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体解剖学在医学课程是较为基础的学科,为了进一步推动解剖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相比传统解剖学体系呈现多元化态势,本文就针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对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析,力求能夠对医学临床教学的突破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体解剖 教学模式 临床 结合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017年度院内科研基金项目“医学类独立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断层解剖学》教学多元化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54-01
人体解剖学是针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医学研究。人体解剖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占基础地位,同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人体解剖教学也是辅助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人体解剖学课程理论内容复杂,有些知识难以记忆消化,教学模式显得单一和古板,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加之,人体解剖教学实践教学难度较大,当前医学院尸源短缺,实验课上的标本稀少。学生们所能接触到的实践性知识匮乏,这不禁成为了人体解剖教学的最大瓶颈。而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巧妙避免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实践意义。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内化专业理论知识
传统的人体解剖教学由于缺乏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逐渐脱离了临床医学的核心目标,并且满足不了临床医学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人体解剖教学体系,为医学发展培养优质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教学重难点。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恰好能够适当弥补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缺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有关人体解剖的医学专业认知。帮助学生对人体解剖理论知识内容和实操流程有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建立相应的临床专业理论结构体系,位专业岗位培养合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首先,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加入对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流程的讲解,让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解决了抽象理论知识的认知方式,借助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形式,使理论课堂与临床实践接轨。同时,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一堂临床解剖的实践过程,这种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的教学演示,能够给学生强烈的震撼,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其次,在观看完多媒体课件后,还可以让学生登上讲台,让学生做一回“小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讲解,这样近距离地与知识碰撞,更有利于学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二、将解剖理论与临床实习结合,提高专业实操能力
在传统人体解剖教学课堂上,学生们观察标本时,由教师来进行详细讲解,介绍人体器官位置和形态结构。这样的课堂模式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同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互动较少。教师过于强调人体解剖的理论知识,忽视了人体解剖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尝试导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标本模型为借鉴,深入探究剖析病例。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比如;在有关“呼吸系统”的实验教学中,对鼻腔粘膜嗅区上鼻道和上鼻道狭窄的特点的相关讲解时,引入日常生活中感冒时的案例,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回想感冒时鼻粘膜会发炎水肿的情况,从而理解感冒上狭窄的上鼻道缩小,经过上鼻道的气体量也会降低,外界进入上鼻道的量也会相应减少,嗅觉就不灵敏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的紧密联系。其次,为了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外时间,学校可以适当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观摩和操作,在需要实践操作时需要教师设定课题,引导学生自由组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并且帮助学生熟悉相关的医学应用设备及药品和试剂,这对以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有积极作用。
三、将解剖教学与临床实验结合,巩固专业知识技能
人体解剖学主要教学课程以尸检和解剖为主,相关的临床试验也主要是对一些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的介绍,但实际中,不同的个体存在一定差异,如果以单一的尸体解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不一样的情况,并且超出一定接受范围,如果还按照所学方式操作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实验探究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进一步推动相关医学理论趋于完善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这一方面的教学中,现场观察到的人体神经和血管形态或者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个体都存在一定差异,不过有些差异在可接受或者可操控范围之内。但有些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多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是一种自我充实的过程,见得多,接触得多了,知识内涵也会相应增长。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临床实验,鼓励学生组成研发小组,自拟课题,或者对临床上还有待突破的新课题进行尝试性实验研究,不仅对自身的学习成长有所帮助,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也能够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四、结语
总之,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更借助了现阶段广泛普及的信息技术应用,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人体解剖实践操作过程。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入学生的主观思维,让课堂互动更加生动。最后,临床实验和实习方面,更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应用观念。所以,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人体解剖学特点,将临床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科学思维、专业知识技能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湘军,李培.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的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79-180.
[2]刘克,刘伟,李文婷,申新华,张恩辉,曹承刚,马超.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08):1075-1078.
作者简介:
黄微(1983—),女,汉族,昆明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硕士,讲师,专业方向:人体解剖学教学。
【关键词】人体解剖 教学模式 临床 结合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017年度院内科研基金项目“医学类独立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断层解剖学》教学多元化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54-01
人体解剖学是针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医学研究。人体解剖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占基础地位,同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人体解剖教学也是辅助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人体解剖学课程理论内容复杂,有些知识难以记忆消化,教学模式显得单一和古板,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加之,人体解剖教学实践教学难度较大,当前医学院尸源短缺,实验课上的标本稀少。学生们所能接触到的实践性知识匮乏,这不禁成为了人体解剖教学的最大瓶颈。而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巧妙避免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实践意义。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内化专业理论知识
传统的人体解剖教学由于缺乏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逐渐脱离了临床医学的核心目标,并且满足不了临床医学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人体解剖教学体系,为医学发展培养优质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教学重难点。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恰好能够适当弥补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缺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有关人体解剖的医学专业认知。帮助学生对人体解剖理论知识内容和实操流程有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建立相应的临床专业理论结构体系,位专业岗位培养合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首先,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加入对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流程的讲解,让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解决了抽象理论知识的认知方式,借助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形式,使理论课堂与临床实践接轨。同时,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一堂临床解剖的实践过程,这种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的教学演示,能够给学生强烈的震撼,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其次,在观看完多媒体课件后,还可以让学生登上讲台,让学生做一回“小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讲解,这样近距离地与知识碰撞,更有利于学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二、将解剖理论与临床实习结合,提高专业实操能力
在传统人体解剖教学课堂上,学生们观察标本时,由教师来进行详细讲解,介绍人体器官位置和形态结构。这样的课堂模式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同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互动较少。教师过于强调人体解剖的理论知识,忽视了人体解剖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尝试导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标本模型为借鉴,深入探究剖析病例。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比如;在有关“呼吸系统”的实验教学中,对鼻腔粘膜嗅区上鼻道和上鼻道狭窄的特点的相关讲解时,引入日常生活中感冒时的案例,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回想感冒时鼻粘膜会发炎水肿的情况,从而理解感冒上狭窄的上鼻道缩小,经过上鼻道的气体量也会降低,外界进入上鼻道的量也会相应减少,嗅觉就不灵敏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的紧密联系。其次,为了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外时间,学校可以适当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观摩和操作,在需要实践操作时需要教师设定课题,引导学生自由组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并且帮助学生熟悉相关的医学应用设备及药品和试剂,这对以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有积极作用。
三、将解剖教学与临床实验结合,巩固专业知识技能
人体解剖学主要教学课程以尸检和解剖为主,相关的临床试验也主要是对一些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的介绍,但实际中,不同的个体存在一定差异,如果以单一的尸体解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不一样的情况,并且超出一定接受范围,如果还按照所学方式操作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实验探究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进一步推动相关医学理论趋于完善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这一方面的教学中,现场观察到的人体神经和血管形态或者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个体都存在一定差异,不过有些差异在可接受或者可操控范围之内。但有些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多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是一种自我充实的过程,见得多,接触得多了,知识内涵也会相应增长。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临床实验,鼓励学生组成研发小组,自拟课题,或者对临床上还有待突破的新课题进行尝试性实验研究,不仅对自身的学习成长有所帮助,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也能够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四、结语
总之,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更借助了现阶段广泛普及的信息技术应用,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人体解剖实践操作过程。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入学生的主观思维,让课堂互动更加生动。最后,临床实验和实习方面,更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应用观念。所以,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人体解剖学特点,将临床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科学思维、专业知识技能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湘军,李培.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的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79-180.
[2]刘克,刘伟,李文婷,申新华,张恩辉,曹承刚,马超.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08):1075-1078.
作者简介:
黄微(1983—),女,汉族,昆明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硕士,讲师,专业方向:人体解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