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7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73例,给予剖宫产术,观察组72例,行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并未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术;肌瘤剔除术;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46-01
  随着辅助检查的普及与技术的提高,子宫肌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病例也逐年增长[1]。有报道指出[2],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20%,基于上述原因,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也逐渐在临床开展。本研究初步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73例,年龄21-33岁,(26.11±4.55)岁,观察组72例,年龄22-32岁,(25.96±4.61)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常规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取出胎儿,再寻找子宫肌瘤部位,准确定位后,于肌瘤底部注射25u催产素后行肌瘤剥离术,注意避免损伤肌壁及结扎供应肌瘤血管,逐层缝合瘤腔。行较大肌瘤剔除术时,可选择夹闭子宫动脉结和“U”型缝合,术后连用三天米索前列醇,以加强子宫收缩。两组术后均常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指标用均数士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手术前两组在年龄、孕周、肌瘤直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比较 观察组在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对于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在学术界存在否定的观点[3],理由是肌瘤剔除未见明显的临床意义,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手术复杂性,会导致不可预见的出血及增加感染的发生率。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满意[4]。本研究通过对1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式,对比发现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方面高于单纯剖宫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后期随访中发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总之,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手术安全有效,并未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邦梅.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140例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1):52-55.
  [2] 张帼卿,王庆一,李华.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9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9):1803-1806.
  [3] 高艳华,崔淑娟,骆硕.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80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2):58-59.
  [4] 王英丽.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5):112-11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究使用金属烤瓷固定修复治疗方法后出现基牙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金属烤瓷固定修复出现基牙病变患者共18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出现基牙病变的原因以及相关临床治疗体会。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基牙病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金属本身属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应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论 金属烤瓷固
【摘要】目的对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骨折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的抑郁症病情均得到较大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外科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对其进行相关护理,观察疗效。结果通过对100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患者情况均有所缓解,疗效满意。结论对老年脑外科疾病患者来说,围手术期适时给予相关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生命质量。  【关键词】脑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討通过椎间盘镜 (MED)后入路进行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PLIF)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5月,采用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52~75岁,平均61.2岁 结果:21例患者手术顺利,无神经损伤,无中转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未发生椎间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