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乌云,还孩子一片阳光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指出,学龄期的儿童,都多多少少的会存在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该阶段的儿童如果能顺利的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没有自信,甚至会产生消极和自卑的心理。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种冲突更为明显。
  关键词:自卑感;自信;单亲家庭
  一、背景描述
  当今社会,离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1149.9万对夫妻结婚,而离婚的夫妻则有226.9万对。每5对佳侣新婚燕尔之时,就有一对夫妻分道扬镳。而如果把研究对象缩小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离婚比率会更高。因此,在学校中我们也经常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新版《教育学》中提出,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有不良的影响。青少年犯罪成员大多数来自于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睦的家庭。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指出,学龄期的儿童,都多多少少的会存在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该阶段的儿童如果能顺利的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没有自信,甚至会产生消极和自卑的心理。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种冲突更为明显。
  “我没有朋友!我不想跟任何人交朋友!我恨你们!我考试没得100,没人喜欢我!我跟你们绝交!”这些话就有出自于我所教的一个一年级学生之口。
  对这个孩子的第一印象还是在刚开学时,我和孩子们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孩子们的眼神里大多是透漏着兴奋和茫然,兴奋着上学这件事,茫然着什么是上学。但是,一个孩子的眼神触动了我,那不是兴奋,也不是茫然,而是一种不知所措的不安与恐惧。但是下课出了教室,见到我之后,她却很有礼貌的冲我挥挥有些脏兮兮的小手,说了一句很有礼貌,却也很客气的“老师好”。我冲她摆摆手,也说了一句你好,孩子就低着头跑了。我心里一直很纳闷,今天开学,孩子们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怎么这么懂礼貌的孩子,小手和小脸都脏兮兮的?孩子的眼神里为什么会透露出那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呢?但由于一些干扰,我没有去细想,这个孩子的事情就渐渐淡忘了。
  第一个学期进展到一半时,我出了一份单元的练习对学生近期学习状态进行检测,但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以前测试一直都得满分的她,这次突然不及格了。原因导致的孩子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而且,孩子在接到不及格的试卷时,脸上没有丝毫的变化,她到底在想什么?突然,我又回想起来,开学时那个有点脏兮兮却很有礼貌的孩子不就是她吗?种种疑问终于让我下定决心,要找孩子的家长聊聊了。那天晚上,我找到孩子家长在校讯通内留下的联系方式,拨通了孩子家长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孩子的父亲,刚听到声音是我有些诧异,接触了那么多家长,一般与我沟通交流孩子情况的都是母亲,极少数是父亲。诧异先放在一边,我直接进入正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和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以及孩子这次测试的情况。她父亲听完我的话,突然对我说,“阳阳老师,我老听孩子念叨您,说很喜欢上您的英语课。孩子最近状态是有问题,我不瞒您,孩子现在没有妈,我管不过来。”听到这,我突然有点懊恼了,懊恼自己怎么这么鲁莽,没有先跟班主任沟通一下孩子的情况,就直接找家长。也懊恼孩子的父母,怎么能在孩子这么关键的时刻给孩子这么不好的影响。还在懊恼中,孩子的父亲又对我说,“我跟孩子她妈离婚了,孩子归我养,但是家里出了这么多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的学习,孩子以前不怎么用我操心,这段时间我也忽略她了。”听了他长达半个小时的描述,我大概弄清了孩子的家庭状况,也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我明白现在这个时期让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去多为孩子着想有点强人所难,也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我只能在学校多关注一下这个孩子,多给她点关心和帮助,让孩子心里能好受一些。
  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在我们有意无意的关心下,学习成绩总算是恢复了以前的状态,我的心也稍稍平静了些,认为孩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毕竟每次看到她时,她都是在对我笑。但是,这却是我最大的一个疏漏。
  一天中午,孩子们都放学了,我路过这个孩子所在的班,这个孩子一个人在教室的角落里嚎啕大哭。我进去的时候还有两三个孩子在场,我听到那个孩子冲他们大喊,“你们都走!我不想理你们!我不需要朋友!我也没有朋友!我讨厌你们!你们都走开!”孩子的哭声和叫喊声听得我很揪心,我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孩子还是受了很大的伤害,看到孩子哭红的双眼,大颗大颗的眼泪,我忍不住了。我推开门支开了其他的孩子,轻轻的坐在她身边,抱着她。她并没有推開我,只是哭的更厉害了。本来还想说什么的我,一时什么都不想说了,只是抱着孩子,让她趴在我怀里尽情的哭着。等到哭声变小了,变成淅淅沥沥的抽泣后,我给了孩子一张纸巾,说,“傻孩子,看你那脸都成小老虎了!”孩子很认真的说,“Miss Li(孩子平时都这么称呼我),不应该是小花猫吗?”我说,“是啊,因为你比别人还花呢,所以你是小老虎,看你刚才跟小老虎似的,多凶啊!”孩子低着头,突然笑了,我知道时机来了,就问到,“乖,告诉我,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为什么要哭呀?”她说,“Miss Li,我不想回家。”我问她为什么,她竟然告诉我,因为她考试没得100分,所以她不想回家。我当时很纳闷,她这次考试得了98,分数不低啊,没得100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孩子却很认真的跟我说,“我没得100,就没人喜欢我了,我妈妈也不喜欢我,所以都不来看我,我爸爸也不喜欢我,小朋友也不喜欢我,就因为我没得100.”我试着问她,“杨**(她的同班同学,也是她的好朋友之一)不是你的好朋友吗?她不是很喜欢跟你玩的吗?”孩子却很生气的说,“我已经跟她绝交了!”“那王**呢?”“我跟她也绝交了!我现在没有朋友!我不想跟任何人交朋友,我讨厌他们,我恨他们!”孩子的话,让我突然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了裂痕。我尝试着问她,“谁说你没有朋友的?我不就是你的好朋友吗?我一直都很喜欢你的呀!”孩子很吃惊的看着我,“我都没考100分,您怎么会喜欢我呢?我以为您肯定不喜欢我的。”听到这话,我暗自出了一口气,毕竟还是小孩子,我说,“怎么会呢,我从来都不会因为你不得100分不喜欢你的,你看咱们班孙**,他一直都不及格,我也没说不喜欢他啊!更何况你以前还老得100分呢,我更不可能不喜欢你啊!”孩子还是很认真的问我,“这是真的吗?”我说,“骗你是小狗!记住,我就是你最好的朋友,知道吗?不许说自己没朋友。”她很开心的点点头,告诉我知道了。这时她的班主任和小饭桌的老师也来班里找她,通过和班主任以及小饭桌的老师沟通,我知道孩子有些孤僻,自卑胆怯,暴躁任性,这三种特点正是单亲家庭学生具有的显著特征。   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
  知道了问题所在,我及时的与孩子的父亲又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交流。
  访谈期间,我也看到了作为父亲,单身抚养一个孩子的无奈。其实孩子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但是现实的压力和影响给孩子造成了太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与此同时,我了解到孩子虽然不太愿意与同龄的孩子接触,但是孩子很喜欢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玩,尤其是很喜欢和高大、温柔的人相处。孩子在2岁时母亲就离开了,这个时期正是自主对羞怯的冲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走路,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掌握的语言和他人交流。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儿童这种对权利和独立性的渴望常常与父母的要求相冲突。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帮助儿童形成自信心。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过多的怀疑和羞怯可能会导致个体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
  在本案中,这个孩子就是在2岁时,父母离异,父亲过度关心保护,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孩子孤僻任性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造成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缺少安全感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要多鼓励激励孩子,让孩子自信起来,同时,也要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多利用自己的能力获取他人的认可和鼓励,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而在3-6岁时期,正是面临主动感和内疚感的矛盾时期。这一个时期,幼儿在自动自发与怀疑两者之间发展他的人格特质,如果幼儿的自发自问活动得到大人的支持与鼓励,他将继续发问,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自信的美德,相反,如果受到嘲笑或批评压制,他将变得羞愧内疚胆怯退缩。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但在本案中,由于父亲长期的望女成龙心切,对孩子在各方面,尤其是学习方面取得的成功不表现出认可、支持与鼓励,而是长期的批评孩子,希望能够得到更大的进展和更好的成绩,使孩子逐渐失去了主动感,把成绩,把100分变成了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所以孩子在没有得到100分的情况下,会有自暴自弃的想法,认为自己没得100分就不会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认可,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人。
  在进入学校后,也就是6-7岁时,是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冲突时期,其人格发展的危机是在对学习勤奋努力还是遇事逃避而心生自卑之间。如果在儿童团体活动中遭遇失败,成人能够给予安慰鼓励,使之不灰心丧气,感觉失去自我价值,以后继续努力,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否则,对他责骂讥讽打击,则会养成自卑性格。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而在本案中,孩子逐渐倾向于自卑方向。孩子对于学校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自我封闭现象严重,且不愿与他人交流,甚至有逃避老师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内心关注,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并对孩子进行大量的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同时,我还是对孩子的父亲提出了一些期望,希望他能够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严格,毕竟孩子是要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光有过多的父爱是彌补不了母爱的缺失的。所以对孩子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去教育。与此同时,我在学校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注。我时常会在课间有意无意的碰到她,有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抱抱,有的时候会问一些小问题,比如今天是谁送你来上学的?今天中午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昨天在家有没有看英语书?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问题,却能给孩子带来的丝丝温暖,可以换来孩子一抹开心的笑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孩子明显有了些好转,孩子与我很亲近,而且在上次的通话中,我也了解到孩子还有个小名,孩子对这个小名很有依赖,所以我一直都在叫孩子的小名,并给孩子起了一个与她小名谐音的英文名,让孩子有一种对学校,对班级的归属感, 孩子的成绩也恢复了正常。孩子经常对我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想邀请您去我家玩,我有很多玩具呢!”看到孩子的笑容,我们的心也融化在了那天真可爱的笑容里。
  三、经验和反思
  经过这件事,我也时常进行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帮助有单亲经历的孩子们健全人格,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避免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单亲家庭的孩子即使性格再孤僻、敏感、任性或暴躁,他们都还是孩子,都是单纯、善良、容易被影响的。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就一定能有好的收获!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你最好的朋友!
  本案中的学生是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现已将准备进入二年级的学习阶段,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缺乏自信心,我针对孩子的成长历程,利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孩子在2岁时由于父母离异,父亲过度关心保护,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分析。3-6岁时期,由于父亲长期的望女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表现不认可、支持与鼓励反而长期责备批评,使孩子逐渐失去了主动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在进入学校后,也就是6-7岁时,孩子由于自卑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时常出现问题。   在与孩子的父亲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很大的问题来自于父亲的过度期望。过高的期望在无形中给予孩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焦虑过度,学龄期儿童焦虑过度会导致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与同学及老师交往,或由于焦虑、烦躁情绪与同学发生冲突,继而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担心学习成绩差、怕黑、怕孤独,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安、焦虑。患儿往往缺乏自信,对事物反应敏感,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
  然而当焦虑面对的不是宽容而是批评时,孩子会很难走出焦虑的困境,还有可能因为批评和责备而走向极端。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出现的这种焦虑现象。首先我们要了解并消除引起焦虑症的原因,改善家庭与学校环境,创造有利于孩子的适应过程与环境,减轻孩子的压力,增强自信。在此过程中,我对孩子的父亲说明了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对父亲提出一些希望和建议。希望孩子的父亲可以更宽容一些,够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严格,此同时,我在学校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注。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轻轻叩开孩子的心门,让孩子信任我,信任同学,信任这个大家庭。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孩子缺少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亲像艳阳,给他勇气和力量;母亲像皓月,给他温暖和慈爱。那并不宽敞的家,由于有了双亲而成为乐园。不幸的婚姻对夫妻双方可能都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痛苦,但离异家庭的孩子所受到的身心创伤,都比离婚父母本身更为严重,而且无法弥补。无论孩子是跟父亲或是跟母亲一起生活,都将或多或少地失去另一个亲人对他(她)的呵护和抚养。缺少父爱或母爱,都是一种先天性的心理残缺,这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爱。不管已有的这一半爱有多么的深厚,都难以替代和弥补失去另一半的爱。离异是大人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遗憾的是,随着现代社会物质与文化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稳定性却日趋下降,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在逐年升高,已由1979年的3%上升到现在的13%。
  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真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还需要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因为这些“娇嫩花朵”更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给最娇嫩的花朵一片阳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J].基础教育参考,2018(06):3-5.
  [2]陳国胜.打造阳光心理课程,培育心理阳光少年[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26-27.
  [3]陈栋.教育为本 德育为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1):1.
  [4]张凤华.立德树人,为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解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10):5-7.
  [5]吴广慧,闵秋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自身成长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0-11.
  [6]刘达.浅析现代教育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阶段性教育启示[J].知识经济,2016(03):172.
  附件:
  心理访谈记录
  采访者:李阳阳
  被访者:王博(化名) 男 1981年*月*日 财政局职员
  采访时间:2018年8月10日
  采访地点:家庭
  整理时间:2018年8月14日
  整理者:李阳阳
  材料长度:55分钟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教育体系中,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将班级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更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每个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班级管理井井有条。  关键词:新制度;评价;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
期刊
摘要:4-5岁幼儿已初步学会分享,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对幼儿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
期刊
摘要:小W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是先天性高功能自闭,上学需要家人陪读。经过两年的努力,小W同学开始和同学一起玩耍,和同学交流,融入了班集体。小W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也不断增强。  关键词:自闭;教育;心理  小W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长得很帅气。他妈妈硕士研究生,爸爸大学本科毕业,他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他的希望。经过和她姥姥的交谈,教师了解到,他是先天性高功能
期刊
摘要:小T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平时不爱说话,特别内向害羞,在班里年龄最小,但是心智各方面跟同龄孩子相差至少三岁的成熟度,有时候表现出轻微的自闭症倾向。由于父母离异,他经常会说:我还是死了吧,否则,爸爸总是对我发脾气,妈妈总会哭,姥姥带我会很累。平时主要由姥姥姥爷帮忙照顾。每次爸爸去妈妈家里接他,他总会大哭一场,好像要经历一场生离死别。上课很容易走神,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经过两年画画辅导,小T的专注力
期刊
我的教学小案例  时间过得很快,转念间第二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开始了,回想刚刚接到要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自己就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我行么?想了想,告诉自己,只要全身心付出,一心一意做好,就问心无愧了。  但当我真正接触我班孩子的时候,才知道光一味的付出是不行的,还要有迹可循,需要多问勤问,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观察每一位同学的一举一动,分析他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期刊
摘要: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上海、克拉玛依两市96所中小学。结果发现:上海市政府主导,建立两个三级组织管理网络,一为教育系统内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室-校心理辅导中心;二为市政府-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校心理辅导中心。前者面向学校,后者面向社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门主抓,学校落实,工作全面有序展开。目前已有市级心理健康地方教材、心理咨询师培养标准及教材、
期刊
摘要:德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英语课程既要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又要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全部,而要把德育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能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道德素养也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德育;小学英语;英语教;思想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
期刊
摘要:小学中的问题孩子是我们的心理教育重点群体,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问题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需要。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自我,适应生活。  關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小学中的问题孩子是我们的心理教育重点群体,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
期刊
摘要: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序,不仅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而且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前做好计划;建立和谐、融洽地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谐的氛围;规则秩序;利用资源;家园共育  幼儿园日常工作繁琐而具体,而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于差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差生的自尊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