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因电力变压器外部短路而造成损坏事故的情况作分类分析,进而提出目前有关电磁线选用存在的问题和减少这一类事故的措施,促使运行单位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变压器;运行;短路;损坏;原因
一、变压器短路事故情况
1.外部多次短路冲击,线圈变形逐渐严重,绝缘击穿损坏居多;
2.外部短时内频繁受短路冲击而损坏;
3.长时间短路冲击而损坏;
4.一次短路冲击就损坏。
二、变压器短路损坏的主要形式
1.轴向失稳
(1)线饼上下弯曲变形
这种损坏是由于两个轴向垫块间的导线在轴向电磁力作用下,因弯矩过大产生永久性变形,通常两饼间的变形是对称的。
(2)绕组或线饼倒塌
这种损坏是由于导线在轴向力作用下,相互挤压或撞击,导致倾斜变形。如果导线原始稍有倾斜,则轴向力促使倾斜增加,严重时就倒塌;导线高宽比例大,就愈容易引起倒塌。
(3)绕组升起将压板撑开
这种损坏往往是因为轴向力过大或存在其端部支撑件强度、刚度不够或装配有缺陷。
2.辐向失稳
(1)外绕组导线伸长导致绝缘破损
辐向电磁力企图使外绕组直径变大,当作用在导线的拉应力过大会产生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通常伴随导线绝缘破损而造成匝间短路,严重时会引起线圈嵌进、乱圈而倒塌,甚至断裂。
(2)绕组端部翻转变形
端部漏磁场除轴向分量外,还存在辐向分量,二个方向的漏磁所产生的合成电磁力致使绕组导线向内翻转,外绕组向外翻转。
(3)内绕组导线弯曲或曲翘
辐向电磁力使内绕组直径变小,弯曲是由两个支撑(内撑条)间导线弯矩过大而产生永久性变形的结果。如果铁心绑扎足够紧实及绕组辐向撑条有效支撑,并且辐向电动力沿圆周方向均布的话,这种变形是对称的,整个绕组为多边星形。然而,由于铁芯受压变形,撑条受支撑情况不相同,沿绕组圆周受力是不均匀的,实际上常常发生局部失稳形成曲翘变形。
3.引线固定失稳
这种损坏主要由于引线间的电磁力作用下,造成引线振动,导致引线间短路,这种事故较少见。
三、变压器短路损坏的常见部位
1.对应铁轭下的部位
该部位发生变形原因有:(1)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是通过油和箱壁或铁心闭合,由于铁轭的磁阻相对较小,故大多通过油路和铁轭间闭合,磁场相对集中,作用在线饼的电磁力也相对较大;(2)内绕组套装间隙过大或铁心绑扎不够紧实,导致铁心片二侧收缩变形,致使铁轭侧绕组曲翘变形;(3)在结构上,轭部对应绕组部分的轴向压紧是最不可靠的,该部位的线饼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预紧力,因而该部位的线饼最易变形。
2.调压分接区域及对应其他绕组的部位
该区域由于:(1)安匝不平衡使漏磁分布不均衡,其幅向额外产生的漏磁场在线圈中产生额外轴向外力,这些力的方向总是使产生这些力的不对称性增大。轴向外力和正常幅向漏磁所产生的轴向内力一样,使线饼向竖直方向弯曲,并压缩线饼件的垫块;(2)该部位的線饼为力求安匝平衡或分接区间的应有绝缘距离,往往要增加较多的垫块,较厚的垫块致使力的传递延时,因而对线饼撞击也较大。
3.换位部位
这部位的变形常见于换位导线的换位和单螺旋的标准换位处。
换位导线的换位,由于其换位的爬坡较普通导线的换位为陡,使线匝半径不同的换位处产生相反的切向力,这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切向力,致使内绕组的换位向直径变小,方向变形,外绕组的换位力求线匝半径相同,使换位拉直,内换位向中心变形,外换位向外变形,而且换位导线厚度越厚,爬坡越陡,变形越严重。
4.绕组的引出线
常见于斜口螺旋结构的绕组,该结构的绕组,由于二个螺旋口安匝不平衡,轴向力大,同时又有轴向电流存在,使引出线拐角部位产生一个横向力而发生扭曲变形现象。另外螺旋绕组在绕制过程中,有剩余应力存在,会使绕组力求恢复原状现象,故螺旋结构的绕组,受短路电流冲击下更容易扭曲变形。
四、变压器短路故障原因分析
1.目前各厂家的计算程序中是建立在漏磁场的均匀分布、线匝直径相同、等相位的力等理想化的模型基础上而编制的,而事实上变压器的漏磁场并非均匀分布,在铁轭部分相对集中,该区域的电磁线所受到机械力也较大;换位导线在换位处由于爬坡会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而产生扭矩;由于垫块弹性模量的因数,轴向垫块不等距分布,会使交变漏磁场所产生的交变力延时共振,这也是为什么处在铁心轭部、换位处、有调压分接的对应部位的线饼首先变形的根本原因。
2.抗短路能力计算时没有考虑温度对电磁线的抗弯和抗拉强度的影响。按常温下设计的抗短路能力不能反映实际运行情况,根据试验结果,电磁线的温度对其屈服极限?0.2影响很大,随着电磁线的温度提高,其抗弯、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均下降,在250℃下抗弯抗拉强度要比在50℃时下降10%以上,延伸率则下降40%以上。而实际运行的变压器,在额定负荷下,绕组平均温度可达105℃,最热点温度可达118℃。一般变压器运行时均有重合闸过程,因此如果短路点一时无法消失的话,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0.8s)紧接着承受第二次短路冲击,但由于受第一次短路电流冲击后,绕组温度急剧增高,根据GBl094的规定,最高允许250℃,这时绕组的抗短路能力己大幅度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变压器重合闸后发生短路事故居多。
3.采用普通换位导线,抗机械强度较差,在承受短路机械力时易出现变形、散股、露铜现象。采用普通换位导线时,由于电流大,换位爬坡陡,该部位会产生较大的扭矩,同时处在绕组二端的线饼,由于幅向和轴向漏磁场的共同作用,也会产生较大的扭矩,致使扭曲变形。如杨高500kV变压器的A相公共绕组共有71个换位,由于采用了较厚的普通换位导线,其中有66个换位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五、建议
1.进货选型
(1)对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现有产品结构状况,取消冗余功能,选择可靠结构,在充分考虑电网的短路容量与产品的动稳定性能之后,再确定产品参数,根据电网实际需要合理的配置分接开关,对性能参数的要求应和目前制造水平及材质状况相适应。
(2)优先选用经短路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设计,并对产品进行抽检短路耐受试验,以确保产品的同一性。
(3)选用全自冷变压器。由于全自冷变压器相对其他冷却方式的变压器度低,用铜量大,变压器重量重,具有较强抗短路能力。
2.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要充分考虑工艺和材质的分散性,在关键的部位应留有足够的裕度,当先进性与产品的可靠性有矛盾时,首先考虑保证可靠性。设计时应按高温条件(250℃~350℃)进行抗短路能力的设计,并对特殊部位(如换位、螺旋口)要进行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若内线圈一定要带分接,应优先采用独立调压绕组结构。同时要禁止使用普通换位导线,而尽量选用半硬以上的自粘性换位导线和组合导线;35kV及以下绕组的内支撑硬筒选用低介损无局放的环氧玻璃丝绝缘筒;轴向压紧最好采用弹簧压钉。
3.运行管理
运行部门可根据短路故障是否能瞬时自动消除的概率,对近区架空线(如2km以内)或电缆线路取消使用自动重合闸,或适当延长合闸间隔时间以减少因重合闸不成而带来的危害,并且尽量对短路跳闸的变压器进行试验检查。
六、结语
总之,造成故障或事故的因素较多,除了在结构方面尚存在一些没有充分认识的因素外,设计和工艺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制造厂及运行单位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高伟娇.运行中电力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校核方法研究[D]. 福州大学 2010
[2]李微.大型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方法的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3]王元明.220kV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结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7
[4]智爱忠.变压器运行中短路损坏的原因分析[J]. 硅谷. 2012(01)
关键词:变压器;运行;短路;损坏;原因
一、变压器短路事故情况
1.外部多次短路冲击,线圈变形逐渐严重,绝缘击穿损坏居多;
2.外部短时内频繁受短路冲击而损坏;
3.长时间短路冲击而损坏;
4.一次短路冲击就损坏。
二、变压器短路损坏的主要形式
1.轴向失稳
(1)线饼上下弯曲变形
这种损坏是由于两个轴向垫块间的导线在轴向电磁力作用下,因弯矩过大产生永久性变形,通常两饼间的变形是对称的。
(2)绕组或线饼倒塌
这种损坏是由于导线在轴向力作用下,相互挤压或撞击,导致倾斜变形。如果导线原始稍有倾斜,则轴向力促使倾斜增加,严重时就倒塌;导线高宽比例大,就愈容易引起倒塌。
(3)绕组升起将压板撑开
这种损坏往往是因为轴向力过大或存在其端部支撑件强度、刚度不够或装配有缺陷。
2.辐向失稳
(1)外绕组导线伸长导致绝缘破损
辐向电磁力企图使外绕组直径变大,当作用在导线的拉应力过大会产生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通常伴随导线绝缘破损而造成匝间短路,严重时会引起线圈嵌进、乱圈而倒塌,甚至断裂。
(2)绕组端部翻转变形
端部漏磁场除轴向分量外,还存在辐向分量,二个方向的漏磁所产生的合成电磁力致使绕组导线向内翻转,外绕组向外翻转。
(3)内绕组导线弯曲或曲翘
辐向电磁力使内绕组直径变小,弯曲是由两个支撑(内撑条)间导线弯矩过大而产生永久性变形的结果。如果铁心绑扎足够紧实及绕组辐向撑条有效支撑,并且辐向电动力沿圆周方向均布的话,这种变形是对称的,整个绕组为多边星形。然而,由于铁芯受压变形,撑条受支撑情况不相同,沿绕组圆周受力是不均匀的,实际上常常发生局部失稳形成曲翘变形。
3.引线固定失稳
这种损坏主要由于引线间的电磁力作用下,造成引线振动,导致引线间短路,这种事故较少见。
三、变压器短路损坏的常见部位
1.对应铁轭下的部位
该部位发生变形原因有:(1)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是通过油和箱壁或铁心闭合,由于铁轭的磁阻相对较小,故大多通过油路和铁轭间闭合,磁场相对集中,作用在线饼的电磁力也相对较大;(2)内绕组套装间隙过大或铁心绑扎不够紧实,导致铁心片二侧收缩变形,致使铁轭侧绕组曲翘变形;(3)在结构上,轭部对应绕组部分的轴向压紧是最不可靠的,该部位的线饼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预紧力,因而该部位的线饼最易变形。
2.调压分接区域及对应其他绕组的部位
该区域由于:(1)安匝不平衡使漏磁分布不均衡,其幅向额外产生的漏磁场在线圈中产生额外轴向外力,这些力的方向总是使产生这些力的不对称性增大。轴向外力和正常幅向漏磁所产生的轴向内力一样,使线饼向竖直方向弯曲,并压缩线饼件的垫块;(2)该部位的線饼为力求安匝平衡或分接区间的应有绝缘距离,往往要增加较多的垫块,较厚的垫块致使力的传递延时,因而对线饼撞击也较大。
3.换位部位
这部位的变形常见于换位导线的换位和单螺旋的标准换位处。
换位导线的换位,由于其换位的爬坡较普通导线的换位为陡,使线匝半径不同的换位处产生相反的切向力,这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切向力,致使内绕组的换位向直径变小,方向变形,外绕组的换位力求线匝半径相同,使换位拉直,内换位向中心变形,外换位向外变形,而且换位导线厚度越厚,爬坡越陡,变形越严重。
4.绕组的引出线
常见于斜口螺旋结构的绕组,该结构的绕组,由于二个螺旋口安匝不平衡,轴向力大,同时又有轴向电流存在,使引出线拐角部位产生一个横向力而发生扭曲变形现象。另外螺旋绕组在绕制过程中,有剩余应力存在,会使绕组力求恢复原状现象,故螺旋结构的绕组,受短路电流冲击下更容易扭曲变形。
四、变压器短路故障原因分析
1.目前各厂家的计算程序中是建立在漏磁场的均匀分布、线匝直径相同、等相位的力等理想化的模型基础上而编制的,而事实上变压器的漏磁场并非均匀分布,在铁轭部分相对集中,该区域的电磁线所受到机械力也较大;换位导线在换位处由于爬坡会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而产生扭矩;由于垫块弹性模量的因数,轴向垫块不等距分布,会使交变漏磁场所产生的交变力延时共振,这也是为什么处在铁心轭部、换位处、有调压分接的对应部位的线饼首先变形的根本原因。
2.抗短路能力计算时没有考虑温度对电磁线的抗弯和抗拉强度的影响。按常温下设计的抗短路能力不能反映实际运行情况,根据试验结果,电磁线的温度对其屈服极限?0.2影响很大,随着电磁线的温度提高,其抗弯、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均下降,在250℃下抗弯抗拉强度要比在50℃时下降10%以上,延伸率则下降40%以上。而实际运行的变压器,在额定负荷下,绕组平均温度可达105℃,最热点温度可达118℃。一般变压器运行时均有重合闸过程,因此如果短路点一时无法消失的话,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0.8s)紧接着承受第二次短路冲击,但由于受第一次短路电流冲击后,绕组温度急剧增高,根据GBl094的规定,最高允许250℃,这时绕组的抗短路能力己大幅度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变压器重合闸后发生短路事故居多。
3.采用普通换位导线,抗机械强度较差,在承受短路机械力时易出现变形、散股、露铜现象。采用普通换位导线时,由于电流大,换位爬坡陡,该部位会产生较大的扭矩,同时处在绕组二端的线饼,由于幅向和轴向漏磁场的共同作用,也会产生较大的扭矩,致使扭曲变形。如杨高500kV变压器的A相公共绕组共有71个换位,由于采用了较厚的普通换位导线,其中有66个换位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五、建议
1.进货选型
(1)对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现有产品结构状况,取消冗余功能,选择可靠结构,在充分考虑电网的短路容量与产品的动稳定性能之后,再确定产品参数,根据电网实际需要合理的配置分接开关,对性能参数的要求应和目前制造水平及材质状况相适应。
(2)优先选用经短路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设计,并对产品进行抽检短路耐受试验,以确保产品的同一性。
(3)选用全自冷变压器。由于全自冷变压器相对其他冷却方式的变压器度低,用铜量大,变压器重量重,具有较强抗短路能力。
2.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要充分考虑工艺和材质的分散性,在关键的部位应留有足够的裕度,当先进性与产品的可靠性有矛盾时,首先考虑保证可靠性。设计时应按高温条件(250℃~350℃)进行抗短路能力的设计,并对特殊部位(如换位、螺旋口)要进行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若内线圈一定要带分接,应优先采用独立调压绕组结构。同时要禁止使用普通换位导线,而尽量选用半硬以上的自粘性换位导线和组合导线;35kV及以下绕组的内支撑硬筒选用低介损无局放的环氧玻璃丝绝缘筒;轴向压紧最好采用弹簧压钉。
3.运行管理
运行部门可根据短路故障是否能瞬时自动消除的概率,对近区架空线(如2km以内)或电缆线路取消使用自动重合闸,或适当延长合闸间隔时间以减少因重合闸不成而带来的危害,并且尽量对短路跳闸的变压器进行试验检查。
六、结语
总之,造成故障或事故的因素较多,除了在结构方面尚存在一些没有充分认识的因素外,设计和工艺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制造厂及运行单位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高伟娇.运行中电力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校核方法研究[D]. 福州大学 2010
[2]李微.大型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方法的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3]王元明.220kV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结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7
[4]智爱忠.变压器运行中短路损坏的原因分析[J]. 硅谷.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