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死里逃生后,他获得了自我重生的契机。漫长的贬谪生涯中,佛道思想,给了他很大安慰,但他并未沉溺其中。他融儒释道为一体,不断超越自我,重建自我主体意识,经历了超越死亡、超越自我、发现真我、重建自我的自我实现过程,不断达到个体性及主体性的生命自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死里逃生后,他获得了自我重生的契机。漫长的贬谪生涯中,佛道思想,给了他很大安慰,但他并未沉溺其中。他融儒释道为一体,不断超越自我,重建自我主体意识,经历了超越死亡、超越自我、发现真我、重建自我的自我实现过程,不断达到个体性及主体性的生命自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6月22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59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Procarta Plex多细胞因子检测系统检测外周血25种细胞因子和9种趋化因子水平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在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针灸+推拿)与对照组(常规西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舶来品”到本土电影,从外来杂耍到民族影业,电影经历了一段较为曲折的传入及发展期。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影意味着一项全新技术的发明,但从视觉文化层面来说,电影既延续着旧的视觉经验,又有着新的视觉体验和文化意义。以1874年至1921年《申报》的广告为例,以1874年丹桂茶园发布的一篇广告为起点,以1921年国产故事长片的诞生为终点,从幻灯影戏到电影,探析电影的史前史,认识和接近电影初传入中国的状况,
近年来,人们在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设备上观看影视剧的趋势正在上升,这是技术变迁进程中影像数字媒介化的表征。传统影像“装置”规训了消极的观众,手机观影者的身体感知、媒介意识、时间框架等都脱离了既有“装置”的束缚,产生了控制影像的错觉,这是数字技术营造的自主性幻象。放映实践的变化反作用于影像生产,更新了影像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方式,并在观影主体与影像“距离”的调整中推动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艺术的整体进步。
我国是一个能源使用大国,节约减少能源的使用是国家的根本政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建设项目中,节能降耗对于节约和减少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节约能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法。文章论述了在建筑工程中如何运用节能技术。
钢铁冷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钢铁酸洗废液,酸洗废液具有较强酸性并含有大量的亚铁离子。目前酸洗废液的处理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羟基氧化铁用途广泛,具有耐光性好、比表面积大和无毒无害等特点,同时是合成α-Fe2O3、Fe3O4以及优质的磁性材料γ-Fe2O3的重要中间体。羟基氧化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较大的需求量,因此本文选择羟基氧化铁作为酸洗废液回收利用的目标产物
媒介视野中,电影院是影像与受众、个人与城市之间的媒介物。观影体验不仅涉及到电影文本的意指内涵,还涉及电影媒介的传播机制。就此而言,电影院为观察电影的媒介化(再)生产提供了重要场域。电影院中,电影、影院、身体共同制造了体验性的媒介空间,数字媒介凸显了观影者意义生产的关键作用。媒介化的电影院制造了更具体验力的观影场景,更新了互动方式,并再生产了迷影文化。
详细介绍了臭氧氧化脱硫脱硝和臭氧催化脱硫脱硝,讨论了臭氧氧化法中自由基和催化剂活性组分对NO氧化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吸收剂对脱硝效果的影响以及臭氧氧化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NO氧化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在实验中,SO2的去除效果都非常好。与单纯的臭氧氧化相比,臭氧催化氧化更具有发展前景,可以为今后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之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既要适合居住、具有经济价值,同时也要绿色环保、具有美观效果。重要的是,建筑行业具有高能耗的特点,但因人口增多,能源消耗加大,必须节约能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建筑行业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势在必行,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的施工背景、应用原则和施工意义,之后阐述了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
甘肃陇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了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本文将分析陇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拓展红色文化认同主体范围、强化红色文化建设队伍、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等举措,进一步推动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