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 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论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联合开发特色教学资源等基于产教融合的重点实施内容,并从建立人才培养诊断与改进机制、定期开展双证制人才培养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两方面论述其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产教融合  物流管理专业  “1+X”证书  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126-02
  为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要求,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不少广西高职院校积极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探索。通过有效整合校企资源,在“育训结合、书证结合”过程中,探索让学生获得引领行业发展、具备世界影响力的技能证书,切实解决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下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与毕业生知识技能与行业脱节的现实矛盾,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对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即为“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的一个探索。
  一、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意义
  第一,通过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双证制改革,将职业标准融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进一步优化调整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物流管理职业标准融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将物流管理职业证书培训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全面深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第二,以培养学生物流职业能力为中心,通过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现有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改革等融入物流管理职业标准,将有利于提高學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物流职业水平,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通过实施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和物流职业技能,符合物流行业企业物流管理技能人才需求,且同时持有物流管理专业学历证书和中级物流师职业等级证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
  第四,通过实施物流管理“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物流行业标准引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以此为方向,探索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打造职业教育的专业品牌,形成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二、实施“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物流管理“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位置,同时要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同时,应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从政府举办为主向社会多元化办学为主的转变,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大幅提升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试点先行。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试点,建立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试点。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加强统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试点再推行,稳步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经验。
  2.强化内涵。依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实时跟进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开发物流管理双证制人才培养教材,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物流岗位技能提升,同时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实践水平。
  3.大胆创新。形成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将理论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证有机结合,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对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通过双证融合的方式探索学习成果的认定,实现学分与证书的积累与转换。
  4.注重实效。物流管理“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切合实际,并保障管理措施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1+X”双证制规范健全,推动学生技能素养全面提升。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内容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依据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培训评价组织开发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新修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中级物流师技能培训课程纳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四位”人才培养“立交桥”,旨在实现学历教育从中职到高职、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从助理物流师到中级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的纵向衔接,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横向融通。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研制相关规范,建设信息系统,将物流管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录入学生的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学生在按规定程序进入试点院校接受物流管理专业学历教育时,可按规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构建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
  (二)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教学方式
  深入实施产教融合,使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让产业深度参与双证制物流管理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方式参与物流管理专业的规划、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促进物流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名优企业文化传承及建立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开展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教学。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方案策划等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培养、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运用能力。同时,实施双培训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指导理论学习,企业选派技术人员负责技能培训,注重职业技能培养,推动学、教、做三者融合统一,帮助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积累相关职业资格评估所需的知识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按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推进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支撑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要具有国际发展视野和专业素养、行业视野和学术造诣,在专业群领域、行业和企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校企合作互相选派人员,以双向兼职、双岗一体的形式,形成“互兼互聘”的创新团队。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双证制人才培养,安排专业教师通过海外访学,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或者到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国内外同类知名院校进行考察访学,重点学习双证制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和师资培训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认证或教学比赛,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综合能力与素养,更好地为产教融合的“1+X”双证制人才培养输送优秀师资。
  (四)校企联合开发特色教学资源,创新实习内容
  依据物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开发对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情境及任务项目,创建案例资源库,搭建“校企交融”的课程体系。保证物流各教学环节点与职业技能进行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满足物流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相应的物流管理课程及教材要能对接物流岗位与技能,专业能分解成若干工作岗位及各个技能要求。同时,结合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科学、合理提炼物流岗位核心技能,深化实习内容改革。注意加大学校专业调研和课程调研的力度,教师多到企业中实践、跟岗,学会向“师傅”转变,善于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教学内容,结合工作岗位需求,研究课程设置的内容,以岗位定课程。
  四、物流管理专业“1+X”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建立人才培养诊断与改进机制
  做好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定多项教学控制方法和体系,重点针对教学内容与周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和检验。引入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评价的方式,由督导处制定量化标准,分别由督导、教务代表校方进行过程评价,由教师互听进行同事评价,由学生打分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形成相互制约、共同评价的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建立双证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体系。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1+X”证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可以及时跟踪调查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表现,收集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并进行分析,便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质量监控体系必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环节,只有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比较、评价,才能保证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定期开展双证制人才培养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
  建立“1+X”双证制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小组,制定教学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制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方法运用、课堂效果评价、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社会贡献率和行业知名度等方面不断进行专业群发展内部诊断与改进,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诊断“1+X”双证制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双证制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学院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形成五重、五力、五度、五独、五到的“SPADE”诊改模型;实现内诊常态化,依托校本大数据平台采集,实时采集最新状态数据,进行智慧监控与调整,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一年至少开展一次。
  【参考文献】
  [1]庄西真.创新·指南·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9(4)
  [2]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纸业技术教育,2019(3)
  [3]王来华,王进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双主体”育人模式研究與探索[J].职业,2019(4)
  [4]许芹,钟德仁,李双喜.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高教论坛,2019(4)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高重频条件下,随机频率步进(random stepped frequency,RSF)宽带雷达收发不同步导致混频困难。通过对混频过程与成像算法的分析,认为采用错误混频的回波成像时会散焦,而采用正
设计6种不同构造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组合节点。通过以往的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国外对此类结构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国内对此种结
腰大池引流常用于颅内感染的病人。经腰大池引流可将感染的脑脊液引流,及时将颅内的细菌、毒素排出体外,可达到短时间内迅速减轻脑膜刺激症状,显著降低脑脊液中的细菌浓度,减轻感
在深入分析中心折反射全景相机成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量旋翼共锥度的新方法。用安装在直升机桨毂上与旋翼同步旋转的折反射全景相机获取直升机3片桨叶的全景图像。根
阵列语音增强中,传统的后滤波算法大多采用固定带宽的谱估计。推导了固定带宽谱估计后滤波算法的一般表达式及其估计器的概率密度函数,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在随机信号模型下采用
通过对传统深层载荷板试验的分析,认清传统深层载荷板试验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层载荷板试验硐结构和试验装置。应用改进的深层载荷板试验获得了桩端承载力,印证了改进
为了实现复杂系统能力需求模型的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元概念构建仿真虚拟机实现能力需求模型可执行仿真的方法。首先采用巴科斯范式对需求模型进行形式化规范,再利用UML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