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建筑改扩建总体规划设计关于“沈阳第七人民医院”改扩建中的一点体会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528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实例对医院的改擴建从规划的角度进行初步探讨,并简述主要单体建筑单元的宜人的尺度和亲和力。
  关键词:中国现代医院以人为本 功能分区 流线组织
  项目概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人民医疗保健水平的日益提高,旧有的医疗建筑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面临着改建、扩建,甚至新建。沈阳的七人民医院(简称“七院”) 是一所集医教于一体的市属综合医院。“七院”处于人口密集的沈阳市区内,多年来在辽沈百姓中已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其医疗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异地建设采用置换的方式建立新院风险太大,虽然在资金运作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方面会有利的,但有可能失去很多患者,所在原地扩建是决策层的首选。
  医院原有建筑总体布局杂乱无章,许多房屋弃之可惜,留之又阻碍了发展,缺乏一个远期逐步发展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
  整体改、扩建规划中的问题
  目前,在“七院”整体改、扩建总体规划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
  与城市规划要求之间的矛盾,七院由发展之初到现在建设面积增加好几倍,扩建之前已经面临医院用地紧张,建筑密度太大的矛盾,医院建设标准与规划容积率与绿化率的矛盾,另外,随着沈阳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东纬路道路的拓宽,院内沿街建筑已经跨在道路红线内,若对这部分建筑进行改造,将进一步减少用地。
  医院的能源、污水、废弃物、尸体、废气、危险气体排放等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布置凌乱,在使用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医院的改、扩建工作将给这些用房带来防护间距、建筑退让、划分流线、排放高度等重新调整问题。另外还存在医院建筑物自身之间日照问题以及对周围建筑的日照遮挡,院内噪声控制等问题。
  在医院改、扩建施工阶段,由于用地紧张,施工、材料堆放等占地,需要拆除或暂停,迁移部分功能用房,但医院的这部分的部分功能又不能中断,避免造成部分患者的流失。施工期间的扬尘、噪声、车流、人流混杂,都会对医院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在医院的改、扩建中,除要新扩建部分之外,还要对可利用的老建筑进行部分改造工作,以延续它们使用功能,老的建筑存在着层高不足,柱网布置不合理,结构及消防疏散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需要对老建筑加以必要的改建。
  以上列举了一些目前改、扩建阶段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最终目的,而改、扩建的科学设计理念与周密的工作方法程序是保证扩建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体规划原则
  应体现医疗建筑的功能要求:医院建筑作为一种专业技术极强、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其总体规划应充分体现功能要求,实现合理分区而又联系方便,现代医疗诊断、治疗服务要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方便病人、提倡高效,因此要求有严格的时间顺序,紧凑的诊断治疗程序,要求在医院的规划布局中减少相关功能科室之间的距离,缩短院区的工程管线,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注重环境空间的创造,亲切自然,现代医院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学手段,与病人对医疗环境的情感反应有直接的关系,这其中引入自然的环境空间对医院是极其重要的。在总体规划中就应力求为病人创造舒适的治疗康复环境和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持续发展性: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满足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应保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医院建设势必存在更深的变化,因此,在总体规划中必须为以后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
  整体改造
  整体改造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将原门诊楼东西两侧的锅炉房等辅助用房和门诊楼的儿科诊室部分拆除。保证医院的正常营业。第二步:在拆除地段建设新的门诊楼。第三步:将原门诊楼拆除,在北侧急诊入口留出急诊停车位置,以解决门诊停车问题,将门诊急救中心布置在东侧,同时由于基地用地相当紧张改扩建设计应结合原有综合楼一起考虑。改建后的门诊楼增加一些室内活动场地,充分利用屋顶空间,解决“七院”活动场地少的问题。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整体改造中第一阶段中的重点工程“门诊楼”的设计指导思想。
  建筑设计基本思想
  尊重环境,文脉相承,精心组织建筑形体使其和谐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去。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的合理操作及管理。从心理学角度为病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塑造具有医院建筑内涵与特色鲜明的建筑形象。满足医院建筑持续变化、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需求,在空间上,技术上提供灵活性。将“医疗街”“医疗广场"、“空中花园”等新的空间类型,引入医院设计中来,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精神和物质要求。
  满足“七院”总体规划的要求
  在着手建设七院单体设计之初,着重对七院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七院的远期发展的规划。使医疗区各部分之间关系起了合理化(门诊、急诊、医技、住院部四者关系);技术供应服务区与医疗区的联系更为方便。
  总体规划的目的是理顺医院内部关系,强调单体设计必须与总体规划设计结合起来,真正建设一个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需要,为病人、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
  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求得回报率高而快的经济效益。
  设计构思——可变性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医院需要不断地更新扩建,,由于建筑整体要进行重建,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因此建筑可变性与可持续性,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通、垂直管线与使用面积分开布置不仅提供完整开间空间,同时也利于灵活使用和改造。
  内部空间组织
  在设计中,引入了“城市设计”概念,将医疗服务项目沿“医疗街”和“医疗广场”布置,“医疗街’’紧邻四层高南向采光观景厅,采光观景厅采用点式玻璃幕墙,简洁通透的幕墙,象征了设计的简洁与精致,在寒冬季节,阳光通过幕墙尽情洒向建筑内,提供了充足的日照,夏日里人们透过幕墙,观赏到街头的绿色葱丛。
  结论
  医院的改扩建要遵循整体规划的原则,解决现有的问题,并考虑的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建筑规划的角度对医院的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分析医院改扩建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采取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
  姓名:王芳 性别:女 毕业日期:2006年07月 毕业院校:沈阳建筑大学:最后学历:本科
  工作单位:沈阳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职务职称:中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2004年,中国橡胶新增资源水平有较多回落,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市场供求关系有很大改善。由于全球原油价格强劲上涨,使得合成橡胶价格十分坚挺,并以其升水态势,对走低的天然橡胶
摘 要:当前,给排水系统在应用中各项质量问题的大量萌生,对建筑用户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严重地降低了建筑的整体使用效果。因此,针对给水排水设计中的通病对其设计加以有效的完善,便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给水排水项目负责人的工作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中给水排水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一些设计工作的经验。  关键词:给水排水;消防系统;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盆栽果树繁殖容易,成本较低,树姿优美,花果兼备,观赏期长,常用于环境绿化和室内装饰,为众多家庭所喜爱。但盆栽果树由于容器的容积有限,生长一段时间后,根系生长就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