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思聪初期艺术创作主要围绕着赞美新生活、歌颂伟大领袖、赞美劳动者这三大主题进行,现实主义的语言特征表现明显。20世纪80年代,周思聪开始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不断地突破现实主义,寻求个性表现,在艺术创作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90年代,周思聪进入了抒情阶段,此时在创作题材上脱离了现实主义,并且注重了回归本真。总之,周思聪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个性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在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周思聪;绘画艺术;现实主义;个性;抒情
一、周思聪的艺术启蒙
周思聪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女性画家,小时候她经常看着自己的外祖父画兰花和太湖石,所以,她的艺术之路是在她外祖父的影响下开始的,因而幼年时期的周思聪在外祖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便对中国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43年,周思聪的家搬到了北京,在她的小学时代,美术老师张怡贞最早发觉了周思聪拥有绘画天赋,周思聪曾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搞创作,其中一幅图画还在《光明日报》上刊发。
二、踏上艺途
1955年,热爱绘画的周思聪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如愿进入了美院附中,在那里接受到了系统的专业艺术教育。之后,周思聪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成为了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著名大师的弟子。
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年的学习中,在大一、大二时,接受了李可染先生的教导。这一时期,周思聪曾画了一幅《颐和园一角》,并且,这幅作品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美展中,获得了很重要的奖项——银质奖。同时,周思聪对李可染先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其后的日子里,她时刻记着先生的教诲,从未淡忘。
进入了大三,由于过硬的人物造型能力,周思聪被调进了蒋兆和的工作室进行绘画创作,在这里她专攻水墨人物画。蒋兆和先生总是认真负责地指导周思聪绘画,写实主义手法与传统线描的表现手法被周思聪完美地结合起来,并为她今后的人物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她深受蒋兆和正直的人品、为劳苦大众传神写照的艺术追求以及对深沉、悲剧性等美术观念的影响,这些对周思聪的艺术之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周思聪学业优秀,人品极佳,她的老师叶浅予重视学生的内在修养,也注重学生的艺术表现技法和生活观察能力,所以,理所当然,周思聪深受叶浅予老师的喜欢,她是所有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叶老师的教导之下,周思聪学到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她悟出的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在艺术创作时我们首先要注重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要学会从平凡的题材中挖掘独特的一面,捕捉人情味,力图不落俗套。
三、周思聪绘画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现实主义创作阶段
在现实主义创作时期,周思聪的创作与当时的主流创作保持一致,周思聪的众多作品也都是围绕着这些主流题材进行的。但是当我们仔细观察她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创作很少出现那种欢天喜地十分高调媚俗的场景,她总是以独特的视角选取平常景象,在平凡之中塑造着伟大。
其中表现救灾题材的创作于1973年《长白青松》和创作于1976年的 《抗震小学第一课》,在她以后的艺术生活中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她这一时期表现的作品十分单一,革命性特别强。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周思聪的作品人情味十足,她通过总理对一个清洁工人的感激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而美好的情感,这个情景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全国出现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气象,周思聪也随着这股潮流向新的方向发展。以《人民和总理》为开端,周思聪进入了全新的创作阶段,这幅作品再现了1966年邢台地震时总理看望灾区人民的历史场景。《人民和总理》虽然在题材上依旧是歌颂伟大领袖的作品,但是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此幅作品在一些细节上已经偏离了现实主义。从人物的造型上看,作者有意将总理的神态表现得十分凝重,也许是因为表现灾难的场景,所以,不经过仔细的思考我们会觉得安排的似乎很合理。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思聪正在努力摆脱现实的束缚。
(二)艺术语言由再现到表现阶段——《矿工组图》
1979年前后,在文化界日渐活跃的反思和批判中,周思聪对新形式新语言特别留意,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她成功和自然地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自信而有效地完成了自身的转变。在周思聪的艺术转变历程中,《矿工图》可以说是由写实到变形、由普遍到追求个性的造型语言的开始。
《矿工图》是一组表现矿工生活题材的作品,这些备受压迫、备受欺辱的矿工都无法承受日军的痛苦的折磨。在本系列作品中,画家利用该题材的表现来努力揭示人类社会中黑暗的、反人性的一面,并且周思聪确实也一直想表达这一悲剧性的主题,在经历了各种灾难之后,周思聪对人生悲惨境遇的种种感受和心理上遭受的种种创伤,促使周思聪产生了一种冲动,她将自己的诸多感受均完美地表现在《矿工组图》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因此,《矿工图》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一个当时时代的矿工生活,而且是在表现一个个悲惨的人生境遇。在整件作品中,周思聪不再像创作《人民和总理》时那样处处小心,反之,在此类作品中,我们能察觉到周思聪在艺术上发挥出的独特的想象力和控制力。我们从这幅作品的选题和创作基调上来看,周思聪的感情与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共鸣,这也正是《矿工图》呈现出悲剧气氛的原因。
(三)绘画艺术的抒情阶段——彝女、荷花系列
在周思聪进行《矿工图》创作的同时,她也进行着其他题材的创作。她的“彝族女子”系列的第一幅作品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幅作品对于周思聪晚期的创作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它是周思聪抒情创作阶段开始的标志。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她还创作了《母女》《秋林負薪图》《边城小市》《高原暮归》《秋天的素描》等一系列彝族形象人物的作品。从“彝女系列”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周思聪已经完成了艺术语言的转变,并且完全摆脱了现实主义各个方面的阻碍了。 1980年周思聪第一次访问日本后,便一直与丸木位里夫妇保持着联系。1984年3月,周思聪应邀带着作品去日本展览。从日本回国后,正逢第六届全国美展的评选,周思聪身为国画评委,所以她带着她的油画作品《正午》参加了展览,并获得了铜奖。此后,她又创作了《收割》《裱画作坊》《广岛风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的《正午》《倚树彝女》和《母与子》,是她仅存的公开发表的三幅油画,取材都是她熟悉的彝女。1985年,周思聪去中央美院教授人体素描课程,通过此次课程,她对于自己的造型语言有了一个新的审视,对自己的艺术之路有了一个更新的看法。1985年5月,当选为中央美术学院副主席。这两年,她办个展,陪同到中国的丸木位里夫妇,赴中国西北写生,等等,不管是笔墨的研究,还是材料和手段的尝试,可以说这两年是周思聪探索面最宽的时期了。
在忍受著病痛折磨的同时,周思聪还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创作,她在身体极为不适的时期,她创作了“荷花系列”作品。“荷花系列”比20世纪80年代的荷花作品更为成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思聪的晚期,她的心理与艺术风格都有了升华。
四、周思聪艺术创作的价值及影响
(一)周思聪创作的艺术价值
周思聪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艺术家,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向人们传达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她一生不断追求着创作,为热爱艺术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周思聪的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20世纪画家们的特征,它集中反映出了该时期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新。
(二)周思聪的绘画艺术对当代画坛的影响
周思聪对当代画坛的贡献在于她汲取了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能力,并将西方写实造型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精神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她的艺术创作能够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抒写自己的感悟,她用自己敏感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表现着平凡之美,而这平凡之美的画面更是能够深入人心。总之,周思聪的一生绚丽而辉煌,她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自由个体的追求、对于传统的超越无不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团结一心,我们艺术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华天雪.中国名画家全集——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朱乃正.卢沈、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关键词:周思聪;绘画艺术;现实主义;个性;抒情
一、周思聪的艺术启蒙
周思聪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女性画家,小时候她经常看着自己的外祖父画兰花和太湖石,所以,她的艺术之路是在她外祖父的影响下开始的,因而幼年时期的周思聪在外祖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便对中国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43年,周思聪的家搬到了北京,在她的小学时代,美术老师张怡贞最早发觉了周思聪拥有绘画天赋,周思聪曾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搞创作,其中一幅图画还在《光明日报》上刊发。
二、踏上艺途
1955年,热爱绘画的周思聪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如愿进入了美院附中,在那里接受到了系统的专业艺术教育。之后,周思聪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成为了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著名大师的弟子。
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年的学习中,在大一、大二时,接受了李可染先生的教导。这一时期,周思聪曾画了一幅《颐和园一角》,并且,这幅作品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美展中,获得了很重要的奖项——银质奖。同时,周思聪对李可染先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其后的日子里,她时刻记着先生的教诲,从未淡忘。
进入了大三,由于过硬的人物造型能力,周思聪被调进了蒋兆和的工作室进行绘画创作,在这里她专攻水墨人物画。蒋兆和先生总是认真负责地指导周思聪绘画,写实主义手法与传统线描的表现手法被周思聪完美地结合起来,并为她今后的人物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她深受蒋兆和正直的人品、为劳苦大众传神写照的艺术追求以及对深沉、悲剧性等美术观念的影响,这些对周思聪的艺术之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周思聪学业优秀,人品极佳,她的老师叶浅予重视学生的内在修养,也注重学生的艺术表现技法和生活观察能力,所以,理所当然,周思聪深受叶浅予老师的喜欢,她是所有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叶老师的教导之下,周思聪学到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她悟出的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在艺术创作时我们首先要注重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要学会从平凡的题材中挖掘独特的一面,捕捉人情味,力图不落俗套。
三、周思聪绘画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现实主义创作阶段
在现实主义创作时期,周思聪的创作与当时的主流创作保持一致,周思聪的众多作品也都是围绕着这些主流题材进行的。但是当我们仔细观察她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创作很少出现那种欢天喜地十分高调媚俗的场景,她总是以独特的视角选取平常景象,在平凡之中塑造着伟大。
其中表现救灾题材的创作于1973年《长白青松》和创作于1976年的 《抗震小学第一课》,在她以后的艺术生活中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她这一时期表现的作品十分单一,革命性特别强。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周思聪的作品人情味十足,她通过总理对一个清洁工人的感激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而美好的情感,这个情景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全国出现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气象,周思聪也随着这股潮流向新的方向发展。以《人民和总理》为开端,周思聪进入了全新的创作阶段,这幅作品再现了1966年邢台地震时总理看望灾区人民的历史场景。《人民和总理》虽然在题材上依旧是歌颂伟大领袖的作品,但是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此幅作品在一些细节上已经偏离了现实主义。从人物的造型上看,作者有意将总理的神态表现得十分凝重,也许是因为表现灾难的场景,所以,不经过仔细的思考我们会觉得安排的似乎很合理。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思聪正在努力摆脱现实的束缚。
(二)艺术语言由再现到表现阶段——《矿工组图》
1979年前后,在文化界日渐活跃的反思和批判中,周思聪对新形式新语言特别留意,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她成功和自然地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自信而有效地完成了自身的转变。在周思聪的艺术转变历程中,《矿工图》可以说是由写实到变形、由普遍到追求个性的造型语言的开始。
《矿工图》是一组表现矿工生活题材的作品,这些备受压迫、备受欺辱的矿工都无法承受日军的痛苦的折磨。在本系列作品中,画家利用该题材的表现来努力揭示人类社会中黑暗的、反人性的一面,并且周思聪确实也一直想表达这一悲剧性的主题,在经历了各种灾难之后,周思聪对人生悲惨境遇的种种感受和心理上遭受的种种创伤,促使周思聪产生了一种冲动,她将自己的诸多感受均完美地表现在《矿工组图》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因此,《矿工图》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一个当时时代的矿工生活,而且是在表现一个个悲惨的人生境遇。在整件作品中,周思聪不再像创作《人民和总理》时那样处处小心,反之,在此类作品中,我们能察觉到周思聪在艺术上发挥出的独特的想象力和控制力。我们从这幅作品的选题和创作基调上来看,周思聪的感情与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共鸣,这也正是《矿工图》呈现出悲剧气氛的原因。
(三)绘画艺术的抒情阶段——彝女、荷花系列
在周思聪进行《矿工图》创作的同时,她也进行着其他题材的创作。她的“彝族女子”系列的第一幅作品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幅作品对于周思聪晚期的创作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它是周思聪抒情创作阶段开始的标志。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她还创作了《母女》《秋林負薪图》《边城小市》《高原暮归》《秋天的素描》等一系列彝族形象人物的作品。从“彝女系列”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周思聪已经完成了艺术语言的转变,并且完全摆脱了现实主义各个方面的阻碍了。 1980年周思聪第一次访问日本后,便一直与丸木位里夫妇保持着联系。1984年3月,周思聪应邀带着作品去日本展览。从日本回国后,正逢第六届全国美展的评选,周思聪身为国画评委,所以她带着她的油画作品《正午》参加了展览,并获得了铜奖。此后,她又创作了《收割》《裱画作坊》《广岛风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的《正午》《倚树彝女》和《母与子》,是她仅存的公开发表的三幅油画,取材都是她熟悉的彝女。1985年,周思聪去中央美院教授人体素描课程,通过此次课程,她对于自己的造型语言有了一个新的审视,对自己的艺术之路有了一个更新的看法。1985年5月,当选为中央美术学院副主席。这两年,她办个展,陪同到中国的丸木位里夫妇,赴中国西北写生,等等,不管是笔墨的研究,还是材料和手段的尝试,可以说这两年是周思聪探索面最宽的时期了。
在忍受著病痛折磨的同时,周思聪还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创作,她在身体极为不适的时期,她创作了“荷花系列”作品。“荷花系列”比20世纪80年代的荷花作品更为成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思聪的晚期,她的心理与艺术风格都有了升华。
四、周思聪艺术创作的价值及影响
(一)周思聪创作的艺术价值
周思聪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艺术家,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向人们传达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她一生不断追求着创作,为热爱艺术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周思聪的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20世纪画家们的特征,它集中反映出了该时期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新。
(二)周思聪的绘画艺术对当代画坛的影响
周思聪对当代画坛的贡献在于她汲取了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能力,并将西方写实造型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精神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她的艺术创作能够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抒写自己的感悟,她用自己敏感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表现着平凡之美,而这平凡之美的画面更是能够深入人心。总之,周思聪的一生绚丽而辉煌,她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自由个体的追求、对于传统的超越无不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团结一心,我们艺术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华天雪.中国名画家全集——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朱乃正.卢沈、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