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时减轻导尿术对患者的损伤。方法:收治剖宫产患者89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剖宫产患者对术前、麻醉后采取导尿术比较满意。结论:在护理服务实践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舒适度的提高为框架,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剖宫产手术 新应用
随着剖宫产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导尿术逐渐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留置导尿管主要目的是持续排空膀胱,减少手术中对膀胱的损伤,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传统护理留置尿管均由病房护士在术前1~2小时插入尿管,给孕产妇带来疼痛不适、负性心理等不良影响。该技术在手术室麻醉平面后、手术进行前留置尿管,提高了孕产妇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项目效果可靠,方法安全,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此类方法的优点,2010~2011年对剖宫产患者术前导尿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行剖宫产患者89例,年龄22~30岁,发病前自身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最近未进行任何治疗。将8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所有受试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尿管型号均为F12~16号。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1~2小时留置导尿管,观察组自麻醉师实施麻醉(一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手术助手进行手术区域和会阴部、尿道口的消毒,巡回护士在麻醉出现平面后、手术进行前留置尿管。
判定标准: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术后对尿道黏膜的损伤程度来判断。
结 果
所选取的患者在术后恢复的过程中由导尿管所造成的生理及精神影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讨 论
心理护理:因大部分孕产妇对分娩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及担心留置导尿管后会产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不愿意插尿管,应向患者讲解术前留置导尿的目的、方法、返回病房1天后会及时拔出,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以人性化护理服务宗旨[1]:留置导尿管时需要患者暴露隐私部位,但是病房内患者及家属较多,床旁遮盖不够严密,所以在病房插尿管患者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而在手术室插尿管则不同,既减轻了患者害羞的心理,而且导尿是在无痛的感觉下进行,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宗旨。
保持孕产妇舒适,减轻患者疼痛[2]: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护士应采取护理措施,设法满足孕妇的舒适需要,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手术台上插尿管避免从病房到手术室搬动过程中的不适感。麻醉起作用后插尿管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孕产妇对各种刺激敏感度下降,插尿管的疼痛感觉减轻或消失。
可以提高插尿管的成功率[3]:麻醉起效后孕产妇对插尿管时疼痛消失,且尿道平滑肌舒张,降低了尿道狭窄程度及尿道内阻力,使插管过程顺利,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插尿管时对孕产妇来讲是一个强烈的刺激过程,在病房插尿管时由于患者高度紧张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麻醉起效后为孕产妇插尿管时孕产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改变。
预防感染:手术室消毒比病房要严格得多,处于相对无菌状态,此时插尿管感染的机会较少。
参考文献
1 郭清秀,张美珍.现代伦理学[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1:8.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3 顾景艳,杨幼易,刘敏,于巧萍,詹丽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9.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剖宫产手术 新应用
随着剖宫产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导尿术逐渐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留置导尿管主要目的是持续排空膀胱,减少手术中对膀胱的损伤,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传统护理留置尿管均由病房护士在术前1~2小时插入尿管,给孕产妇带来疼痛不适、负性心理等不良影响。该技术在手术室麻醉平面后、手术进行前留置尿管,提高了孕产妇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项目效果可靠,方法安全,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此类方法的优点,2010~2011年对剖宫产患者术前导尿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行剖宫产患者89例,年龄22~30岁,发病前自身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最近未进行任何治疗。将8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所有受试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尿管型号均为F12~16号。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1~2小时留置导尿管,观察组自麻醉师实施麻醉(一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手术助手进行手术区域和会阴部、尿道口的消毒,巡回护士在麻醉出现平面后、手术进行前留置尿管。
判定标准: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术后对尿道黏膜的损伤程度来判断。
结 果
所选取的患者在术后恢复的过程中由导尿管所造成的生理及精神影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讨 论
心理护理:因大部分孕产妇对分娩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及担心留置导尿管后会产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不愿意插尿管,应向患者讲解术前留置导尿的目的、方法、返回病房1天后会及时拔出,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以人性化护理服务宗旨[1]:留置导尿管时需要患者暴露隐私部位,但是病房内患者及家属较多,床旁遮盖不够严密,所以在病房插尿管患者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而在手术室插尿管则不同,既减轻了患者害羞的心理,而且导尿是在无痛的感觉下进行,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宗旨。
保持孕产妇舒适,减轻患者疼痛[2]: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护士应采取护理措施,设法满足孕妇的舒适需要,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手术台上插尿管避免从病房到手术室搬动过程中的不适感。麻醉起作用后插尿管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孕产妇对各种刺激敏感度下降,插尿管的疼痛感觉减轻或消失。
可以提高插尿管的成功率[3]:麻醉起效后孕产妇对插尿管时疼痛消失,且尿道平滑肌舒张,降低了尿道狭窄程度及尿道内阻力,使插管过程顺利,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插尿管时对孕产妇来讲是一个强烈的刺激过程,在病房插尿管时由于患者高度紧张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麻醉起效后为孕产妇插尿管时孕产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改变。
预防感染:手术室消毒比病房要严格得多,处于相对无菌状态,此时插尿管感染的机会较少。
参考文献
1 郭清秀,张美珍.现代伦理学[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1:8.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3 顾景艳,杨幼易,刘敏,于巧萍,詹丽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9.