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巢湖市根据自身地理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积极发展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本文通过对巢湖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期为巢湖市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品一标”;现状;问题;对策;安徽巢湖
  中图分类号 F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260-03
  “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根据我国农业侧重点的不同发展起来的国家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其核心主线是安全优质,品牌和信誉是其立足、发展的根本,制度安排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体系运作是发展 “三品一标”最大的优势[1]。近年来,巢湖市加大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进一步扩大认证规模;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三品一标”品牌化和标准化,促进“三品一标”优质、高效、安全、绿色发展。巢湖市“三品一标”总体发展良好。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促进“三品一标”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各个地区根据农业发展侧重点的不同,认证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品牌代表巢湖特色。同时,“三品一标”认证也存在普及率低、认证不均衡、优质不优价和标准化实施困难等问题。
  1 发展现状
  1.1 认证规模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流域总面积13 130 km2,水资源丰富。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巢湖市气候兼有南北气候特点,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自2001年以来,巢湖市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气候和水资源优势并结合农业部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有关部署,不断促进“三品一标”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认真做好“三品一标”的认证审核管理工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巢湖市在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单位、企业共有52家,产品11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5家93个,包括种植业30家38个产品,种植规模为4 662.21 hm2;畜牧业6家6个产品,养殖规模204.2万头/(只/羽);渔业9家49个产品,面积为177.8 hm2。绿色食品7家13个产品,种植规模为6 646.67 hm2。在有机转换期农产品1家1产品,规模为25.33 hm2。地理标志农产品2家3个产品。全市通过认证的粮食面积为9 307.71 hm2,蔬菜面积为523.98 hm2,水果面积为99.21 hm2,绿茶面积为1 377.96 hm2,水产品面积为163.8 hm2。
  1.2 发展特点
  巢湖市“三品一标”发展因地制宜,认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种植作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根据不同的土壤和地势情况,种植适宜的作物;二是建立品牌带动效益,大力宣传,培育知名品牌,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巢湖市根据当地特色发展农业,“三品一标”认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但巢湖市“三品一标”发展也存在一些企业退出认证的现象。
  1.2.1 地域特色明显。巢湖市“三品一标”种植区域主要为巢南、巢北和巢西,种植作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巢南“三品一标”认证以茶叶为主,企业、单位13家,其中茶叶8家,占比61.5%。巢南大部分是山区,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水稻,巢湖市政府为发展巢湖南面经济,出台政策鼓励巢南群众利用山区优势,种植茶等经济作物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巢南地区“三品一标”认证中茶叶认证企业占比超过50%。巢北地势平缓,种粮历史悠久,“三品一标”认证以粮食为主,认证企业、单位14家,其中稻谷和大米10家,占比为71.4%。巢西地处巢南和巢北中间,沿巢湖岸,“三品一标”认证兼有南北之特点又发挥自身之优势。巢西认证单位、企业10家,其中水稻4家、茶叶3家、水果3家,各类认证发展较均衡。
  1.2.2 品牌效应突出。品牌是一个产品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巢湖市各级农业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速培育知名品牌,朝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品牌的目标前进。目前,巢湖市已形成“司集芹芽”“槐祥大米”“中垾番茄”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和品牌。“槐祥大米”于2002年申报获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参加了2003年上海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在上海的展销会上,该公司所带的10 t大米因质量优且价格合理而被抢购一空,并与上海浦东新区金浦粮油发展总公司、上海南汇新场粮管所2家粮食企业签订了联合产销协议,成功销往一线城市。无公害“司集芹芽”2003年首次进入北京就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并以高出常规芹芽0.3~0.6元/kg的价格畅销市场,由价格差增加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近1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三品一标”认知度不高
  2001年巢湖市开始“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相对于发达地区,巢湖市“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起步较晚。一方面,就消费者而言,政府和媒体对“三品一标”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导致一些条件受限制的消费者无法正确、全面地了解“三品一标”概念,甚至认为其仅为绿颜色蔬菜类食品的代名词,对于其认证代表的品质和意义就更无法充分认识了。这些不全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导致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不能够正确识别和选购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就企业而言,一些企业不了解认证“三品一标”真正的意义所在,只知道申请“三品一标”好,认证后可以获得政府的资金补助,不知道“三品一标”的重点在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能充分发挥认证后的优势,导致优质农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肯定。“三品一标”认知度低,优质农产品的品牌认证意义得不到体现。
  2.2 优质不优价,企业发展受限制
  巢湖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还未健全,许多未认证的农场品在市场上低价销售,市民对“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的认识不够,更多地购买价格低的农产品,使未经认证农产品大量销售,认证农产品却因没有价格竞争优势而销售困难。企业发展是建立在营利的基础上,“三品一标”农产品销售困难,无法给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打击了企业生产和认证优质农产品积极性,优质农产品在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2.3 同质产品多,特色产品少,认证不均衡
  巢湖市认证产品中种植类与畜禽类数量比为9∶1。种植类认证产品数55个,其中水稻、茶叶、蔬菜和水果产品占比分别为48.60%、21.60%、18.90%和10.90%(图1)。水稻占比近50%,同质化、一般化的产品多,特色化、精品化的产品少,产品样式单一,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品牌的建立,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
  2.4 企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
  在巢湖市“三品一标”的申报主体中,大部分为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小,导致在认证“三品一标”时,一些家庭农场为了认证的需要而制定标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仍习惯采用以往的农作经验——传统粗放式耕作方法,对现代农业科技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运用少,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不高,导致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不到预期。
  2.5 监督人员少,监管力量弱
  随着“三品一标”认证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监管任务也越来越重。目前,巢湖市有资质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仅有17人,绿色食品检查员只有2人,且这些检查员多数都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产品认证的质量监管工作,导致一些企业在投入品使用、档案记录、休药间隔期、产品销售和包装标识等环节操作不规范。巢湖市“三品一标”监管力量薄弱。
  2.6 存在退出认证的现象
  巢湖市自2001年开始“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后,认证数量逐年递增。但是在申请单位、企业数量上升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退出了“三品一标”认证,这其中有多种原因。首先,为加快生态示范建设步伐,巢湖市于2017年8月出台了《巢湖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重新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范围,在全市范围内取消适养区,导致一些在禁养区范围内的畜禽类单位、企业因政策原因退出“三品一标”认证,如巢湖市红星畜禽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其次,一些企业在申请认证后,由于资金短缺或经营不善,无法继续生产和经营而退出认证。最后,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培训,在内检员证书到期前没有主动参加市举办的内检员培训班,导致检员证书过期无法按期复查换证,退出“三品一标”认证。
  3 发展对策
  巢湖市“三品一标”发展正面临着上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说明了“三品一标”还未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还未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所理解,也就难以完美地体现其市场价值。相关部门应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寻求解决方法,推进巢湖市“三品一标”向国内市场进军的步伐。
  3.1 充实队伍力量,提升业务能力
  “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量大,任务重。因此,专业人员充足是“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一是在人员编制上,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与行政部门特别是机构编制部门进行协调,充实“三品一标”专职人员,健全完善专职机构。二是在经费上,各级财政部门可以设立“三品一标”专项工作经费,保障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支撑“三品一标”长久发展。三是在队伍培训方面,要加大对“三品一标”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市、县级“三品一标”检查员应当积极参加由农业部、省绿办开展的“三品一标”技术培训,更新知识体系,增强业务能力。各单位、企业内检员应定期参加由市、县举办的内检员培训班或提升班,及时了解“三品一标”认证程序和内容方面的新变化、新要求,确保单位和企业“三品一标”工作向高质发展。
  3.2 多方式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一直以来,政府都将农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却忽略了宣传。宣传可以强化群众对优质农产品概念的理解,扩大“三品一标”品牌发展的群众基础。一是品牌与文化结合。将“三品一标”品牌的宣传与巢湖市特色文化相结合,如都督翠茗其名由来便是百姓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大都督周瑜在都督山开山所种。这类品牌可以结合文化产业模式来打造具有巢湖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二是立足全国大型展示展销平台。推荐企业参加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示展销平台,拓宽认证产品宣传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使巢湖市“三品一标”走出巢湖,面向全国。三是与电商平台合作。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企業应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与一些大的电商平台合作,开设“三品一标”农产品专区,向平台提供相应的证书和优质农产品,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通过线上、线下共发展突破实体虚拟壁垒,拓展宣传营销空间,提升“三品一标”影响力。
  3.3 建立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推进组织化生产
  宣传可以提高群众对“三品一标”的认知度,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才是 “三品一标”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核心竞争力要做到以下2点。一是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组建技术服务队,加强优势生产基地培育工作。政府联合企业组建农业技术服务队,提供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档案记录、统一产品包装标识等技术服务,推动整个农产品生产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规范化、标准化体系,最终形成品牌化农产品,提升产品价值。二是基地建设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本保障[2]。巢湖市现已有中垾番茄、槐祥大米、都督翠茗、司集芹芽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基地培育,壮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知名品牌,为巢湖市“三品一标”发展保驾护航。
  3.4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导树立品牌意识
  好的产品需要在良好的市场氛围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生产者从劳动成果中获得价值,以提高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目前,农产品市场的准入门槛低,导致“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不优价。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坚决不允许进入市场买卖,确保优质农产销售渠道畅通。其次,政府鼓励在巢湖市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聚集地设立“三品一标”专销柜台,在此区域内销售单位和企业必须出示相应证书和检测报告,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体现其真正价值。最后,鼓励引导“三品一标”单位、企业开办“三品一标”体验店,建设农家乐园、观光旅游园、休闲采摘园,使“三品一标”农产品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民众看得见的标准化生产农产品。
  3.5 建立追溯管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随着巢湖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的不断提升,认证后监管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一是信息化管理。“三品一标”认证建立信息化追溯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原产地、生产者、育苗、生产台账生产日期、使用期限、流通环节等信息可追溯,确保主体责任可控,生产质量稳定,既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又为“三品一标”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有效监督。建立“飞行”监管检查—突击检查,真正了解企业在获证后对“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的执行情况。巢湖市现有的“三品一标”现场监督检查采取的是提前通知企业具体检查时间的办法,让企业准备好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检验检测报告和包装标识袋等检查材料,以保障现场检查正常进行。该方法为企业提供了提前做准备的机会,一些生产企业甚至为了掩盖不合格、不合规的真实情况提前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因此,改变监督的方式方法,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尤为重要。三是多方监督。政府邀请媒体共同监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媒体的监督和曝光有利于督促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使监测和对农产品的监控贯穿整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利于生产出高质量、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3]。
  4 结语
  “三品一标”产品坚持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追求安全、优质、生态、环保、可持续,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助推器”[4]。我国正处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巢湖市应突出“三品一标”工作重点,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5 参考文献
  [1] 马爱国.新时期我国“三品一标”的发展形势和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2):3-5.
  [2] 王新利.论农产品供应链与农产品品牌建设[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4):44-47.
  [3] 陈秀春.“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2017(3):67-68.
  [4] 陈晓华.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5-8.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综合研究不同配方重金属营养剂对烤烟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产质量以及烤后烟叶内重金属Pb、Cd、Cu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营养剂对烟株生长发育、经济性状的形成有副作用,表现为清水对照>4号营养剂>2号营养剂>腐殖质>3号营养剂;通过对烤后烟叶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重金屬营养剂能有效地降低下部烟烟叶内重金属的含量,并能抑制烟草对Cu的吸收,表现为4号营养剂>3号营养剂>2号营养剂>清水对照
摘要 介绍了菏豆19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菏豆19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菏豆19;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20-02  夏播大豆是许昌市主要秋粮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夏播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攀升。国审菏豆19由山东省菏泽市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