方面的支持;要加强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与引进。②要提升现有馆员的素质,通过馆内业务培训、外派学术交流、科研奖励等方式引导馆员进行自我提升,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③優化图书馆员在各部门的布局,将高素质人才集中到核心业务岗位。④加强团队建设,培养馆员的协作能力[2]。
  3 结束语
   “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动力,同时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势而为,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用一流的服务配合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建设,有效地发挥其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信息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青,施亮,陈梦.“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 图书情报工作,2019(1):118-122
  〔2〕陆春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能力指标体系建构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2):19-20
  〔3〕储节旺,张瑜,刘青青.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思考.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1):6-14
  〔4〕张云.“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2):55-56
  〔5〕王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研究.电子世界, 2019(7):46-47
  〔6〕徐健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7(2):55-57
  〔7〕董同强,吗秀峰.融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构建.现代情报, 2019(5):98-99
  〔8〕黄万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探.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5):109-110
  〔9〕张希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创新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2):7-10
  〔10〕王婧怡,石宏伟,袁润.“双一流”大学建设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现状及建设策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6):38-40
  作者简介:张永红(1969-),女,大学本科,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工作。
   民族,汉;职称,馆员;籍贯,山西省闻喜县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和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将极大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向前迈进。无论是互联网教育行业,还是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性的工作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筑信息化应用技术在施工现场当中,可以促进标准化作业,也
文章以江垭大坝施工中索赔实例介绍了工程施工索赔的程序和索赔工作的管理经验.
本文以武隆站与江界河1985~1986年汛期(5~10月)的实测数据为资料,利用BP算法,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武隆站汛期预报模型,经过1987年的资料检验,同时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较得
本文用寒冷湿润地区改进水箱模型模拟牡丹江横道河子小面积站的多年径流,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对小面积漉域也具有适用性.
2002年起水利部在全国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姚县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进展较顺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
文中介绍了查哈阳灌区开展改革情况,首先从改造灌区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起以水价改革为主的新的运行机制,同时对投入体制,人事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对今后灌区
2021款卡罗拉整车性价比进一步提升,配置水准完全可媲美B级车,再次稳固了紧凑级车标杆地位,真正做到了加配不加价。其燃油版与双擎版车型各级别价格均与2019款相同,但却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