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这支队伍背上仪器又一次踏上征程。
这是第几次出征?他们中无人记得。
只有一串数字印证着他们跋涉的足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空白。去年底,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这次要走多远?他们仍说不清。
雪山之巅、大漠戈壁,信息化战场的范围拓展到哪儿,他们的脚步就延伸到哪儿,西北广袤的大地处处是他们的“实验室”。
他们就是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科研创新团队,一支为信息战场服务的科研战斗队。
一张地图的“信息化”
贺兰山下,对抗演习。指挥所大屏幕上,地图显示在人们面前的不再是一条条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而是有山有河、有沟有坎的三维画面。
三维立体地形让指挥员指挥作战更加得心应手,标绘态势、判定情况、定下决心一气呵成……轻点鼠标,战斗部署便立体式呈现在硝烟弥漫的仿真战场上,比平时快了近一倍。
看到自己团队研制的“三维立体标绘系统”发挥了功效,中心主任王明孝脸上露出一些欣慰,同时,4年前的场景又在脑海中浮现。
“标图快手”冯海波带3名标图员手拿四支笔,以最快的速度仍然赶不上战场节奏,图上情况滞后拖延了指挥员战斗部署的进度,错过了最佳攻击时间。
现代战争瞬息万变,一张地图、一支笔的保障手段已远远落后。
“战斗力建设的难题就是科研的课题。”打造一个三维实时交互指挥平台已迫在眉睫。
一次次挑灯夜战、一项项难题攻关,他们先后对遥感图像处理、地形仿真、三维动画等10项技术进行融合。尔后数十次的试验论证,攻克了性能不稳定、数据不兼容、显示平稳度差等技术难题。一年后,一个集三维立体显示,作战动态标绘和推演功能的三维标绘系统“出炉”,并在全军推广。
这次的经历让团队人认识到:实现信息化变革,就要彻底打破军事测绘的经纬,将数字地球的概念引入战场。
中心总工程师董北平心里清楚:想打造数字战场,脚步就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要在广袤的西北大地去探寻战场的奥秘,而那里将更严酷、更具挑战。
地理信息是建设数字战场的核心,而在西北,很多地方的地理信息还是空白。为完成某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中心11名技术骨干在写好遗书,每人买了份保险后毅然走上雪域高原,挺进无人区纵深。
高寒作业的难度和艰辛超乎想象,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头顶上山连着天,脚下是万丈深渊。队长马怀武为了测量一组数据,爬上一座海拔4600多米的陡峭冰峰。
手套与手早就冻在了一起,陡滑的山顶根本架不住仪器。他跪在山坡上用冰镐凿冰,突然一阵寒风吹来,他连人带仪器滚下了山坡。
“如果真的掉下悬崖必定粉身碎骨。”马怀武回忆说,幸亏山坡上的一片石堆把他挡住了,但衣服被扯破,头部、背部全是血,把雪地都染红了。
还有戈壁无人区,地表温度却又高达50摄氏度,狂风沙石时常袭来,仪器背在肩上把皮肤烫得通红,皮被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
就在这冰火两重天的严酷考验中,他们行程近10万公里,历时3个月,完成了10多万组数据的测量。完成任务的那天晚上,所有队员看着大漠的夜空无语,但分明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说:我已经读懂了你深藏的秘密。
他们在科研的战场上摘得了一个又一个桂冠:高原高寒地区动态测绘技术,解决了高原战场快速精确定位的难题,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高清快速测图技术,让变幻莫测的真实战场与数字战场实现“无缝接轨”;某兵要信息系统,把千里疆域一“网”收,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战场情况……
平庸与辉煌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瞄准战场、服务打赢的信念,让他们把准了山河的“脉搏”,听懂了高原的“心跳”,一次次刷新了测绘信息保障的速度和精度。
“豆腐块”中发现了大金矿
部队执行夜间快速机动,丛林深处,漆黑如墨。轻轻揉搓几下,地图竟神奇地发出莹莹绿光,地物地貌、等高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而十米以外,侦察仪器却测不出任何光照。这是2010年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关于来自中国的新型无辐射夜光地图的介绍。这项发明获得了金奖,引起各国关注。
“这种地图能够吸收转变光能、热能、机械能、太阳能等多种能量,在黑暗条件下实现自发光,使夜间看图如同白天。”谈起夜光地图的发明经历,中心印刷队队长申亚鹏打趣地说:“这是在报纸的‘豆腐块’中发现的大金矿。”
2010年8月14日,《科技日报》刊发的一条简讯:兰州大学王育华教授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环保发光材料,可用于黑暗环境中的警戒指示照明。
这则消息使得还在外出差的王明孝眼前一亮,“这种材料能否用来制作夜间发光地图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申亚鹏,让他连夜与王教授取得联系,自己乘第二天一早的飞机赶回了兰州。
这是王明孝心中已久的夙愿。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电力设施损毁缺少照明,部队所携带的电子和纸质地图,用于夜间救援和指挥受到很大限制;还有一年技术人员到某部调研,发现夜训中官兵用手电读图时发出的灯光暴露了部队行进的目标。
先进的发光材料加上精确测绘和地图印刷技术正是实现夜光地图的最佳搭档,两家一拍即合,决定联合攻关。
然而,研发工作并不顺利,发光材料颗粒大,无法与印刷油墨进行融合,严重影响印刷精度。为此,他们反复进行烧制试验,获取了200多组数据,50多次改变制造工艺,最终找到了又能进行精确印刷,又能长时间发光的颗粒尺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研制的发光地图,持续时间增加了2倍。他们趁热打铁,又相继研发出夜光沙盘、夜光磁性队标等系列产品。
“融合军地先进技术是当下科研创新的出路,‘单打独斗’式的科学研究已不能适应战斗力发展需要。”中心项目带头人梁红说,夜光地图的联合研发,让大家有了新的视野。 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山洪、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精确掌握地质信息和灾害规律,有效进行灾害预警和救援处置,他们联合秦大河院士领衔的中科院寒旱研究所,开展了高原寒区地质灾害研究,科研人员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颠覆了大地测量和物理学传感器的传统监测方法,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观念一转天地宽,军地技术融合带来的重大创新让团队人尝到了甜头,当然也让这个小群体变成了“明星队”。
2009年底,全军首个军区级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在他们这里落户,20位“两院”院士,42家科研单位慕名而来加入,为团队的腾飞助一臂之力。
出征前,他们立下遗嘱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每个人都立过遗嘱。”谈起在任务中一次次涉险过关的经历,从事了大半辈子军事测绘工作的总工程师董北平感慨颇深。
2008年,中心主动请缨担负西北地区兵要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广袤瑰丽的大西北,使得这样一个庞大系统不仅面临技术上的难题,更多的是精神、作风与意志的考验,甚至是对生命的打磨。在执行这个任务出征前,中心按惯例给每个人买了几十万元的保险。
战风沙,斗酷暑,抗缺氧,抵严寒……某武器试验区域数10万平方公里,几百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需要一一测量。时值七八月份,在烈日炙烤下的戈壁滩,脸上的皮晒脱了一层又一层,中暑了歇一歇继续干活;在测量一座山的数据时,一匹马失足滚落数百米深的山涧,队员们背着50公斤的器材,攀悬崖、吃野果、喝雪水,鞋子破了就绑起来拄着拐杖继续走。
经过1年多的艰苦跋涉,大西北的大漠戈壁、冰峰雪岭、峡谷沟壑、边关哨卡,都印满了官兵们的足印,而军队科技二等奖的殊荣则是对他们艰辛求索的最佳褒奖。
承担西藏怒江水电开发项目前期测绘任务时,测绘官兵们跋山涉水,挑战极限,翻越20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行程16万多公里,制作地形图600余幅,创新的高原高寒地区控制点数据采集处理方法,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先是战斗队,然后才是个科研团队。”对中心每名科技人员来说,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又太过稀松平常:测量中俄边境的友谊峰,中心主任王明孝差点命丧边疆;青藏铁路测量时,技术人员10多次经历沙暴、冰雹袭击;在某边疆地域测绘时,业务处长刘兴科曾跌入万丈激流;为获得一座5000多米海拔山峰的坐标信息,高级工程师任健波以超然的毅力携带器材登上峰顶,完成数据测绘后几近休克……
青峰志在高,豪唱大风歌;无论冰雪寒霜,艰难坎坷,都要勇往直前、勇于跋涉。正是这一次次出生入死的原始积累,正是有了对事业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才有了信息中心创新团队在完成国家重点工程科研任务的一次次创新、一项项成果,每一次创新、每一项成果的背后,官兵们都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而一个个技术难题则更为严峻地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技术。
这是第几次出征?他们中无人记得。
只有一串数字印证着他们跋涉的足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空白。去年底,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这次要走多远?他们仍说不清。
雪山之巅、大漠戈壁,信息化战场的范围拓展到哪儿,他们的脚步就延伸到哪儿,西北广袤的大地处处是他们的“实验室”。
他们就是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科研创新团队,一支为信息战场服务的科研战斗队。
一张地图的“信息化”
贺兰山下,对抗演习。指挥所大屏幕上,地图显示在人们面前的不再是一条条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而是有山有河、有沟有坎的三维画面。
三维立体地形让指挥员指挥作战更加得心应手,标绘态势、判定情况、定下决心一气呵成……轻点鼠标,战斗部署便立体式呈现在硝烟弥漫的仿真战场上,比平时快了近一倍。
看到自己团队研制的“三维立体标绘系统”发挥了功效,中心主任王明孝脸上露出一些欣慰,同时,4年前的场景又在脑海中浮现。
“标图快手”冯海波带3名标图员手拿四支笔,以最快的速度仍然赶不上战场节奏,图上情况滞后拖延了指挥员战斗部署的进度,错过了最佳攻击时间。
现代战争瞬息万变,一张地图、一支笔的保障手段已远远落后。
“战斗力建设的难题就是科研的课题。”打造一个三维实时交互指挥平台已迫在眉睫。
一次次挑灯夜战、一项项难题攻关,他们先后对遥感图像处理、地形仿真、三维动画等10项技术进行融合。尔后数十次的试验论证,攻克了性能不稳定、数据不兼容、显示平稳度差等技术难题。一年后,一个集三维立体显示,作战动态标绘和推演功能的三维标绘系统“出炉”,并在全军推广。
这次的经历让团队人认识到:实现信息化变革,就要彻底打破军事测绘的经纬,将数字地球的概念引入战场。
中心总工程师董北平心里清楚:想打造数字战场,脚步就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要在广袤的西北大地去探寻战场的奥秘,而那里将更严酷、更具挑战。
地理信息是建设数字战场的核心,而在西北,很多地方的地理信息还是空白。为完成某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中心11名技术骨干在写好遗书,每人买了份保险后毅然走上雪域高原,挺进无人区纵深。
高寒作业的难度和艰辛超乎想象,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头顶上山连着天,脚下是万丈深渊。队长马怀武为了测量一组数据,爬上一座海拔4600多米的陡峭冰峰。
手套与手早就冻在了一起,陡滑的山顶根本架不住仪器。他跪在山坡上用冰镐凿冰,突然一阵寒风吹来,他连人带仪器滚下了山坡。
“如果真的掉下悬崖必定粉身碎骨。”马怀武回忆说,幸亏山坡上的一片石堆把他挡住了,但衣服被扯破,头部、背部全是血,把雪地都染红了。
还有戈壁无人区,地表温度却又高达50摄氏度,狂风沙石时常袭来,仪器背在肩上把皮肤烫得通红,皮被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
就在这冰火两重天的严酷考验中,他们行程近10万公里,历时3个月,完成了10多万组数据的测量。完成任务的那天晚上,所有队员看着大漠的夜空无语,但分明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说:我已经读懂了你深藏的秘密。
他们在科研的战场上摘得了一个又一个桂冠:高原高寒地区动态测绘技术,解决了高原战场快速精确定位的难题,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高清快速测图技术,让变幻莫测的真实战场与数字战场实现“无缝接轨”;某兵要信息系统,把千里疆域一“网”收,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战场情况……
平庸与辉煌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瞄准战场、服务打赢的信念,让他们把准了山河的“脉搏”,听懂了高原的“心跳”,一次次刷新了测绘信息保障的速度和精度。
“豆腐块”中发现了大金矿
部队执行夜间快速机动,丛林深处,漆黑如墨。轻轻揉搓几下,地图竟神奇地发出莹莹绿光,地物地貌、等高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而十米以外,侦察仪器却测不出任何光照。这是2010年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关于来自中国的新型无辐射夜光地图的介绍。这项发明获得了金奖,引起各国关注。
“这种地图能够吸收转变光能、热能、机械能、太阳能等多种能量,在黑暗条件下实现自发光,使夜间看图如同白天。”谈起夜光地图的发明经历,中心印刷队队长申亚鹏打趣地说:“这是在报纸的‘豆腐块’中发现的大金矿。”
2010年8月14日,《科技日报》刊发的一条简讯:兰州大学王育华教授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环保发光材料,可用于黑暗环境中的警戒指示照明。
这则消息使得还在外出差的王明孝眼前一亮,“这种材料能否用来制作夜间发光地图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申亚鹏,让他连夜与王教授取得联系,自己乘第二天一早的飞机赶回了兰州。
这是王明孝心中已久的夙愿。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电力设施损毁缺少照明,部队所携带的电子和纸质地图,用于夜间救援和指挥受到很大限制;还有一年技术人员到某部调研,发现夜训中官兵用手电读图时发出的灯光暴露了部队行进的目标。
先进的发光材料加上精确测绘和地图印刷技术正是实现夜光地图的最佳搭档,两家一拍即合,决定联合攻关。
然而,研发工作并不顺利,发光材料颗粒大,无法与印刷油墨进行融合,严重影响印刷精度。为此,他们反复进行烧制试验,获取了200多组数据,50多次改变制造工艺,最终找到了又能进行精确印刷,又能长时间发光的颗粒尺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研制的发光地图,持续时间增加了2倍。他们趁热打铁,又相继研发出夜光沙盘、夜光磁性队标等系列产品。
“融合军地先进技术是当下科研创新的出路,‘单打独斗’式的科学研究已不能适应战斗力发展需要。”中心项目带头人梁红说,夜光地图的联合研发,让大家有了新的视野。 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山洪、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精确掌握地质信息和灾害规律,有效进行灾害预警和救援处置,他们联合秦大河院士领衔的中科院寒旱研究所,开展了高原寒区地质灾害研究,科研人员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颠覆了大地测量和物理学传感器的传统监测方法,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观念一转天地宽,军地技术融合带来的重大创新让团队人尝到了甜头,当然也让这个小群体变成了“明星队”。
2009年底,全军首个军区级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在他们这里落户,20位“两院”院士,42家科研单位慕名而来加入,为团队的腾飞助一臂之力。
出征前,他们立下遗嘱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每个人都立过遗嘱。”谈起在任务中一次次涉险过关的经历,从事了大半辈子军事测绘工作的总工程师董北平感慨颇深。
2008年,中心主动请缨担负西北地区兵要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广袤瑰丽的大西北,使得这样一个庞大系统不仅面临技术上的难题,更多的是精神、作风与意志的考验,甚至是对生命的打磨。在执行这个任务出征前,中心按惯例给每个人买了几十万元的保险。
战风沙,斗酷暑,抗缺氧,抵严寒……某武器试验区域数10万平方公里,几百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需要一一测量。时值七八月份,在烈日炙烤下的戈壁滩,脸上的皮晒脱了一层又一层,中暑了歇一歇继续干活;在测量一座山的数据时,一匹马失足滚落数百米深的山涧,队员们背着50公斤的器材,攀悬崖、吃野果、喝雪水,鞋子破了就绑起来拄着拐杖继续走。
经过1年多的艰苦跋涉,大西北的大漠戈壁、冰峰雪岭、峡谷沟壑、边关哨卡,都印满了官兵们的足印,而军队科技二等奖的殊荣则是对他们艰辛求索的最佳褒奖。
承担西藏怒江水电开发项目前期测绘任务时,测绘官兵们跋山涉水,挑战极限,翻越20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行程16万多公里,制作地形图600余幅,创新的高原高寒地区控制点数据采集处理方法,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先是战斗队,然后才是个科研团队。”对中心每名科技人员来说,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又太过稀松平常:测量中俄边境的友谊峰,中心主任王明孝差点命丧边疆;青藏铁路测量时,技术人员10多次经历沙暴、冰雹袭击;在某边疆地域测绘时,业务处长刘兴科曾跌入万丈激流;为获得一座5000多米海拔山峰的坐标信息,高级工程师任健波以超然的毅力携带器材登上峰顶,完成数据测绘后几近休克……
青峰志在高,豪唱大风歌;无论冰雪寒霜,艰难坎坷,都要勇往直前、勇于跋涉。正是这一次次出生入死的原始积累,正是有了对事业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才有了信息中心创新团队在完成国家重点工程科研任务的一次次创新、一项项成果,每一次创新、每一项成果的背后,官兵们都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而一个个技术难题则更为严峻地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