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诗歌创作之题材主题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ni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稼轩诗是辛弃疾报国理想与残酷现实剧烈冲突的感愤之作。辛弃疾毕生矢志报国的满腔热诚遭遇到四十余年“英雄老死”之严霜摧折。这种个人遭遇对诗人内在心灵世界的触动扩展了其创作思维的空间——多样化的题材凝画出愤、清、苦、悟四个维度主题,使诗歌呈现出情绪化遐想与冷静之思索的交错互映。这种主体意识在茫然中的往复正位与错位却又可以极完美地描画出稼轩一生英雄感怆的痛苦心迹,从而使稼轩诗在主题上回归炽烈爱国情怀。
  关键词:辛弃疾 稼轩诗 多样化题材 四维度主题 炽烈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辛弃疾乃宋词之大家,稼轩词自宋以来传唱不衰。同时辛弃疾在诗作上也勤于用事,除《稼轩长短句》之外,他创作的大量诗歌还被辑成诗集《稼轩集》。遗憾的是,《稼轩集》在明代已经亡佚,稼轩诗现存仅140余首,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保存最为全面,共收录辛诗145首。这些残存诗仅为其词数量的五分之一,被其词之光芒所掩。故稼轩诗至今多不为人所知,知者也少有论及。然而,这些现存诗歌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辛弃疾的蹉跎生活经历,映照出其欲“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曲折心路历程。
  一 题材广阔多样
  辛弃疾留给后世的诗歌数量虽然不是太多,但题材却较为丰富,涉及到了作者生活的诸多方面。《全宋诗》所录稼轩诗大部分为辛弃疾闲退时所作。这些诗取材十分广泛,在140余首存世诗歌中涵盖了怀古、感怀、唱和、游历等诸多题材,可以视为作者生活经历的自我表述。尽管稼轩诗各类题材均有其明显类聚性,然而因其涉及题材丰富的诗词数量仅百余篇,题材之间又往往相互交叉,竟使研究者难以对其题材进行较为科学的分类。当前,大多数论者把辛诗题材分为六大类或者五大类。笔者在综合各家对稼轩诗歌题材分类的基础上,对其题材按以下六类进行分类统计:
  1 咏史怀古诗7首
  辛弃疾毕生以抗金报国为己任,然而,残酷现实却使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当诗人无法改变现实时,不免要将目光转向过去,在古人中寻求知己或形成对照,借古以抒今。如《忆李白》、《江行吊宋齐丘》等就是此类借古抒今的诗作。再如《忆李白》,作者以己之旷世雄才自比于李白之奇才,写出了自己昂扬向上的人生抱负。
  2 即事感怀诗16首
  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作为南归之“北人”,诗人常常心系北方,心中充满恢复之志。然而,他却屡屡遭受朝廷权臣排斥、仕途多舛,奕达奕穷,或喜或悲,于是在人生浮沉之间常有一些感悟。其大部分感怀诗沉郁顿挫、潇洒坦荡,风格几近于辛词之豪迈。代表作有《偶题》、《感怀示儿辈》、《即事示儿》等;如《感怀示儿辈》,此诗作于诗人63岁之时,十余年铅山闲居,诗人对人世间沧桑之体会更切实,于是迸发出凝重的人生感慨:仕途之坎坷,就像梅花屡遭狂风怒雨打击,梅花既能傲然风雨、自己也当矢志不渝。
  3 游历诗24首
  稼轩一生阅历丰富、行踪纵贯南北,笔下自然少不了记叙游历途中所见之景。辛弃疾早在孝宗乾道元年起,就开始以福建武夷山为中心漫游吴楚各地,以后闲居时又多处游历,这些遍游风景名胜的经历无疑为诗人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从而极大丰富了诗人的诗歌创作题材。现存有:《题鹅湖壁》、《题福州参泉二首》、《题金相寺净照轩诗》、《书寿宁寺壁》等游历山水之作。如《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诗人游武夷山,循序将九曲溪沿岸之武夷风光尽现笔端,将游览所见所闻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4 唱和诗23首
  辛弃疾性格豪爽、海内志同道合的知己甚众。诗人在居官闲暇或闲居乡间时常与友人唱和。其唱和诗或感怀伤时、表达郁勃不平之气,或抒写日常生活的闲适情趣。代表作有:《和任帅见寄之韵三首》、《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和赵晋臣送糟蟹》等。《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一诗,诗人因再次罢官,在和诗中呈现不平之气,隐现出诗人渴望被起用的至诚之心。
  5 描写田园闲适生活诗33首
  作者一生闲居时期十分漫长,在带湖、瓢泉闲居长达18年。这使得诗人有相当充裕的时间种草养花、读书饮酒,于是闲居农家之生活场景便成为了稼轩诗中占相当分量的描绘内容。如《鹤鸣偶作》、《蒌蒿宜作河豚羹》、《读书》等即是此类题材诗作。例如,《读书》描写了诗人陶醉于闲适的读书生活之中,而《止酒》则表现了农家闲来饮酒之惬意生活。读书、作诗、饮酒正是辛弃疾闲退生活的重要方面。
  6 咏物诗42首
  辛弃疾一生不受重用,大部分时间闲居,长期和自然景物接触,因此其诗作常将自身放在景物里面,将自身比拟为所咏之物,以景物自喻己之高洁品格、坚毅性格。代表作有:《咏雪》、《赋葡萄》、《送剑与傅岩叟》、《和赵国兴知録赠琴》等。咏梅诗在稼轩咏物诗中数量最多,超过10首。诗人咏梅花,常以梅之高洁自比、自喻。如《和傅岩叟梅花二首》,借用寒枝上一点梅花,营造出一幅梅花遗世独立的静谧画面,以此表征自己之品格像梅花一样高洁、傲然不俗。
  以上分类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由于稼轩诗歌题材多样,存在部分题材相互交叉的情况,因此把其诗歌归入这些交叉题材时往往存在人为主观性。其二,六大类分类法只是对稼轩诗作选材所作的一个笼统的粗线条划分。实际上稼轩诗每大类题材中还包含若干小类,因此,若要全面探析稼轩诗作题材类别,就需深入小类中进行细细解剖。
  二 主题多维凝聚
  《全宋诗》所载稼轩诗除一小部分写于辛弃疾帅闽期间外,绝大部分写于诗人被劾落职后闲居带湖、瓢泉时期。此期,诗人心志遭受严重摧折,诗作题材多选闲居生活、亲朋赠答、题书咏物、游山玩水之类,稍选抗金北伐题材,诗作内容则多抒写愤慨不平、闲逸恬适、心境苦闷、悟理参禅、乐天知命等。因此,纵观稼轩之诗,题材虽然多样,然而主题却向四维集中,凝画出愤、清、苦、悟四个维度主题,这四大主题贯穿其诗歌创作之始终。   1 愤——抒发怀才不遇之愤懑
  稼轩诗最集中之一维主题就是抒发身世沉浮之感愤。辛弃疾一身饱学,胸有万千雄才大略,然而其抗金恢复之志却难以伸展。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形成了辛弃疾的两难心境:一方面,环境之险恶激发了他对昏聩朝廷的无奈失望、对廷臣擅权无能的愤恨之情;另一方面他又一生抱持报国杀敌、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这种失望与希望的并存、交织,构成了稼轩的两难心境、痛苦心结,激发出诸多“愤”诗,如《送别湖南部曲》、《丙寅岁山间竟传诸将有下棘寺者》、《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鹤鸣亭独饮》等。稼轩的一首著名“愤”诗《送别湖南部曲》:
  青山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这首诗首联可看出辛弃疾当年意气风发、气吞万里的雄才报国之志。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不容他在疆场上一展抱负,他处处遭到朝廷权臣压抑、排斥,壮志难申,只能“观书到老”。这种身份错位构成了诗人雄才大略之自负与英雄老死之感伤的痛苦心结,于是英雄诗人用诗歌寄托旷世雄才不遇之感愤。全诗悲歌慷慨、壮怀激烈,充满豪宕磊落之气。
  2 清——抒写闲情逸趣
  现存稼轩诗大多作于诗人罢居赋闲之时,不出山居风物。因此,稼轩诗集中抒写的第二个主题就是写退隐生活的清静无为、闲适自得。由于政治失意,诗人在乡野隐居多年,有多首写自然、田园之景的闲居生活作品,并且力图从依山傍水、访亲会友的乡居恬淡清幽的生活中暂时抛开世事之烦恼,因此其所吟咏者便多闲适冲淡的清居野趣,如《移竹》、《书鹤鸣亭壁》、《即事示儿》等。再如,《寿赵茂嘉郎中二首》之二:
  鹅湖山麓湛溪湄,华屋眈眈照绿漪。子侄日为真率会,弟兄剩有唱酬诗。杨花榆荚浑如许,苦笋樱桃正是时……
  诗歌用质朴的言辞营造出一幅宁静安详的家居日常生活图景:鹅湖、山麓、溪湄、华屋、绿漪一组清新明丽的自然风光,辅之以杨花、榆荚、苦笋、樱桃之类红绿农家物产点缀,伴之以子、侄、弟、兄聚会清饮唱和……这一切构成一幅清远平淡的乡村安乐图,在此乡居多么闲适惬意、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既没有恢复河山的豪情壮举,也设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只有令人向往的清净闲适、风光无限的乡居生活。
  3 苦——诠释进退两难之痛苦心境
  稼轩晚年闲赋了许多感怀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充溢着感伤与抗争。读其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爱国志士的不屈灵魂在苦斗、在挣扎。尽管诗人偶尔写“清”,对退居生活表现出满足惬意,但他即使归隐闲居,其报国雄心壮志也不愿消歇。这种“退”的安乐满足与“进”的报国渴望两种心态常常并存、交织,使诗人心志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煎熬之中:“进”则仕途无路,“退”又壮心不已,《偶题》、《感怀示儿辈》、《鹤鸣亭独饮》、《题鹤鸣亭》等诗就流露出诗人这种两难的痛苦心境。再看《题鹤鸣亭》:
  种竹栽花猝未休,乐天知命且无忧……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此诗写出诗人闲中有乐、乐中有忧、忧中有苦的矛盾心结。诗之前半部写他欣喜于退居之田园生活,接着又写他是“林下萧然一秃翁”,虽慨叹国之崩溃,却仅能“斜阳扶杖对西风”。全诗明显显现出辛弃疾“退”的快慰与“进”的感愤交织在一起的矛盾痛苦心境。最后用“洗心依佛祖”、“强笑伴儿童”等方式以寻求内心之平静、痛苦之解脱。
  4 悟——书写空灵顿悟、人生感悟
  诗人一生大半时光被迫归隐。为安抚自己不平静的内心,他时常思辨、感悟人生哲理,并把思辨过程写成一首首充溢理性精神的“悟”诗。他晚年感悟更多,对释、道、儒三家学说都有一些接触,他希望通过参禅、悟道、学儒,从中获得对人世之顿悟、人生之感悟。例如,他写的《题鹤鸣亭》、《醉书其壁》、《题金相寺净照轩》、《偶题三首》等。诗人是有意通过参禅悟道使心志远离尘世、淡泊名利,进而使自己心态平和、心境释然。但这一切也只能是暂时抚慰,诗人那颗茫然的心并不能长久寄托于参悟禅机道义中。因此,诗人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在儒家思想中寻求精神支持的,其宗旨还是崇儒的。例如,《偶作三首》其三:
  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
  此诗提到佛、道、中庸,倡导独善其身之道。诗中谈玄说道,字里行间浸透了对人生的深沉感喟。然而,佛老之说虽然可以暂时释然心境,但毕竟脱离现实,禅宗道义与诗人报国大志相去甚远。因此,常存恢复壮心的诗人并非佛学或老庄道学的真切信仰者,他其实是把参禅悟道作为一种解除内心痛苦心结的消遣之法。故一句“且读中庸尽至诚”,说明诗人虽然濡染禅宗道义,还是宗主儒家的,他从内心深处还是想借儒家精神来解开内心之痛苦心结的。
  诗人晚年书写空灵感悟的爱好与诗人所处的战乱时代和他个人怀才不遇的痛苦而丰富的经历相联系。他想以超凡脱俗之平和来解开己之痛苦心结,因而在这些诗中刻意将激情隐藏于哲理与平和之气中,使其诗歌少了许多以往纵横驰骋的豪气,而多了一份哲理与平和之气,显现出宋代诗歌重理趣之倾向,思辩色彩较浓,而意境空灵淡远。
  实际上,稼轩诗客观上皆是诗人胸中之气所积发而为,愤、清、苦、悟四维主题皆可回归为“抒发炽烈爱国情怀”一维主题:有“愤”才有“苦”,有“苦”才想“清”,有“清”方能“悟”,有“清”和“悟”方能以泰然处之的心态对待无奈逍遥的隐居生活,从而使其报国心志能经历各种风雨之摧折而持久抱持、坚毅如石。
  参考文献:
  [1] 夏承焘、游止水:《辛弃疾》,中华书局,1962年版。
  [2] 高铁英:《辛弃疾诗歌探微》,《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3] 张宇、李寅生:《辛弃疾诗歌主题与风格略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4] 关惠娟:《论稼轩诗的艺术渊源与其宋诗风调》,《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
  [5] 王春庭:《论稼轩诗》,《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 丁国祥:《论稼轩诗》,《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作者简介:丁超,男,1964—,河南永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工作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